人教版小学语文常规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上课铃”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二、教材说明
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刚、铃”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要提醒学生读准确。
“铃”要提示注意右边不是“今”,要比“今”多一点。
“扒、拍、课”可启发学生与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了解字的意思。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教学
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指导。可由易到难,分别处理。
(1)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中,“扒、拍、课”是左窄右宽,“刚”是左宽右窄,“教”“铃”是左右相当。
(2)重点指导几个不易写好的字。
“室”:上半部的“宀”,要盖住下面的“至”,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
“教”:左边部分笔画要紧凑,不要太散。
“迟”:提醒学生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辶”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点,能托起里面的“”。
(三)词句教学
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
1.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这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对玩蛐蛐很有经验。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到呢?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学生说出“这句话写明明太了解蛐蛐了”、“明明十分熟悉蛐蛐,他们是朋友”、“明明对蛐蛐很有研究”等都应肯定和鼓励。
2.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明再晚一步就迟到了,好险啊!理解这句话,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假设:如果小文不叫明明,或者小文叫了明明,明明还坚持要捉一会儿蛐蛐,不及时赶往学校,那结果会怎样呢?肯定迟到。
3.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明很感激小文的提醒。有前一句话的基础,理解这句话不困难。而这句话要联系全文落脚到其含义上:读到这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或者说明明有什么收获?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去悟去想,可以用“假如我是明明,我会对小文说些什么?我懂得了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朗读指导
本课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段,第二、三两句,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语气,表达出明明喜爱蛐蛐的心情。
第二段中描写明明动作的词语要读重音,“怎么也找不着”要读出着急惋惜的语气。
第三段要指导学生读出喊的语调,表达出小文急切的心情。
第四段要读得稍快,表达出明明毫不犹豫的态度。
第五段,最后一句要读出轻松、愉快的语气,表达明明对小文感激的心情和庆幸两人都没迟到的心情。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用熟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成词语。通过读和抄写,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词。
第四题是句子训练,第一句是本课的句子,第二句是仿说的句子。“刚”在这里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后边常用“就”和它呼应。如:“我刚到家,妈妈就回来了。”“王明刚吃完早饭,小军就来约他一同上学。”
(六)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儿童生活故事,然后开展讲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和说话能力。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联系《好孩子》,导入本课。
(二)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识记生字,指导朗读。
(四)同桌或小组讨论:明明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根据,启发学生各抒己见。)
(五)全班交流。
(六)让学生给明明设计一个学习、遵守纪律与发展爱好都不误的方案。
(七)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和第四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常规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难点:
让孩子理解到脑筋的重要性,学做生活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工具:
电脑、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引: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看不见,
摸不着。
花儿见它点头,
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
柳树见它把手招
谜底:风
(2)谁来把谜底写到黑板上?
(3)谁能给“风”组个词?
(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
引: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那么,咱们就赶紧请出这几位小画家吧!(出幻灯片)
2、板书:画风,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 齐读课题
4、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①谁画风?
②怎么画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66页,请你带着这两个疑问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并且画出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了之后,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画风?
宋涛、陈丹、赵小艺。
3、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你们想和他们做好朋友吗?
那就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__×,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㈠这三个孩子在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外画画,他们是怎么画风的?请你把书翻到66页,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笔把它划出来。(生找)
宋涛画风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指名读、范读)
这两幅图,你觉得哪一副是宋涛画的?为什么?(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
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这就是宋涛画的风,风藏在画的哪里呀?(师:雨丝斜)你们能给画作一句诗吗?别急,咱们就用这个句式。谁行?指名几个学生。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 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
陈丹画风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你能用朗读的方法让我们感觉到风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和小树一样。(出示陈丹的画)
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画风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㈡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画的风中动的景物吧。(课件展示动画图)
1、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2、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四、 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提问:你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最喜欢哪个?
2、激趣:那你想不想演演他们呢?一个好演员必须台词过关。出示投影。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句话?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4、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
5、组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五、发展想象、描绘美景
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是很难画。可是,他们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说明有风,可真了不起呀!那么,你们愿意做了不起的人吗?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2、课后作业。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板书设计:
宋涛 雨丝斜
画风 陈丹 小树弯
赵小艺 旗子飘
风车转
人教版小学语文常规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培养学生默读课文、质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4、教育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5、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同学们,当你在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吃完带皮、带核的食物后,你是怎么做的?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
第21课——《清澈的湖水》,看看课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板书课题《清澈的湖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②勾画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采取指读、齐读的方式。注意读准翘舌音“澈”,“卷”在本
课读juǎn,不要读成“juàn” 波:读音是“bō”不要读成“bē”或“pō”。
(三)默读课文
要求: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果本组解决不了,提出来在班上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课文叙述了小洁跟随爸爸妈妈出去游玩,被湖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忍心将面包纸扔进清澈的湖水里。当她正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时,一个小男孩把香蕉皮扔进水里,小洁对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非常不满。最后当船靠岸时,小洁把面包纸扔进垃圾箱里。选编本文,意在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育学生要像小洁一样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四)理解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抓住景物特点,读中体会景物的美。
(1)自读课文,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先读一读自己勾画的句子,结合重点词句,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景色怎么美。
(2)全班交流。
下面这些句子非常形象、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①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五角、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
(静止不动的山石仿佛成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非常有意思。)
②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自由自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多美呀!)
③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鱼儿和游人嬉戏、玩耍,给游人带来了欢乐。)
(3)指导朗读,可采取指读、范读等方式,读出景色的美。
2、抓住文中表现小洁神态变化的词句,体会她的心理变化。
(1)用“﹏﹏”画出表现小洁神态变化的句子,说一说她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交流:先读句子,然后谈体会。
(3)小结:小洁先是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之中,当洁净的湖水被破坏后,她感到“不满”,最后看到垃圾箱,她“眼睛一亮”,这一神态变化反映了小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心理。
(4)指导朗读,要读出这种心理变化。
(五)朗读全文,深化教育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小洁跨上岸,四处张望什么;假如你是小洁,会对乱扔香蕉皮的小孩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指读全文,谈感受
学了课文之后,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二)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读写词语
注意指导写好下列生字:
澈:要注意中间部分是“育”,不要写成“盲”。
波:可与“泼”比较音和字形。
丢:第一笔是横撇,下面是“去”字。
幻:注意左边是“幺”,不要写成“纟”,右边不要写成‘力”。
觉:上边是“ ”,不要写成“ ”。
演:右边中间不要丢短横,下边是“由、八”。
赏:上边是“?”,不能写成“”。
赛:中间部分笔顺是:。
丢:第一笔是横撇,下面是“去”字。
(三)完成课后第3课
可以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扩展练习
1、你家周围的环境怎样?如何劝说你的家人和邻居自觉保护环境?
2、列举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数字、事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堂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
白色的( ) 长长的( ) 美丽的( )
( )的山峦 ( )的湖水 ( )的雄鹰
2、想一想,把小洁与乱扔香蕉皮的小男孩的对话写下来。
小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语文常规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魄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3、知道学生熟读课文,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三、学习流程:
(一)预设思考:走进课文《中华第一龙》一起来研究研究龙。感受龙的形象
1、龙是什么?龙长什么样?边读边划
2、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3、龙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4、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5、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图片搜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为什么把龙作为图腾?
这样一个龙的形象又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
预设:
因为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于是祖先们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所以想象创造出了龙。
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出示句子,接读)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二)、走进龙文化
预设:龙由闪电而来;龙最早起源于蛇;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是在河南濮阳当地一座六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现在的龙和以前的龙有很大的不一样;
交流之后,出示:龙的角是鹿角,表示国泰民安;龙的眼睛是虎眼,表示锐利威严威风凛凛;龙的胡须是如意形的;龙的爪是锋利勇猛的鹰爪;龙的鳞片和鱼尾,表示年年有余;
小结:我们的祖先把吉祥和美好的东西全都集合在了龙的身上,就是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像虎一样威风凛凛,像鹰一样锋利勇猛,像鹿一样国泰民安、、、、、、再次感受龙的形象,交流
多么吉祥、多么美好的一个象征,然而现在的龙和以前的龙却有很大的不一样,(出示第1自然段学习)这就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是在河南濮阳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别看他简单,但是却极其珍贵。那他又是怎么演变到现在的龙呢?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至今,我们的生活中还处处可见。指名读第5自然段
在歌曲《龙的传人》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更鉴证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又将如何把我们的龙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龙的精神又是什么呢?龙的精神怎样怎样发扬光大?这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话题深入研究
(三)、深入研究
1、学生交流感兴趣的话题: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3、课题归类:
(1) 家乡的龙文化
(2) 龙的形象与起源
(3)龙的演变与意义
(4)带龙的地名、人名、商品等
(5)龙的传说、词语、古诗
(6)龙的歌曲
(7)龙与中华民族
(8)龙的精神
同学们研究的兴趣很浓,我们稍微归纳下,同学们可以尝试从这个几个角度去深入研究中国的龙文化,最后,希望你们研究有所收获!
人教版小学语文常规教案5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时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3、认识5个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内容;理解狱中联欢的过程和革命前辈在敌人的魔掌里那样乐观的原因。
2、朗读训练。
课 型:独立阅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内容:预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二、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发阅读愿望,预习课文。
1、出示课题,读题释题。
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狱中”是地点,“联欢”是内容。狱中能联欢吗?谁和谁联欢?为什么联欢?
2、读“提示”,解答以上问题。
简介背景:“狱中联欢”节选自《红岩》第16章。敁联欢指监狱里的革敁命前辈庆祝1949年的元旦。敋当时,国民党__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想骗取喘息的机会,以便聚集力量,反扑过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样子。我们的革命前辈就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庆祝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胜利,对狱中的革命力量进行了一次检阅。
3、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那么欢乐?
因为党和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使他们无比激动,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心,所以,他们即使在敌人的魔掌里也那么欢乐。
4、带着问题,预习课文。
预习要求:
(1)快速阅读,能看出联欢的各个过程,在课文中划一划关键词。
(2)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它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作业第1题。
<三>按联欢的过程(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第一段:讲新年大联欢开始,难友们纵情高歌。
第二段:讲难友们淘范文网所有的对联,都洋溢着革命的乐观精神。”
A.“革命的乐观精神”指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B.含义:狱中的革命前辈虽然身处在敌人的监狱里,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并用自己的斗争表示对敌人的蔑视。
4、小结:本段写了革命者利用联欢对敌人进行了巧妙、坚决的斗争,表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敌人却无可奈何。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人教版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五篇2023-08-06 08:58:34
学生常识教育主题班会五篇2023-08-04 21:17:40
校园特色主题班会五篇2023-08-17 16:43:15
人教版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五篇2023-08-06 08:58:34
学生常识教育主题班会五篇2023-08-04 21:17:40
校园特色主题班会五篇2023-08-17 16:43:15
高中父与子读后感作文800字五篇2023-08-11 22:42:30
高三基督山伯爵满分作文1000字左右五篇2023-08-09 14:49:06
专题片《疫情大考中国答卷》观后感范文五篇2023-08-17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