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7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劳动素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可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内容、途径等理论研究,对国外劳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借鉴以及我国各地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三个方面,而在新政策与形势下,对劳动教育开展状况进行较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力图通过问卷法了解天津市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分析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为全面了解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我们编制了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主要针对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课程开设情况、课程类型与课时安排、课程内容以及师资与教学方式等。学生问卷包括家庭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以及社会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三个方面。
教师问卷发放给天津市40所小学的教师,每个学校发放给1位教师,40份问卷全部有效。学生问卷发放选取了其中六所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其中市区3所,市郊3所,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2份。具体如表l所示:
略
在通过问卷法了解天津市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本文还将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市区和郊区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差异。
三、研究结果
(一)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83.5%的学生和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是有必要的。但通过教师问卷对40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设与否的调查显示,实际情况与师生意愿并不相符。具体如表2所示。
略
可以看出,调查中依然有11所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占总调查数的27.5%,且市区和郊区的情况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天津市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情况还是不够乐观的。下文将对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学校从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课程类型与课时安排
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样的课程类型为载体,并配以足够的课时。基于此,我们对劳动教育的课程类型进行了调查,如表3所示。
略
注:因为是多选题,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100%,下同。
可以看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类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以及各科教学的形式展开劳动教育的比例基本相同,均为58.6%,而主题实践活动占比较高,达75.9%。除校本课程外,郊区学校在其他课程类型上,开设的比例都高于市区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市区。
此外,对劳动教育课时安排的调查显示,有65.5%的学校每周安排一节劳动教育课,有13.8%的学校每周安排两节劳动教育课,还有20.7%的学校有劳动教育课程安排但偶尔或者从未上过。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存在虚化的问题。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也是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家政、烹饪、手工、园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如表4所示。
略
可以看出,课程内容中手工占的比重最大,为89.7%,而其他内容包括家政、烹饪、园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基本相同,约为20%。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以传统手工课为主。市郊之间,具体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也有差异,郊区的学校利用地缘优势开展了园艺等课程,而市区的学校根据需要更多地开设了家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
3.师资与教学方式
师资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根据调查,有近60%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由其他科任教师承担,有40%左右的则是由专职教师承担。由此可见,在劳动教育的师资配备上大多数的学校还是由其他教师兼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校劳动教育的专业性。
在课程实施中,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样会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通过对学校劳动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查可知,教师以教材为主授课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8.3%和41.4%,而仍有34.5 %的学校是学生自主实践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更多的学校能根据当地的特色开展活动,约占58.6%,而郊区的学校更倾向于教师以教材为主的授课,占到60%。
研究还调查了师生关于劳动课程教学方式的意愿,有97%的教师希望多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实践,只有2.5%的教师认为需要以知识为主的教师授课方式。对学生的调查中,学生们更喜欢以活动为主的动手实践,其次是教师讲课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最后是以知识为主的教师授课。可见目前学校的教学方式与师生的意愿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家庭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劳动教育在家庭中更多地以家务劳动的形式呈现,因此在对家庭部分的劳动教育调查中,研究选取272份学生问卷进行统计。
1.学生对家务劳动的认知与行为倾向
人的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常常存在着偏差,学生对家务劳动具有良好的认知,并不代表其会外显在行为表现上。学生对家务劳动的认知,如表5所示。
略
相比于认知,行为倾向则更能体现学生实际的劳动情况,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行为倾向的.调查显示,约有90%的学生认为做家务是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的,但有37.5%的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做家务,市区的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倾向性略强于郊区的学生。由此可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具有了劳动意识,他们认为劳动是必要的,而一旦上升到劳动行为层面时,却略显不足,许多学生处于说而不做的状态。
2.学生对家务的学习和实践
在家长对学生家务劳动的教育情况调查中,约45%的学生家长会经常或一直教孩子做家务的知识和技能,而约55%的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教或不教自己的孩子做家务的知识和技能,总的来说这一情况是不够乐观的。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家长应起到引导作用。此外,市区的家长更多地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家务劳动知识技能的培养。
关于学生实际做家务的时间,调查显示,每个学生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不到20分钟,其中有17.9%的学生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为O~l0分钟,49.2%的学生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为10~30分钟。在对学生做家务劳动类别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市区还是郊区学生,都更倾向于完成倒垃圾和扫地拖地等较为简单的家务,而烧饭做菜和清洗衣物等对动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劳动则较少从事。
(三)社会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在社会劳动开展情况方面,对学生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社会劳动的认知及参与情况,学生了解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来源以及学生参加的具体社会劳动内容三部分。
1.学生对社会劳动的认知及参与情况
与家务劳动相似,对劳动本身的认知是进行劳动的前提与基础。研究调查了学生对社会劳动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有83%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劳动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仅有约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或非常没必要。可见大部分小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劳动的意识,而实际参加过社会劳动的人数为206人,占学生总数的75.7%,其中市区128人,郊区78人。
对参加社会劳动原因的调查显示,其中有67.3%的学生是自己主动想参加社会劳动,此外分别有10.8%、14.7%和7.2%的学生出于教师的要求、家长的要求以及同学的带动来进行社会劳动。由此可见,学生的社会劳动意识与其日常生活学习中接受的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还有来自同伴的影响以及榜样的力量等。
2.学生了解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来源
当前学生除了从家庭与学校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外,网络等社会媒体也是重要的来源,具体如表6所示。
略
可以看出,56.3%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父母那里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34.2%的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而33.1%的学生从网络等社会渠道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获取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渠道主要在家庭生活。其中,通过网络等社会媒体获取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市郊分别占40.3%和26.1%,由此不难看出,市区学生相比于郊区的学生更多地从网络等社会媒体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
3.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的内容
如上文所述,有206人(市区128人,郊区78人)实际参加过社会劳动,如植树造林、参加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去敬老院拜访、帮助病残人员以及参加其他志愿者活动等,具体如表7所示。
略
由上表可知,参加公共卫生、志愿者活动和植树造林是学生主要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帮助病残人员,维护公共秩序以及去敬老院拜访等活动参与较少。市郊之间相比,市区的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更加丰富,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比例远高于郊区学生。
四、问题反思
(一)学生劳动认知与行为脱节,劳动意志和劳动体验薄弱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劳动是必要的,说明学生在劳动的认知层面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判断,而上升到行动中,人数就出现了减少,学生的劳动认知与意志行为脱节;学生更倾向于完成简单的劳动,一些有过程性、对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劳动则较少参与。从实际做家务时间来看,人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不到20分钟,相比于美国72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来说,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学生在总体上缺乏劳动体验。
学校在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和体验。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促使学生知行合一,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适当地布置一些劳动“作业”,加强家校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意志和劳动体验。
(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流于表面,学生主体性体现不明显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部分学校未开设劳动课程、课时缺乏、课程内容略显单一、师资配备不足等问题。虽然总体上学校劳动教育正在缓慢发展,劳动教育也渐渐被教育工作者重视且趋于正规化,然而学校劳动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学校的劳动教育依旧处在被忽视的状态。另外,调查显示,不少学校依旧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这种情况在郊区更加显著。
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以经验和实践为基础的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贴近生活的教育更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与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劳动教育教材的编写,开展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学校劳动教育从求形式向要质量的转变。
(三)市区和郊区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存在差异
市区和郊区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比例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微观的课程内容开发上郊区明显优于市区。这主要是由于郊区学校能够利用地理优势,让学生更多地走出学校,走向自然,而市区学校则更多地局限于校内,课程开设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也以劳动价值教育为主。不过,市区也存在着自身的优势,研究发现,市区学生会更多地从媒体等渠道获取劳动知识与技能,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也要高于郊区学生。这与市区更加开放的信息和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于此,市区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化优势,不断更新劳动教育内容,缩小市郊之间劳动课程开发的差距。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完善劳动教育网站的建设,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劳动教育资讯,扩大劳动教育的影响。而郊区学校可以将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向市区学校开放,邀请市区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形成市郊互助的良好局面。
(四)社会劳动教育缺乏,难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从社会劳动教育的调查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劳动认知的获得,还是实际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在劳动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学生较少从社会媒体等渠道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参与的社会劳动内容也略显单一。社会劳动教育相比于学校与家庭劳动教育,总是被大众忽视。与此同时,学校、家庭与社会劳动教育常常处于各行其是、很少沟通的状态,这就使得劳动教育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应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学校应推动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加强学校与企业、高等职业院校以及社会劳技中心的合作;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建设社区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劳动观。此外,家长和孩子共同观摩参加一些社会劳动和学校劳动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劳动过程,感受劳动魅力,更能拉近亲子关系。这也会使家长更深刻地认识劳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家务劳动的观念与技能。
(五)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内容形式缺乏规范管理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课时安排不足且师资缺乏,其原因还在于缺少标准的、可操作的评价机制。由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与反馈作用,从而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评价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缺乏规范,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利于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采用多元的、可持续的评价方式。如通过政策的倡导、相关的财政奖惩制度和措施的执行等方式对那些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较好的学校和地区进行表扬和激励,巩固其成果、扩大其影响。在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评价上,应该加快完善相应的评价标准,保障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小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报告2
主题词:劳动意识、劳动技能
调查组:四川省西昌市川兴小学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调查组
组长:高立祥
副组长:赵廷荣 刘文国
成员:六年级学生
分工:赵廷荣负总责,刘文国负责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高立祥负责汇总,整理成文。
执笔:四川省西昌市川兴小学 高立祥
调查时间:20xx年9月5日--11月25日
调查地点:四川省西昌市川兴小学
调查对象:川兴小学学前班至六年级学生、学校部分教师、部分学生家长
调查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文献法相结合
调查结论: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劳动意识淡漠,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学缺乏起码的劳动技能
一、 前言:
为了了解现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的真实状况,西昌市川兴小学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调查组在学校从学前班到六年级随机抽样调查了120名同学,走访了32名学生家长,和学校12名老师交换了意见。此次调查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劳动意识;二、劳动技能。结果让调查组触目惊心,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劳动意识淡漠,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学缺乏起码的劳动技能。
二、调查过程:
(一)、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分学生、家长两种。
1、学生调查问卷
题目如下:
(1)、是否掌握洗衣服、扫地、做饭等家务劳动的技能?
(2)、是否掌握最基本的农业种植、养殖技能?
(3)、是否主动或在父母安排指导下进行家务劳动和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
(4)、在学校是否自觉参加并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
2、家长调查问卷
题目如下:
(1)、是否安排子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
(2)、是否教给子女必要的劳动技能?
调查结果: 此次发放学生调查问卷325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17份;发放家长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5份。结果,263名学生表示从未想到主动参加劳动,190名学生表示不会做家务劳动,没有掌握农业生产的相关技能。90名学生家长表示从未安排子女做家务劳动,更不会安排子女参加农业生产,也没有传授相关的劳动技能给子女。
(二)、调查走访
调查组从学前班到六年级随机抽样调查了120名同学,走访了32名学生家长,和学校12名老师交换了意见,情况也不容乐观,与调查问卷的结果惊人的相似。
(三)、网上查询
调查组怕以偏概全,上网搜查,发现我国现阶段劳动教育地位低下,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学校、学生、家长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劳动、轻视劳动,从而导致学生劳动意识淡漠,缺乏起码的劳动技能。
三、成因分析
按理说,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众所周知,人之所以成为“人”,正是劳动进化的结果。如果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类。正是基于上述朴素的唯物史观,古今中外的众多有识之士都高度关注对下一代进行劳动教育,视培养下一代的劳动技能,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视为己任。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卢梭语);“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马卡连柯语)……由此不难看出,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不懈的教育方针。《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统化。
客观公正地说,党和政府对劳动教育是高度重视的。我国的劳动教育,理应不是目前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如此令人不容乐观的现状。追根溯源,笔者认为制约劳动教育的因素是应试教育、校园安全和家庭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主要就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只要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就是优生,就是人才;学校怕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不敢也不愿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更不敢组织学生进行劳动;还有不得不说的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只有一至二个孩子,家长极易产生溺爱情节,视子女为“小公主”、“小皇帝”。
正是由于学校、社会、家庭都不同程度地漠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才造成了下一代劳动意识的严重扭曲和劳动技能的严重匮乏。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没有正确的劳动意识,未能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势必会被社会淘汰。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都是如此无能,作为成人社会的我们必定会感到脸红心跳,失去希望。
四、解决方法、对策
基于上述原因,调查组一致认为,家长、学校应该齐心协力,家校联动,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意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怎样才能实现上述目的呢?
(一)、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让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意识
学校要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
2 、建立合理的劳动技术课程体系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情况和从学校实践基地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和兴趣,形成合理的劳技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3、从实际出发建设实践基地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时间从事劳动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各学校要根据所开设的劳技课程,按标准建设配套的劳动技术专用实验室和劳技教育实践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学科齐全,素质较高,一专多能,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的劳技课师资队伍,是提高劳技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来源,一是让一部分具有一定专长的文化课教师专教劳技课,二是选派部分老师参加课相关科目的培训学习后,兼职担任劳技课程。只有加强劳技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劳技课的教学质量。
5、加强劳技教学管理工作
要提高劳技课的教学质量,学校必须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主要要提高劳技老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劳技老师必须杜绝没有安排实践课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在实践课中要改变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和“老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为保证劳技课的教学效果,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劳技教育考核手段,考核的内容要包括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四个方面的考核,同时要注重平时表现、动手能力、掌握基础内容作为考核的原则。
(二)从家长层面来说,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
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千万不能溺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以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家庭社会实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劳动的伟大,不爱劳动的人是没有出息的。
2、教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
劳动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方法和技巧。家长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要给予指导,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家长也要给予鼓励,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3、注重实践锻炼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如果家长平时没有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孩子是不可能爱好劳动的。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实践,千万不能心疼孩子。当然,劳动的内容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切不可一开始就让孩子做难度比较大的劳动,挫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
4、尊重孩子的劳动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强化。但是,家长必须注意不要单纯地把孩子当作劳动力来使唤,不要把劳动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也不要过分用物质和金钱来强化孩子的劳动,而是应通过表扬、鼓励等方法来强化;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多做具体的指导,多鼓励,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让孩子从劳动中得到快乐,从而让孩子牢固树立劳动意识,强化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5、利用方法,“强迫”孩子劳动
当孩子不愿意劳动时,家长决不能姑息迁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劳动。家长应该明白,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都必须劳动。一个不会劳动的人,会不断萎缩,直到失去自 我,这样的孩子注定是不会幸福的。
综上所述,调查组认为:我们只有坚持家校联动,切实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能最大化地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意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我们的社会才会有希望。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高三生的陈述报告范文2023-08-16 18:46:28
民办培训学校年检自查报告2023-08-18 19:38:47
视力情况调查报告三篇2023-08-13 10:42:28
高三生的陈述报告范文2023-08-16 18:46:28
民办培训学校年检自查报告2023-08-18 19:38:47
视力情况调查报告三篇2023-08-13 10:42:28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2023-07-31 23:40:08
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2023-08-13 22:33:10
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2023-08-17 0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