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科学实验报告集锦十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05 11:34:36 来源:高考在线

科学实验报告1

  三年级x班x组组长:实验时间年x月x日

  实验名称: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实验目的:想办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所用器材:(装置)烧杯、玻璃棒、水、土壤等。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

  2、用玻璃棒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

  3、静置一会儿,观察水中的土壤。

  实验结果:土壤分成了两层。

  认识与结论:

  上层的土壤颗粒小,是粘土;下层的土壤颗粒大,是砂。

科学实验报告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科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但科学素养的形成不仅是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或学生机械的记忆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依赖于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发现问题、实验探索或者验证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慢慢地形成。而很多探究活动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的,因此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验教学与实验报告单的填写又是密不可分的。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实验报告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探究结果等,而且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巩固新知识,及时弥补不足之处等方面大有用处。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有些学生知道实验是怎么做的,但叫他填写实验报告的时候他却写不出正确的假设、过程和结论。例如在教学《小水珠到哪里去了》一课时: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单时出现了假设和结论表述不完整、假设的因素和实验步骤中的因素不一致、假设中同时改变几个因素、在实验现象后面写结论以及实验报告写的不完整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造成的。在针对实验报告单上的问题讨论交流时,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对实验过程进行了理性思考,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填写实验报告单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增强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表达与交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活动之一”。

  科学语言是表达和交流科学信息的一种通用语言。学生用口语表达与交流时,老师发现不了的错误在实验报告单上发现了。例如: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李程远同学说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小车自身的“重力”大小有关时,一部分学生听成了“动力”,引起同学们的不解。还有在填写实验报告单过程中出现的错别字等等。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能使学生的科学思想表达更规范、正确和严谨,真正掌握相关的科学术语、科学概念及其表达形式,逐渐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的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通过对假设、实验设计等的编写,使实验操作过程在头脑中得以预演,可以明显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例如在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学生把假设、不变的因素、改变的因素都确定并填写好,实验操作时就做到心中有数,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四、巩固新知识,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学生通过填写完整的实验报告,使实验的目的、过程、结果在头脑中得以重现,不足之处得以显现。因此,填写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及时弥补不足之处。例如通过对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单的讨论交流,学生能能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整改、弥补,把假设和结论写完整,假设中只改变一个因素,把假设的因素和实验步骤中的因素保持一致,如实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实验记录,写出正确的结论。

  五、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

  科学世界是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的神奇世界,学生非常向往,乐意探究。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小学科学课堂缺乏这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没有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所以学生学习科学感到很深奥、难理解,导致兴趣缺失。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科学的环境,每一个教学实验都要想方设法去做,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当你走进课堂,哪怕手里只拿了一支蜡烛、一盒火柴,学生就会激动不已、充满期盼;如果说要去实验室上实验课,学生总是欢呼雀跃。由此可见,学生多么想上实验课,多么想动手操作,上实验课简直成了一种奢望,而实验教学恰恰是一种常态,科学教师应该坚持上好每一堂课。除了实验室、教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利用便利的自然环境,充足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物质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描述自然、认知自然。当把这一切让学生在最后以实验报告单的形式写下来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而变得兴趣盎然。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实验是学好科学的基础。总之,实验报告的书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技能,还能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得出自己的体会和结论,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得到升华,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教师应重视实验报告单的各项功能在实验教学中的充分发挥,利用实验报告单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果。

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7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科学实验报告4

  一、目的要求

  认识各大类岩浆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了解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它们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

  学习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通过鉴定初步认识常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积岩。

  通过实验了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变质矿物和变质岩类型,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

  通过对未知岩石标本的鉴定,达到复习和巩固对三大类岩石特征的认识,了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的一些主要区别,进一步掌握肉眼鉴定岩石的步骤和方法。

  二、预习要点

  岩浆岩的常见造岩矿物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概念。

  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及其主要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鉴定方法。

  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岩石的构造与结构;各沉积岩类具代表性岩石的特征。 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矿物;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变质岩的分类及其代表岩石。

  三、实验用品

  标本:

  岩浆岩: 花岗岩、伟晶花岗岩、正长岩 、闪长岩、辉长岩 、橄榄岩 、 花岗斑岩、流纹岩 、金伯利岩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砾岩、粗砂岩、细砂岩、豆状灰岩、生物灰岩、粉砂岩、页岩、油页岩、石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豆状灰岩、白云岩、波痕、泥裂、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结核等。

  变质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蛇纹岩、矽卡岩、角岩、混合岩。

  工具: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

  四、实验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主要分类及分析

  (1)岩浆岩: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2)沉积岩:

  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很多都具有片状结构,也因此变质岩能以结构构造来命名为片岩、片麻岩等。

科学实验报告5

  实验内容 10光与热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

  实验现象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科学实验报告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 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围绕“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开展探究活动。安排了“植物的一生”、“翩翩雌与雄”、“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物质的变化”、“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六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4个活动。

  “植物的一生”:根据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发现植物生长变化规律。

  “翩翩雌与雄”:教材以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繁殖、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条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活动了解生物繁殖的方式。对于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探究方式以接受式探究为主。

  “位置与运动”:通过观察、描述、游戏、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等活动,引领学生发现:描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用到参照物、方位和距离3个因素;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用到参照物、位置、方向和快慢(速度)

  “力与运动”:首先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力无处不在;然后通过试验、游戏、测量、统计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弹力、重力、摩檫力。

  “物质的变化”:首先在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变化分为可逆的变化与不可逆的变化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渗透化学变化的概念;最后,综合前面所学进行应用,同时渗透物质守恒的原理。

  “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回顾本学期整理资料的活动,归纳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激励学生在后继的探究活动中继续应用这些方法整理信息。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六、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 材 内 容第一周播撒希望的种子第二周小苗快快长 第三周开花结果

  第四周花开花落为哪般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科学实验报告7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所用器材:(装置)钉子、纸、橡皮、别针、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回形针、水槽、磁铁。

  实验步骤:

  1、用磁铁分别吸钉子、回形针、大头针,观祭现象;

  2、用磁铁分别吸橡皮、纸、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

  水槽,观察现象;

  3、给上述材料分类。

  实验结果:磁铁能吸引铁质东西最多。

  认识与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质。

科学实验报告8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亲历以观察、实验为主的探究过程,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单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记载下来。这一环节是对实验过程的再现和总结,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较低,完成一个实验,他们不会感到困难,然而独立地完成一个实验报告却很困难。主要表现在不会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抓不住要害和实质。因此,指导学生学会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是科学课教学的另一项艰巨的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科学课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谈谈我的思考和做法,与同行们商讨。

  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

  1、引导学生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从而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2、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而有依据的猜想与假设。在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能凭空乱猜。

  3、指导学生讨论制定实验计划,确保实验有序进行。实验计划一般包括提出与课题有关的科学问题和对问题答案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考虑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探究计划,是一种实验前的“动脑”活动。这个实验前的“动脑”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动手实验,而不是单纯“好玩”;另一方面使各个实验小组的探究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

  4、合作探究,人人参与。实验计划确定后,就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这是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分工,人人参与,要按照实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好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记录。

  二、组织交流汇报,重温实验过程

  一个实验做完之后,教师必需了解学生是怎样做的,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发现和疑问,这就有了交流汇报的环节。这一环节既是教师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的需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认真作好以下两点:

  1、请实验很成功的小组交流他们探究的问题、实验的步骤、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2、要组织好学生的讨论。由于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较低,对实验步骤的汇报,实验现象的描述,难免会出现步骤错乱,语句不通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修改意见,再进行评价总结。

  三、引导分析实验现象,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实验结论,这是实验探究活动由动手转入动脑的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这既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个过程是整个探活动最困难的阶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思维规律给予恰当的引导。

  四、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必须突出科学课程的宗旨

  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必须书写整齐、格式规范、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记录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切忌学生相互传抄,报告千篇一律。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听写老师口授的报告内容。教师要按时批阅、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对于学生报告中的重要错误,要明确指出,并要求学生认真纠正。

  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中的项目设计应该具有童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对于缺乏童趣的成人化语言,他们不仅难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还会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因此,在设计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时,每个项目的名称要尽量使用学生易懂且乐于接受的儿童语言,每个项目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描述的。

  六、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六方面展开来写的:

  1、实验名称: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

  3、实验器材: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

  5、实验现象:正确如实的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

  6、实验结论: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

  七、在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应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

  1、以说明为主。即实验报告以说明为主,不用像记叙文一样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更不用在说明过程中展开联想或比喻等,要避免主观感受的出现。

  2、必须记实,资料客观。实验报告所使用的资料都应是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所获得的数据。这些内容应是客观、真实、确切的,不允许有半点虚假。

  3、尽量用图解辅助。图解可以增加实验报告的表达能力,比如实验装置有时较复杂,光靠文字无法完全说明,如果使用图解辅助,加上文字注解,就可以一目了然。

  4、表达准确简明。准确,就是按照实验的客观实际,选择合乎科学学科特点的最恰当的词句,科学地表达意思;简明,就是在说明问题时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啰嗦含糊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小学科五年级下册《教材》、《教师用书》

  2、《名人名句大全》

科学实验报告9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名称: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材料:试管、气球皮、橡皮筋、酒精灯

  步骤1:

  1、在试管里装满水,并用气球皮把管口蒙住,用橡皮筋扎紧

  2、将试管入在酒精灯上加热

  结论: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

  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平底烧瓶、塞子、玻璃棒、烧杯、红墨水

  步骤2:

  1、在平底烧瓶中滴入4滴红墨水,用清水装潢,并用插用玻璃棒的塞子塞紧瓶口

  2、将平底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

  3、取出平底烧瓶又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结论:一般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锥形瓶、气球、烧杯

  步骤3:

  1、将气球口套在锥形瓶口上

  2、将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烧杯中

  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材料:铜球、铜环、酒精灯

  1、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

  2、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

  3、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

  4、将热铜球放入冷水中,再沿铜环孔穿一穿

  结论:固体在一般情况下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

  材料:铁丝、凡士林、小棒、酒精灯、支架

  步骤4:

  1、将铁丝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架上

  2、在铁丝的不同地方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

  3、用酒精灯对着铁丝的一端加热

  4、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材料:圆形金属片、凡士林、小棒、酒精灯、铁架台

  步骤5:

  1、在圆形金属片的同心圆处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

  2、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对着金属片的中心或边缘部分回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名称:摆的特征

  材料:铁架台、细线、同样大的螺帽

  步骤6:

  1、用线的一端栓住螺帽,另一端在铁架台的支棒上(A、同一重物和同一摆长;B、摆长一样和重物的轻重不一样;C、摆长不一样,重物轻重一样)

  2、将第一种拉到不同高度,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拉到同样高度

  结论:

  1、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科学实验报告10

  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 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科学实验报告11

  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年x月x日

  实验名称:吹纸片(奇怪的纸片)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压力。

  所用器材: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装置)

  实验步骤:

  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

  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科学实验报告1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2、大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

  3、能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初步练习估测生活物品的重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

  2、从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里懂得要善于思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力一般是多少。

  教学准备

  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的动画课件或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支架、细线、钩码、圆筒式弹簧测力计。

  学生准备: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课题里面所包含的故事,给同学介绍介绍。

  二、活动——感受重力

  1、学生体验:提水、抛石子等

  教师应及时从中梳理出“向下”这个词来,帮助学生从众多现象中找到“下落”的规律并形成对重力方向的猜想。

  2、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 用带重物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支架观察它们受到重力后朝哪个方向。

  ② 数次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再观察重物朝向哪个方向。

  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学习重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如果学生当中有说出“地球引力”的,教师可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在前面做实验用过的支架上改吊一些别的物体,并再次倾斜支架,继续观察重物朝哪个方向;或者就用细线拴一石块,摇晃石块并观察石块静止后朝哪个方向。但是,尽管这些实验可以间接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学生依然不能由此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和阅读“指南车信箱”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活动——重力的大小

  1、明确研究主题——身边常见的不同物体的重力有多大呢?

  2、接着,指导学生针对准备好了的材料(钩码、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应要求小组活动人人参与、个个动笔或动手。教师应及时掌握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包括计划内容是否齐全、记录表栏目是否科学、统计图是否标好了刻度、材料是否便于测量等。

  注意:如果被测物体超出了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必须调换。

  3、学生动手测量:测量时,要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要分工合作,要如实记录等。

  4、制成统计图

  5、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以苹果为例,可以一边出示苹果一边说它重力的大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苹果的重力大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通过多次进行这样的测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师生一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汇总。

科学实验报告13

  实验内容 8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实验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实验现象 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14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一)、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实验过程】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

  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

  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好了。

  【注意事项】

  1、 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

  2、 便于观察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部分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实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部分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实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

  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实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

  【实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

  【实验过程】

  1、每人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

  【实验现象】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地表受到巨大的力时,会产生褶皱或断裂,形成地震

  (五)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认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有盖得大口玻璃瓶、谁、砖、锤子。

  【实验过程】

  1、用锤子把砖敲成块。

  2、把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了圆形。

  【实验结论】在谁的冲刷和碎砖块得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六)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

  【实验过程】

  1、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掌握好加热时间,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实验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2、不要用手碰石头。

  3、岩石选取易碎的页岩效果最好,也可以用板岩或风化花岩做实验。

  4、冷水的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

  (七)滴水穿石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水滴的力量

  【实验材料】黑色手工纸、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

  【实验过程】

  1、在黑色手工纸上用面粉堆成大小相同的面堆。

  2、用滴管从不同的高度向面堆滴水,发现面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出。

  3、用米尺量出每次滴水的高度和面粉溅落的范围直径。

  【实验现象】面粉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出。

  【实验结论】水滴位置越高,下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实验室条件下水滴下落的高度远远低于自然界中雨水的高度,由此推断雨水对地表有强大的冲击力,天长日久,能形成“滴水穿石“等改变地貌的现象。

  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

  (一)声音的产生

  【实验目的】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

  【实验过程】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3、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皮筋在震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在上下跳动。

  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实验目的】声音是有什么传播的?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过程】

  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

  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知道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是能听到声音吗?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入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脑中的声音吗?

  【实验现象、结论】

  1、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气体传入耳朵的。

  2、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入耳朵的。

  3、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液体传入耳朵的。

  (三)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鼓膜作用

  【实验材料】纸筒、橡皮筋、火柴、细线、小镜子。

  【实验过程】

  1、把纸箱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把一根火柴棒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的现象。

  2、将橡皮膜扎破,在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棒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

  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棒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棒跳动。

  (四)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目的】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鼓、碎纸屑。

  【实验过程】

  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2、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实验现象、结论】

  响声越大,纸屑跳动的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一)木材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电流表、电池、导线、水槽。

  【实验过程】

  1、用点燃的`酒精灯烧木柴,看哪种木材更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木材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

  4、将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木材的沉浮现象。

  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木材的沉浮现象。

  6、和其他物品比较轻重。

  【实验现象】

  1、大部分木材易燃。

  2、木材有花纹(年轮)。

  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有的很软,有的很硬。

  4、木材有沉浮现象,浮得多沉得少。

  5、干木材不导电,是木材导电能力很弱。

  (二)纸的吸水性试验

  【实验材料】各种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胶水、尺子、水槽、水。

  【实验过程】

  1、把各种纸条一次粘在尺子上。

  2、在水槽中装入少量水。

  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观察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能就好。

  (三)陶瓷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闸门、电流计、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冷热水。

  【实验过程】

  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陶瓷的软硬。

  3、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陶瓷的沉浮现象。

  4、把陶瓷放入热水中,观察陶瓷是否容易传热。

  5、把陶瓷联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6、让陶瓷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

  7、有陶瓷碎片切割纸片。

  【实验现象】陶瓷不易燃,硬度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易导电,不容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等。

  (四)金属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闸门、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

  锤子、木条、陶瓷等。

  【实验过程】

  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金属的硬度。

  3、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看金属是否容易传热。

  4、用放大镜,砂纸打磨,观察金属的花纹、光泽。

  5、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6、让金属从高空处落下,看是否易碎等等。

  【实验现象】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

  第五单元 水循环

  (一) 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实验目的】探究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实验材料】温度计、棉纱、支架、表。

  【实验过程】

  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观察温度是多少。

  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做记录。

  【实验现象】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二)沸腾

  【实验目的】研究水沸腾的现象

  【实验材料】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钟表。

  【实验过程】

  1、组装好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在铁架台的下一铁圈上垫一石棉网,放上半烧杯凉水,下面放好一个酒精灯。在铁架台上铁圈上挂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

  2、未加热之前,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书,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书。

  【实验现象】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

  【实验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程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叫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

  (二) 凝结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水凝结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碟子、少量冰块、三脚架、石棉网。

  【实验过程】

  1、在三脚架上市啊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装有冰块的小碟子上。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水面上游水汽出现,在小碟子的下面出现水珠。

科学实验报告15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湘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第一课《听听声音》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但不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等课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由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自制小乐器”两部分组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研究时就要比较一下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中探究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这两个活动是发展学生关于“声音的产生”的科学概念的一系列有结构的探究活动,目的不仅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描述发声体的状态,在大量的科学事实的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建构“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发出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须发生振动。通过课前了解,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认为是物体敲打、碰撞、摩擦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对声音的最初认识。这些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对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概念,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观察实验中,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特别是物体之间摩擦也能听到声音,学生很难看到物体是否发生了振动,因此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三、[设计理念]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本课的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实现认识上的跨越。为此我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收集发声物体的变化特点,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③通过更多物体,采用实证与反证结合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会停止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3)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听、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六、[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验证猜测。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听、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七、[多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羊角锤、铁钉、小木板、洗衣刷、音叉、装水的水槽,砂纸 学生分小组准备:音叉、乒乓球、装水的水槽、小鼓、彩色纸屑、小瓶水、口哨、 橡皮筋、实验记录表。

  [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用羊角锤在小木板上钉铁钉。

  问:刚才看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

  (钉铁钉,敲打铁钉发出的声音)

  (2)、老师出示洗衣刷,砂纸,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刷子在砂纸上来回刷。

  问:刚才看到了这位学生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

  (用刷子在砂纸上来回刷,听到了较响的沙沙声)

  (3)、播放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的声音”。小鸟欢快鸣叫、哗哗的流水声、咚咚的鼓声--------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我们也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回答:敲打、摩擦、撞击、弹拨、风吹、乐器发声、语言说话)(板书)

  (2)谈话: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自己的一种看法,一种猜测。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而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敲打、摩擦、撞击、弹拨、碰撞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景敲铁钉,邀请学生参与活动,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介绍实验材料

  (1)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

  A、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

  B、使用方法: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教师示范)

  C、学生尝试用音叉。

  2、学生开展活动: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课件打出实验要求):请各组分工协作,想办法让音叉发出声音来,每个人制造声音, 声音不要太大,看谁想的办法多,交流你们的方法,说说物体在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报告单上。

  ①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

  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振动,引起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乒乓球弹开

  ②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音叉在振动教师同时板书:麻、痒)

  ③当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④说一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音叉产生的声音是音叉在振动(颤动)时发出的。 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学生回答:看、摸、听、说) 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探究活动二:其它物品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谁来说一说都有些什么?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小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学生分组实验

  3、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将彩色纸屑放在小鼓鼓面上,敲响小鼓时小纸屑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吹响口哨时,口哨里的小珠子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4、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汇报实验发现。

  6、交流汇报实验现象,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

  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7、得出结论,总结方法

  ①得出结论: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课件打出)

  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那就是——振动。

  讲解:科学家发现,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振动。(出示课件: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