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04 08:13:06 来源:高考在线

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 篇1

读勒庞的《乌合之众》,起因是在网上一件引起广泛关注但事实真相难辨的新闻下的评论中看到了上面这句话。一眼便让我陷入沉思,深深烙印在心里,以至于现在已经忘记了当时关注的新闻事件本身,但仍然能够轻易回忆起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刚好在公司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就借来拜读,以下是一些总结和感悟。

勒庞首先介绍了群体的心理,包括情感、道德观、观念、理性、想象力与信仰;随后探讨了影响群体意见的因素及群体意见的变化范围,认为群体意见主要受民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教育等间接因素,以及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等直接因素的影响,群体意见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最后对群体进行了分类研究。书中没有提供太多方法 论的内容,仅有的一些穿插在对于群体的各种分析里。总体来说,勒庞对人类群体心理持悲观态度,他在书中反复用例子说明群体的无能,认为即便是独立、理性的个体成为群体的一员后,也会变成感性、智力低下、头脑简单、性格冲动、易受暗示且易于被掌控的乌合之众。

每每读到勒庞对于群众的论断,都会觉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意识的成为了那“乌合之众”的一员。这也是勒庞的厉害之处,读者总会在读书时联想自己和身边的例子。勒庞的每一个观点,总能够让读者自觉地去想到或去寻找到一些对应的案例,并且在找到之后对勒庞的观点更加深信不疑。勒庞将其深谙大众心理的长处在写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读者读完之后大呼过瘾。他深知如何“以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的方式来煽动群众的情绪”,并把这一手段成功地用在了读者身上。他把读者这个群体当成了“乌合之众”,并且获得了成功。读者在阅读时,在浑然不自觉中成为了乌合之众。全书在这样在没有提供太多方法 论的情况下,勒庞“言之凿凿”的将其仅靠个别案例做支撑直接得出的结论轻易的说服了读者。

虽然《乌合之众》的论述有诸多不足,但辩证的看,庞勒的观点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同时他带给我的收获不是他的观点,而是他对于社会问题的觉察、怀疑和不同角度的反思。

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 篇2

合上整本书,强烈引起我共鸣的观点主要有三:

一是关于群体的无意识行为。正如作者所言,群体是易受暗示的,你以为自己独立做的决定往往包含了他人的暗示及影响。一些愚蠢的、违背内心原则的做法在以个体存在时是绝不会做出的,但被冠以群体之名时会有种莫名的力量让你投入其中。“群体”的存在,会给予人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也很容易让人相信所谓群体的判断。

二是“群体不受理性的影响,只受情绪的支配”。让我最有感受的便是微博上多次发生的新闻反转事件,比如今年的广州某小学患哮喘女孩遭体罚致吐血事件、苟晶事件、罗冠军事件......这些事件最后呈现的真相总让人意想不到,且一次又一次消费了网民的感情。我自认为自己还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但当我看到这些令人愤怒的新闻时,我也和大多数义愤填膺的网友一样,自然而然地站在弱者的立场相信弱者的话,结果好几次被真相啪啪打脸。即使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总有一堆人不长教训,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对某人某事妄加评判。

《乌合之众》提到说:“在群体中,累加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不管你是聪明厉害的人,还是普通平凡的人,很多情况下做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我是从黄执中学长的微博了解到罗冠军事件的,即使是辩论大神黄执中在看到该事件涉及的社会敏感问题时也难免情感占了上风,在没有一定证据的情况下对此事作出了评判。我们都处在后真相时代:事件的真相在话题中发生一次次的颠覆重塑,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公众不关注真相,只是着力于道德的审判和情绪的渲染,甚至期待反转,但一旦真相被揭开,公众却已将事件的原委淡忘。

《新闻学》概论里,阐述了后真相时代的基本特征:“情绪在前,真相在后;认知在前,真相在后;成见在前,客观在后。”我们以为我们在利用舆论伸张正义,实践上却成为了罪恶的帮凶,成为了群体中的一个工具人。

三是关于断言的说服力。书中讨论了如何说服选民群体,其中写道:“在选民面前,候选人必须哄骗群体,就算用最离谱的骗术也不过分,再加以异想天开的承诺,才能完全征服选民......"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这说得不就是特朗普吗?而现实证明,老是骗人的特朗普却收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与名气。

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 篇3

一个喜欢独立思考的聪明人能随时随地保持他的聪明和独立思考吗?读了勒庞的《乌合之众》,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当他们置身于群体,成本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人性会产生巨变。以下是该书的一些摘抄。

“首先,群体中的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后果,如教条主义,偏执,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

这是前言中对勒庞《乌合之众》的极恰当的总结,固然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在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倾向下,很可能也是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显然,群体不是简单的人数叠加,对完成一件工作来说,需要一个人做10天的工作,增加成10个人并不是正好一天完成,要么需要好些天,要么不到一天,完全取决于这件工作的情况和群体的性质。但往往是10个人要好几天才能完成。

“然而,从事实的角度看,世上的一切伟人,一切宗教和帝国的建立者,一切信仰的使徒和杰出政治家,甚至再说得平庸一点,一伙人里的小头目,都是不自觉的心理学家,他们对于群体性格有着出自本能但往往十分可靠的了解。正是因为对这种性格有正确的了解,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这一段话能在人的头脑中浮现一串串的人名:刘邦,王莽,曾国藩。他们是真正的人性大师,凡人不能望其项背。

”只有环境的单一性,才能造成明显的性格单一性“。

环境改变人,这是没错的。单一的环境,只能采取单一的应对措施,假以时日,对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退化,人只能是单一性格了。

“群体的感情是冲动易变和急躁,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读后感·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很多聚众事件已充分说明了这点。如2010年的抵抗日货浪潮,很多所谓的“爱国群众”走上街头,呼喊抵抗日货的口号,来自河南的农民工蔡洋举起U型锁,砸向日系车主李建利的头部。李建利头骨被击穿,造成的开创型颅脑损伤,几乎夺去李建利右侧肌体全部机能。但据调查,蔡洋并不是一个喜欢专门闹事的人。“西安的朋友许顺国至今难以相信蔡洋后来成了“打砸抢”中的一员。在他看来,蔡洋还是个小孩,“每回都是乐呵呵的,从来也没跟任何人吵过架”。”——他的行动在100年前已经被勒庞总结过了,就是上面这段话:"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总统演讲,同样是上面这段话的精准表现,不同的是,蔡洋受群体意识的支配,演讲的总统侯选人支配群体意识,二者高下立见。

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 篇4

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关于“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的论断是对的,同时承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关于“群体在心理学上是幼稚、无知、无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的明白为什么某些人总是强调“这是人民的选择”或者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了。

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马克思关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句话是比较相信的。也许我这种相信恰恰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种身处于“无知的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相信。因为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讲,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确实是在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这不正好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么?

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历史上几乎看不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确的利己性倾向。群体可以在某一个时段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时又可能因为一些根本无法确定的谣言立刻将这个政府踢下台去。而在历史上起着决定性的把握历史方向的关键因素并非群众的意见,而是那些能够引导群众力量的个人或至少一小群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们可能耽于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条或宗教信仰之中。但关键的是,需要这么一个核心似的“英雄”将这一切的信条、理念、信仰化为一种不可量化的“情绪”,才能使之最终被“群体”所接受。

根据庞勒的理论,在讨论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响的时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群体中以个人智慧为整个群体智慧添光增彩。群体智商一定且永远是低于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人的智商的,且这种差距随着组成群体的每一个个体的智商的增高会越拉越大。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历史中,即便是在现代,在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庭上,在陪审团中。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审理之后,陪审团中的单个成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如果重新让他选择的话,他不会给出这样的结果。

虽然庞勒对于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将“种族”排在第一位,同时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但是我仍然认为他的论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这类因素对群体的影响非常之低,群体永远对最简单最直观最感情化的口号做出积极的反映(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是对长篇大论式的论述报以消极的态度(懒得去支持或反对)。

基于此观点,庞勒同时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一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对社会本身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事。甚至可能对社会生产有阻碍作用。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的心理学家,在这一点上,庞勒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当时逐渐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找一个邪恶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导致马克思这类“讨厌的人”的出现,然后最后导致一群工人被“煽动”进行罢工最后导致了社会生产的停滞。

抛开阶级,我们可以认为庞勒的着个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在历史上,成为群众并没有门槛,但是成为引导群众的“英雄”或负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门槛的。一个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个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等许多“个人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成为“英雄”或“反英雄”的能力。如果是在一个动荡的战乱年代还好,如果在一个和平的稳步发展的社会下,成为“英雄”的机会很少,那么这类人中就有很多选择去做一个“反英雄”,按照庞勒的话说就是成为“马克思”。

而事实上,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因为客观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所以普及高等教育这个命题就等于制造反英雄。

在论述这一观点的时候,庞勒还准确的预言了我们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学历歧视。

架设我们有一个前提,社会中的高等职位永远少于低等职位。而且我们也永远不能想出一种使得扫地工人必须掌握微积分和概率统计才能扫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仅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且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数量刚好等于社会需要这些人才的数量。那么一切安好,社会和谐,没有人会因此而产生什么矛盾。

但是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高等教育。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获得与其知识结构相符的高等职业。而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去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干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识结构的职位,他们必然心有不甘,这种不甘最终可能导致某种很严重的后果。同时,那些从事高等职业的高等受教育者因为同情,会人为地提高那些低等职位的进入门槛,最后会造成大量的社会浪费,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对普及,高等受教育者会对低等受教育者进行学历歧视。随着社会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这个歧视会越来越严重。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会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与低等教育者),且会出现越多的不稳定因素(闲置的高等教育组合),且越来越少的实干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庞勒这个帮助“资本家”剥夺工人学习权利的理论支持最后会得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而且,我们现在的社会还确实就在他的预言下继续前行着……

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 篇5

好像人都有这么一个心理,喜欢去研究人心理的心理。不知道是本人阅历不够或者这确实是事实,总之没有科学依据的得出了这个结论,且一直暗暗自诩,觉得自个儿大智若愚,能够暗地里观察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却从不点破每一个人内心的藏着的怪兽。

在我多年的观察人的心理历史中,其中有个发现是个性突出且处事极端的人,更容易成功。至少,就我周围的同学、同事、朋友、小小的攀谈过的陌生人、名人传红人圈所熟知的人中,大多数是这样。骄傲的说一句,这个结论是高中时候发现的,那时正处于性格转变期,我自个儿从性格突出逐渐变的事事像个局外人。

这个发现,我从未有过科学实验,也没得出像样的结论,冥冥之中好像感觉得到总有人会得出和我一样结论的人。事实证明,确实有,那个人还是活在19世纪的“古人”,他就是《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

当然,勒庞的《乌合之众》从学术角度讲经常表现得十分“外行”,这本小书在1895年初次面世时,说不过是一本赶时髦的书,书中还含有各种互不协调的意识形态,但这种小书却持续了大半个世纪之久的热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从中读到的却是个性越是突出的人越容易引人注目,越容易走向成功。

看到书名翻译时,瞬间觉得中文博大精深,The Crowd翻译为乌合之众,而直译的意思为人群,群众,大众。乌合之众不仅表达出该书研究对象是大众,还传达作者在本书的情绪、立足观点。勒庞认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勒庞对群体心理保持着否定的态度。勒庞经常用十分夸张的口吻,为我们描述了一副十分可怕的景象。按他的评价,进入了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就像“动物、痴呆、*者、幼儿和原始人”一样,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

勒庞的《乌合之众》提出过大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最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挡它,无论是自然、上帝还是人,都不能”。他们罕见的极端的个性,让他们在群体之中尤为突出,纵观历史长河,但凡留名者必然有其过人个性,而这个“过人”往深了讲就是极端。略有了解中国历史的都知道,那些揭竿起义做了皇帝的人,都有自己的引人注目的极端行为的个性。由此可见,极端未必是件坏事,它像精神食粮,支撑着你为了目标前行;极端又未必是件好事,他像精神毒药,疯狂的侵蚀你的理智,做出日后臭名远扬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