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
文言文,这种古人写的文章,读了之后,往往能给人一些启发,《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这篇文章讲述了两个小孩争论是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还是中午时离人近,而孔子不能判断裁决的故事。现在,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但我不认为他们无知,反倒对他们产生了敬佩之情。
我敬佩两小儿那种敢于提问,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精神。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升起,看着太阳落山的这种循环的斗转星移现象。但又有谁想到那两小儿想到的问题呢?我想没有,就算有,有谁会像两小儿那样大胆质疑、推理呢?当你看到早晨大如车盖,中午小如盘盂的太阳,又感受到早晨和中午的温度不同的时候,你会为了寻找答案,找到真理而奋斗吗?我想,回答的就只有两个字——“没有”!而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小孩却想到了并做到了,你说,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
我还敬佩大学问家孔子的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品质。这位大教育家在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并没有装懂,就像他所说的一句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的确,我们要做一个敢于提问、大胆质疑并且谦虚的人。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来自列子·汤问的。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做人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且做人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新和独立。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课文很有趣,写出了古代人的那种善于思考,善于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向对方提出挑战,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怕出错的精神。也体会出孔子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是知也”,并不会装作很有文学,而是谦虚向上。
我很佩服课文中的“两小儿”,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学会争辩自己的观点,向别人挑战。他们有自己独立与创新,不会胆小,也不怕出错。
我认为,在平时的学习里,我们太过于依赖老师和同学,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一点都不懂得创新,不懂的独立。应该学习文中的两个小孩,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换自己的思维。
这篇课文也暗含着一个成语“学无止境 ”,是啊!们也要像孔子一样实事求是,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觉得我自己在学习上就缺少一点独立和创新的精神,过于依赖老师和书本是不能有自己的见解的。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学完了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我思绪万千。
这篇文言文主要讲了两个小孩对太阳远近问题的辩论和孔子无法判断对与错的事情。
由这一课我想起一件事情来、昨天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背注释,其中有一个词叫做“器皿",我不知道“皿"字怎么读,与此同时,闫亚妮也问我怎么读,我看这个词像“血”,于是就告她读“xue”。后来,我给妈妈背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字读“min”。今天,学完这一课,我明白了自己不应该不懂装懂。孔圣人也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还有一次,李老师教我们画旋转图形。老师讲完以后,我还是不知道怎么画。老师让我们练习画一个,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眼看老师就要来检查了,我急忙看了看前桌的。课后,我想去办公室问问李老师,但是又怕同学们嘲笑,于是就没有去问老师。通过学这一课,我明白了对不明白的事要虚心好学,千万不能因为虚荣心,怕被别人知道,而隐瞒自己的不足。
这个文言文告诉我们: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每一个人都会有所不知,知识无穷,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这一则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4
《两小儿辩日》写孔子东游时,看见两个小孩在争吵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的问题,各自有不同的看法和不一样的理由,各持一方,谁也不肯让步,于是问孔子,孔子也不能作出明确的判断。看到这里,让我的心在深思里翱翔。
在这里通过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也不能判别太阳何时离人近这个问题,说明了孔子实事求是。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的,学无止境的,遇事要谦虚,就算你再有才能也有不懂的地方,所以我们要虚心请教,勤奋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素质才会随之提高,才会对祖国的文化有所认识,才会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非常只值得我们去弘扬,因为不懂就是不懂,他要求的是实事求是,绝不是虚伪的。而那些不懂装懂的人,只会陷入泥坑,越陷越深。所谓的“不懂装懂,永世饭桶”。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勇敢地提出来,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即使个人的能力再强,都不可能完全得以发挥出来的,每个人知道的东西是有限制的,知识却是无穷无近的,所以我们要博览群书,使自己的文化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那般。
孔子虚心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许多对教育事业有巨大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谦虚的人,他们哪位不是不耻下问的呢?
读了《两小儿辩日》后,我明白到不懂就要问,谦虚是学习知识的有效良药。行动吧,勤奋学习,辉煌大道等待你的开创!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5
今天,我学习了一则文言文,名字叫做《两小儿辩日》。
这是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讲的是孔子东游,看到了两个小孩在争辩,很是奇怪,于是上前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在中午时,太阳离人远。“另一个小孩不这样子认为,他觉得,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正午的太阳,离人近。就这样,他们两个各说各的道理,孔子也不知道谁的话更有道理。两个小孩笑话他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
这个有趣的文言文,体现了两个小孩子善于观察,大胆质疑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态度。
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过有谁像孔子和那两个小孩子一样拥有这样的态度。或许我们有时像那两个小孩子一样,怀疑过很多事情,大胆的猜测过,但是因为没有坚持而放弃了那些想法,天真的,奇怪的,科幻的,难以想像得。而孔子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又有多少人拥有呢?不懂装懂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可能因为面子,而把那些,不懂的事情说的十分懂得一样,孔子那么知识渊博,遇到不会的难题时,并没有瞎说来误导那两个小孩子,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
总而言之,这则有趣的文言文,就是让人们拥有大胆质疑,善于观察,实事求是得态度。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6
今天我们又学了一篇文言文叫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主要讲了,孔子去东方游学的途中看到有两个小孩在争论,便跑上前询问什么事,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了正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有车盖那么大,而到了正午的时候就如盘子一样,这不就是近的时候大,远的时候小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略含清凉,到了正午的时候热的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就是远的时候凉,近的时候热的道理吗?”可孔子也不能判断对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我们应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要学会那两个小孩善于观察、思考。也要学会孔子的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有一句说“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学无止尽。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7
今天,我学了两小儿辩日,我给你们讲一讲吧。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子在争辩,便问他们辩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离人远,而到中午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小的像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么?”孔子听了不能判定谁对谁错,两小儿笑祉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8
今天我读了《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讲了两个小孩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更近一些,他们请孔子来做“裁判”,结果孔子也判断不出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要想知道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更近一些,那么就要更努力地学习,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自然之谜。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9
在读过《两小儿辩日》后,相信大家都被两个小孩子的细致观察所折服,但从另一个角度想,这篇故事也突显出孔子的实事求是和谦虚好学。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谁有知识,谁那里有我们不明白或不知道的东西,孔子就拜谁为师。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又称“文圣”。《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对两小儿的辩论不能准确说出谁更正确,他没摆出一副圣人的样子,而是实事求是说自己也不知道。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而他的求学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孔子驾马车在路上行驶,见有一小孩子在路中间用石头摆了一座城,孔子要经过,便让小孩子靠边,谁知小孩子理直气壮的说,都是车绕城走,哪里有城绕车走的道理,孔子思考后觉得确实如此,便拜这个小孩子为师。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拥有孔子的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遇到自己会的事,别人不会也不要骄傲,遇到别人会的自己不会的,也不要垂头丧气,实事求是的对自己做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虚心向他人学习,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0
孔子不能回答两小儿的问题。这并不是孔子不博学,而是因为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在博学的人也有答不上来的问题。
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对未知的探索就开始了。阅读历史,我不禁对中外伟大的先驱探索者产生由中的敬佩之情。哥白尼经过几十年的观察与探索,终于推翻了具有宗教色彩的“地心说”,从而使“日心说”得到发展;达尔文的考察与探究人不是上帝创造的;苹果丛树上落下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瓦特看到水汽所产生力量,从而发明了蒸汽机。等等等等。中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敦煌壁画——“飞天”。
都是古代先人对自然,对星空的向往。明代的万户就是为这种向往而粉身碎骨。、时至今日,中国神舟飞船对太空的探索;蛟龙号对深海的观察不都是先人的愿望与梦想吗?毛泽东同志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不都实现了吗?由此可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所以他会让我们的思维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得更远,更高……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在孔子到东方游学所经过的路,突然,三个人出现在我面前:两个小孩和一个大人。看两个小孩的动作,像是发生了什么争执,我连忙上前询问。
走上前,只见两个小孩剃了龙头,穿着一绿一蓝的布衣;而大人留着胡子,缠着浅棕色的布衣,他把双手背在身后,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
“你们为什么在争论什么呢?”一个穿绿衣的小孩说:“我们为了太阳什么时候近,什么时候远的观点不同才在辩论谁对谁错。” “那你们的观点呢?”绿衣小孩上前一步,说:“我认为太阳刚升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蓝衣小孩也上前一步,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近。”绿衣小孩反驳道“太阳刚升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盖,而到了中午时却像个盘子一样大。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近时看起来大吗?”蓝衣小孩马上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时感觉热,而远时感觉凉的道理吗?”学者摇摇头,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多呢?”我的脑袋灵光一闪,想出了答案。我上前一步说:“你们都错了,早晨和中午的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他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他们用黑眼睛望着我,好像听懂了我的话。
我望着他们的眼睛,我明白了要善于观察事物,说话有理有据更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事物有不同的角度。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2
孔子东游的时候看到两个小孩在辩斗,孔子问他们为何而在争论。两个小孩对早晨时太阳距离近还是中午时候太阳距离近而争论不休。当他们问孔子这个问题时孔子也没有能给出一个结论。
今天在再仔细的琢磨这个故事的时候,真的感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远不止故事的本身。两个小孩之所以对同一个事物的出不同的结论的原因是他们评价事物的标准不同。一个小孩以视觉上的大小判断太阳距离我们的远近,当然得出早晨距离近因为早晨看起来大,中午距离远因为中午的时候看到太阳小。一个小孩以冷热判断远近,早晨感觉冷当然太阳距离远,中午是暖当然中午太阳距离近。
先不要追究两个小孩的评价标准是不是合理,或者说结论还不是正确。我们发现两个小孩对同一个事情的评价标准不同结果得到的结果不但不同而且是相反的结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的时候,对同一样的一件事情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在以前不允许大家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人们对同一件事情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说那个时候不尊重人性,应给每个人有自己价值取向,这才尊重人性。今天我们尊重人性,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结果又出现了对同一个事情有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我们大家又抱怨这个社会乱套了,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家又开始抱怨了。
我个人认为,每个人对事情有自己看法这是对的,但是一个社会应该有个共同的评价标准既普世的价值观。当各人的价值观与普世的价值观矛盾的时候要以这个普世的价值观来看待事物,而不应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事物。也可以通过普世的价值观来判断自己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今天社会大发展原有的普世价值观被打破而新的普世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人们就会出现不满的情绪。因此应该加强国民教育尽快的建立新的普世的价值观。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3
古时候,孔子经过一座桥,看见两个小孩子和一个车夫在争吵,孔子上前打听,只听两个小孩指着用沙子造的城镇说:”这是我们的城镇,哪有城给车让路的道理。“车夫吓唬小孩说:”快快让开,要不然我开车轧你们。“孔子走上前去,两个小孩说:”您好像很有文化。“车夫说:”算你们有见识,这就是当代的圣人——孔子。“这时,一个孩子说:”我和他正在争论,你说是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呢?“又一个小孩说:”当然是早上的太阳近,因为近大远小,早上的太阳看起来比较大,而中午的太阳开看起来比较小,所以早上的太阳近。“另一个小孩又说:”不对不对,肯定是中午的太阳近,因为近热远凉,中午的太阳这么热,而早上的太阳却凄凉凉的,所以中午的太阳比较近。“孔子说:”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啊。“所有的小孩一同笑起来说:”原来大圣人也有不知道的问题呀!“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知识就像广阔的海洋,学习它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我们更应该虚心学习!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4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我读过《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后,受益匪浅。
这篇文言文讲了孔子去东方游学的时候,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读了《两小儿辩日》后,我明白了不懂就要问,谦虚是学习知识的有效良药。我们要学习两个小孩大胆质疑和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知识是无穷的,学无止境的,遇事要谦虚,就算你再有才能也有不懂的地方,所以我们要虚心请教,勤奋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素质才会随之提高,才会对祖国的文化有所认识,才会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将来才会对祖国有更大的贡献。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5
在我们的暑假作业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两小儿辩日》。讲述的是在春秋时期,孔子路过一地时,发现有两个小孩正在辩论,就问他们:“你们在讨论什么?”原来,他们正在讨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呢。听了他们的意见,孔子思考了半天,也没想出谁对谁错。只好对他们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孔子看着两个孩子,不禁感叹道:“真是学无止境啊!”
通过这篇文章,体现出孔子的谦虚,不在孩子面前装作很有文学的样子。而是体现出他对一切事情都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像一些大人,孩子问的那些问题,明明不懂却非要装懂,最后让这个答案,深深的记载孩子的脑海里,后来想改也改不掉了。
带着一颗诚实的心,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寻找那些答案。在这过程中,本就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哪怕博学如孔子,世界如此之大,总有那些你所不知道,想去了解的。远远看上去,这是一扇门,但是当你真正去探索是,你会发现,门后是无数绚烂,可以带给你无穷的知识。这就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需要你用心去发现,去体会,用真实去感受,谦虚的去领悟,你会学到更多。
做人需要真是,谦虚。用真实的你,最朴实无华的你,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6
《两小儿辩日》它主要讲述了孔子在东方游历时,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去问他们其中的缘故,孔子听了两小儿的一番辩论后,孔子也不能够分辨出谁对谁错。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孔子无法判定两个小孩对太阳离地面近远的争论故事,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无尽,即使博学多问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还反映了小孩儿们的天真与可爱。
我会背其中的“一儿曰,我以日时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带着一颗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之心,这就是真正的智慧。他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7
这篇文言文让我懂得了一个做事的道理。
这篇文言文讲了:孔子去东边游学途中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俩在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给人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侯热而远的时候凉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做什么事都要善于观察,有理有据还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踏实稳健,走向成功。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8
一天,孔子在向东游学的途中看到两个小孩在为太阳的远近争论,他们看见孔子就要请孔子为他们判断。一个小孩说早上的太阳大,中午的太阳小,所以早上太阳离我们近,中午太阳离我们远。另一个小孩认为早上凉,中午热,所以早上太阳离我们远,中午太阳离我们近。孔子听了他们的话,认为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所以他也不知道了。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看事情不能只从表面看,不管你是多么伟大的人或是一个有很多学问的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要谦虚,不能骄傲,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这个故事还让我知道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一个道理。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19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课课文,叫两小儿辩日。
这一课主要讲了:
孔子东游时,看见两个小孩在不知道争论什么,于是就去问是什么事情。
一个小孩说:“太阳出来时离人近,正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出来时离人远,正午时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出来时大得像车盖,正午时小的像盘子。”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出来时很清凉,正午时很炎热”孔子不知道谁对谁错。两小儿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了。”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有人知识多么渊博,都要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向那两个小孩学习,学习他们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我们也要学习想孔子这样的精神。俗话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那种无止境的学习让我敬佩。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20
今天我们学了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主要讲的是:一个小孩说太阳早上离人近,而正午太阳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早上太阳离人远,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近,太阳刚升起来像个车盖,而到了中午却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者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带有一丝凉意,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孔子听了判断谁对谁错,他回答不出来,两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通过这篇我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像这两位小孩一样勤学好问,也要像孔子那样不不懂装懂。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21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别看这篇文言文语句精炼,它给我的启发可真是不少呢!
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许多人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别人说出与自己不同的答案,自己就会想:会不会是我的答案错了?然后便不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去拥护别人的答案。这就说明没有信心,本来自己的观点对了,因为没有信心而变成错的了。
《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有理论的依据,并勇于和对方辩论,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学无止境
孔子,这个被古今中人一致认为是聪明绝顶的人,也有不会的时候,可见,知识是多么无穷无尽。
学无止境,像孔子那样的大学者也有不会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知识是永无止境的,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好好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22
《两小儿辩日》写孔子东游时,看见小孩在争吵着太阳离人近离的,各自有不同的看法和不的理由,各持一方,谁也不肯让步,问孔子,孔子也的判断。这里,让心在深思里翱翔。
孔子的教育家也判别太阳何时离人近,说明了孔子实事求是。知识是无穷的,学无止境的,遇事要谦虚,就算你也有不懂的地方,要虚心请教,勤奋学习,地学习,才会随之,才会对祖国的文化认识,才会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非常只去弘扬,不懂不懂,他实事求是,绝虚伪的。而不懂装懂,只会陷入泥坑,越陷越深。
所谓的“不懂装懂,永世饭桶”。要以的对待学习,遇到不懂的要勇敢地提,与他人交流和。个人的能力再强,都不完全得以的,人的东西是有限制的,知识却是无穷无近的,要博览群书,使的文化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那般。孔子虚心的精神也学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教育事业有巨大无一谦虚,哪位不耻下问的呢?
读了《两小儿辩日》后,我明白到不懂问,谦虚是学习知识的良药。行动吧,勤奋学习,辉煌大道等待你的开创!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23
今天我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古文。文章讲述了两个孩子请教孔子:“太阳何时离人们近,何时离人们远。”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十分诚实说他不知道的故事。
当老师提问时,当同学们请教时,“不知道”这普普通通的三个字说出来却是那么的难,是怕老师批评,还是怕同学们嘲笑,自己难堪?
孔子自己也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实事求是。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不知道,还要不懂装懂。
从这篇文章里我体会到孔子实事求是。勇于说“不知道”的精神;同样也体会到了学习是无止境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24
《两小儿辩日》这是篇文言文。这篇写了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正在争辩,便问其原因。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表明黎明时太阳大而正午时太阳小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感觉清凉,而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就说明了黎明时太阳小而正午时太阳大吗?
孔子不知道谁是谁非,两小孩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通过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两个小孩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也体会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为人态度,感悟到了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25
今天,老师给了我们讲了一篇课文,叫《两小儿辩日》。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孔子去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第一个小孩说日出时太阳离人近,而正午时太阳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日出时太阳离人远,而正午时理人远。第一个小孩又说:太阳刚出来时大的如车盖,而日中时小的像盘盂,这不就是远的看的小近的看的大么?另一个小孩又说:太阳刚出来时有点凉,而太阳离近是热么?他们问孔子,孔子也不知道。
学海无涯,学不到尽头啊!以后我要上课积极发言,钻研、认真的去学习吧!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篇26
这则故事讲得是孔子在游行中遇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原来他们争论的是太阳是什么时候离地球最近。第一个孩子说他认为太阳早晨的时候离地球最近。因为,早晨太阳很大。第二个孩子说他认为中午太阳离地球最近。因为,中午的时候很热。
孔子就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两个小孩就认为孔子的知识也不是很渊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求得完全的知识就要克服片面性,不要抓住一点现象就坚持几件,做无谓的争执。因为谁都不是全知全能的,我们要想获取更多的知识就得拥有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要做一个勤学好问,不耻下问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关于企业敬业奉献演讲稿范文(精选五篇)2023-08-15 12:42:38
考护士学校的面试自我介绍2023-08-18 11:52:36
感恩师长国旗下演讲稿2023-08-13 07:46:47
大道行思读后感范文2023-08-09 17:13:46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600字2023-08-08 09:56:40
《昆虫记》的读后感150字2023-08-06 08:57: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8-18 02:42:22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05 01:32:37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14 01: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