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国富论读后感(精选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15 01:52:39 来源:高考在线

  国富论读后感1

  《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初版于1776年,作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偶然发现,该书出版的同一年,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从历史的角度看,1776年可谓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跨步之年,自由、民主、商业社会发展的文明结晶通过两本划时代的书籍和声明宣扬到了整个欧洲和北美大陆。而具有历史蕴意的是,《国富论》所面世的时代,恰恰是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所认为的“世界时间”钟摆离开中国的时间(彼时中国应处于大清帝国乾隆治下的“所谓辉煌盛世”),这既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也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站在今天回首两个世纪前的全球文明中心的变迁历程,以及回顾东西方两种文明在随后的200余年所经历的碰撞,更让人感到唏嘘不已。

  重新将焦点回到《国富论》一书。全书分为五篇,从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分析到资产的划分和积累,从不同国家的财富发展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再到对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探讨,斯密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通过其所闻所思,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分析。从现实出发,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斯密研究比较剖析出一条符合富民与富国发展规律的道路。因此《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真正开始作为一门严谨的社会科学的诞生。

  诚然,当下再看此书,斯密所提出的部分观点和理论已被一代代“后浪”经济学家所延伸甚至突破,但如果说站在18世纪的角度看待此书,那么我认为这应该是一本能让人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去翻阅的经济学圣经。不仅如此,《国富论》不应仅仅被视作一本经济学类的巨著,更应该被视作当时那个时代人类社会制度、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孕育出的智慧文明资产。彼时“日不落”帝国的繁荣,依我看,自然有人民勤劳的财富创造能力,但更离不开英国当时社会所运行的机制。事实上,也正是有了底层机制的确立,繁荣才有可能到来。那么,时隔240年后的今天,人类发展历史已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又应该怎样形成属于这个时代的智慧资产?

  对于中国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特别。在《国富论》出版后的240余年里,“沉睡的东方巨龙”历经列强炮火的唤醒、先进思想的启蒙,是否在今天做好了迎接“世界时间”的钟摆重回东方的准备?这一切,才应该是中国青年“后浪”所应该思考的。继承着斯密等前辈所留下的精神文明,结合着中国本身令人惊讶的经济发展体量和动能,新时代新阶段的富国富民之路,也理应留下属于中国人书写的印记。

  国富论读后感2

  打开《国富论》的时候,我的心中是一片茫然,看着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字,总感觉读起来会使我变得晕头转向。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读了下来,也深有感触。

  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因此在看他的国富论时当然要从他的时代出发。无论他说的是对还是从谁的角度出发,对于今天的我看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经济因素和状况,使我看待今天的经济时联想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历史。应当说亚当斯密是伟大的,他提出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和社会分工,使我们直观的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就这一点我们不能用批判的眼光看亚当斯密。应当说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识之上,亚当斯密的观点也不例外。

  然而让我想到了今天的有些学者,不是为了提出观点而是为了整理观点而努力,一点点成果没有经过考证便自认为水平高就急不可待的发表。我佩服亚当斯密的精神。亚当斯密一生中为什么只有这一个成果,并不是亚当斯密写完这本书之后就没有精力了,而是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肃,当亚当斯密处于弥留之际时让别人将除《国富伦》其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毁掉,为了不让半生不熟的观点公布于世。

  整篇文章通读下来,使我不由得对作者独特的见解和高深的学问敬佩不已,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像斯密这样的伟人,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传承和发扬下去呢?

  国富论读后感3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和伦理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他总结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发展经验,构建了近代最主要的经济学体系,并就经济与伦理关系提出了见解。斯密终身未娶,以教学为生,最终创作了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国富论》。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即政治经济学到底是干什么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是“富国”和“裕民”。其中,“裕民”是第一位的,没有民众的富裕,“国富”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无论是富国还是裕民,皆有赖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即首先是把蛋糕做大。要想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就必须解决如下互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即什么是国民财富以及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前者涉及的是国民财富的性质问题,后者涉及的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什么是国民财富?笼统来说,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资料,包括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两部分。国民财产是历年劳动产品的积累,其在存在形态上又可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金融资产三部分。自然资源是自然界的产物,如土地、森林、矿产、水等资源,它们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国民财富,其实就是财产的一个累积过程。很多人可能就会把国民财富和GDP拿来做比较,然而与GDP不同的是财富是存量,GDP是流量。也就是说,GDP增长了,国民财富不一定会同步增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是富国裕民,那么如何才能增进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途径之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主要依赖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交换过程的顺畅;二是增加劳动者人数,而这又依赖于资本积累和适当的资本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取消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让经济活动依其天然秩序运行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斯密认为,分工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民众的普遍富裕,这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的重要特征。有了分工,就会涉及交换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必须通过平等自愿互惠的市场交易,才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在斯密看来,只有以利己心为基础、以平等的交换行为为基础的表现形式的市场交换,才是能够保持持久的常态。

  作为以自动化为专业的大学生,将来很大可能将会接触科技领域的前沿知识并尝试为突破科学研究的瓶颈作出努力。经济看似与工科八竿子打不着,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需要的不光是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更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做支撑。唯有坚守在科研第一战线,创造和利用新技术完善分工体制,才有可能孕育更优的社会制度。进步不是幻觉,只是相当缓慢。正如《国富论》所认为的,人性的根本是利己。往往,制度的改变才能推动人性的改变,而在逐渐完善社会制度的同时我们又不禁担忧,人性未变,制度的改变又有何意义?

  国富论读后感4

  看完《国富论》,价值论的概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给我一些感触,这个理论曾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也出现过,可见他们两个人的远见,在资本主义社会仍具有时代先进性,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意识到的,其实,这个理论,最早的提出者还是亚当—斯密,他是站在资本主义的角度,提出了利润是从何而来,就是从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中来,说简单了就是剥削劳动力,只有这样,资本家才能不断的积累原始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再生产,这样循环往复,使得那些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同样,一个国家富有的资本家多了,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开始飞速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整个国家就会积累大量财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资本多了,也就可以称霸世界了。

  而马克思的价值论,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的,提出资本家取得利润的实质上就是剥削劳动力,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使工人们的剩余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加班加点,使得资本家的腰包鼓了起来,而使工人们的利益越来越少,权利越来越小,马克思价值论的提出,主要就是为了让所有那些被资本家们压榨剥削的工人们,一致起来罢工反抗,改善这种不平等待遇,用无产阶级政权推翻这种资产阶级的恶习,让那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工人们,重新获得应有的自由、权利和利益。

  对于资本家过分剥削工人的无耻行为,历年来,都有人曾披露过,有记者采访过,有领导考察过,也有作家描述过。一方面,我很憎恨那些资本家,为了让自己积累更多的资本,就想方设法压榨工人,本来每个工人每天工作八个小时,结果资本家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让工人们工作十八个小时,工作时间延长了,但是工资依旧不变,这种超负荷劳动,换了谁都受不了,但是,工人们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累死累活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感谢资本家,开办工厂,给许多无业游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不至于流落街头,饿死在荒山遍野。总的来说,资本家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考虑负面因素。我个人认为,资本家在追求自己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工人的感受,总不能压榨压榨,再压榨。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经济理论,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价值理论、公平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地租理论、货币理论、分配理论、公债理论、资本理论、赋税理论等等,一个人要想彻底搞懂这些理论,非花点时间不可,如果能活学活用,再好不过,要是能将亚当—斯密《国富论》当中的所有理论,能运用自如,并且运用在经济竞争中,可以在经济战场中百战不殆,财富越积越多。

  《国富论》近百万字,要想一个字一个字的钻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本人时间有限,只是粗略的翻看过此书,文中的要点,有疑问的地方,还需要以后慢慢钻研探究。

  国富论读后感5

  对于经济学的学生而言,亚当斯密的名字并不陌生,这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被称为现代经济学的鼻祖,这部书已经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这部书里,对于劳动分工、货币、价格、税收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读完这本书就有一个感觉,现代经济学在他那里已经完全建立起了,而现代这么多的经济学家,不过是把他的工作细化,抽象。

  亚当斯密对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于历史资料的熟悉,简直是令人惊讶,每一处都有翔实的资料来印证他的理论,处处都可见他对社会的事实的精辟的分析。这是我读大多数的大学者的著作的一个感觉,就是他们的学问都作的非常的细,都是从事实着手,从这一点而言,我知道原来大学问都是从这些细微处得来的。

  而对于亚当斯密的学识,我认为是经济学的哲学。我常常在思考,对于物质而言,任何生物都是由基础元素构成,当人类慢慢演化出高级的思索能力时,这时候人类虽然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显得弱小,但是已经初步显示出强大的生存智慧,若问这时候的人类部落有哲学吗?我认为是有的,但是只是简单的社会关系和供求关系,或者说是生存哲学;时间继续演变,生产力上升,社会上出现剩余产品,无疑直接导致阶级的产生,这时候的哲学继续复杂,不同的阶级关系,统治阶级的统治都使得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时间进一步演进到今日,各个国家国情不同,社会结构不同,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哲学的范畴更为宽广更为深邃复杂。而在以上哲学的发展中,人则是一个不可少的主体,哲学的宽度与深度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人类社会的族群发展不断发展,我认为二者不可或缺,因此我认为哲学归根到底是研究人以及研究人对于主客观世界认识的学科,哲学之所以充满了智慧是因为其贯穿古中今外,研究人的变化与发展,就像经济学家所说,研究经济学不能使你脱离被帮扶救济的队伍,但是他能让你知道你为什么站在这个队伍里。研究哲学亦是如此,研究哲学可以使你洞悉人类发展的奥秘与规律,可以使你明查社会运转之准则,是为哲学之奥秘。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自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

  因此我认为,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具有大智慧的社会哲学。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人生好比一朵花。是它的种子决定了这是一树飘扬的繁樱还是一朵墙角暗芳的夜来香。没错,种子即是一切可能性的开端。读过《国富论》后,这样的感觉便更为强烈,我想正是由于亚当斯密在心中埋下了有关哲学和经济的种子,才能在拥有如此伟大辉煌的作品,才最终使自己的有关哲学和经济的种子在最后开出流芳百世的精神之花,大师之大,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