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和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05 09:09:37 来源:高考在线

  《和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1

  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人生是场马拉松,抢跑未必能赢”,我从很多年轻父母身上看到了他们越来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幼小衔接时期,孩子是焦虑的。她们的焦虑可能来自家长不正确的引导和过度的压力,也可能来自自己对于小学的“未知”。

  书中说,幼小衔接是绕不过的一道坎。家长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准备好,孩子需要提前了解小学的课程结构、作息时间、作业情况和生活情况。我是觉得孩子的焦虑大部分来自于家长,因为6—7岁的孩子对于世界存在好奇和探索,他从心底想去探究小学生活,但是一些譬如作业多、老师太凶、同学欺负你的负面消息会影响到他,导致他恐惧小学生活。

  那道七色花的题目很有趣,可以看出那位小学教师不了解孩子的认知特点,从付老师的回答我看到两点,一个是他教给了伊伊理解题目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他说出了“老师都挺好的,不会责怪你的。只要主动说出来,不管对错,老师都会很开心的。”在他的心里对老师是信任的,这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伊伊去信任自己的老师。

  关于着小学的准备,并不是准备书包,铅笔,作业本,首先,你需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不可否认孩子的缺点,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付老师,很重视孩子自己的感受,避免了包办和灌输。有了很好的精神准备,还需要配备图书、字典、地球仪等相应的物质材料,做到双管齐下。关于正确的假期安排能力,也是需要开始培养的。

  读到付老师说,孩子入学前要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饮食习惯、餐桌礼仪、保证睡眠时间、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意识、倾听能力等等。我体会到了,幼小衔接工作并不只是开始于大班下学期,它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幼儿园生活,这些好习惯应该是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帮助孩子养成的。我忽然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充分准备的前提,可以做到有效衔接;养成了好习惯,可以使幼小更加顺利;能力提高了,孩子可以更加的自信;性格塑造稳定的孩子,会更加的开心。前面工作的完成是后面一项工作的前提。

  自控力,独立思考、提出质疑、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感知周围人事的态度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成为社会人的表现。这个时候的孩子,附属内驱力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会为了得到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赞扬,而去努力做成功一件事情。在这个阶段,我们更需要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有所期待,这样他才回朝着我们的期待前行。

  能力提升之后,我发现“积极”两个字出现的频率开始多了,积极的人就像太阳,到哪里都在传播着正能量。

  感恩、基本的尊重、乐观的心态,这些都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事上高情商的体现。付老师幼小衔接的科学在于,他并不重视对孩子知识方面的长进,而是把重点放到了能够帮助孩子一生进步的情商上,这也正印证了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新需求。

  进入小学了,幼小衔接还要继续,前面一切都是铺垫,这才是真正的关键。孩子在学习上、和同学相处上、对老师的认识、遇到困难了,在功课上遭遇滑铁卢了,怎么办呢?杜老师告诉我们,首先你得是一个“会聊天”的家长,不然抱怨一声就开始责怪,那么下次遇到困难就不会告诉你了。家长需要先淡化这些困难:前期准备很充分了,我相信我的孩子完全可以摆平这件事。然后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当孩子真正需要自己介入其中时再考虑,如果孩子没有这个意思,那么证明他自己是可以的,只需要说:“你打算怎么做?” “非常棒的主意!”就够了。

  《和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2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这本书非常厚实,内容也设计很多方面。读过书之后,感觉很多情况有了参考,有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一些的学校,享受好的教育资源,这样就难免要出现择校现象。但是择校并是否适合每个家庭,事实证明不择校孩子也会取得好成绩,关键是看平时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书中作者就没有为自己的孩子择校,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让孩子上学路上太辛苦。小学六年,如果择校导致学校离家太远的话,那孩子每天就要少睡至少一小时,而充足的睡眠对小学生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书中还举了一些择校不成功的例子。看到这些,家长们不得不想一想,择校是否真得是为了孩子好。

  做好幼小衔接,家长首先要做好准备,孩子最重要的入学准备是心理准备。近年来,经常看到听到幼儿园“零起点”教学,不准教这不准学那之类的言论,对此,我不敢苟同。如果孩子不认识一些常用汉字,如果能够自主看故事,一切都等到上小学再学,那数学方面,如何读题,如何读懂题。

  最简单的数数、算数也是应该教给孩子们的。《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这本书中,作者也提到“零起点”教学,并不等于“零起点”准备。不要机械地认为学校“零起点”教学就等于孩子可以“零起点”准备入学。为了让孩子更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和过渡,家长要给孩子做些学习准备,适当储备一些知识。

  比知识储备更重要的就是好习惯的培养。作者讲到养成好习惯,从餐桌开始。餐桌不仅是孩子品尝美食的地方,同时也是孩子养成习惯、学习礼仪、培养自主能力的地方。好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生活能够自理;学会管理时间,懂得遵守规则;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这一切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书中作者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道理很多家长也明白,但是到了现实中却不知如何操作。书中的实例是对我们帮助非常大。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究竟该如何学,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书中都给出了实实在在的指导。

  《一起陪孩子幼小衔接》最感动我的是这位作者这位父亲的用心,可以说用尽心思用尽时间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很多父亲母亲都应该学习的,毕竟孩子的成长没有回头路。

  《和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3

  今天到新华书店查阅课题研究资料,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和课题紧密相关的书籍《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于是坐下来漫不经心的读起来,也许里面有自己需要的“黄金”,试试看。可是一睹这本书的芳容,我还是醉了。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是付小平老师著作,它展示了一位好爸爸用心陪孩子一起渡过幼小衔接关键时期的心路历程。付小平老师通过自己的女儿伊伊的亲身经历,把教育学,心理学融入真实的案例之中,这是一本适合年轻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值得一读的好书。

  全书共分六部分:

  一、幼小衔接,绕不过的一道坎。

  二、充分准备,才能有效衔接。

  三、养好习惯,才能顺利衔接。

  四、提升能力,才能自信衔接。

  五、塑造性格,才能开心衔接。

  六、迈入小学,才能关键衔接。

  每一篇文章,有案例有方法,方法新颖,超乎想象。其中最吸引的要数《别让孩子伤在分数上》。

  《别让孩子伤在分数上》案例是作者的女儿伊伊刚刚升入小学不到一个月,第一次数学考试考了刚及格。然后付老师对孩子的测试失利分析原因,找到一是试卷中大部分错的题目是本来孩子掌握好了的,由于没有经历过考试,缺乏答题技巧紧张造成的;二是查找到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如:做题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第二次考试取得了一个好成绩。但随之陆续而来的英语、语文小测验,在班上位居中等,付小平老师结合三次考试成绩分析,找到一个导致伊伊不够优秀的共性问题——答题过程粗心,可以做对的题目都出错了,丢了不少分,然后又进行分类:一类粗心,提醒避免出现类似错误;二是没有掌握问题。通过讲解练习,最终伊伊拿回了100分的卷子。

  付小平老师提出问题——究竟如何面对考试和分数?,同时给出我们各位家长的建议是:一、态度比结果重要(成绩并不重要,但试卷反映出来的薄弱环节很重要);二、进步比分数重要(纵向比较孩子成绩,发现错误和原因,找到进步和变化);三、成长比成绩重要(快乐成长和优异成绩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付老师确实是一位好爸爸,面对孩子每次的考试能做好细致的分析并找到相对应的补救方法。对待孩子的分数现实生活中无非有三种家长:

  一、无关紧要,马马虎虎。

  这些家长认为一年级课程那么简单,考的好不好都代表不了什么。我只要努力赚钱,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保障就欧克了。这样的孩子不能被引起重视,孩子丧失自我存在感,长期的恶性循坏使得成绩一直不好,等到高年级开始重视,已经晚了。

  二、只注重分数,不看过程的家长。

  有些家长不坚守过程,只要一看到试卷上的分数,就火冒三丈。从来不关心孩子努力的过程,不分析失败原因,只拿分数和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埋怨孩子指责孩子。所以惹得自己“一身骚”,孩子挨批受打,最后两败俱伤。长此以往家长经常“火山喷发”,孩子短暂性“压力山大”。若干天后所有的工作一切回归原位。

  三、和谐家长,就是换位思考的家长。

  他们陪同孩子一起接受失败,一起陪孩子查找原因,在考试后机智应对,为有更大进步的家长,就像付老师一样。

  我看到这篇文章感触极深,因为我就是上面例举的第二种家长,面对成绩“暴跳如雷”事后“安然无忧”的家长。孩子的成绩失败,导致没有自信心,作为妈妈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次考试都是看分数,总是以没有时间帮助孩子分析为理由,一次一次放纵了孩子的学习,才导致孩子成绩的失败。我好恨我自己,就是补习班能换回来“家长的陪伴”,能弥补孩子心中的“失落”吗?如此孩子还是很听话,在我的命令下“成方成圆”,我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自卑、压抑。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今后一定改变自己的育儿方法,多陪孩子,多关注孩子,多鼓励孩子。

  分数和考试是每个求学路上的人都逃脱不了的法咒,“分分,学生的命根”同样“分分,老师的法宝”。不管我们的子女今后在择校还是工作,无疑选择的筹码就是成绩。作为妈妈,我好可怜那些低分数的孩子,他们也努力,他们也付出,他们因为分数低不敢和同伴玩耍,他们因为分数低失去了老师的宠爱,他们因为分数低而不敢和无理的家长讨价还价,我想象着“如果有一种只求知,而不测试”的教育之路那该多好。

  最后,我想用付小平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从迷糊到清晰,从懵懂到明白——一小段关键的人生路,心灵陪伴,让孩子走得更稳更远”,以此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阅历,感恩生命中遇到了付老师,给我照亮了前进的教育之路。

  《和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4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这种高压状态。

  这些年衍生的新鲜词汇和教育机构越来越多,亲子园,幼小衔接,托管班,辅导班层出不穷。

  个人内心是排斥这些的,想给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可是一想到成年后是否会有更顺遂如意的人生,孩子会不会埋怨我小时候没有让他学会的更多,心里便忐忑焦灼不安。

  读了《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这本书,卸掉了心中的大石。

  这里所说的幼小衔接,不是去上几个月的学前过度课程,也不是强制灌输孩子太多的小学课本知识,而是从心灵上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区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这是一小段关键的人生路,有了家长们心灵上的陪伴,孩子会走的更稳更好。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注重的是教与养的齐头并进,小学则是教占主导。在幼儿园中,活动多以游戏为主,小学大多是课堂式教学。

  在这里重点强调了一个“零起点”教学。“零起点”不是机械的认为学校“零起点”教育就是让孩子可以“零准备”入学。家长需要适当的给孩子做些学习准备,建立学习的兴趣。比如用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轻松掌握一些简单的字和数数。如果孩子不喜欢,就不要强制完成。任何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且很难消除。

  孩子上学后时间会被大量的作业所占据,因此,好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教给孩子如何管理时间,比不停地催促孩子被动的完成作业要高明的多。

  配合这一点,还需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每天因为磨蹭,作业做到很晚,那么第二天都会缺觉,上课无法集中精神,总是打瞌睡。回过头来,不知道讲的新内容是什么,做作业又十分的吃力,最后又会到很晚。这样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作业拖拉不说,成绩也提高不了。

  最后再谈一点深有体会的。如何辅导孩子做作业。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在孩子放学后辅导孩子功课,不论是默写也好,朗诵也罢。其实,从一年级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检查孩子的字迹是否端正。在作业完成后,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不要具体指出错误之处,说出大体范围即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纠正,鼓励孩子自己更正错误。

  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和教育理念本书中都有体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亲,可以一起来看看,我很高兴能在孩子上小学前读到此书,少走一些弯路。

  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