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关于《对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12 21:32:22 来源:高考在线

关于《对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

  为了帮助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美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布格尔斯基在《对教师的建议》一文中,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59条建议。在认真地阅读了文本以后,我认为这些建议的现实意义就在于能引发教师对日常教学现象的反思,有益于改善教学行为。

  本文在第1条建议中指出,必须写出各门课程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而且要发给每一个学生。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根本不领着学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甚至有的教师连自己也不学习和研究,致使学生既不理解本学科的性质,又不知道本学科的学习要求,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积极性,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

  本文在第5条建议中指出,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值得尊重,要促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长处。可是,拷问现实的教学实践,很多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声音就会在耳畔回响:“你就自以为是吧,早晚你要大亏!”“作业又没完成吧?你怎么这么懒呀!”“这个题我已经讲过多遍,你为什么还不会?”……诚然,当教师确实辛苦,有的学生着实气人,偶尔批评一下学生也算是“恨铁不成钢”了;然而,习惯性地发牢骚、训学生,那就是不尊重学生,那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我们做教师的就必须用人本的理念和尊重的目光对待学生,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无微不至地尊重学生。

  本文在第6条建议中指出,“最佳的刺激作用”就是要求对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学习安排。其实,在教学现实中,不少教师总是有意无意把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对学生等量齐观的基础上,总习惯于一成不变地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案来实施教学,致使教学目标没有层次,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教学效率持续偏低。所以,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智力的独特性和学情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在第11条建议中指出,力求不要教得抽象。但是,审视现实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体验,不能使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不能营造精彩的教学过程,不能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引发感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致使课堂生态恶化,教学效率低下。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坚持“因学而教”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空;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意义的问题与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有效的互动;帮助学生建构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内容知识”向“方法知识”的转移和“科学知识”向“生活知识”的拓展,使课堂成为一个鲜活的、流动的、充满人情的生成过程。

  本文在第19条建议中指出,电视不过是小屏幕上的电影,在有用的场合用它们就是了。可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总是力求通过变换华丽绚烂的幻灯片和生动活泼的动画来吸引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效率,甚至彻底放弃了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致使课堂教学成了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影片展示课,使学生失去了开发思维的时空和机会。所以,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依照教学目标灵活安排好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步骤,确保学生有阅读的时间、观察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体验的空间、互动的空间、表现的空间,真正使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文在第34条建议中指出,当学生专心看和听时,学习就发生了。可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受限于教学理念的滞后和功利思想的膨胀,往往用遍了刚性的威逼与强制,竭尽了枯燥的说教和布道,致使课堂教学成了一潭波澜不兴的死水,成了一团心烦意懒的乱麻,难以引发学生的感触和灵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既非远大的理想,也非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要促成学生学习的发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深刻领会“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的道理,精心挖掘学习材料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用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情趣和魅力,积极搭建引发学生注意和好奇的平台,使课堂充满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真正实现生机盎然、情趣无穷的教学境界。

  本文在第51条建议中指出,特别要训练学生识别“同一问题”的不同形式。可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不求变通,过于崇尚“标准答案”,不能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很少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使课堂教学成了展示教师和书本权威的舞台,致使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日趋淡漠,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萎缩。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深刻领会“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道理,精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和认知冲突的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并采用聚合式问答、变通式问答、拓展式问答和辩证式回答等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使课堂教学真正富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