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17 23:27:07 来源:高考在线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1

  这周我读了卡夫卡的《城堡》,这是卡夫卡很著名的一部作品,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堡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本书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城堡是个明显的暗喻,大家对这一点似乎没什么意见,但他具体代表什么?它可以代表当时的主流社会,卡夫卡生活在布拉格,他踏不进捷克人的圈子,因为他说德语,他融不进日尔曼文化,因为他是犹太人,所以他注定难以融入主流社会,而他被认为是卡夫卡的城堡顺理成章;它可以代表在当时信仰根基已有所撼动的宗教世界,人民拼命在追求它光芒四射的荣耀和心灵的庇护时发现,它始终离我们有那么一段不可逾越的距离;它也可以是正义,真理的化身,处心积虑的追逐却发现那是个没有入口的房间;甚至,它或许可以代表卡夫卡那封建家长作风的父亲或者两度订婚却不能理解他的未婚妻。对卡夫卡来说,他们也是渴望进入却不能遂愿的城堡。更加开阔一点理解,城堡是否可以象征人们一切的渴望和追求,是人们一切行为的目标和动力?比如幸福,比如财富,比如智慧。

  卡夫卡的不寻常之处是他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荒谬性,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价值是揭示了现实的异化和存在的尴尬,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卡夫卡从小就感到世界的陌生,他始终都不接受这个世界,他认为这个世界不过是上帝的一个“恶劣情绪”而已,而我们都“误入了其中”。因此他的全部文学活动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巨大质疑。重新审察这个世界成了他终生的使命,越到晚年他越感到紧迫。

  卡夫卡带着暧昧的身份幽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关注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个体在一个异质的世界面前的孤独、不适与绝望。卡夫卡性格敏感、怯懦、孤僻,神经质的卡夫卡根本承受不了存在的压力,常年生活在恐惧、耻辱和负罪感中。卡夫卡的作品大多气氛阴郁、神秘,情节离奇荒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陌生、不可理解,无所不在的人的异化成了他着意阐发的一大主题。《城堡》中,他把这种人生的荒诞感发挥到了极致。

  我建议大家看一下这本书,感受卡夫卡的不同寻常。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2

  《城堡》无疑是个巨大的隐喻,它到底象征着什么,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城堡中层峦叠嶂般臃肿的部门和机构,官员和秘书是映射当时官僚机制的陈腐和颓败,是时代的缩影和讽刺,有人说,“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每个人理想的化身,是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也有人猜测,那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无根的犹太民族心中的圣地,是作为犹太后裔的卡夫卡一辈子想去看一眼却中没完成的旅途。而终究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或许根本就是背离原意的曲解和附会?

  我们同k一起,走在这“永远没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观望着这个冷漠的村子,孤独地坚守着唯一的,又或许是根本没有的希望,沦落在社会的底层,逐渐看透属于这里的真相。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扭曲,只是沉浸在里面的我们从不曾察觉,从不曾拒绝罢了。村民们对城堡盲目崇拜,女人们即使沦为城堡官员的情妇也认为是无限的光荣,有无限的尊严;他们遵守着严苛的条条框框,每个人按照既定的观念生活,若是有人违背一点,即使像是阿玛利亚那样拒绝城堡官员的侮辱,不论原来是多么受人尊敬的家庭,也会立即受到背弃的惩罚;在堆积如山的公文档案里,腐朽的官僚有忙不完的活儿,表面上无边的疲劳实际却“倒是破坏不了的休息,破坏不了的安宁”。我们和k一样,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迫切的想寻找一个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进行时,一个无解的谜,让世界来猜。

  被一切障碍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读出了他的悲观和绝望。像k的那种无论怎样努力仍旧在命运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和悲壮,让人想起希腊的那些伟大的悲剧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们高昂着头颅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这样的小人物,却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挣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犀利地写出人的脆弱和无助,写出那无处不在的巨大无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将一个幼稚的梦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里烙上“明知道自己的前途只会是不断的失望,还得一个接一个的把它们都吞下去”的世故、“谁不服从他,谁就要吃苦头”的惧怕的印记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3

  刚开始读这本书,感觉到极度的荒诞、孤独和绝望,我不知道卡夫卡写作时是否怀着这种心情。卡夫卡的作品都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这篇遗作同其余的似乎又不太一样。

  K是一个多余的人,城堡治下是极端严密的官僚主义,大桥酒店的老板娘、男教师、两个助手、鞋匠等人都让人感到麻木得可怕。读到后来,深入了解弗丽达、巴纳巴斯一家的经历之后,才略感觉他们其实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只是城堡这个奇怪的东西扭曲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

  但是细想城堡,这种严密的办事机制,每个官员都那么匆忙勤奋,效率却是低得可怕。K单枪匹马地闯入这个严冬覆盖的世界,他怎样努力都是白费劲儿,虽然按照卡夫卡的意思,他最终会得到那么一点儿回报,只不过那时候他已经心力衰竭而死。这本书的结尾,没有写完部分的开头,似乎给了人一点儿希望,但我大概明白了卡夫卡要表达的痛苦和绝望。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4

  通过对《城堡》的阅读,我能感受到卡夫卡对于一种所处困境的反抗及绝望。《城堡》讲述的是主人公K的故事。一天傍晚,K作为土地测量员来到城堡附近的一个村子,由于没有城堡伯爵的许可,他一直被拒之城外。在这期间,K想尽用尽一切办法,找村长,找信使,甚至勾引城堡高级官员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都无济于事,直到第六天,他仍然进不了城堡……卡夫卡以这六天里所发生的事情为内容写出《城堡》这部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K在各种关系中兜兜转转,眼看着??希望接触到城堡里的上层人物,但出乎意料地让各种看上去不是理由的理由击碎,最终还是落得个一场空。K的怅惘与无奈就是对城堡无声的控告,美丽的城堡是让人们艳羡敬慕的地方,可城堡内根深蒂固的排外观念和冷漠无情让人无比绝望、压抑,甚至窒息。

  严密封闭的现实体制和各种关系常常使人产生一种无力感。一些顺理成章的事情也要兜兜转转,就像毛毛虫抑或蜘蛛围绕着圈子,或者网子一圈又一圈不断不停地去攀援,可不管你多么努力,也许你会拼尽全力去附和讨好别人,可是作为平庸的毛毛虫终究还是会掉入一个怪圈而不可自拔。现实生活中早已有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操纵着一切。其实,一切都是注定的命数和结局。所以,每个人不必自怨自艾,不必妄自兴叹,不必忧虑抱怨,得也好、失也好,悲也好、苦也好,顺其自然的便是好。生活就是这样,不尽如人意十之八九,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洒脱自在地去追逐、去游戏、去看淡,拔出利剑与今生一站到底,不问对错,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