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小区域大学问》的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13 03:11:33 来源:高考在线

  《小区域大学问》的读后感1

  《小区域大学问》实用性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包括大量的图片和案例辅助说明;涉及的内容全面,包括区域开展的两大内容环境创设和活动指导;选择的问题典型,是我在实践中最经常遇到的;阐述的语言平实,是我易于接受的;该书对区域活动有深刻的观察、实践与思考。

  在如何投放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何对待冷门区和热门区、如何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如何指导和评价幼儿在区域中的活动、如何将区域活动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等方面剖析的很清晰。现在的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区域活动,但区域活动不是一件时髦的外衣,谁穿上都漂亮,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困扰,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会帮助大家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我发觉我已经喜欢上它了,尤其是书中的一段二:科学合理的空间分割空间布局的质量不仅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和持久性。

  有研究指出,教室空间的分隔会影响幼儿在区域内活动的效果,还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因此,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无论班级的空间有多大、无论把活动室分割成几个区域,空间的布局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具体规划。

  1、区域的数量与大小要适宜通常情况下,一个班级的活动室不仅要用来开展区域活动,同时还用来进行集体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因此,班内设置多少个活动区,哪个区域的面积要大一些、哪个区域的面积要小一些,区域活动面积与集体教学活动场地如何协调共存,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区域数量的选择与活动室空间的大小、班级幼儿人数的多少是密切相关的,不能一概而论。空间大的活动室,活动区域自然就可以多设几个空间小的活动室,数量就得适当减少。

  每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区域所承载的活动目标的重要程度、一次进区人数的多少、幼儿在区内的活动频率、活动幅度等指标来具体确定。通常情况下,承担近期重点目标的区域面积比非重点区域的面积要大,以确保重点目标的落实一次进区人数多的区域面积比人数少的面积要大幼儿进区率高的区域面积要比进区率低的面积大活动幅度大的区域比活动幅度小的区域面积要大。这样设置不仅带来活动上的支持,同时兼具空间视觉上的美感,切忌平均用力。当然,对于区域的数量及每个区域面积的大小,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幼儿的选择不断加以调整。

  2、动区与静区要避免相互影响区域动区和静区要有意分开,避免其间的相互干扰。相对安静的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宜相邻而设,并与相对热闹的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隔开一定的距离。

  《小区域大学问》的读后感2

  通过阅读董旭花的《小区域大学问》,更了解区域活动开展的重要性,更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品质。我认识到一下几点:

  1、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幼儿选择区角进行游戏。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予幼儿自主学习、游戏的空间。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索,学会交往。首先要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其次,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交往合作。幼儿面对的多是长辈和老师,他们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随机渗透和熏陶却远大于长者的谆谆教导。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的交往空间,幼儿可以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他们之间也需要交往合作。

  2、教师的观察要以点盖面,也不要像蜻蜓点水一样,也不要多次只观察一个区域,不同区域里都有不一样的表现。所以可以每次都重点观察一个区域,渐渐扩大,关注幼儿在不同区域里学习品质的特点和发展,因人而异。

  3、教师的引导要隐性,不要干涉幼儿太多的想象力。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论述,她指出惟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因此,区角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站在幼儿背后的慈爱、沉静的观察者,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准确的信息,教师与幼儿同玩同乐,融入游戏中,在指导时应捕捉良好时机,促进幼儿互动,积极推动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4、区域材料的投放要美观性、操作性,实用性比较强,材料还要多样性、丰富性,要让孩子多动手。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的兴趣和质量主要是通过游戏材料来的。因此,投放的材料应有多用性、安全性和开发创造性。

  5、教师要尊重幼儿,能作科学评价。

  教师要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的评价。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多其创造性的发挥:“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不一样的,教师等着你的新作品”等等,使其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能力弱的幼儿,评价是为了其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哟,你今天真能干,这个问题都解决了,真棒!”“今天你的想法真不错,等会儿小朋友肯定都会向你学习的,”使他们的行为受到赞许和强化,使他们的水平不断提高,收到更高的教育效果。

  《小区域大学问》的读后感3

  现在的区域活动各个幼儿园都相当的重视,重视有重视的原因,区域活动让幼儿有了自主的机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的快乐远远要大于在教育活动中的,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更能发挥孩子的各种潜能,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认为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决定在我们班中一定要好好开展,让区域活动不是一种形式,让孩子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益处,因此我阅读了董旭花教授的《小区域大学问》,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感悟,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区域活动的规则不宜太多

  在区域活动中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不能给孩子订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容易束缚孩子的思维,在区域活动中有的老师甚至定出了规矩:不让幼儿说话。这样孩子们根本没办法讨论,区域中有的东西孩子接触的不多,孩子只有在讨论在摆弄在尝试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于幼儿是最有价值的。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也应该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这些也不能笼统的说成是规矩,更多的应该说成是孩子做事情的一些好的习惯。我们可以区角活动开始之前让孩子了解一些好的习惯,可以有一些对比,让孩子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有一些小的提示,比如在阅读区中可以写上“脚步轻轻,勿扰他人”等的温馨话语。在区角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拍下一些幼儿活动的图片,分析孩子们玩区角的一些做法,让孩子们来说哪种行为更好一些,为什么,可以让孩子们帮助制定一些规则。

  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宜

  区域活动中有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了分组指导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少一点的参与,孩子对于一些陌生的东西想要摆弄明白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不应该着急,认真观察,到了真要指导的时机再出手。我想到了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在玩喷水枪,玩着玩着没水了,两个孩子都在想办法给喷水枪加水,可是有个家长看着孩子不会就上去帮他,孩子很快就装上了水,可是另一个家长没有上去帮忙,通过孩子自己的探索终于装上了水,孩子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就感。这种经验对于幼儿的发展的相当重要的,长此以往,一个孩子可能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一个孩子养成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对幼儿终身受益。

  区域活动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一句指导的话语可能让一个没人喜欢玩的区域变成了一个热门区域,也可能让孩子有了一定的探索的热情,让孩子们举一反三有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最佩服有的老师虽然是指导,可是让孩子看不出指导的痕迹。例如:有的老师看到在娃娃家的小朋友玩的没兴趣的时候,就跑过去当小客人说“谁在家?你们都在干什么呢?我现在肚子有点饿了,能给我做点饭吗?”这样指导着孩子可以再娃娃家中可以做饭,让孩子有东西可玩,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需要老师们去认真的去琢磨,细细的去反思,争取有更多的指导孩子们的好方法。

  三、区域活动要有趣味性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的这一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东西转移注意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能集中注意玩很长时间,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意去玩。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怎么能让他们感兴趣呢?首先应该做到区域的设置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对于小班幼儿各方面的经验不足,只有对于咱们周围的生活经历的东西比较熟悉,所以在设置小班区域时应该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感兴趣首先让孩子要懂,所以娃娃家就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对于中大班的孩子,孩子的竞争意识可能比较强了,可以在区角中设置一些竞争性的东西。例如:看谁摆的快,棋类等。让孩子在竞争中,抓住孩子的兴趣。

  在区域中如果让孩子失去了兴趣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孩子们会觉得玩区角是一个负担,咱们还可以在区角中及时的更换材料,在平时的活动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取向,为孩子们设置让孩子更敢兴趣的区角活动。

  区域活动也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老师们在平时的活动中认真积攒经验,经常阅读此类的书籍,去跟别的幼儿园、老师去学习。咱们老师应该意识到区域活动的重要性,积极的创设更加适合孩子们发展的区域,让孩子在快乐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