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后感1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那就是——沟通。沟通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与家长沟通是幼儿教师不可回避的工作内容,为此园长为我园老师购买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完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有十章,主要从介绍沟通的基础知识、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不同类型的家长、不同性格的家长、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存在不同教养误区的家长、不同年级幼儿的家长、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家长、难以沟通的家长、与家长沟通的多种途径这十大方面展开讲述。本书的作者晏红,是北京市幼教学科带头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儿童情绪管理、家庭教育咨询和亲子教师培训有相关的专业经验,深受家长和老师们的欢迎。读这本书的时候给人很轻松的感觉,它所讲述的个个都是现实教育中的案例,作者自始至终都用案例来告诉幼儿园老师沟通之道,让我好好学到了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书中的案例对我帮助很大,其中有一篇《与小班幼儿的家长沟通》对我帮助很大,因为今年我接任了小班的班主任。小班的孩子刚入园,家长难以控制自己的担心与不安,就像晏红老师列举的案例一样,经常有“探头探脑”的家长,针对这一现象,我结合晏红老师在书中所教的方法利用早入园、放学和发飞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放松心态,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期,并列举我们平时遇到的一些实例,为他们提供一些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教育策略,像缓解幼儿焦虑情绪的一些方法:有的家长会采取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离开,或者放下孩子转身就走等不辞而别的方式,这样不但不能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反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们对分离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其实,妈妈可以蹲下来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看见妈妈离开会很难受,但是妈妈必须要上班。如果你难受就哭一会儿,你是想哭5下,还是想哭10下?妈妈陪着你。”对于孩子来说,不让他哭,他做不到,让他少哭,他做得到。孩子的情绪压力得到适当释放,有助于降低分离焦虑的程度。还有就是让孩子带上心爱的小物件到幼儿园和家长避免说一些“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之类的话等。
读了这本书后我还知道了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沟通对象的充分了解与尊重,要依据沟通对象的个性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沟通方式。每一个家长的合作意识不同,教师也是需要因人而异的。家长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群体,在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我们不能正视他们的差异而采取单一、雷同的沟通方式,同时也不能对每个家长进行过于主观的猜测和推断,我们必须整体把握家长的基本特征,来解决自己面临的沟通问题。晏红老师在书中根据幼儿教师经常遇到的家长群体,分门别类的概括了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沟通策略。其实想取得家长的信任必须先重视情感沟通,赢得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也就赢得家长的信任,孩子越爱你这一位老师,家长也就越信任你。
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与幼儿家长的沟通是一种基于知识又超越知识的实践智慧,需要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磨练,积累更多的沟通经验,做一名合格和深受幼儿与家长欢迎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后感2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是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则是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共育的桥梁。一开始打开这本书,看目录就让我心中一震,书中主要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沟通的多种途径、与不同类型的家长、不同性格的家长、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存在不同教养误区的家长、不同年级幼儿的家长、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家长、难以沟通的家长沟通方法,这九大方面展开讲述。而每一大方面又分的很细致,数了数,光是家长的种类就有43种。看起来要做的功课真的很多!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面对与家长交流,确实有些无所适从感,读了本书后,获益良多。幼儿园家长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群体,不能用单一的方法沟通,应根据不同家长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说与妈妈沟通,现在的妈妈可能通过网络杂志书籍对育儿心得头头是道,但是不排除这些信息有不正确的伪科学,我在将来的工作中会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和家长说话,一些育儿理念可能还是我不知道的也可以向家长学习。
还有妈妈与祖辈的教养观念差异,两辈人各有所长,我会鼓励妈妈们以平和尊重的态度跟祖辈沟通,双方各取所长,以"家和万事兴"为基础。爸爸有四种类型,不管型爸爸、严管型爸爸、溺爱型爸爸、伙伴型爸爸,要向不管型爸爸宣传父亲参与早教的意义,帮助严管型爸爸树立亲和的父亲形象,帮助溺爱型爸爸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让榜样型爸爸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与祖辈家长沟通时宣传"生活即教育"的教养观念,有些祖辈家长潜意识里生活就是生活,教育是教育,因此他们认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环节不需要教育,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就可以,缺乏寓教育与生活之中的教育观念。还有些祖辈家长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会,事事都要包办代替照顾周全,并且认为这是种爱护孩子对孩子好的表现,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试一试想一想,做事情可以家长做一半给孩子留一半,有时候可以巧妙的装懒,让孩子分担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性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晏红老师还告诉我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则侧重情感沟通,赢得孩子对老师的热爱情感也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基础,孩子越爱你这一位老师,家长也就越信任你。每一个家长的合作意识不同,教师也是需要因人而异的。晏红老师同样密切联系幼儿教师日常工作实际一一举例、一一剖析,所给出的案例都能引起共鸣,解决方法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给我一种豁然清晰的感觉。
书里的一个个案例给我的启发很大,促使我思考、重视该如何做好家园联系工作:那就是要"理解"、"信任"、"合作"。如书中有个例子,一位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把工作辞去,全职在家,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喜欢说甜言蜜语,每天打扮的干干净净,很讨人喜欢,但是她自己动手的愿望不强,每次让小朋友自己洗手吃饭总落到最后,并且对老师说:"老师,你帮帮我吧。"老师说;"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得的事自己做。"她就说:"就帮我这一次嘛,求求老师妈妈了。"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家长,没想到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觉得孩子很可爱,说着"谢谢老师了。"还有另一个情况,孩子不肯好好午睡,总是影响其他人,老师告诉妈妈才了解到,孩子跟大人保持着一样的作息时间,晚上到十二点才睡,然后跟大人一觉睡到自然醒。妈妈对老师的态度很好,对老师的建议却不在意。本书首先分析了这类家长的心理特点,全职父母由于生活交际圈子狭窄,教育孩子便成了她们的首要任务,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可,所以教师首先要对她们表示认可,会对她们产生很大的鼓舞,然后再把孩子的情况跟实际联系起来,而不是只空讲大道理。比如,提醒家长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推迟孩子的睡眠时间,影响孩子第二天的午睡,可以将一些国外的研究报告告诉家长,孩子睡觉时会分泌一种叫褪黑色素的荷尔蒙,它与预防癌症有关,分泌最多的时期在一至五岁。通常情况下,22:00开始分泌,23:00逐渐上升,凌晨2-3点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我想自己也会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练,积累更多的沟通经验,成为幼儿与家长欢迎的幼儿园教师。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后感3
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一个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陈鹤琴。
这本书是我在网上书店中一大堆幼儿教师用书中选出来的一本,只是因为它的内容与我每天的工作息息相关,家长工作应该是每位教师都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因为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一个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打开书本的目录看一遍,着实是被吓了一跳,目录中所写不同的家长类型多达43种,作为一名新“进城”的幼儿教师来说,我要做的功课太多了,以前的我很少和孩子的监护人直接的沟通,也不知道原来沟通还有如此多的方法,这让我来到赛诺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有了无所适从的感觉,在读了这本书后,让我获益良多,在今后的家长工作中修改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书中说了很多种类型的家长,妈妈和祖辈的教育观念差异是最大的,现在的妈妈们都很年轻,妈妈们从书本上学来的教育观念在和老师说起来的时候头头是道,但是在实际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却是不一定都适用,在以后的家长工作中,我将用平等学习的态度来和家长讲话,同时家长所阐述的一些育儿观念我也可以运用在我自己的工作当中。我会鼓励妈妈和祖辈在教育孩子中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在赛诺工作两个月我发现孩子的爸爸很少会来幼儿园接小朋友,也很少有爸爸会和老师沟通,个别小朋友的爸爸来接孩子,老师主动与爸爸沟通,但是大部分爸爸的话语也是比较少的,在今后的家长工作中,与爸爸沟通并且请爸爸帮助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向爸爸学习。在与祖辈沟通的时候重点在于让祖辈知道在平常照顾孩子生活的时候也是一种教育,寓教于生活中,同时请祖辈“放手”,不要在生活中包办代替,鼓励祖辈锻炼幼儿自己的动手能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为幼儿教师,取得家长的信任是完成这份工作的核心,赛诺幼儿园开学以来举行的以家长工作的演讲活动,让我获益良多,在老师们的演讲中我明确了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就要侧重于情感沟通,要将自己所做的事情说出来,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爱自己的,只有孩子爱老师,家长才会信任老师,同时我想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磨炼,积累更多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博得家长的信任。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后感4
我们老师平时在闲谈中经常会感慨:现在孩子越来越难教,家长工作是越来越难做了;以前的家长多么好说话,现在的家长是越来越难沟通了……其实《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这一本书,相信对我们从事幼教事业的一线教学人员有切实帮助与启发。
本书的作者晏红,是清华大学早教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北京市幼教学科带头人。在儿童情绪管理、家庭教育咨询和亲子教师培训方面有广泛的影响和丰富的专业经验,深受广大家长和老师们的欢迎。读这本书的时候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因为书中没有让人感到意思很深或者要很费神去理解的那些个大道理,它所讲述的都是一个个现实教育中的案例,作者自始至终都通过大量的案例来告诉幼儿园老师各种沟通之道,让我好好学习了其中的沟通方法。
书中主要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与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沟通——与存在不同教养误区的家长沟通——与不同年级幼儿的家长沟通——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的家长沟通长沟通——与难以沟通的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的多种途径,这九大方面展开讲述沟通的各种方法。
书里的一个个案例给我的启发很大,促使我思考、重视该如何做好家园联系工作:那就是要“理解”、“信任”、“合作”。比如书中有一例子:某家长为自己的女儿“不被教师重视”苦恼:如拍活动照有的孩子拍进去了,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拍进去;如坐小椅子,有的坐在老师面前,她的孩子却在边上等等,她就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缺乏关注和爱心,心里很不舒服。作者就告诉我们相互理解是家园沟通的第一个目标,而理解偏差是视角差异造成的,家长主要是从个体角度看,教师主要是从集体角度看,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调整看待幼儿教育的视角。比如告诉家长孩子在家庭相册里永远都是中心和主角,但在幼儿园里总有孩子这次没有被拍到,可能下次就会拍到,这是不定性的,座位也不是一直不变的,有时候会调整,总有孩子在中央,有的孩子在边缘。但是因为视角差异及认识水平低家长还是会有“我理解但是难以接受……”的心理,因此教师不能就停留在讲道理的层次,因为对于家长来说不是听不懂道理而是难以接受现实,所以我们有时候也要理解并接纳家长的心态,以宽容的态度配合家长的需求,在无损原则、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先满足家长的个性化要求,因为得到理解的家长更容易理解教师。这是我例举的书中关于“理解”的一个例子,除了“理解”还有“信任”与“合作”,“理解”不等于“信任”,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则侧重情感沟通,赢得孩子对老师的热爱情感则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基础,孩子越爱你这一位老师,家长也就越信任你这一位老师;另外“合作”是家园沟通最理想的目标,每一个家长的合作意识不同,教师也是需要因人而异的`,教师要和家长形成合力,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本书作者同样密切联系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一一举例、一一剖析,所给出的解决方法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给我一种豁然清晰的感觉。
确实,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沟通对象的充分了解与尊重,并根据沟通对象的个性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的沟通方式,家长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群体,在年龄、性别、性格、职业、文化背景、自身素质、家庭情况、育儿态度等方方面面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差异而采取单一、雷同的方式,同时又不能对每个家长进行过于主观的猜测和推断,我们也不能对自己的经验过度过于自信,要学会换位思考,也一定要与家长坦诚相待,在待人处事方面做到公平、公正,就一定能和家长建立和谐关系。小班开始的家长工作是繁琐而艰巨的,孩子入园有一个适应期,教师要引导家长以积极方的态度帮助孩子一起度过难关,鼓励家长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放松心态,让孩子在锻炼中迈向成长的第一大步。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一车两轮,共同承担起培养孩子的重任,两个轮子同步向前,形成有效的合力。我想自己也会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练,积累更多的沟通经验,成为一名合格和深受幼儿与家长欢迎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后感5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是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则是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共育的桥梁。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和参考,从我们在与家长沟通中会出现的误区、表现、目标,沟通时的心理反应,与不同类型、性格、从业背景、不同年级幼儿的家长沟通到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难以沟通的家长和与家长沟通的途径这方方面面的家长都考虑到了并且有为之匹配的方法,加之以详实的案例,给了我在家长沟通方面很好的参考素材。
书中提到的与家长沟通越位的表现也让我印象深刻。我记得在我刚来到一心童的时候,靳秀姐给我们上过一堂关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课,其中也提到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要保持合适的距离,这样的沟通才会更加礼貌和文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适宜采取46-122厘米的个人距离,以至少不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说话时的呼吸为宜。现在和家长沟通的还不是很多,我在与别人沟通时可能有时会没有注意这种小细节,但是细节往往是体现一个人个人素质的时候,所以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应更加注意细节,这样才能和家长有效沟通。
在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中首因效应和投射效应是我们老师应该多加注意的。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老师在与家长初次沟通时,家长关心的可能不是老师说了什么而是老师说话的态度,他们会观察老师是否亲切,是否受孩子喜欢。这个第一印象常常被人们优先加工,先入为主地半段一个人,进而形成难忘的记忆。想象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啊,常常会根据第一印象在心理给别人一个评分,作为日后的参考。首因效应对家长的影响也是尤为明显的,我在实习的时候,一个家长特别喜欢小班的主班李老师,常常和老师聊天,也和别的家长说李老师是个关心孩子的好老师。有一次那位家长的孩子的头上在幼儿园不小心磕了一块皮,李老师细心解释之后,家长也能特别理解老师的工作。所以老师要积极发挥首因效应的作用,主动想办法给家长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其实这不仅是在与家长沟通中我们常有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不自觉的“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比如自己喜欢吃花菜,可能在招待客人时就会做一盘花菜,让客人吃花菜,客人不吃你心理就会觉得他辜负了你一片心意,可是你想过客人喜欢吃花菜吗?客人对花菜过敏吗?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在红的小事,却时时刻刻体现着投射效应。在与家长沟通时更要注意自己的想法是否强加于家长,对自己的经验不要过度自信,在对家长提建议时要考虑到家长是否会产生压力,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家长,多多换位思考,这样我相信与家长的沟通就会更加顺畅。
不管是首因效应还是投射效应,作为老师我们想要达到的结果是得到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成为家庭和学堂之间良好的桥梁。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关于第七条猎狗的读后感2023-08-04 22:54:02
《月亮不见了》的读后感300字2023-08-16 17:39:13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200字左右2023-08-07 22:00:41
关于第七条猎狗的读后感2023-08-04 22:54:02
《月亮不见了》的读后感300字2023-08-16 17:39:13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200字左右2023-08-07 22:00:41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8-18 02:42:22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05 01:32:37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14 01: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