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目送读后感(汇编十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12 04:40:01 来源:高考在线

目送读后感1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到中年,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

  《目送》中扉页上的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的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朋友们在曲终之际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这里的“我”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书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大学报到,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多年后慈爱的父亲过世,作者又在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炉门,消失在火焰中。

  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但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让你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从小到大,从上学到上班,每一次的启程,都有一对关切的眼神在背后凝视着。是因为越来越独立了?还是越来越忙碌了?甚至有时连再见都没说就走。时间越来越紧,脚步越来越急,但我们是不是从未想过,能与父母相望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在减少?

  难道真的要经历作者在医院目送父亲的那一幕,我们才能顿悟吗?我们无法医治父母身上的病痛,我们也无法阻止生命进程的客观规律,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他们;孩子们固然要长大,总有一天要张开翅膀飞翔,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他们年少的时候多一些爱的呵护,()我们可以以身作则,教会他们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少些应酬,多陪陪家人,放却一些无谓的纷繁杂乱,多关心你身边的人和事,善待他们,这样当你一次次面对背影的时候才会释然。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

  联系到老师教育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是有道理。孩子终会长大,他们终是要独立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目送读后感2

  读龙应台的书很早了,杂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心赤城火热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质和文学内核剥茧、刻画得丝丝入扣,直指核心。她关心时事、热爱和平,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众知识分子,大家对她的评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而我的感觉则是:如果说索尔尼仁琴被誉为是“俄罗斯的良心”,那么龙应台可否说是“台湾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主打温情牌,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本书的同名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点点滴滴。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上大学,父母送校后离开时我并没有回头,反而是马上扎入新生火热的报名中去;生孩子出产房,他们炙热的眼神送来的温暖和关切,在得知父母双双得重病,去医生办公室代表家属签字时,那被迅速关在大门外焦虑的眼神……

  打开邮箱,第一封邮件永远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结婚后给我发的一封信,题目是《女儿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情人》这篇转载的文章,结尾他写道“音音,老爸没有息,你知道吗?在你结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泪一晚上啊!不知道别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这样?” 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标题就已泣不成声,一切也都尽在不言中,而此时,远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会常常透过天幕冲我温暖地一笑呢?

  以前还不能完全体会到亲人“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以为理所当然,但当父母都渐渐老去或去世时,曾经的点点滴滴会经常无意识地在浮现在脑海,年纪越大,浮现的时刻就越多……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低低浅浅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那几乎可以穿越时光的眼神指引着我们共同去经历,一起去相互送别,一起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读后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34岁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这段话大概是她最深沉的“课堂启示”。

  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最平凡的母女兄弟,却透出最深沉的人生思考,最深邃的沧桑。

  读《目送》,让人不得不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二者各有不同,《背影》是即将远行的儿子作为男人,用内敛含蓄的笔触描写父亲的背影,才恍然发觉,父亲老了;《目送》中,作者既是被父亲送至工作单位的女儿,又是送儿子远行的母亲,在交叉的角色转换中体会到对时间的目送,在日益长大的儿子身上看到当年的自己。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和的笔触描写了从儿子上幼儿园、小学、出国的一次次送别,字里行间无不体现这作为母亲的欣慰、幸福、失落,让读者感同身受。《背影》是两代人的故事,《目送》是三代人的感动,所以,颇有些父母与子女易地而处,换位思考的味道。古人云:养儿方知父母恩。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感受吧。

  我想,这本书中一篇名为《同学会》的散文我定会终身难忘。因为一个让我泪流满面的情节。女儿陪年迈的爸爸去参加同学会,刚下楼,这位父亲就牵住了女儿的手,女儿说:“我四十岁了,你不必牵着我的手过街。”

  他说:“好。”到了过街,他的手又伸了过来。后来,女儿又很严肃地告诉他:“我已经五十岁了,你真的不必牵着我的手过街。”他说:“好。”到了过街,他的手又伸了过来。这个女儿,就是龙应台她自己。故事到这里

  还在继续,直到有一天,一个个儿很高,腿很瘦很长的年轻人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很认真地对她说:“我已经十八岁了,你真的要克制一下牵我手过街的反射冲动了。”这时的她,龙应台,站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个年轻人,是他呵护了十几年的儿子呀。我想,那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作为母亲的她,内心是怎样的空旷和荒凉呢?是怎样的失落和懊悔呢?作为母亲的她,大概对当时牵她手的父亲的心情感同身受吧。

  物物交换产生了便利的货币,情绪交换造就了真诚的朋友,利益交换催生了必要的合作,各种形式的交换每天都发生在不经意的瞬间,那么,社会身份的交换会发生什么呢?父母习惯性地关心呵护,儿女不经意的冷漠排斥,是不是只有在身份的交换中才会让人有所察觉呢?有所感动亦或是愧疚呢?

  可惜社会身份的同时交换不可能发生,它像所有的交换一样,有一个“时间差”。如果时间差足够小,也许可以弥补许多不经意的遗憾。如龙应台,在父亲反射性的牵她的手时,她再也不说那一句伤人又伤己的话了,她

  “像绵羊一样”让父亲牵着手,一步一步走过去。但如果时间差过大,也许就是一生的遗憾。多少人,在初尝为人父母的辛苦委屈后,想要报答父母时已经迟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目送读后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页上的这段文字,心中总会感慨一番,觉得作者有种悲凉的味道,也许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离别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孩子,华安,华飞。十七岁,正值最叛逆的时刻。

  他只是勉强地接受着母亲的温情,厌恶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脸上,勉强让离他很远的母亲抱住他的影子,空荡荡的影子。或是有时在用餐鄙视着母亲引以为傲的学识:“你怎么才知道?”以自己相对前卫的思想,抨击着母亲那“过时”的观念,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亲发自内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风格,不可理喻着关于母亲对于人生的见解。也许这就是代沟吧,可怕的代沟。听着母亲电话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话语,不禁心生恼怒,以同样的方式“赠送”给母亲,使母亲的心,变得伤痕累累,也变得落寞了。

  目送母亲,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只记得从前的点点滴滴,忘了身后的繁华世界。

  她总是在做同样的事,在问同样的问题,期盼着女儿的回归,疑惑着“你是我女儿吗”的问题,有时虽然面对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儿,却依旧不认识,还一直在喊“女儿女儿,我的女儿呢”。无奈,她永远都不知道了。也许她刚刚问过的问题会再问一遍,刚刚吃过的零食会希望你再给她一份,她认为自己没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顾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托,但,她什么都不知道了,让做作者感到无可奈何,花儿总是要落去的,小草总是要枯萎的,再参天的大树总有一天也会轰然倒下。使一个作为女儿的心,伤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父亲。一个战士,年迈的老人。记着故乡,有着尊严,意志坚定的老战士。

  他送作者去大学,曾经,却只是送到一个无人、静静的地方,不想让女儿在大学里出丑——他开的车子不够好。虽然他很想继续把女儿送到校门口,可是这样的车子实在不适合送一个大学教授。在他看来,女儿的面子比自己的愿望更重要。他的尊严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曾经,他会念着《陈情表》,而音,变得婉转凄楚,会聆听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泪下。如今,他却魂归了,故里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可满足了他,却使女儿心中无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在小路这边呆呆地望着远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发出强劲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来,然而,又倏尔布满了坚定、担忧、不舍的坚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渐渐远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后头,不能做什么,只能用目光将所有的情感挥霍在这茫茫的空气中,看着它们像一粒粒微尘,落到各地,消散。这是不可改变的结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别,属于自己的亲情。

目送读后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它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我们这一代的儿女,总是一次又一次将背影无情地留给父母。这自然是有个过程的,从最初上幼儿园哭喊着不愿父母离开,到习惯上学后的安之若素,到开始上寄宿高中时的表面坚强而内心软弱无依,到爸妈送我上大学时候的隐隐骄傲,再到如今,留在大学的城市工作后,就只春节和国庆能回趟家。而结婚后,会有更多的繁杂家事,连一年仅两次的回家机会也不再能好好地陪伴他们。

  算一算,到如今,我已离开父母快18年了。每次父母到火车站送我,进站检票后挥手告别,便再不敢回头,怕回过头去,对上背后那灼灼深情殷切注视的目光。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回苏的火车上,手机停机了,也连不上网络。所有人都在昏昏欲睡,除了精力旺盛咋呼跑闹的小孩。脑子里还在想着,怎样才算是最好的父母。

  我想,天下最好的父母应该是这样,首先是努力奋斗,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起点。这个起点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方面,还应该包括身体健康、眼界视野、独立人格,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爱的能力,等等。等孩子来到这世上,陪伴他最关键的婴幼儿、青少年成长期,珍惜与孩子互相依偎的这十几年缘分,在这十几年中,教会他除了学校所教的知识以外,其他一些基本生存能力,比如适应环境的能力,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然后,就是等他翅膀慢慢长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合乎情理,只要遵法守纪,父母所能做的只是适当提醒、理解并支持他,而绝非一意阻拦,硬叫他依照父母的意愿而改变自身的心意。

  身边太多朋友选择了远方,我们并不是不爱故乡,也不是不爱父母,我们只是愿意在最能奋斗最能吃苦的年纪,勇敢地离开舒适区,在自己最心仪的地方,努力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我想,做儿女的要明白,一辈子太过短暂,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总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而作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欣慰于孩子的独立自主就好,并送上最好的祝福。

  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一辈子太过漫长,你保护不了他永远。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所以,那些年的背影,不必追。

目送读后感6

  这个假期,又陪女儿读了一本书,是她们老师推荐的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这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感悟的散文集。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字字惊心,句句动人,以女人细腻的心感悟身边细腻的情。

  《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古人云:四十不惑。人过四十,再读《目送》这类亲情散文,感触很多,其中很多句子都令我沉思良久,反复回味。特别是,《目送》中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在生命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欣慰中透着失落,平静中隐着哀痛,尤其对子女更是如此。

  孩子小时候,对我们是那么依赖。记得第一次送女儿去幼儿园时,她是那么不情愿从我怀中下去,不肯撒开她紧搂着我脖子的小手。我硬硬地掰开她的小手,让她抹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走进幼儿园。看着她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门里,我的内心是那么地不舍。

  现在女儿上初中了,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去上早自习。她胆子小,不敢下楼,我便在楼梯上趴着扶手目送她下楼,再从楼上的窗户里目送她骑车的身影消失在晨曦里,内心又是那么地不舍!

  也许将来,女儿长大了,也会像龙应台的儿子一样,拒绝这样的目送。甚至在目送她时,我会连她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也等不到。

  那时的我也许也会像龙应台一样心痛、一样失落。可我仍在期盼这一刻。虽然明知孩子的长大也就意味着自己的老去,但仍会期盼;虽然明知孩子的独立会失去对父母的依恋,但仍然期盼!

  再回想一下自己的背影是不是也曾给另一个人留下了同样的落寞?自己年轻的时候忙着去上学,去工作,无暇顾及的母亲,不也在目送着我吗?她的内心又该是多么的不舍!每每想起这些,无限的悔恨便充满心间,当时走的为什么那么急?为什么就不能回身给母亲一个拥抱?幸亏一切还来得及。

  母亲今年六十六了,在为她祝寿时,我买了一个大蛋糕,母亲因为血糖高,一口没敢吃,可仍然格外兴奋地看着一大家子,尤其她的孙子及外孙们吃个热闹!母亲那笑眯眯、欣慰的表情定格在了我的眼里、心里。

  《目送》所描写的都是人们经历的,总能引起我的共鸣。读的是作者的经历,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我的女儿和我的父母的画面。读《目送》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为我们拥有的或已经远去的亲情。

  我们的子女会长大,我们的父母也会老去。挽留不住的,是生命匆匆的脚步,能留下的只有记忆。读《目送》让我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让我明白,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带着爱与释怀与生命和解,不再纠结过去曾经失去的,珍惜现在拥有的,减少将来遗憾的,这也许才是我们对待亲情应有的生命态度吧!

目送读后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时隔多日,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有些事,某些景,一些人,在我本已斑驳的记忆里渐次清晰。有些话,本该早些说出口,却被我无声吞咽。此刻,又皆跃然纸上,流淌不息。

  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有着别人所不具备的一种特异功能——总能在万千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无比准确清楚地捕捉到他要找寻的那个身影。

  他们的名字叫父母。

  始终记得,大一那年,父亲在老家火车站送我时的场景。

  彼时,我们每人手中都拖着一个皮箱,只是父亲手中的那个,像一个严重积水的矮熊,笨重且又肿大。从数百米外的公交车站,一直拖到狭窄拥挤的车厢小道,最后再用他坚实的臂膀,托举到我头顶的行李存放台上。

  然后,他转身,用极其严肃的口吻第无数次告诫我:“今后你一个人出门在外,事事都要谨慎小心,切不可……要注意安全,出门一定要和别人一起……”

  终于,我怀着无奈又无语的心情目送他一步一回头地走出车厢,而后,开始为这来之不易的解放与自由在心下暗暗庆幸不已。

  火车如期开动,我拉开遮挡视线的车帘放飞我彼时轻松的心情。一转头,却看到父亲依旧站在我们登车时的那个站台,正朝着我车窗这边笨拙地挥手告别。

  这是多年来我第一次看他挥手,竟与电视里播放了无数次的那些老套又滑稽的桥段有几分的雷同。

  我是否该取笑父亲那笨拙的挥手姿势呢?

  火车的轰鸣声继续不止,载着我奔向他视线的尽头,只余他执拗地站在车尾的那头,目光触不到火车移动方向的另一个尽头。

  彼时,正值初春,而我却看到父亲早生的华发与这万物勃发的时代大潮流极其地不相适应,沧桑地在风中随他一同朝我笨拙地挥手告别。

  或许,是火车的渐渐驶离给我造成的视觉错觉。忽然发现,父亲曾经在我眼中的高大形象瞬间土崩瓦解。彼时,他像一棵气息奄奄的佝偻老树,无声地伫立在原地,目送曾经长在他枝头的叶,翩翩飘向他根茎所触及不到的另一方天地,再无力去挽回些什么。

  最终,他在我视野中慢慢缩减成一个圆点,直至,消失不见。

  火车前,是我心飞往的方向,火车后,是他心没落的地方。

  我不知道,那天父亲究竟在原地站了多久,又目送了我远去的背影有多久。只知道,次日,我打电话回家向他们报平安时,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那句抱怨:“你爸真傻,昨天去送你时,明知道风大,还穿那么少,回来就感冒了……”

  彼时,我并不懂,父母目送子女渐渐远去背影的眼底里,究竟深藏着什么。只知道,那天,我从父亲伫立在站台上略显伛偻的身影与久久凝望的目光中,隐隐感到丝丝的落寞、无力与凄凉。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读后感8

  得空逛了一次书店,偶然瞥见角落里的它——《目送》,封面是我最喜欢的绿色,看着并不晃眼,让人感到安静祥和,是大自然的味道。

  数(除)了书名以外,看见了醒目的“龙应台”三个大字,一下子倍感熟悉。小时候妈妈看了很多她的书,以前看了《孩子你慢慢来》,总觉得我和他的性格大同小异,就很满意的把它抱回家研究。

  惬意的窝在沙发里,抚摸着书的封面,我仿佛深深的沉入了这片绿色的“树林”。在龙应台的爸爸去世的同时,她的妈妈也在渐渐地向衰老。死亡走去;在她感叹没有在爸爸生前好好善待他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的在明白要好要珍惜之后照顾着她的妈妈。

  妈妈确实已经很老了,龙应台的两个兄弟每天都陪在妈妈身边,照料她,但纵使她已然老到什么都不记得,但她仍然记得她有一个“雨儿”这应该就是母爱的力量了吧。妈妈是一个很耽溺于美的女人,曾经劳累不堪的她已如一盏枯尽了所有油的灯,但此时的她仍然要去化妆,隆鼻,文眉,纹眼线。从她身上我可以看到女不为悦己者容,只为了让自己开心。我开始喜欢这位“年轻的老奶奶”。

  即将步入成年行列的十七岁的华飞屡次拒绝了身为母亲的龙应台的接机,送伞各种关心。华飞的心理,每一个曾经作为孩子的人都有过,父母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关心我们,而我们总是一脸嫌弃地厌恶的推开,或者直接远远地走在前面,把他们孤独地抛在身后,而那些日渐弯曲的背影中所包含的,一定是那时的我们所不了解的。

  我也曾和华飞一样孩子气的认为妈妈在公众场合大惊小怪是很丢脸的事,总是对路人投来的目光很敏感,有时甚至会对妈妈的行为感到生气,每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总是以冷冷的口气回应我的妈妈,而当我读到《十七岁》这一篇时,当我以母亲的角度对待这里的每一件事时,才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母亲的心理,才明白了“不必追”这句话在每一个身为父母的心中的含义,这是埋藏在他们内心极深极深处的,既有苦涩又有甜蜜之处。

  而我,以及和我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们,都如华飞一样,排斥,厌恶,甚至怨恨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总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我们不再像孩子一样地需要父母小心翼翼的呵护,现在的我们,试图挣脱父母的怀抱,逃出我们所生存的温室,渴望着我们的生活圈以外的大千世界,认为这时候的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完成自己远大的梦想,而被生活所被折磨得疲倦不堪的父母们有时会愿意让我们尝试着,放手一搏,也许这答案早已注定,但经历过的我们发现,在21世纪,我们这些孩子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又怎么能去追寻那个我们渴望已久的,世界呢?惆怅的青春,叛逆的岁月,是该出去一搏,而这个时代,真的适合我们吗?当我们感悟到了这些,开始打算重新开始时,也许会发现,已经晚了。

  莎士比亚说过,时光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也许确实是这样,当属于青春时间过去,逐渐成熟的我们沉淀下来,青春,只会成为匆匆流年中那一种美好的回忆。

  合上书,也许,着(这)书面的颜色,就是青春沉淀下来的颜色。

目送读后感9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次读到这句话内心都会为之一动!

  当好朋友送我这本书时,读了扉页上这句话,感觉到的是生命的厚重,而内心又有无法言说的心酸和无奈,特别是再次翻开这本书又是两年后,在这中间多少找到了渐行渐远的我们自己的影子,那心酸和无奈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也将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我们目送着远去的背影,也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有时候我们必须走,有时候我们必须去送,走时大可一心离开,而送时我们在那个慢慢的远去的背影后承受不舍,那种滋味最是心酸。

  我的童年时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那时每天上学,外祖父每天都会送我到村口,有时走了好远,一回头,他都还在那里。那时怎懂得他的目送中有着担忧和不舍,我又是多么容易从他的护送下溜走,到了路口拐个弯就消失在他的视线里。直到有一天我已经快二十岁,他也从哪个刚刚年过半百的人,进入古稀之年,记得最后一次回去看他,然后我要走,连胡子都已花白的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而那竟是最后一面,依旧是他看着我的背影离开,从此那头不再有他的那份牵挂,无论我怎么回头,先我而去的最后留给我的依旧只是一个背影。渐渐的我用“生老病死时间常态”看着那些必然先走的人。

  上个寒假收假时,老妈在厨房里切菜,我在厨房里一边偷吃东西一边问老妈,“我就要上学去了,你都不留我?

  老妈头都没抬说“留得住我就留了,等你工作了我就更难见你们一面了。”这中间有多少无奈和心酸大概老妈早就尝够了,干脆默默无语的看着我们每次离开,看着我们渐行渐远。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如果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唯有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将目光落在我们的脸上,而不是望眼相送。

  而还有一个人,我们的一份爱情纠结了好几年,记得上一次相见后,在码头上我拉着她的手,她却让我先走,说是要看我离开的样子,最后在我的坚持下我看着她的裙摆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在那一刻我或许明白了爱情。

  这世上最令人难过的莫过于我们拥有过却留不住的几类人,一是先我们而去的亲人,二是青年时我们想爱却不能再爱的初恋,三是知音成了志向完全不同的人。第一类人让我们知道亲情的可贵,第二类人让我们明白爱情,第三类让我们领略真正的友谊。而他们无论多么可贵,都注定我们要一个人走,走完一个人必需走完的那一段,在那一段旅程中我们要尽管走,不必回头。

目送读后感10

  老实说,作为一个孩子,我可能还未曾亲自目送过其他人远去,毕竟年纪还小,就算有过,也不会有过多么复杂的情感,也不曾有过如此多的感概与思绪。

  但是,被目送的经历,我有过多次,不知为何,记忆中的一个个片段始终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离别的每一点细节,清楚到每一句叮咛,一声离别的话语,还有那一双双眼睛,那一双双目送儿女们离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是目送儿女远行的眼睛。

  我总记得,每次稍远或稍长的分别,比如去军训、去夏令营等,只要有条件,都是父母双双一起为我送别的。每次与父母分别时,父亲总是默默地为我从车上取下行李后便又会静静地回到车里,让母亲陪我走到大巴车上,而我与他的别离似乎也格外的简短,短到有时我甚至还来不及去再与他道一声“再见”,给他一个拥抱。可是我永远忘不了,那双最后望向我的写满并非都是不舍,而是一种鼓励、坚定与信念的眼睛。我当然知道其实他内心会有更多的担心和不舍,只是那一瞬间眼神的交错给了我足够安心,让我感觉到什么是后盾,让我明白,我不止一个人。

  母亲每每也总会催促我早点上车,好找个靠窗的座位,别再晕车了,我也总会听话,一个人拿着包走上车,挑个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然后再静静地多看几眼妈妈的身影。妈妈也会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后同样静静地看着我。

  其实,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静的目光背后,又是怎样复杂的思绪,不舍、担心、紧张、期待、信任、鼓励,或许都有,或许还有更多。这天下的父母,又有几个不是心疼儿女的呢?每个人都是在这种自相矛盾中经历别离,逐渐成熟起来的。我冲窗外的妈妈摇了摇手,示意她快点走,毕竟她工作很忙,还要加班加点,她见了也点点头,却仍站在那里没有挪动半步,又朝我挥了挥手,让我别管她。看着目不转睛望向我的妈妈的眼睛,顿时,一股酸涩在心头无限蔓延,亲爱的妈妈,你可曾知道,我怎么舍得又怎么可能愿意离你远去呢?

  车子最终还是发动了,然后缓缓地驶离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别的母亲,哦,对,还有那角落里那辆一直未开动的车子,父亲还是没走。车子越行越远,母亲的身影从渐渐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却能感觉到母亲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纵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从未离我远去,是吧,亲爱的妈妈?

  机场上,我打开了书,翻到了这篇名为《目送》的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泪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妈妈,您们也如此吗?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吗?您们也会目送我长大然后离您们远去吗?您们也会舍不得吗?也会倔强地想我像小时候一样留在您们身边吗?我恍然明白,原来目送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宿命,我们总会有那么一天,在目送中长大成人,然后目送我们的父母老去,目送我们的下一代长大。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们目送时间的流转,目送岁月的远去,目送一天一天来了又去.......我们根本不必追,因为,追不到。

  后来,我逐渐明白,我们的一生啊,便是对生命的目送。

目送读后感11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总有一天会再重逢。”

  ——题记

  放下书,天气很热,像是斜阳不断散发着热浪。风扇在头上呼呼的刮,我的视线却凝聚在眼前这本合着的页脚轻掀的《目送》上。

  “所谓母女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之所以对这段话记忆深刻,是因为它适合形容每一种心怀不舍下的离别。

  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在即为人母又为人女的人生岔路口,看着深爱的人渐渐走远。

  而令我感触颇深的,大概是母亲的老和儿子的离。

  首先是母亲的老。

  龙应台费了很多笔墨在写母亲老了这件事上,将岁月蹉跎,年华老去,时光匆匆的影子投在白发苍苍的母亲身上。“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看到这里,我顿时有些伤感,愁绪不知从何而起,却固执地萦绕在我的心头。

  大概是想到在几千个日夜后,为我操劳无数的母亲也要芳华逝去,不再能窥探到任何年轻的影子,对于熟悉的孩子,色彩,文字,那些记忆在大脑皮层的褶皱里歇息,甚至如同龙应台的母亲一样——会忘记她的女儿是谁。但其实读完这一章,我也清楚的知道,老去,逝去,被遗忘,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是完成这趟旅行的终点站,也是一本小说的尾声,最后的篇章。

  其次是儿子的离。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离开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读到这里时我内心有一丝愧疚,我这个做女儿的是不是也一直在被目送着,从牙牙学语到识字读书,从稚嫩孩童到意气少年。我可曾回头留恋过?好像不曾,好像次数太少,我根本想不起来。也不知道我究竟为什么默认了那个心安之处的避风港一定会在原地等我,好像时间会停驻在那里。实际上青丝下掩藏着缕缕秋霜,滥觞于青春年华的活力早已黯然无光。原来我们两人之间也隔着一道门,我在门里头,她在门外。年少的我固执的认为这扇门隔开的是两个世界,或许她曾叩响这扇门,可我漠视,我淡然。

  如今我的世界因为有了太多感触开始剧烈振翮,翻天覆宇中打开那扇门。意外发现母亲还在门口等我,想到这里鼻头一酸,被目送者竟一直是我,远行的是我,毫无波澜的也是我。想起儿时怪罪母亲“为什么不多陪陪我?”,如今母亲辞掉了工作回了老家,在家里操劳,总是拿着洋娃娃在过家家的小孩长大了,发现目送竟是一个轮回,年轻时父母目送孩子,年老时孩子目送父母。

  读到最后,我发现这本书其实是龙应台对于自己的目送,是作者与文字间的一种离别,每写一行字,就是在目送自己的过往经历,与此情此景此人渐行渐远的距离。这些缘分,也在电脑文档最后点击“保存”的时候,就此别过。

  人生就是在目送和被目送的交替中进行的,可目送是只有哀伤和寂寞吗?我想不是的。轻狂的少年总有一天会收敛锋芒,远去的旅人总有一天会魂归故里,而渐行渐远的自己总有一天会懂得珍惜,或早或晚,一直都来得及。

  如果还是轻狂的少年,就请多看看家人的笑脸;如果是远去的旅人,就请寄回旅途中的明信片;如果是目送中的背影,就请回头,对目送你的人,回以一句“再见”。

  再见自会重逢,重逢自会再见。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总有一天会再重逢。

目送读后感12

  坐在阳台上,看着太阳渐渐隐去,暮色慢慢笼罩过来。读完龙应台的《目送》,一种别样的感觉袭上心头。

  龙应以在这本书的扉页里说:“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是啊,即使是华人世界里最犀利的一支笔,也以难以言尽的时候。在这本《目送》里,我们感受到一位女儿的温情脉脉,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四处漫溢。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识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那玲珑剔透的冰块吗?”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舍弃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太疼的伤口,不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人不敢去注视。”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在这此文字里,她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并肩;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的笔触是那样幽微、深邃,又是那样美丽、忧伤。细细读来,一种淡淡的情愫会萦绕在你心头,挥之不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经历过“目送”。作为子女对父母的目送——父母会老,会死,会永远离开;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目送——子女会长大,会挣脱父母的手,会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海阔天空。在这样的目送里,充满了亲情的温暖与不得不面对的离别与哀伤。

目送读后感13

  喜欢读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这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还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写母亲的老,写儿子的离,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诉诸文字,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世间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后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过四十后,经历过许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场面,再读《目送》这类亲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别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平静中透露着的哀痛,让人不甘又无奈。清晰地记得孩子在第一次独自骑车去上学时的情景,单薄的身体背着又大又沉的书包,使劲瞪着车子,还不忘挥手向我告别,真的是目送孩子离开,直到看不见。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减少了对自己的依恋,甚至时不时爆发”家庭内战“,上演”持续冷战“,每想到这些,那种抚养孩子过程中的酸楚与无奈,瞬间填满我整个胸膛。孩子啊,只有等你长大了,也身为父母时,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妈妈的真实心情。

  读《目送》,会让我又一次地感受到与父母分别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哀痛,也会想到时隔几年,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时,二老那欢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唠的话语。就在去年春节,全家要去苏州看望父母,准备过一个团圆年。但天公不作美,动身出发的夜里下了一场大雪,早晨路上厚厚的积雪让出远门的全家做了难,车票已买好,路又不好走,怎么办?”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的电话早早就打了过来,天冷路滑,安全第一,就不要来了,以后还有机会。但,想要见父母的念头太强烈了,克服种种困难,还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等踏进家门,见到父母的一瞬间,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父母老了,真的显老了,不争气的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紧紧和父母相拥在一起……

  读《目送》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就是记忆;读《目送》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读后感14

  多少书值得回味,多少情可以重来。人生是单行道,从起点出发,只有一个终点,旧时光回不去,但却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忆。龙应台的《目送》引发了我诸多的感慨,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目送》只是一件件小事的堆砌,最终建成了人生的大厦。

  回首尽是繁华处,终是一人闯天下

  露天场里热闹而又喧嚣,密密麻麻的一片人海,令人震撼。蔡琴的歌声是一条柔软的丝带,拂过四五十岁的一代人的心,今晚的蔡琴一袭青衣,衣袂在风里翩翩蝶动,镁光灯闪烁,提问声不断,然而在繁华下,蔡琴是一个孤独的人,正如她所说,你们听了我的歌,却听不出我的故事。自丈夫杨昌德的去世,蔡琴便只剩下一人。而此时的沈中山却躺在重症监护室,城市中的灯火与他无关,掌声笑声,歌亦与他无关。有时候人生不就是这样: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闯。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从我们呱呱落地到我们慢慢变老,我们都只是一个人。

  理不清的人间事,剪不断的母子情

  龙应台是一个外省人,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子,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跳出井来,父母孤注一掷地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她从小便不被要求做家务事,但因为做了母亲,她看食谱,做蛋糕,将孩子们的生活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是爱让她改变。当孩子长大,她又变成了个不会烧菜做饭的人,不懂得照顾自己,吃变质的食物,当安德烈教会她做牛排时,她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升起,正如安德烈的赤子之心,他所需要的是她的健康,而不是让她做给他吃。母子情在书中散开,在我心中激起涟漪,因爱而成长,因爱而懂得,因爱而美好。哪怕母子分隔多年,时光依旧难挡浓浓的情感。

  你忘记了世界,却忘不了我

  母爱是当她老年痴呆,当她分不清左右,当她不知道你是谁,但她依旧念叨着你的名字。与母亲打电话的龙应台,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对方总是回答:“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母亲忘记了全世界却依旧忘不了自己的女儿,她与时代脱节不懂得洗温泉,她与记忆脱节记不清自己的儿女,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默默记挂着你。母爱是年轻时您送我一次次远行时朦胧的泪眼,感恩是您陪着我长大,我陪着你,慢慢变老的行动。龙应台的故事洋溢着亲情的味道,悄悄潜入你的心,让温暖绽放。

  今朝有酒今朝醉,忘却昔时烽火连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正如金门的历史,今日金门旅游兴起,可谁曾想过这片土地曾沾满了多少鲜血,1958年的秋天,这个小小的美丽的岛在四十多天内承受了四十七万枚炸弹从天而降。这里的孩子,注定没有在沙滩上嬉戏的权利,这里的大人没有见过家乡的版图,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中。这样的金门,你还有要去旅游的欲望,或许当你踏入金门的一片森林时,你不知道脚下踩着的是什么,是骸骨,还是地雷。

  读完了《目送》,我感受到最多的是情,也感受到了龙应台对政治与历史的缅怀,一篇篇小故事被娓娓道来,一份份小感动充盈着我的心,在《目送》中,我找到了黄金屋,也找到了颜如玉。

目送读后感15

  在《目送》中,我们读到了另外一个龙应台:不再谈犀利的社会议题,不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以温婉细腻的笔触,来描绘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充斥着对亲人的眷恋和对命运轮回的敬重,向我们讲述了一场场生命的“目送”。

  龙应台,之前没有读过她的文字,但是在我的印象中,不知为什么是一个有些激进的女子,也许是因为一些道听途说。后来知道了她的《人生三书》,讲育儿与人生,《目送》是其中第三本。

  这一本,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人生,归根结底,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这种生而为人的孤独感,会以各种形式袭来,或和缓,或暴烈。有太多的时刻,我们要目睹太多的人离开,有形式上的,实质上的,或短暂,或长久,或永远。儿女的长大成人,朋友的日久疏离,亲人的疾病缠身,以及尘世最终极的告别 - 死亡。对这种孤独感,认知应该是第一步,之后就是面对,最终希望可以达到平衡与超越。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仿佛昨天还抱在怀里,嬉戏玩耍的几岁小儿,转眼就成了个头比父母还高的“大人”,从对父母无尽的依赖,到追求精神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是每个身为父母之人的必经之旅。这过程中,做父母的,会有多少的不适应,又会有多少的不舍。

  “而愚钝如我会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是因为父亲的死亡,像海上突来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 痛彻心扉,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大悲的深渊,如何安渡?“ 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爱如莲心之灯,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光,而我一直相信,至亲至爱之人,永远不会真的离开。而生命之旅中的爱与陪伴,希望是那一条可以载我们抵达彼岸的船。

  既有相遇,便有别离,任凭缘分再怎么美好,也无法阻挡自然规律的轮回。 父母牵着孩子的小手一步步从时光深处走来,一个身影渐渐挺拔,两个身影渐渐弯曲,最后,无论谁先放手,已长大的孩子都躲不过一个人前进的命运。 有些必要之路只准一个人走,有些风景只能独自欣赏。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些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伸张的人。”远足的孩子们离开时的步伐是轻快的,因此他们没有想到过再回头看一眼父母,也只要再多看一眼,他们便能轻易发现,不苟言笑的父亲泪湿眼底,多愁善感的母亲已将晶莹挥洒于离别的路上。只是,不约而同的,他们的嘴角都有一抹欢欣的笑意,轻浅却如此清晰。

  时间无情,带走了青春,偷走了快乐,却永远带不走你对父母的真心。珍惜与父母陪伴的一分一秒,勿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