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顾茅庐》有感1
我读了《三顾茅庐》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是这样的,曹操占领了北方,刘备求贤若渴,不知怎么办,想到了诸葛亮,他说他很有才能,隐居南阳,就带着关羽和张飞三人一起去拜访,想让他来成就大业。
第一次去请诸葛亮,可是他并不在家,刘备只好带着他们两人失望地离开了。第二次,刘备、关羽、张飞又冒着大雪来到了隆中,想和他来成就大业,没想到,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第二次又没有请到,刘备只好留下自己写的一份信,表示对他的敬佩和自己的诚意。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刘备三人又去看一看他。过了一会儿,他们三人到了草庐,诸葛亮正在睡觉,关羽说:咱们去两趟都落空了,这次又在睡觉,我用绳子把他捆起来。刘备阻止说:不行,诸葛亮是位大贤人。张飞说:诸葛亮不就是个种地的,算什么大贤人。刘备接着说:小声点,别把他给吵醒了。直到诸葛亮起来,他们才开始谈话。刘备把该说的话都说了,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了,就和刘备分析了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关系,为刘备提出了一个好办法: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兵分两路进攻曹操,成就大业,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通过阅读《三顾茅庐》的故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刘备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精神。每当我们认定了目标以后,就要一步一步地去努力,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持再坚持,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我们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就像刘备一样,谦虚谨慎,尊重他人,我们是学生,就更应该尊重老师、家长,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认真刻苦地学习,遇到了学习中的困难,多请教他人,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读《三顾茅庐》有感2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其间,记载了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空城计……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三顾茅庐"了。
"三顾茅庐"主要讲了徐庶为了探望老母,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先生。司马微再次推荐诸葛亮后,刘、关、张三兄弟三次拜访诸葛亮,终于将诸葛亮请出山,重扶汉室的故事。
故事中,关羽说:"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张飞说:"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从这二人话中,可以看出关、张二人不懂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相反,刘备反对这种心态。他叱责关、张二人,用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的故事教诲他们要对人才求贤若渴。
在刘玄德三次诚心诚意的拜见下,终于见到了孔明,并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为重扶汉室打下了坚固的根基。
我一直在想,当初刘备如果听了关、张的建议,放弃了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还会这样发展吗?刘备还会成为西蜀皇帝吗?还会有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吗?
凡成大事者,不一定要精通天文地理,不一定要满腹经纶,也不一定要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一定要善用人才,要让人才"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有枝可依"。
读《三顾茅庐》有感3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刘玄德三顾茅庐》。
故事讲了,刘备见到徐庶,看他十分聪明,让徐庶当上了军师。有一次曹军来了,因徐庶调遣得当,让刘备的军队大获全胜,得到刘备的信任。但后来因为徐庶要照顾母亲辞去军师的职位,在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来当军师。于是刘备和张飞、关羽前往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当军师。第一次因正好赶上诸葛亮出门在外,他们只好返还。第二次,他们三人冒着风雪前去拜见,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写下书信,交给了诸葛亮的弟弟,以表诚意。数日以后,刘备、张飞、关羽再次拜见诸葛亮,这次诸葛亮在睡觉,于是他们三人一直在一旁等着。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诚恳,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要求。
读完这篇文章,我领悟了: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时只要肯付出肯定就会有回报的。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程门立雪。故事讲了有一个叫杨时的书生去拜见程颐,可程颐在睡觉,于是他一直站在大雪中,等老师醒来,程颐看到他这样好学,终于收下他做弟子。所以只要我们有诚心、有诚意再加上坚持,做任何事都会得到成功的。
读《三顾茅庐》有感4
读了课文<三顾茅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谦恭好学方能成就大器。这篇文章讲的是刘备屈尊三顾寻访卧龙,孔明隆中对策纵谈天下。此后刘备从亡命将军变为一方袅雄,诸葛亮也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从占据荆州到白帝托孤,肝胆相照,心神无二,被后世视为君臣信赖的典范。
然而,时至今日,每每读到<三国演义>中那段精彩的三顾茅庐,在慨叹的同时,又想到了另外一点;求贤之道。求贤的方式很多,燕昭王广罗贤士,借的是物质条件,曹孟德召纳能臣,凭的是三次颁布<求贤令>,这些虽然都是求贤,但三顾茅庐却技高一筹。刘备三顾,获得了诸葛亮的感恩之心,所以即便后主刘禅如何昏庸,诸葛亮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其让大德大贤之士怀着试一试的心理主动上门,不如像刘备,深谋远鹭虑的选择亲自拜访,求贤。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千里马总是将自己的能隐蔽起来,而不去被赏识与重用的地方,也是枉费了日行千里的本领,与众马有何不同?而有谋之士,总是善于凭借外物成就自己的伟业。周文王为了消灭残暴的商纣王,到处访贤求能,最终遇见了姜尚,听了他对治国安邦的一番见解,心悦诚服,请他到王宫,在文王死后辅佐武王伐纣,一举灭商,姜太公用智慧成就了自己平凡的一生。
任何时代。任何范围内,总会有一些贤能的人,这些贤才如果能拥有合适的舞台,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会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事情,生活在技术发达,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拥有一份善于求贤的心,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只要是比自己强的人哪怕是路边的乞丐,垃圾边的捡菜人,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一般人所没有的优点,正如师说所云:“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有拥有一个谦恭好学的心,才能成就人生的春天!
读《三顾茅庐》有感5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但是没有出谋划策的谋士。他打听到诸葛亮非常有才干,就想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第一次,他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草屋拜访诸葛亮,只见到诸葛亮的小童,而未见其本人。过了几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即叫人备马,第二次到了草屋,诸葛亮还是不在, 刘备无奈,写下一封诚恳的信,依依而回。春天来了,刘备打算三访诸葛亮,三人第三次到隆中来到草屋,知道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便在屋外静静等候。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茅屋的门终于开了,诸葛亮迎接了刘备三人进屋,便谈论起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又诚心诚意,便答应了刘备,以后帮助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业。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懂得了两个道理,一是对人要诚恳礼貌;二是做事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能成功。
读《三顾茅庐》有感6
三国时期,刘备因缺少人才,去拜访了诸葛亮,想请他出山帮刘备打天下。前两次,因为诸葛亮不在,落了空,第三次终于拜见到了这位卧龙先生,在刘备的真诚邀请下,诸葛亮觉得刘备是真心诚意的,于是便随他一起出山,开拓了一片江山。出山后,两人关系一直相互融洽,刘备常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了水啊!”
读完《三顾茅庐》,我不禁掩卷长叹: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好的桥梁。
有了真诚,朋友就会真诚对待你,朋友就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成为安慰我们的贴心知已,成为我们快乐成长的伙伴。只要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件事,成功就不会离我们很远。记得有一次竞选班干部,我认为在演讲时只要随便说一点就行了,而其他的同学都经过精心准备。演讲时,别的同学都讲得很好,打动了许多同学和老师,而我仅说了几句,没有体现我竞选的真诚,那一次,我落选了。第二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认真准备了演讲稿,竞选时,我说得绘声绘色,赢来了一片掌声,我成功了——真诚帮助我赢得了成功。
刘备不仅对诸葛亮的真诚让我感动,他爱才、尊才的
品格也令我久 久难忘。诸葛亮出山后,一生追随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处处尊敬,甚至在临终托孤时,让诸葛亮担起复汉的重任。正是由于这份真诚,让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培养自己优秀的品质,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真诚成就自己的一生
读《三顾茅庐》有感7
在公元207年的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徐庶之母被曹操抓走,徐庶不得不接受曹操的要求,去曹营为曹操效命。临走前,徐庶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于是,刘备亲自上门请诸葛亮,却被拒之门外。经过刘备再三请求,诸葛亮终于同意出山。
这一片段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是的,我也一样。但在为刘备高兴的同时,我也十分感叹:诸葛亮,才高八斗,满腹韬略。如果刘备不去请他,徐庶不去推举他,难道他就如此在那深山老林、闲云野鹤中孤独终生?将自己的知识永远埋藏?怀着一事无成、怀才不遇的感伤死去?眼看着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自己却空怀一身抱负,一生都未曾为这个世界做出什么贡献?
诸葛亮的想法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做人要矜持,谦虚,不能显摆。虽然说做人要谦虚,但过度的谦虚就会导致不自信。诸葛亮就是太过谦虚,而贬低了自己的能力。但他是幸运的,他遇上了刘备。所以,他才留下了草船借箭、木牛流马等一段段佳话。
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明明有能力,却对自己不自信,犹犹豫豫的.,一个个机会就会从眼前飘走了,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还有时候,我们在和别人竞争时,由于太过谦让、保守,认为自己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所以使原本触手可及的机会往往被别人抢去。其实,这种没有意义的谦虚是没用的,不但不会让人尊敬你,更会让别人认为你是一个不自信的人。
来吧,不需要刘备或徐庶,做一个自信的自己,让世界看到你的光芒!看到一个自信的你!
读《三顾茅庐》有感8
这个典故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经过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时听说人称卧龙的诸葛先生就住在此地的山中,刘备就前去请他出山。可第一去因诸葛老师不在家而回,第二去冒着大雪又因已外出而回,第三去终因刘备的真诚打动了诸葛老师,请除了这位隐居山林的卧龙先生。如果我们大胆想像,如果刘备只去了一次就没再去了,就请不出则为卧龙先生,也就不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刘备这真诚的力量让仅是一般的诸葛先生所被打动,助刘备一臂之力,兴复汉室。
诸葛老师咋北伐魏国时在给后主刘禅的信中说:臣虽布衣,却被先帝三顾于茅庐之中,甚是感动,愿孝臣子之忠,今日北伐,兴复汉室天下。是什么让一代卧龙如此忠诚于蜀国呢?是刘备的真诚。真诚?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刘备的真诚怎能让一代卧龙如此忠心?这还要从头说起。三顾茅庐之时,第一去时就让张飞十分不快,心想:小小诸葛村夫何必要大哥亲自来请,由我带几人将他帮来即可;第二去时是大雪封山,马都走不了了,而刘备却执意要去,最后还生病了。第三去时正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结拜纪念日。正是这些事,才让我龙先生诸葛老师出了山,称了臣。刘备不光对诸葛老师真诚,还对别的人真诚,张飞.关羽.赵云.诸葛老师这些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
如果你真诚,身边总会有侠肝义胆的好朋友,如果你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朋友也后对你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对人.对朋友真诚,做人就做真诚的人。
读《三顾茅庐》有感9
这篇文章选自《三国演义》。主要是进了刘备兄弟三人请诸葛亮出山打理天下的事。刘备兄弟三次到诸葛亮住处,可是前两次诸葛亮都叫自己的家人说自己外出了。到了第三次,因为诸葛亮在大堂睡觉了,刘备兄弟便在堂下等候,他的三弟张飞等不耐烦了,想冲进去,也刘备拦住了。诸葛亮醒了后,被刘备这种求人做事的诚心诚意打动了,同意出山为刘备打天下,成就了刘备的大业。
刘备求人做事诚心诚意,不怕山高路远,多次前去拜访,最终一偿所愿。这点是让我最敬佩的。
有时我也会遇到这种事情。比如说有一次,我和爸爸去送货,早上那一次人家还没有醒来。到了中午我们再去一次,谁知看门的人却生病上医院了。到了第三次手推销,门是开了,可是收货的人去买饭了,过了一会儿,我等不耐烦了,玩东西去了,可是爸爸还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看到爸爸的诚心诚意,我脑海里闪现出刘备三顾茅庐的场面,我马上放弃了玩乐,重新回到客户大门外继续等着等着……。最后,收货的人终于把货收了。
到了现在,《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我巳经有点不记得了,可是刘备那种诚心诚意而不怕烦的精神,永远在我的心里。
读《三顾茅庐》有感10
大家一定知道三国中一个重要人物诸葛亮吧?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曾帮助刘备火烧新野、智取汉中、七擒孟获、空城退敌等等。刘备得到诸葛亮后便如鱼得水,横驰与三国之中,并建立了蜀国,这一切都归功于军师诸葛亮,但大家要知道,刘备是坚持不懈三次方把诸葛亮请下山的。
三次,大概再怎么敬贤的人也无法做到吧。第一次,刘关张三人一同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不在家。如果当时刘备就放弃了,那么,就错失了一位人才,当然也无法达成刘备他统一中原的心愿。第二次,刘关张三人还是去了,而且是冒雪而去的,有人认为一个乡野村夫并不会有太多的知识,,还得让刘备亲自冒雪去请,实在是太不值得了,但是刘备,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去。可是事情往往并不那么的巧,诸葛亮还是不在,刘备等人还是怏怏而回。如果换做是我,我一定不会去拜访第三次,诸葛亮一个山野村夫,我去拜访他两次已经算是瞧得起他了,既然他不在,就不请他做军师,再说,一个从小住在山里的先生,文化能高么,去也是白去。然而刘备,他仍不顾他人的劝阻,执意要去,正所谓“金诚所致,金石为开”,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并且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来做军师,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所打动,答应下山,帮助刘备实现统一中原的夙愿。其实,刘备得诸葛亮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持不懈。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青桐葵花读后感2023-08-16 17:21:50
诫子书读后感范文2023-08-02 16:39:44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2023-08-04 14:12:16
青桐葵花读后感2023-08-16 17:21:50
诫子书读后感范文2023-08-02 16:39:44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2023-08-04 14:12:16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8-18 02:42:22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05 01:32:37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14 01: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