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亲爱的孔子老师》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04 21:32:24 来源:高考在线

  《亲爱的孔子老师》读后感1

  《亲爱的孔子老师》,这个书名有点调皮,不过是些老故事吧。孔子何人?是历那个瘦弱耄耄、正襟危坐的老师。发黄的图画,太久的隔阂,两千多年来历史给予孔子太多的误读。孔子,如此熟悉而陌生的先贤。接过妈妈递过来的新书,我心中充满了疑惑。

  打开书,迎接我的是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小说般轻松的笔法让我看到孔子与弟子们的讨论和周游列国的艰辛。在感慨孔子智慧仁爱的同时,我也十分欣赏作者这种勇敢、创新的写法,使历史人物、事件生动却不失真实,就像《品三国》作者易中天,《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一样,敢于打破被神化或被妖魔化的历史形象,告诉我们“历史原来如此亲切、精彩”。

  阅读孔子,给我的感受是震撼,在孔子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了解到一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先驱,敬佩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能达到许多现代人仍无法触及的思想高度。

  每个人都是由一个一无所知的婴儿开始成长,圣人亦是如此,世间上没有天生的伟人圣贤。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他们在困难失败面前拥有着强大的内心、清醒的头脑、坚毅的品格,当他们终于跨越这一高度,他们的思想成就便为不朽。

  在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春秋时期,孔子怀着恢复周礼、以德化人的美好理想,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奋斗一生,奔波讲学。但是他看到的却是君王昏庸、奸臣挑拨、百姓愚昧,他却从未放弃内心的仁义。鲁定公的昏庸好色,鲁哀公的无能敷衍,孔子二度心寒故土。漫漫周游,食不果腹,屈辱困苦,被围困追杀过,每次都被君王晾在一边。不是无能,而是不用。单从孔子的经历来看,他真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但就是在失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圣人内心的光芒。一路颠簸,一路思索,他告诉弟子们坦然面对,苦难恰恰让他能时刻修行。仁者无忧。没有得到,因奋斗乐在其中;得到了,乐在其治。孔子四处碰壁,却不因自己的主张不被人接受,就降低标准,违背自己的心性,以求得别人的认同。

  曾经,孔子向老子请教,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与世无争。孔子无法接受,一个心忧天下、坚持理想追求的人怎能独守一个人的寄情山水、淡然快活呢?他的心中装着一个大同社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景,而不是老子崇尚的百姓老死不相往来,各自独处隐居。老子的计划是永远行不通、达不到的孤僻生活。

  老子安然地生活着,孔子却在繁忙奔走,心怀百姓安危,为了改变时局,用道德去澄清野蛮暴力。这样的智者、勇者,注定是痛苦的。但是,他培养了无数贤人,将思想传给后人,他内心始终坚守的仁义让他拥有了一份的快乐。

  历史的险流中,他没有选择一个人从容清静生活,而是为千万大众力挽狂澜,思考奔波。这样的勇者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圣人,让我们前行的行囊中有了先贤们思想的力量。时代的进步需要有力的强音,或许清静无为不该是生命应有的脉动,时代的进步需要勇者开创历史,扫荡糟粕,挥斥方遒,锐意改革。其中必有艰苦和失败,在逆境中,强者反而能更快成长、成熟,他们学会在逆境中根据具体情况拿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看完这本书,我终于看清了一位笑容可掬的慈祥老师,他教导我们要有活的智慧,活学活用,他懂得用仁与智去完善法律,用文与武装备外交,他洞察人性,讲究学习方法,提出博学、笃行、慎思、明辨。他两次严厉批评曾参的愚孝,批评子贡的不顾后果的“好心”。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指各人各尽其责,遵守各自的道德规范,扮演好各自角色,而不是被统治者曲解利用的盲从、愚忠、愚孝、愚爱。

  书中,我听到孔子轻轻的叹息,他给君王的申明常被忽视,科举考试对孔子言语的断章取义,曲解了一个善良仁义、人性化的孔子。孔子是痛苦的,但他更是快乐的。后人的误解曲解、对他的神化或妖魔化算是一份额外的,却在意料中的伤痛吧。

  我很喜欢这本书,它让我轻松触摸到历史的真实温度,让我懂了简单变化中的道理,原来“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正是孔子那份洒脱的快乐和伟大的忧虑。

  想起前人的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合上书卷,抬头望见一轮照亮古今的明月。

  《亲爱的孔子老师》读后感2

  《亲爱的孔子老师》,是以小说的形式,作者吴甘霖以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的口吻讲述了他与老师,师兄弟之间的故事。他和师兄弟们一起听老师授课,展开辩论,周游列国,感悟人生。语言幽默风趣,读完每一章我都会会心一笑。这样的孔子老师,与我平时理解的高高在上的孔夫子,还真不一样。

  打开书,迎接我的是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小说般轻松的笔法让我看到孔子与弟子们的讨论和周游列国的艰辛。在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春秋时期,孔子怀着恢复周礼、以德化人的美好理想,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奋斗一生,奔波讲学。漫漫周游,食不果腹,屈辱困苦,被围困追杀过,每次都被君王晾在一边。不是无能,而是不用。但就是在失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圣人内心的光芒。一路颠簸,一路思索,他告诉弟子们坦然面对,苦难恰恰让他能时刻修行。仁者无忧。没有得到,因奋斗乐在其中;得到了,乐在其治。孔子四处碰壁,却不因自己的主张不被人接受,就降低标准,违背自己的心性,以求得别人的认同。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所展现的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智慧。“动机好,结果未必好”的理性,“教化比拳头更有力”的明智,“忍辱才能负重”的淡然……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虽然久远,但却贴近现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身边遇到的一些场景。更有难得的是,其中一些故事还会告诉读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事情发生之后应该如何面对,如果需要解决又该如何解决。如此举一反三,着实地让人受益匪浅。比如在“身正也怕影子斜”一节中,讲述的是颜回在煮饭的时候,吃掉了被灰弄脏的米饭,恰巧被孔子及众弟子瞧见,而且他们只瞧见了了颜回“偷吃”米饭,却没看到米饭上的灰。误会这样就产生了:老师及其他弟子认为颜回利用“职务之便”“偷吃”了本来就短缺的粮食,而他人对自己的`怀疑颜回却一无所知。在这样情况下,孔子假装不知道,提出先用米饭祭祀祖先(吃过的米饭不能用来祭祀),诱使颜回说真话。颜回讲出缘由,事情真相大白。整个故事有误会产生的原因,有发展,也有化解矛盾的方式,还有最后的结果,按说这个章节也可以结束了。但是文章的却没有仅仅局限于此,作者又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此事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道理就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有了误会要及时化解和沟通,否则会越积越深;进而引申出“一方面,在认识别人时不要轻易下判断,以免误解了别人;另一方面,要时时谨言慎行和及时沟通,以避免不应有的误会产生”,误会的双方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种解决问题和避免误会产生的方式,对时下的工作生活,又何尝没有借鉴意义?

  孔子最厉害的一点还是因材施教,往往两个弟子问出同样的问题,他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孔子说:“我不认为按照统一标准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恰恰相反,我希望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人都能掌握适合他自己的“标准答案”。这种教育方式真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我们目前教育所倡导的,在孔子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了解到一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先驱,敬佩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能达到许多现代人仍无法触及的思想高度。

  看完这本书,我们看清了一位笑容可掬的慈祥老师,他教导我们要有活的智慧,活学活用,他懂得用仁与智去完善法律,用文与武装备外交,他洞察人性,讲究学习方法,书中道:第一,博学。学习的面要广;第二,笃行。踏踏实实地实践;第三,慎思。慎重地进行思考;第四,明辨。要善于辨别问题中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深深的体会这四句话,我不禁想对这位两千年前的圣贤拜一拜,感谢他为我指引了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而言,勤学和苦读是必要的,但是还要懂得巧学,即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并不是死学知识,而是掌握好的思维方式,既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又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就是不仅要读书,更要会办事。

  看完这本书,亲爱的孔子老师已经走下了圣坛,来到我们身边,教会我们理解生活的智慧。他的理念对于两千年后的我们一定不会过时,他就是一位智慧长者,告诉我们在只有一次的生命中,怎样做一个最能发光的人!

  《亲爱的孔子老师》读后感3

  我与我的学生一起阅读了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吴甘霖的大作《亲爱的孔子老师》,读后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通篇所体现的先圣孔子的智慧与其强烈的责任意识。

  寒假伊始,在一次餐站时我突发奇想的在全校面前说:“亲爱同学们,假期到了,为了使大家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张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7:30——8:00在学校二楼会议室给大家读一本非常好的小说,就是故事书,名字叫《亲爱的孔子老师》,希望大家赏光参与。”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和电视、球场、宿舍争学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读书中来,参与到“书香校园”建设中来,这也是我的责任所在吧。

  应该说效果很不错,在整个阅读前期,以071、072班为主的07级和08、09级个别学生都积极准时来到约定的地点听张老师读书。而我在整个阅读中也收获良多,正如前文所说的我体会到了孔子老师的“责任与智慧”。

  说到责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在鲁国当大司寇的时候处理的一件家庭纠纷,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孔子老师在处理这一对父子矛盾时的所言所行,实在让人佩服。故事的名字叫《教化比拳头更有力》,故事是这样德尔,一对父子打官司,不少官员主张杀了那个不孝的儿子,而孔子却说:“父子打官司是不对的,尤其是儿子不能告父亲,这样的道理哪个老百姓不知道呢?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归根结底是我们这些居上位的人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上帝啊,还有这样分析问题的:两个学生打架,是班主任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是教育处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是学校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然后孔子老师就去处理这件事了,处理的方式是先说教,然后把他们分别关到两个“特意设计”的大牢里让他们自己去醒悟“责任”,后来他们知道了双方应该各自担负的责任:老者的爱,少者的孝。

  说到智慧,上文的事例也算是孔子智慧的体现吧。还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然,与其说是孔子的智慧,不如说是孔子悟出或学习到的智慧,孔子学以致用教导他的学生了。故事的名字叫《标准要高,姿态要低》,是孔子讲给学生的晏子的故事:齐景公下令造宫殿,百姓怨声载道,向晏子诉苦。晏子凭其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齐景公,按理来说这是晏子分内之事,没什么了不起的吧。但晏子下面的做法的确让我们这些凡人瞠目:晏子说服齐景公拜谢之后飞速来到工地上,二话不说拿起皮鞭,一遍抽打那些当初要他向国君进谏的人,一边骂道:“国君的地位如此尊贵,修个新宫殿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却拖拖沓沓,再敢这样,我就打死你们!”晏子疯了啊,如果是我等普通人,大多会在百姓面前或学生面前表达出:谢谢我吧!感激我吧!都是我的功劳吧!以后听我的吧,只要跟着我干,我保证你心想事成、愿望实现,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而晏子确是:痛“恨”我吧,感谢君王(领导)吧,跟着君王(领导)好好干吧!只要跟着君王干,保证你心想事成、愿望实现,荣华富贵应有尽有!

  这便是孔子老师的责任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