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通用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11 02:14:38 来源:高考在线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

  如果说文字有力量,我想读《我们仨》这本书,就是用最温柔、朴素的语言,为我注入最坚韧的力量。

  《我们仨》是杨绛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这是一个“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故事。本书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讲述了杨绛先生的一个梦,最后以“钟书是大概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为我们展现了这长达万里的梦,描述了钱钟书及女儿先后去世的场景。即使用梦境来表达,仍然掩盖不住让人感同身受的难过和悲伤。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文章娓娓道来,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显温情,日子中的坎坷羁绊暗藏力量。

  初读时,留在我心里的是一个字———家,再读,仍是————家,此家非彼家。这两个家,就是我推荐此书的理由。

  第一个家,我读到了家庭的家。杨绛先生含蓄婉转的抒发了对三口之家的依恋,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虽然历经战火、疾病、风暴,但家中永远温情蜜意。家永远都是我们每个人最温馨的港湾和最坚强的依靠。

  我读到的第二个家,是家国情怀的家。从文中三人显现的淡泊名利的人格精神中,体会到了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每当读到此句,都让我感受到《我们仨》的精神、追求、志趣、品格,在当今有着极好的楷模意义,激励和鞭策我们牢固确立爱国意识、历史意识、正气意识、担当意识,无论在何处何时,都尽心竭力,善作善成。

  我想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的内容值得我们一起分享,期待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阅读都能有不一样的触动。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2

  知道杨绛,是因为钱钟书,熟悉钱钟书,是因为《围城》,有人说钱钟书是因为《围城》“一定江山”,我想若没有杨绛,钱钟书即是有了这“江山”,也无味了。

  《我们仨》是杨绛的回忆录之一,记录的是她与丈夫钱钟书及女儿钱瑗的生活琐事。很细微的生活,很琐碎的小事,却很动人。这位百岁老人用她平实细腻的文字,浅浅淡淡地写着。她的女儿与丈夫分别于1997年、1998年相继去世,留她独自一人在这时间,她说,如今她曾经当做家的寓所,现在于他而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是啊,没了至亲的人,家与客栈何异。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其中第二个部分开始读的时候,会有些“意识流”的感觉,不知所云,但往后,一个孤独的老人,相继失去至亲的酸楚与无奈便跃然纸上,是那种令人忍不住大哭却又只能无声哭泣的感觉。但她写回忆的时候,格调还是很轻松的,甚至写“四人帮”,写“文革”被冤枉,都是在轻描淡写,似乎磨难在她心里并没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记,大概因为至少那时,身边还有钟书,还有圆圆。再苦也不算什么的。

  她的文字让人觉得简单却深刻,其中有一段,她说:一九七六年,三位党领导人相继去世。这年的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唐山地震,余震不断,使我们觉得伟人去世,震荡大地,老百姓都在风雨飘摇之中。三两句就描绘了当时的时局与老百姓的处境,简洁有力。

  我不知道杨绛先生那深沉苦痛是如何在孤独与思念中排解的。在那之后,她继续她的文学之路,继续为后人翻译着优秀的外国文学经典。如今,她作为一个百岁老人,在她平静如水的面庞下,我清楚地看到了力量和希望,如此令我动容。

  她说: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但我想,在她的万里长梦里,路,是没有尽头的。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3

  夜色笼上来的时候,下雨了。今年北方的雨水不多,一场雨尤其珍贵。路灯下,斜斜的雨丝雀跃着落地生花,远望,真是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呀!

  雨夜寂寂,与书相伴,闻得一味书香,倒也别有一番韵味。不开电视,不玩电脑,放下手机,走进书房,从书柜里选一本喜爱的书,在雨水的滴答声中,如一条自由的鱼儿,悠闲地畅游书海,渐渐地入迷,走进了书里的黄金屋。

  在这样的雨夜,手捧一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忘情地品读下去。先生是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在她的笔下,生死离别如梦似幻,笔调平淡,如诉家常,可细品,每一个平凡的字符,都爆发出惊世骇俗的力量,令人震撼。不平凡的一生,如涓涓细流,道出人世沧桑,却又超然物外,孤清中渗透着深深的怀念。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多么简单的快乐?却在简单中寄寓深意。多么和谐团结的一家人?却又不得不尝尽磨难。然而,无论有多么困苦,人在,家就在。家在,快乐就在!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一个平和而恬淡的学者家庭,一个简单而丰富的人生长梦: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直到最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令人生生地心疼。经历了怎么样的波澜壮阔,才能有如此豁达的精神境界呀?这一生,每一处困境,每一次磨难,每一回心碎,每一秒泪落,都是一次朝圣,是一场灵与肉的修行。这一路上,要把喜怒哀乐一一尝尽,要面临生老病死的'轮回。欢乐有时,悲痛也有时,历经八十一难,才修炼成九九归一的淡定和从容。

  杨绛先生哀而不伤的笔触彰显大家风范,坚强的人格魅力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在这样的雨夜,一本书在手,《我们仨》如一抹暗香,在心头袅袅。雨夜很短,雨夜又很长……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4

  从朋友那里偶得《我们仨》这本书,认真拜读之后,我思索良久。

  对于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实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于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杨绛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

  我佩服她对万事万物淡然处之的超脱,怀抱一颗赤子之心,不论周遭境遇高低始终保持真我,静守自己的一片天空。用杨降翻译过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可以称之为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敬佩她在面对繁华时的从容,面对坎坷时的沉着冷静。人活一生,酸甜苦辣都会经历,于是能敢于面对者,才是真正的见过“大世面”。所谓见过大世面,不是无知者无畏,也不是楞头青式热血沸腾,更不是退缩者的看破红尘,而是经历磨难后的坦然,是经历风雨后对自身的修持,是承受悲欢后,对生命的敬畏!善待自己,不忘初心。杨降先生便是如此。

  一个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从她们身上时时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杨绛先生真可谓是见过大世面的女中豪杰!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5

  夏日午后,闲来无事,随后抽出书架上被遗忘许久的书籍,百无聊赖的翻看。这是一本由杨绛先生写的散文随笔《我们仨》,此书曾经风靡海内外,当时仅是因为对杨绛先生92岁的高龄还能写出如此畅销的书籍,表示佩服至极,所以决定购买此书。如今,我静下心来,再次阅读,便又有一翻不同的感受。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述,回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那些温馨、快乐、艰难、沉痛的日子,大部分读者认为杨绛先生通过此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而我,通过此书,却看到了杨绛先生作为女性,这一生是多么的勇敢、坚韧、明亮,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杨绛先生是勇敢的。第一次和钱钟书先生见面,钱钟书先生就说:“我没有订婚。”杨绛先生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先生在钱钟书先生面前勇于表达自己,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轻而易举的俘获了钱钟书先生的心,以至于钱钟书先生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杨绛先生是坚韧的。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曾写到:“……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初到牛津,杨绛先生夫妻也曾面临过如今许多留学生都会遭际的问题——饮食的不适、交流的障碍、学业的挑战、异乡立足的艰难……从两个人到三个人,杨绛先生在他乡怀孕、生女,没有父母的帮助,和钟书先生一起抚养女儿;从国外留学回国后,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历史时期,杨绛先生也能安然地面对,将家里大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在女儿、丈夫先后离她而去后,她仍然像屹立在风雨中不折腰的玫瑰般,从未倒下,无不体现了杨绛先生坚韧的品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磨难,杨绛先生是坚韧的。但是对于丈夫和女儿,杨绛先生又是柔软的,对丈夫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对丈夫的事业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对女儿精心抚养,让她快乐、健康地长大,将女儿培养成为了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杨绛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深深得值得我们佩服和学习。

  杨绛先生是明亮的。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品质是什么样的,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会有相由心生、字如其人等诸多形容词。杨绛先生的散文平淡、真实而又从容,文中的故事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用一种淡然的心态来讲述生活中的烟火气,在平淡中,蕴含着杨绛先生内心的卓越的人生追求,淡泊名利,平凡自然,这是现今社会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一种内心明亮的信仰和追求,纯精神境界的享受。正如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很喜欢这样的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外云卷云舒。”大意是: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

  感谢杨绛先生这位伟大的女性,给我们做了表率,我将永远怀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