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朝花夕拾读后笔记范文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08 18:06:38 来源:高考在线

朝花夕拾读后笔记1

鲁迅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很熟悉的作家。可是,忽然发现,我只不过是对这个名字熟悉而已,并没有读过鲁迅的作品。所以,今天,我把《朝花夕拾》看完了。

作品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散文集,作者通过一种回忆的形式来反映自己的心路历程,也通过一些侧面的事情来描绘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从农村到城镇,从故乡到他方,从祖国到异国。作者用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社会的那些不好的事情进行了很真实的讽刺,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不公待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对胸怀博大的异国老师充满的敬意之情

作品中我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这段回忆如一串五彩的项链,作者通过了一些很好的描写、与真实的回忆使这串五彩项链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在百草园里拔植物、听一些神话故事、拍雪人、捕鸟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令我向往,在书屋中看先生入神的读书,在书屋后的园子里玩耍,都令人羡慕。通过看了这本书,我已知道了鲁迅儿时的快乐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不希望被封建制度所束缚的性格。作品完完整整的展现了鲁迅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还记得那位黑瘦的、八字须、戴着眼镜的藤野先生吗?他的那种严谨的教学态度、忘乎国界的高贵品质,令我钦佩!

长妈妈,一个睡觉是喜欢伸开两脚两手,呈“大”字形状的农村妇女,是作者幼时的保姆。从作者真实的描写的描写中,我知道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很粗俗的农村妇女,但是她很热心而且还很乐意帮助人,不知怎么,我很喜欢这个劳动妇女。

通过这本书,我终于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了,因为唤醒中国人灵魂和救治中国人肉体相比下来,还是唤醒国人的思想重要!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读一下这一本好书!

朝花夕拾读后笔记2

在众多阅读过的书籍中,其中最使我记忆犹新的便是《朝花夕拾》了。

《朝花夕拾》是一部出自鲁迅先生的记录时事的散文集,记录了鲁迅先生幼年时期的各种经历见闻和所相处的人物,以及在日本留学时见到的学者和担任过自己所学科目的教授,包含着鲁迅先生对旧事的深切怀念,对故人往昔的怀念,希望通过文章在这朝日之时拾起旧日忘却遗落的记忆碎沙,使这些记忆和如花般的珍贵往昔驰骋绽放在如今的了了朝日,一片清明坦荡。

除了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去斟酌,在文章本身去细致的揣摩,会发现鲁迅散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种独有的特色,文中多处使用了修辞手法,使其在叙述文章经过其本身的基础上,使其更加诙谐生动,更流露出一种引人发笑的幽默风气,这也是鲁迅先生本人所独具有的特别品质,所以从文章中也能稍稍体会到作者的风气,品格,其中有一是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看法和所发表出的言论,然后是反对白话,“总要先来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鲁迅先生是讨厌,反感,甚至厌恶白话的,然后为白话对孩子所引起的侵染与恐吓及压抑愤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往往在于他的统治上,“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

“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然后在此篇中,就是论孝。二十四孝图自然被古人和后人当作是“孝的典范”但其中也有偏差,就如“孔孟论学习”一文中也提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说:“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段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初二上册的盆友们可以去查查语文课本,上面有“孔孟论学习”一文)

鲁迅同孟子的观点相符,他一如孟子的说法,对《二十四孝图》做出了自己的评价,言论与观点,对《二十四孝图》做出了适当的批判,从中告诉了我们“孝”的尺度和正确的孝道。表示对其中过度夸大,做作,宣扬,以及错误腐朽的观念加以批判,就如其中二十四孝图中的“老莱娱亲”与“郭巨埋儿”就引起了鲁迅先生的反感与指责。反对白话者,反对一切编造的谣言与白话。

本人记得其中还有一篇印象较深,便是“无常”,本文主要写了“迎神赛会”这一天的情景,描写了人们在那天所扮演的各种鬼神,“鬼卒和鬼王是红红绿绿的衣裳,赤着脚;蓝脸,上面又花些鱼鳞,也许是龙鳞或别的什么鳞罢,我不大清楚。鬼卒拿着钢叉,叉环振得琅琅地响,鬼王拿的是一块小小的虎头牌……”但是在其中,使人们见到即有些紧张而又很高兴的便是“无常”,鲁迅描写他道:“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哭。”

以下这一段是鲁迅以及其他人们对活无常的看法:“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鲁迅说,在众多鬼神中,唯使人们有亲近之感的,便是无常,所以人们才会“大家就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朝花夕拾读后笔记3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我在寒假里读了这本书,他给我的感触很大。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比如范爱农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有比如“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这就是鲁迅在描写人外貌特征和习性时的特别手法。他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又增加了幽默感。

鲁迅不管是对他人的赞扬或批评以及对那人的各种看法,都豪不掩饰地写出来。因此,我比较喜欢他的文章。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长妈妈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讨厌她,特别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极不好,但她也懂得许多有趣的礼节,是我不耐烦的。之后,她给我讲“长毛”欺压百姓的残忍故事,他伟大的神力让我敬佩。然后,在我极度渴望者〈山海经〉时,阿长为我买来了。我又一次对她敬佩。最后,她辞了人世,我默默为她祈祷。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对她态度的转变,突出了阿长的朴实。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寻味,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

如今,中国还有很多陋习,我想我会改变它们,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朝花夕拾读后笔记4

初读这本书,讲实话,我也不是很读得懂。就连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也是学得似懂非懂的。我甚至觉得:鲁迅的这些文章,看起来简直就是象在跟你聊天似的,哪算得上什么名着?

后来多读了几遍,我懂得了,不要把这样的名着当作美文,其实,这本书的文章看似“聊天”也正是鲁迅的文字魅力所在。它看上去很朴实,甚至比较口语化,但为什么却能够深深地吸引人呢?就是因为这样的朴实,让人感觉很亲切,就象他站在你面前跟你诉说着什么似的,“说”到兴奋处,文字又会变得非常热烈,这就让人能够从中品味和感受鲁迅的点点滴滴。

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是的,这个特点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中表现得一览无遗。一开头,便以“寻咒”从侧面点出中心,接下来便诉说了一段他童年的一段故事。其实,鲁迅先生是话中有话啊,他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其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即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连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侯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朝花夕拾》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文章,我是比较喜欢的。首先,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欢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再加上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可以看到那个人似乎站在你面前一样。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

朝花夕拾读后笔记5

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