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优秀范文

更新时间:2023-08-06 03:40:45 来源:高考在线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一个满心烂漫而又美丽的女人嫁给了一个老实愚钝的男人,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夏尔单调、麻木,空有一片仁心,却无知无趣无感。爱玛的思想无法与他诉说,他们生活上越接近,心理上的距离反倒越远了。

  “他以为她快乐,不知道他怨恨的,正是这种雷打不动的稳定,心平气和的迟钝。”

  她不满于琐碎无趣的日常,她不喜无聊无能的丈夫,她甚至怨念他对她卑微全情的好—她觉得目前的生活配不上她。

  她也曾如春天的清晨般美好,只是曾经对爱情的幻想破灭,好似深陷牢狱,她的生机和灵气渐渐消失。爱玛的问题在于,她不满于现在的生活,又不知道或没有能力做出改变,于是只能误入歧途。

  她先后经历了两个情夫,渐渐的沉迷声色和物质享受,为此欺骗夏尔,债台高筑,她以为追寻到了自己想要的爱情。可是她越陷越深,幻想得到更多的幸福,却把所剩无几的幸福挥霍得一干二净了。

  “新奇的魅力,渐渐地像件衣裳那般滑脱,裸露出情爱永恒的单调,始终是同样的模式,同样的腔调。”爱玛的梦想破灭了。

  爱玛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但我却很同情她。夏尔的愚钝令人厌恶,但他的仁厚也令人无可指摘。也许一开始她就嫁错了人,嫁错了之后又不懂得欣赏和感恩这个平凡医生的种种好处。

  大部分悲剧中都闪烁着哲学的光辉。每个人身上其实都藏着一个包法利夫人,也有可能要面对一个包法利。这世上少有天生的贞洁烈女,同样也少见荡妇,人们只是在摇摆中,在挣扎中,稍稍前进了一步,或稍稍退后了一步,便被打上不同的标签。爱玛的悲剧在于,她首先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很大程度上自视过高),其次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盲目地去追求。最重要的,她没有立身于世界的工作和人生目标的支撑,于是混混沌沌,被欲望、虚荣心和不知所起的愤怒裹挟着走向自我灭亡的道路。

  说到底,是一个人如何把握和平衡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即便不满现实也要尊重现实,即便拥有理想也要警惕那是否只是错误的幻象。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命运悲惨的主要原因是抱着一个错误的幸福观。

  结束了《包法利夫人》一书的阅读。总结如下:包法利夫人(爱玛),本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农村姑娘,美丽、善良、聪明,由于接受了贵族式教育,深受浪漫主义虚构故事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幸福观。婚后,她不满婚姻不满丈夫,不顾家庭,执迷追求她所谓的“爱情、幸福”,逐渐堕落——红杏出墙,不幸的是她的全部真情换来的却是虚情假意;最终导致身败名裂、负债累累,服毒自杀。包法利先生,一个诚实憨厚的医生,生性胆小懦弱,过分溺爱他的美娇妻(爱玛),人云亦云,听之任之;最后才得知原来早已被爱妻背叛,悲惨绝望而死。包法利小姐(贝尔特),一个最可怜的受害着,从小缺少亲情,后来连个可以依靠的亲人都没有,更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孤单无助的活在这个对她来说残酷无比的世界。

  一个错误的幸福观,一份没有把握的婚姻,两颗不能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心,是无法得到幸福的;盲目的婚姻最终总是害人害己,而最无辜最可怜的是孩子。如果两个人没有想清楚,没有准备好,那么请千万不要盲目的结婚生子!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读完《包法利夫人》这本书后,心中的感触很多,可能和年龄有关,最初发这本书时,刘老师说在二十年前就读过了,我相信二十年前和现在读的感受肯定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婚姻的沉淀,感觉到自己一点一点的成长,幸福的婚姻生活对于女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艾玛少女般单纯的思想,对爱情的浪漫幻想,相信是许多女人年轻时都有过的,但是现实中的矛盾在于她偏嫁了一个平凡的医生为妻,跟她想要的浪漫生活相差甚远,但是她为了虚无缥缈的浪漫爱情,背叛了婚姻,为此债台高筑,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认真养育过,至此只能说明艾玛是打着爱情幌子的虚荣女人,假如她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不追求奢侈的贵族生活,而是帮助丈夫打理医院,认真经营自己的家庭,也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而且她的丈夫是那样的迷恋并忠实于她。从另一方面来说,她的丈夫也是有责任的,夏尔对妻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但都是物质的满足,他几乎没有深入了解艾玛到底喜欢什么,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缺少沟通和交流。

  在过往的几十年里,开心过、忧伤过、愤怒过,但是都已经经历过,没有对与错。通过读这本书,我的最大收获是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脚踏实地的工作,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感谢刘老师提供这样的机会!对自己是一种督促,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长!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爱玛原是一个农家的女儿,父母却让她接受大家闺秀的教育,希看有一天她能走进资产阶级贵族的生活圈子。即使她有美丽的外貌,佼好的素质修养,但在那个身份等级严明,人们极重视家庭背景的年代,他们的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正是爱玛所接受的这种教育,感受到的贵族生活的奢侈糜华与她现实生活矛盾,而造就了她一生的痛苦。假如没有接受这种教育,没有亲身感受到奢华,她的期待向往和梦幻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她追求精神上的丰富,希看有一个风度翩翩的勇猛的男子爱她,给她所憧憬的甜蜜浪漫爱情。但她却不清楚她所期待的精神生活需要贵族式的物质作为后盾,最后她的精神追求变成了物欲和--x乐。

  对爱她的,把她当作高高在尚的女神的丈夫,她有内疚与自责。曾经试图努力成为一个贤妻良母,但是她的自责与内疚只是小河的涓涓细流,而物欲与--x乐是大海的波涛汹涌。波涛汹涌的猛烈撞击总是使她不顾一切往追求,连最后残留的一点妇道都丢弃了。

  她本来可以有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一个爱她的丈夫,只由于她不切实际的浪漫追求而把一切毁灭掉了。在她临死的时候,她有留恋她的丈夫和女儿,但她更期待快点离开喧嚣的人世,往天国。也许只有那一刻她做到了无牵无挂,只希看早点结束她痛苦的生命。

  爱玛的悲惨命运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冲突的结果,自她进修道院的那天起,她就无法摆脱这个悲惨的结局。

  人所接受的教育越高,精神生活就越丰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就越大,走向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大。近两个星期华浓四个跳楼自杀案子就引人深思,即使不明其中原因。但这种轻视生命的行为是我所不认同的。

  当人处马斯洛'五需求层次理论'的最低需求——满足生理上的需求,他们昼夜奔波劳碌只为解决温饱,希看生存下来。没有生命的来源,不用自杀也会自己走向死亡。要处于高层次的人向低层次的转变是一件极难接受的事,但有时也不妨往看一下身处比自己低层次的人的生活,可能你就会发现自己比较幸福。

  世上没有尽对,只有相对。唯心主义有时是不科学的,但也许会令你活得开心。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很久之前就知道《包法利夫人》的内容梗概。今天夏天终于有机会读它。

  夏尔其实并没有真才实学,他莫名其妙地通过了医学考试,成了一名医生。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个中年寡妇,妻子死后,他又娶了邻村的一个农民的女儿爱玛。他开始行医就名声大振,在治好了爱玛的父亲的病后,爱玛稀里煳涂地嫁给了他,成了包法利夫人。婚后爱玛生活孤寂,她开始思考爱情和男人。她认为自己的丈夫应该有异于其他一切男人,他应该是漂亮的、有灵性的、出类拔萃的、迷人的。然而,她的丈夫却粗俗不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应邀参加一个舞会,她见到了一些上流社会的男人和女人。她和男人跳舞,玩得很开心。回到家后,她还想念着她的舞会。包法利见他整天郁郁不乐,便决定搬家。

  他们从道特到了永镇。她怀孕了。到了永镇,她遇到了青年男子雷宏,他是个文书。她和他谈恋爱。女儿出生后,交由木匠的妻子喂养。她有更多的时间和雷宏谈情说爱。不久雷宏离开了永镇,她要跳楼,被夏尔发现并阻止了。很快她又遇到了罗道夫,罗道夫叁十出头,有和女人交往的丰富经验。他们相爱了,偷偷交往了叁年。最后爱玛要和他私奔,他逃跑了。爱玛失恋了,她病得要死。夏尔细心照顾她,她慢慢恢复健康。在鲁昂看戏时,她又遇到雷宏。雷宏这次一定要得到她,他们在一起了。她爱得太疯狂,不停地给情人送礼物。以至最后负债累累,法院要扣押她的不动产。她的情人帮不了她,她服毒自杀了。在她死后不久,夏尔发现了她两个情人写给她的情书。他说这是命。再后来他也死了。他们的女儿被送给一位姨妈抚养,姨妈生活穷苦,把她送去做工。

  整个小说写得就是一个女子企盼更绚丽的人生,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挣扎。我理解她。她的悲惨结局,不能怪她喜欢幻想。她一开始就错了。她年轻还读过书,不应该按着父亲的意思嫁给没有才学而又粗俗的夏尔。她并不了解他,只知道他有名气。婚后才感觉和他生活并不幸福。她内心孤独,渴望有激情的生活。当她遇到比夏尔好得多的男人,她就开始外遇。夏尔粗心大意,什幺都发现不了。为了向情人表达爱意,她大肆挥霍钱财,欠了很多账。于是就有了最后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