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浙江大学新生转专业要求和时间(政策说明)

更新时间:2023-08-02 08:24:09 来源:高考在线

浙江大学新生转专业要求和时间(政策说明)

一、浙江大学转专业条件

浙工大对成绩优秀的`一、二年级学生、有明显专长的学生或对元就读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申请重新选择专业,分为三种:

1、优秀生转专业;

2、特长生转专业;

3、兴趣生转专业。

可申请比例共可达40%【国际学院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转专业的范围仅限于优秀生转专业和特长生转专业,优秀生转专业的比例不超过该专业学生数的2%】

优秀生转专业:

第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列专业前20%,符合相关专业转入条件,可申请在全校范围转专业;第二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列专业前20%,符合相关专业转入条件,可申请在学院范围内转专业。艺术类学生原则上不能转出!

特长生转专业:

学生在某一专业上有明显专长,并已取得相应成果(如已出版专著、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在重大专业竞赛中获奖等),可申请转专业,申请专业应为其特长专业。

兴趣生转专业:

对原就读专业不感兴趣,公共基础课补考或重考后无不及格的学生,可申请从当年浙江省高考录取平均成绩高的专业转入高考录取平均成绩相对较低的专业。

二、第一轮、第二轮主修专业工作有哪些环节

1.第一轮专业确认(只能类内确认)

报名时间:10月11日10:00—10月15日15:00

专业遴选、公示时间:10月15日—10月31日

具体见各学院(系)网站通知,也可通过“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查询。

2. 第二轮专业确认(同时进行跨类和类内确认)

报名时间:11月15日11:00—11月17日15:00

专业遴选、公示时间:11月17日—11月24日16:00

学校公示时间:11月25日-12月2日

具体见各学院(系)网站通知,也可通过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查询。

第二轮专业确认时学生如对第一轮确认的专业没有更换意愿,则不需要提交申请;如学生对第一轮确认专业有更换意愿,则最多提交一个申请跨类或类内专业的志愿。各专业可组织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考察遴选,接收有明确专业志向、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接收学院(系)针对学生的申请进行遴选并公示。学生在第一轮确认后,再申请第二轮确认或转专业时,如未被申请专业接收的,原已确认的主修专业依然有效。

3.浙江省、上海市、北京等十四个实施高考改革的生源地学生第二轮确认时应符合选考科目要求且只能高分转低分。跨校级代码*确认视同转专业,学生跨校级代码确认后不得转专业。

*跨校级代码不同招生代码:浙江大学招生时代码分别为浙江大学(国标码10335)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国标码19335),包括哪些专业详见招生办。

跨类确认和转专业时须满足高考分数达到同年目标专业对应招生代码所在生源地的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

三、一共有几次转专业的机会,每次可以报与之前不同专业吗

总共有四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同学们可在入学两年内的寒假、暑假发起申请,转专业成功后机会中止。

每次可以申报不同的专业,但需关注各各学院(系)转专业修读课程及学业要求:

符合各专业的转专业基本要求后方可提出相关申请。

四、转不了专业但想学其他感兴趣的课程怎么办

建议以下三种方式进一步修读相关课程:

1.同学们可以通过选课系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2.通过智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进行自主学习。

3.学校设置了微辅修、辅修专业(或辅修项目)、辅修学位等多种形式的辅修形式,供学有余力的同学们修读,按照学校制定的辅修要求完成其它专业(含项目)相应课程修读和相关教学环节,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

五、转专业之后的课程修读方案要调整吗

转专业成功后需要按转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修读,否则无法毕业。教务处课程中心会在开学第二周安排特定时间为学籍异动同学安排单独选课时间,请及时关注选课通知。

六、特殊招生录取的同学转专业流程

招生时有政策规定或约定的学生(包括三位一体、提前批、强基计划、外语类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艺术团等),按招生章程、招生简章或相关约定执行。

七、转专业后宿舍是否变动

宿舍按“2+2”模式管理,暨大一大二期间无论是否转专业,原则上宿舍不做变动,待大二结束统一进行宿舍再分配。如确需申请换宿舍,请联系紫金港宿管中心, 咨询是否有空床位。

浙江大学新生开学时间在哪个校区及军训时间安排

浙江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有没有独立卫生间(内部图片)

浙江大学高考录取结果和通知书什么时候公布查询(附查询入口)

浙江大学全国最新排名,浙江大学排名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是什么

复读生高考励志故事:高五生,上浙江大学(2)

复读生高考励志故事:高五生,上浙江大学

俞敏洪浙江大学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