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福建医科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更新时间:2024-04-29 15:55:19 来源:高考在线

很多考生都在向高考在线徐老师,福建医科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在贵州的考生排名最低需要多少才可以上福建医科大学,没关系今天徐老师帮助大家整理了近五年的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名位次,希望大家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有帮助。

福建医科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一、福建医科大学贵州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473分至557分,录取位次在43591 至9303区间,贵州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福建医科大学。

1、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351名;

2、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575名;

3、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3591名;

4、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2984名;

5、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8009名;

二、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489 29351 86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552 9303 10

2、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486 32575 84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558 9642 12

3、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83 43591 78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528 14623 8

4、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73 42984 90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525 13825 10

5、福建医科大学在贵州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贵州 理科 本二 492 38009 116
2018 贵州 文科 本二 557 13806 22
长春师范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石家庄铁道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福建医科大学在北京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4年多少人
宁波诺丁汉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上海海洋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辽宁师范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江西师范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沈阳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遵义医科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福建医科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福建医科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福建医科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三、福建医科大学学校最新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80多年来,学校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砥砺“改善国民卫生的先锋,东南医药界的柱石”的初心,形成了“以人为本、求是至臻”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孕育了“崇真向善、精诚致远”的校风、“厚德敬业”的教风和“博学笃行”的学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学校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规划占地约1550亩。设有21个学院(部),29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3450多人(含附属医院),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与海内外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校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合作。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含临床教师)163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12%,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68.43%。拥有国家“*”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