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实验》教案
(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7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
堵住揭开:判断
(2)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
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可通过换词理解)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4.指导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人
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二、精读指导
1.理解第一段:
(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产生好奇:一一一
(2)交流。(板书:凭什么)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①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琶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②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4)指导朗读。
突出句中重点词语,渎好疑问的涪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来写?
2.理解第二段
实验的情况怎样?
(1)默读,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
①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
②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③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屯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第一次)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交流,相机点拨。(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①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板书:做法结果思考)
②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
①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②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
(板书:发现原来是)
(6)指导朗读。
注意通过停顿体现出实验过程的层次。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琶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7)小结
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丁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大月巳实验,刁;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1.分部分复述;
借助板书,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
同桌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2.完整复述。
指名复述,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人
1.斯帕拉捷是怎样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详细地复述。
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要注意观察,对一些现象进行思考,要勇于探索等)
3.过渡:斯帕拉捷的实验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二、精读指导(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体呢?
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将其中的奥妙说一说。(同时可画图或动作演示)
(2)把自己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板书:超声波)
4.齐渎课文最后一句。
说说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
(板书:巨大恩惠)
又交流:读了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
(二)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进而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按通常做法,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飞行现象上发现超声波的,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潜心研究,造福人类的精神。这样教,且不说能不能真正学得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仅说这样教,和上自然课、科学课有什么差别,难不成语文课主要是用来了解科学知识、掌握实验方法的?这便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需澄清的一个问题语文课教什么,也是新课程所极力反对教教材、大力倡导用教材教的缘故。所以,即使在教学目标中冠以自主、探究、合作等时尚用语,但如果不是在用教材教学生学语文,而是教教材,那么可以说,这样的教依然是失却语文意义的。
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应该确立这样一种观念:首要的是凭借语文材料教学生生成与语文发展有关的智慧。即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对语文具有一种敏感,能思索、体味、探究语言文字内容与形式所承载的有利于语文发展的信息,从而建构与生成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经验。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其特有的科学性,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其它学科的不同,就在于它并不是体现在对知识体系的有序呈现上,而是体现在对语文本身的探索****悟和独特性理解上。体现在对知识的质疑、批判以及不懈的思考与探索,并以知识的主人意识对它们灵活运用,积极地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而不是被事实性材料所控制,受知识所奴役。唯有这样的学习,才是一种完整的生命意识的展现,也是个体主观精神对客观存在认识的智慧呈现。这应该是语文学科对求真的一种体认。
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所以我把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能通过阅读,凭借语言文字,经历科学家发现的过程,着重探究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出的特点,并能有机地进行语言的转换与再创。
正如前面几篇例说中所述,在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时,教师要明确两点:一、什么是学生在该阶段语文学习发展所需要的;二、这篇课文所呈现出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学生学习的凭借,如果说课文所呈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同时适合学生在该阶段语文学习发展的需求,那么就可以有机结合,确立为教学的目标、任务。从这个目标的陈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出的特点是个关键所在。那么,这篇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的特点是什么呢?最主要就是作者在陈述这个事实时,语言组织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想象空间。如作者第1自然段末引出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这个疑问后,紧接着就在第2自然段里,介绍了斯帕拉捷第一次实验的全部事实。两段文字之间,恰巧少了进一步提出假设的文字,而这部分文字,作者却用补白的方式放在第三自然段里作了说明。后面的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实验假设,作者干脆作了省略处理。作为科学实验,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语言文字的描述,这样的跳跃却给学生的质疑、思考、探究、创新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于是,我对教学过程作了这样设计:
章
一、话说科学,诱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为什么?你们知道科学的任何一次发明、发现都是从哪儿开始的吗?
2、师:课文《夜晚的实验》讲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发现的故事,让我们一块去经历一下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同时探究一下课文在表述这个故事时有什么特点,好吗?
二、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看见了一个什么现象?
②这位科学家一共做了哪几次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从哪儿开始的?
注:学生交流时,可让学生把人物、时间、现象、疑问、实验的有关内容写在黑板上。
2、师:你能把这些疑问处都找出来吗?
三、读中诱疑,转换创新。
1、师:下面我们来研究第1次实验和第1个疑问之间的关系好吗?
谁愿把第2自然段读一下?(指名数人读)
2、师:再请同学把第1个疑问句读一下。(可找两三人)
3、师:你们觉得科学家斯帕拉捷所做的第一个实验,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吗?
注1:如果学生听不懂,可换个角度:假如你就是斯帕拉捷,你看到这个现象,产生这个疑问,会马上就去做这个蒙眼睛的实验?
注1: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是,一种是不是。可让学生说说理由,展开矛盾,让同学们仔细听辨,哪部分同学说得更有道理。
4、师:可是,作者写了斯帕拉捷的这个疑问后,却紧接着就写了斯帕拉捷做的第1个实验。这样写,你们觉得合适吗?
注:不管是说合适还是不合适,都要说出理由,这样就有可能自然地说到第3自然段的有关内容上。
5、师: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有没有说清,如果认为说清了,能说说作者说清了什么吗?
注:学生可能会说作者在这里说清了第1次实验的理由或假设,教师可在原有板书中添加假设。
6、师:假如我们要改变一下作者这样的表达方式,你觉得可以怎样改?
注1:学生会把假设的内容放在第1句疑问后说。当学生在尝试语言转换再创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听,思考怎样把表达清楚意思、恰当使用句式。
四、读中质询,感悟再创。
1、师:请同学们读读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的描述,你觉得这三次描述中,哪些地方可说得更清楚点,读过以后和同桌交流、商讨一下,行吗?
2、学生集体交流。
注1:学生继上学习后,一般能发现第2次和第4次实验的描述缺乏一定的假说。交流时可让学生说清文字的描述缺失了什么。
注2:当学生在语言重组和再创时,可引导学生注意添加有关假说的句式,要多样化,尽可能不与上面的句式雷同。
3、师: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
注:这一步着重是让学生再梳理一下科学发现的全过程,体味科学研究就是从身边的现象开始,从疑问开始,进而提出假说,不断实验,逐步逼近实质的过程。
五、再读感悟,发现意义。
1、师:作为一个科学实验,是不是仅仅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79小节,想想科学家为什么对蝙蝠飞行的秘密还要继续研究下去,目的何在?
注:学生可能会马上说到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这个目的上去,教师可引发学生再读第8自然段,想想继续研究的目的,首先应是什么。
2、师:能说说科学家对其它事物或现象的研究,从中发现了什么而发明创造,造福人类的事例吗?
六、回顾小结,诱发再探。
1、师:读了这个故事,研究了这篇课文语言文字的特点,你有哪些启发和收获。
注:这里的回顾、小结,不应仅仅指向教材内容所呈现的科学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所持的态度和精神,还应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对课文表达的学习上,有什么收获和启发,以让学生建构一种批判、反思、深究、再创的学习品质。
2、师: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⑴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⑵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注:探究方式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但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交流中辨别、区分、选择。同时还可有机引导学生搜寻相关资料,证明个人见解。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小数乘除法》教案设计2023-08-04 11:46:16
真诚温暖的早安心语语录41句2023-08-18 03:00:05
越狱男主经典台词2023-08-04 09:18:02
《小数乘除法》教案设计2023-08-04 11:46:16
大班音乐课教案《森林狂想曲》含反思2023-08-10 07:43:49
《我们的城市》教案2023-08-02 21:34:08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玩小货车》教案2023-08-09 15:47:59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8-01 16:24:19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8-05 06: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