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关于荷花教案集锦八篇

更新时间:2023-08-06 05:55:24 来源:高考在线

荷花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并用小标题概括。

  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检查预习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夫妻话别(开端)

  敌我遭遇——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成立队伍(尾声)

  四、重点探讨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提示:人物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考虑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应等因素,充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去体味,进而理解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叙述人的语言由一人读),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

  (2)鉴赏讨论:

  问: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问: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3、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举一例进行讨论。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4、小说的情感:

  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权,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的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返顾地为丈夫们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们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这些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亲情,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

  (l)介绍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

  (2)学生回答“思考与练习”一。

  明确: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3)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完成“思考与练习”四。

  2、情景作文,要求突出对话的个性化。试围绕谈理想或其他话题写一段对话。

  板书:

  课文检测题

  一、认真阅读景物描写片段,体味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1、“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水生嫂们的心情开始由忧变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叶象铜墙铁壁——暗寓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象铜墙铁壁。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寓白洋淀的妇女们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二、《荷花淀》中有一段五人对话的描写: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1、这段对话描写出自五个青年妇女之口,她们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又显示不同个性特点。请按以上所标的顺序简要说明各自个性特点:

  A、机智伶俐 B、爽朗直率 C、稳重谨慎 D、性急冒失 E、忸怩含蓄

  2、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B)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三、指出以下各句画线词的表达作用: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准确地表达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2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

  3、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爱带戏谚的感情。)

  4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

  注:以上练习中括号里和横线的文字是参考答案。

  教案点评: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难点:以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为突破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3、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4、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荷花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一)板书课题,读题。

  (二)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一)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

  (二)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三)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四)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一)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二)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

  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

  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我看荷花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二)总结:

  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一)回忆旧知:

  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二)提示方法:

  我们该怎样去学习?

  1.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

  2.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

  3.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一)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

  提示:(1)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

  (2)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1)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

  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

  (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

  (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

  (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2)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

  (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3)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

  (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

  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二)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三)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

  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1)我变荷花的情景;(2)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3)风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课文3.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板书

荷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教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教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教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荷花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欣赏《荷花姐姐的伞》选自幼儿园中班下期语言教材,它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它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反映了美好的大自然现象。

  我班幼儿喜欢听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美、意境美的美感知不足,缺乏联想。

  活动目标

  1、有听散文的兴趣,能感受散文语句和内容的美。

  2、理解散文内容,尝试理解散文的意境美并能进行联想;理解词语:翠绿、躲、鹭鸶。

  3、能注意地听,根据散文的节奏和意境用语言和体态动作表现散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散文内容,尝试理解散文的意境美并能进行联想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感知夏天明显的季节特点。

  (2)观察池塘中荷花、荷叶的形态和雨点(水珠)落到荷叶上的情景。

  (3)终点认识鹭鸶、观察翠绿的物品。

  2、材料准备

  (1)根据散文内容制作课件一套。

  (2)情景布置:池塘。

  (3)荷花、荷叶、动物头饰若干;轻柔的音乐。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优美的音乐响起,幼儿围坐在“池塘边”,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并进行简单提问:“散文里讲到了什么季节?有谁?荷花姐姐打着一把翠绿的伞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展开部分:课件演示, 了解散文内容。

  1、,分段播放课件,以递进方式提问。第一段时,老师问:“夏天,荷花姐姐打着一把什么样的伞站在池塘边?翠绿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你见过什么样的东西是翠绿色的?”第二段时老师问:“荷叶姐姐打着一把翠绿的伞,有谁过来了?是怎么来的?它们来了之后是怎么样在荷花姐姐的伞下的呢?”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激发幼儿听散文的兴趣,让幼儿有美的享受。最后,老师以:“它们都躲在了荷花姐姐的伞下,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将幼儿引入了散文的第三段。

  教师巧妙地借助课件所展示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并散文内容,突破活动中对个别词语的理解。同时,也为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做了铺垫。

  2、教师配乐朗诵,请幼儿闭眼欣赏。

  老师问:“听了这篇散文你感觉怎样?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内容美,从而突破难点。

  结束部分: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联想夏天的意境。

  1、幼儿在情景中,站在“池塘边”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幼儿用动作表现。

  2、自主选择角色(头饰),用体态动作和语言自由表现。

  教学反思

  上本次活动时因正值夏季来临,结合到季节特征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目标都基本达到,因活动准备充分,同时过程中根据幼儿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采用视听讲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法,使幼儿充分理解到散文的内容,和感受散文的意境美,为教学难点做好了铺垫;游戏中又充分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所以孩子的参与 性非常的高,如果再上一次,我将在幼儿感受散文意境美的方面进一步做好启发,让孩子们能真正的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

荷花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荷花的花朵、叶子、根茎、果实,初步了解荷花的主要特征。

  2、了解荷花不仅可以欣赏而且每部分还可以用来做健康食品。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60——41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纸工的方法现场做出一朵荷花,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将一片片的花瓣和荷叶贴起来后放在水盆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花瓣和叶子,现在我将她们粘贴起来,请你们看看粘贴好的是一朵什么花?

  2、教师:看出是什么花了吗?为什么你说是荷花?你在哪里见过荷花呢?

  教师:先请幼儿观察荷花,看看颜色这些之类的。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观察。

  二、看图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

  教师:荷花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画面上每朵荷花都一样吗?都是怎样的?请你们用双手做出动作来表示一下。

  这里请幼儿是再次的去观察,请他们做形状和动作的话也是在加深他们的印象。

  教师:荷花是什么样的?你感觉它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它像什么?你觉得它漂亮吗?为什么?

  从荷花的外型开始给幼儿进行介绍,让幼儿开始仔细的观察荷花,从而也对荷花的喜欢和欣赏。

  教师出示一个莲蓬后提问。教师:这是什么?你见过吗?它像什么?在哪里见过?它和荷花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它就是荷花中间的的花蕊。当花瓣凋谢后,花蕊就会由黄色变成绿色。莲蓬中间有什么?

  教师: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莲藕和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了解荷花各部分都可以用来做健康食品。

  教师:你见过这些食品吗?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说说它是用荷花的哪部分做的?你吃过吗?感觉怎样?

  四、游戏:荷花荷叶几时开。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教师在圈内。当教师说到“开两朵”时,其余幼儿就要两两围圈。效果分析:

荷花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语)。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

  “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

  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

  ⑴ 助比较区别。

  ⑵ 借助想象展开。

  ⑶ 借助语言媒介。

  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⑴ 课件展示:

  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⑵ 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

  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畅谈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⑵ 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 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

  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② 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3、指导背诵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

  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五、略读第一段

  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荷花教案 篇7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呢?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课时目标】

  1、集思广益,多形式学习课文生字,重点理解:花骨朵、莲蓬、姿势、翩翩起舞和挨挨挤挤。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脉络,重点学习第2段。

  3、反复诵读,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重点】

  有层次的读,学习第2段,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有思维,有创新。

  【教学过程】

  一、说荷花,引课题

  1、用一个词形容看到过的荷花。

  2、看荷花图片,再说说亲眼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

  3、边看图边穿插学习词语:花骨朵、莲蓬、姿势和翩翩起舞。

  二、读荷花,初感知

  1、提出主题:作者是 看荷花的,从哪一段发现的?

  2、由学生发挥,相机诵读课文:

  如从第一段中发现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

  ⑴ 引导第一段:两人读。

  概括:闻到荷香。

  如从第二段中发现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荷花。

  ⑵ 引导第二段:比赛读。

  概括:观察形状。

  如从第三段中发现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⑶ 引导第三段:榜样读。

  概括:欣赏姿势。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出神地看荷花。

  ⑷ 引导第四段:示范读。

  概括:想象情景。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入迷地看荷花。

  ⑸ 引导第五段:集体读。

  概括:回到现实。

  3、整理课文脉络。

  三、再读荷花,感悟荷花的美

  1、读第2段,说说哪个词或哪个句你特别喜欢,为什么?

  2、挨挨挤挤:动作理解。请学生一个个来“挨挨挤挤”,形象感知荷叶很茂盛,荷花长得好。

  3、重点感悟: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看图,读原句子)

  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地长出来。

  (再读句子)

  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地长出来,它们仿佛想。

  动作演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请学生冒出各种姿势)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4、美美第读这一段,并由比赛选出“朗读红花奖”和“朗读绿叶奖”。

  四、再看荷花,表真情

  1、再看荷花图,说说荷花。

  2、诵读自己的心声。

  5、自评互评。

荷花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小节。

  2、体味白荷花的种种姿态,感受白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欣赏荷花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

  1、同学们见过荷花吗?看。(映示图片)这是什么样的荷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2、播放录像。

  这么几朵荷花就给同学们带来这么美的感受,如果有一池的白荷花呈现在你们面前,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欣赏。

  3、谈感受。

  欣赏了这一池活生生的白荷花,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揭示课题。

  是啊,著名作家叶圣陶就把这一池的荷花描写了下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进课文,去观赏,去感受这一池美丽的白荷花。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吧!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指名读。

  好,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读通读顺。哪些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三、研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同学们说说看那些小节具体描写了美丽的荷花?

  2、自主学习。

  那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荷花的美读出来吗?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好好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你们读给大家听。

  3、大组交流。

  第2节:

  (1)(映示语段)

  ▲“荷叶挨挨济济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为什么这么读?(图文对照)

  点拨:理解挨挨济济(叶子多很美)还有呢?(色美,形美)

  ▲“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图文对照)

  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非常了不起了。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冒”字写得特别美,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得、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指名朗读。

  ▲“有的才------。有的花瓣儿全都------。有的还是------,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你喜欢它什么?(哪些姿势)

  出示图,图文对照。

  谁再来读?

  (2)有感情齐读。

  荷花真美。作者写得多有顺序,先写荷叶,再写荷花,重点写了荷花冒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读一读。

  第3节:

  过渡:哪些同学喜欢第三节,谁来读?

  (1)(映示语段)

  ▲“这么多的白荷花,----。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你为什么在“看看这一朵,很美;”的后面停顿了一下?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老师不明白,明明是一池的荷花,怎么会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呢?谁来帮帮我?

  画家是谁?

  (2)赛读。

  你们能想象着当时的情景给大家读读吗?谁来?

  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齐读。第4、5节:

  (1)过渡: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细看荷花,还各有各的姿态呢。看着眼前的一池荷花,我——(引读:第四节。)

  (2)在这一段里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写得精彩?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也可以根据内容配上动作。

  (3)(映示语段)

  ▲舞动的荷花

  “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荷花在风中舞动,太美了。谁能把自己当作荷花,边读边舞起来?

  ▲静止的荷花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哪儿。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

  假如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静静地站在那儿,还会有什么动物也会来和你说话呢?

  (真有趣。)

  (4)表演读。

  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荷花仙子,一起来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最想做什么?

  学生“随心所欲”

  1、想当主持人:绘声绘色美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当画家:画一画心中的荷花,配上解说词。

  3、想当作家:积累文中的妙词佳句,用你的妙笔仿写一种花。

  4、想当研究员:查找资料,研究荷花的根茎叶,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读。

  2、指导:

  “蓬”是“逢”字上面丁一个草字头。

  “蹈”右边的笔顺,跟着板演书空。

  六、板书设计:

   荷花

  叶挨挨济济像

  看

  花有的……有的……有的……活的画

  想风吹来风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