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海通精神》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10 21:30:39 来源:高考在线

《海通精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 启发学生认识“海通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3. 归纳出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一般模式。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见到、听到各种事情,接触各样人物。对这些人和事,我们常会产生一些想法,想要发表一下看法,把这些想法看法写下来,就成了“一事一议”式的议论文。这里所说的“事”,除了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还可以是由别人(包括书报、广播、影视等)所提供的信息。而“议”则是自己对这些人事、现象的认识、联想、议论。这类议论文常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一般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先叙事,后说理。

  2.自读课文,根据叙议的侧重将课文分成两大部分,并分别概括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介绍海通和尚修凿大佛的业赞扬“海通精神”。

  第二部分(第4、5段)联系*建设的实际“海通精神”的现实意义。

  3.读析课文。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思考:

  ①找出这一部分中属于“叙”的内容。

  ②用扼要的语言概括“叙”的内容。

  ③在上述内容中,作者略写什么?详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详略?

  明确:第1段与第2段的开头至“要钱一个没有”都以“叙”为主。这些“叙”主要介绍两项内容:一是写游览乐山,介绍乐山大佛的位置与雄伟;二是写游“海师洞”,介绍海通修凿大佛的事迹。介绍乐山大佛时强调它“高与山齐”“拔地而起”的气势,隐含着对大佛的修凿者的钦佩之情,文章点到即止,未作铺叙。写游海师洞,见到海通像也是一笔带过。接着写海通修凿大佛之难一一是筹款难,二是与豪绅、官吏抗争难,文章详写这些“难”是为了突出海通精神的伟大。

  (2)第3段写对海通的敬意。为什么“不起眼的小小山洞和海通托盘的塑像”会“远比乐山大佛高大”?这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明确:因为在海通身上体现了一种伟大的事业心与坚毅的精神,这是比乐山大佛还要高大的凛然之气,所以“只参观乐山大佛而不访问海师洞”就有负此行了。这段与第2段相照应,在结构上是全文由“叙”到“议”的过渡。

  (3)速读四、五段,并思考:

  ①什么是海通精神?

  ②具体说说作者由海通修佛联想到什么?

  ③海通修凿大佛同建设*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

  ④文章是如何展开议论的?

  明确:所谓“海通精神”就是伟大的事业心与坚毅不折的精神。作者由海通修凿大佛联想到建设*的伟业,因为这二者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与坚毅不折的.精神。第四段的“无论干什么事业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就是二者的联系点。文章在点明“海通精神”的内涵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先从正面联系实际论述*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工程,各个岗位的同志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再从反面分析缺乏事业心的表现及危害。文章列举三种人的表现:一种是有事业心的人;再一种是对工作敷衍塞责、对群众漠不关心,在个人利益上却费尽心机的人;还有一种是任意挥霍国家资财的人。后两种人与*的建设事业是不相容的,他们的行为和海通精神截然相反。

  (4)文章通过上述正反对比论述,推出了怎样的结论?

  明确:从*建设的实际出发,从我们正在努力纠正不正之风考虑,作者认为“海通精神是值得大大发扬的”,这是全文的中心,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