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荀子》及相关文学知识,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并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味文中蕴涵的“学习之道”,通过研读文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有关君子学习的智慧,明确君子学习的态度以及具体的做法。
教学难点:
了解荀子思想;深入浅出,明确现实中学习的意义,能学以致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齐读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劝导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抓紧时间,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2.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指出先秦儒家三个时期的三位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对话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指出先秦议论文发展的三个阶段),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本文标题“劝学”,如何理解?“劝”字是”六书”构字法的.哪一种?
明确:勸,从力雚声,形声字。形旁“力”,象古时耕地的农具耒之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有勉励之义,如“励、努、勉、勖。劝学意思是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二、朗读感知
1.放录音,正音正字。(见课件)
2.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3.本文一共4段,各段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积”“不舍”“用心一”。
三、文本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掌握基础知识。
(1)重要词义。(见课件)
(2)通假字。
輮以为轮;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其曲中规;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思考探究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出中心论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第二段中哪一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其余五组比喻句与这一句有什么联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3.试一试,背一背。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掌握基础知识。
(1)重要词义。(见课件)
(2)通假字:君子生非异也。
(3)词类活用:非利足也;非能水也;登高而招。
(4)古今异义(古/今):声非加疾也;假舆马者;绝江河。
(5)特殊句式:善假于物也。
2.思考探究。
(1)、第三段中哪一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这一段使用了五个比喻句,谈到了与学习相关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跂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3.试一试,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第4段
1.掌握基础知识。
(1)重要词义。(见课件)
(2)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积善成德。
(3)古今异义(古/今):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爪牙之利。
(4)特殊句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思考探究。
(1)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此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2)在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十个比喻句来说理,这十个比喻句从意思上看,可以分为几层?
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3.尝试背诵。
四、合作探究
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这些比喻句分别是用来证明哪一种观点的,以及设喻的特点。
阐明学习的意义: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故木受绳则直;⑤金就砺则利。
阐明学习的作用: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正);
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
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反);
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正);
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反);
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
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正);
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反)。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⑴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⑵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
②正反设喻。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⑶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2.除采用喻证法外,本文还运用了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五、延伸拓展
1.孔子《论语》中的“君子”观: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结合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如果你是荀子,你会怎样说?
参考答案
1.荀子曰:学方能为君子。
2.君子对待学习有“不可以已”的态度,学习的方法是不能停止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博学、参省、假物、积累、坚持、专一。这样做了以后,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你的知识储备中有没有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和事,不断激励着你前行。试着与大家分享。
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匡衡凿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劝学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学家子思“五之法”);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孟驰北:生命的张力与炙热;
梁启超: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诗。一生勤奋,著述宏富。政治活动占据大量时间之外,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之多,各种著述1400多万字,148卷的《饮冰室合集》;
周汝昌:诗成掩卷去,脂斋余香沉。一卷《红楼》触百思,一生痴迷,终有所成;溘然长逝,无怨无悔……
小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抹背影,悠悠水长,他们的求学精神、道德修养让我们敬仰,我们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学问、修养。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巴东三峡》教案及教学反思2023-08-04 09:03:33
三年级《太阳是大家的》教案设计2023-08-09 11:04:0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本2023-08-13 23:39:05
《巴东三峡》教案及教学反思2023-08-04 09:03:33
三年级《太阳是大家的》教案设计2023-08-09 11:04:0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本2023-08-13 23:39:05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玩小货车》教案2023-08-09 15:47:59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8-01 16:24:19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8-05 06: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