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1
《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平均分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圈一圈,算一算,拼一拼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意义。然后尝试摆一摆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观察大量算式归纳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知道余数比除数小,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同时感受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用“8根小棒,每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能摆几个?”引入。然后再加1根小棒,变成9根能摆几个了,引出有多余的1根小棒,以此类推,让学生更加深刻感知余数的意义。一节课上下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基本掌握,当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最后的练习安排妥当,最后的判断题的错误有可能不是余数的错误,而是计算的错误,改成以下形式实现,☆÷5=6……△,△可能是几?
2、摆小棒的操作方法单一,层次可再加强。
3、在整个课堂活动中,让学生说的机会太少,而是我一直在灌输,以后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说多做,自己多引导。
4、余数和除数的结论得出的太快,节奏可放慢一点,让学生慢慢发现余数和除数有关系,从而引出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5、缺少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6、对于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的问题上,对于余数为什么不是4可以适当扩展,为什么5不行,那6呢?7呢?
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进一步改正这些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2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我觉得设计的这几个环节比较好。1,以分苹果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的热情。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了什么是余数。
2,在发牌的实际操作中,感受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探究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在练习中,熟练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验证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让学生懂得每个规律的形成,每次大胆的猜想都要经过不断的验证,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知识的作风。
4,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锻炼思维,让孩子们觉得数学很有趣,很深奥,有很多秘密可以探寻,就象在果园,跳一跳能摘到很多果子,甚至是最好最难得的果子。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我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竖式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
本节课我觉得节奏过快,内容过多,没有给学生巩固与消化的空间,从而感觉整堂课下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以落实,只是很肤浅地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上认识了竖式计算。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如何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将是我最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3
一、在计算教学中创设情境很重要。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就是这样。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感兴趣,我想了很久,终于让我想出了办法。我在引入本小节的教学时,我没有用书上的例题,而是创设了一个情境:分梨子游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堂课学生都很快乐的学习,而且知识掌握的很好。
二、计算教学要重视问题的探究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课堂教学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就应创设活动化、开放化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去尝试,去摸索,实现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我采用游戏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引发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组织教学一方面是从三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余数比除数小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模糊的感性认识,以及自己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和同学之间的讨论,展开思考,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三、计算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形成之间,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目,加强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总而言之,不要把计算课看成单纯性的计算,要理解成是学习活动,就会很自然地使计算与社会实践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会使计算课堂成为一个多彩的兴趣王。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4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设计时是从创设运动会的情景出发,让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效果也较好。但如果深入地去反思本节课,就会发现本节课“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孩子过多地关注生活情节,孩子们对生活情景的兴趣大于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情景中的生活因素较多,使教学花费时间较多,导致练习的量不够,使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高效。
是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生活情境为依托呢?能不能在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中追求实效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重新设计了《有余数除法》的新知部分教学,旨在凸显数学课的“数学味”,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上做一种新的尝试。
总之,教学后,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上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情境具有“数学味”;其次,提供安静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进行数学的思考;最后要构建生活的数学学习原型,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这次教学尝试,我欣喜地看到,整节课孩子们自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他们被数学问题所吸引,他们为解决问题而思考,课堂教学活动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整节课,孩子们时而安静地思考、时而踊跃地发言,时而安静地书写、时而大胆地表达……。课堂上动静交替,孩子们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5
“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难点,它是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的,学生在理解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因此,在设计这部分的教学时,应寻求一些捷径,帮助学生少走弯路。为此,精心设计了一些环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改变例题的呈现方式,将例题“动画”,使它更富有思考的挑战性,从而实现把思考、操作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了孩子们,以孩子们为主体,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学习机会,并且在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让他们“分一分”、“记一记”、“说一说”,提高操作质量。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给结果分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写一写”是把学生的具体感知进行抽象的过程,是形成“余数”概念的主要环节。教学时,通过一系列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由“没剩余”引出“有剩余”,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培养了抽象思维,获得了探究新知的活动经验。在设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列竖式,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各种错误情况进行板演,在纠错中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实践证明,先练后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现新知识的过程中去,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交流中,将问题一一呈现,交给学生自己判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师要积极探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6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先动手摆,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里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节课教学有余数除法,分四步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
首先是操作活动。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分小棒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余数”
(1)让学生分一分小棒。10根小棒,每人两根,可以分给几个人。
(2)小组合作将10根小棒每人分3根、4根、5根、六根。通过这个坏节,让学生有了“分剩下的就是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3)揭示课题。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组织学生通过操作、填表、观察、分类、交流等活动,发现平均分东西时,不是都能正好全部分完的,经常可能还剩下一些不够继续分,从而初步形成“剩余”的表象。接着以10根小棒,每人分得3根,还剩1根这种情况为例,讲述怎样写成除法算式,使学生知道剩余的1根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然后让学生“试一试”,把分小棒有剩余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分别用除法表示,在模仿中继续体会有余数除法中的商和余数的具体含义。
最后是充实感性材料,形成概括性的认识。学生初步建立概念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事实来支持。“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进行分圆片、分三角形等活动,比较概括地知道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如果没有正好全部分完,也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
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再得出结果,从形象到抽象,便于学生掌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数学的奥秘。虽然在摆的过程中,学生交流中,课堂有点乱,但学生学会了创造,自主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在建立余数概念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凸显有余数除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7
《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发展”,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平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开放”“民主”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空保证。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按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打破了教材束缚,不再做教材的复制者,力求做到教学设计的开放和教学过程的开放,让学生在“体悟”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有熟悉的,可接受的,有趣味的学习素材作为媒介。至于素材的来源可以是书上的现成内容,也可以是生活实例,还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选取或加工的题材。在学习这堂课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计算、会把一个数分拆成乘与加,并且学生能进行等量划分、平均分等操作,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而且书上后面的练习都是用等量划分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选用“分草莓”例题引入,而是以等量划分具体实物,给每个学生15个小圆片,可以每2个一份或每4个一份、每5个一份、每6个一份,让学生从动手操作。通过这一具体行为直观感知,有的是正好分完,有的是有余数的,在交流后,学生形象感知两种不同分的结果。学生在自己操作摆双色片后,我又让他们说说摆的过程,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对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等概念体验比较深刻。我们深知,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
二、加强对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指导。
以往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传统的做法是在练习的订正和反馈环节中直接告诉学生:余数不能比除数大,必须比除数小。对于其中的道理,学生不是从自己得出,而是机械记忆。我在教学本课时,我用一组实例辨析,让学生去分析,归纳、总结规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交流、反思中不仅增长着知识,而且从中也发展着解决问题、数学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帮助了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学效果比较好。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师要积极探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8
本学期学校督导二年级教学,我执教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这部分内容以前在三年级上册教学,现在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对学生来说多少有一点难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
1.我对孩子们的表扬、鼓励及调动比较到位,学生一整节课举手发言积极,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愉悦,师生交流融洽。
2.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把草莓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草莓”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正方形,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个环节我还特意给每个小组打印了一份记录表格,记录同学们摆正方形的过程及算式,从算式中总结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前面教学认识余数时用的时间过多,分7个草莓时可以不用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动手摆,这样就能省出时间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教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时,表格中的内容过多,学生操作费时,多数学生不会填表格中的除法算式,可以把算式再细化一些,不在这些地方费时。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9
这一周是开学第一周,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单元。这单元内容其实并不难,但是可能是开学初,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稳定,有部分学生还沉溺在假期的放松中,所以听课效率不高,原定于一课时结束的新课,我又多加了一节课去巩固练习,例题1还好,学习到例题2时,部分学生开始时云里雾里的,更别提弄清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所以我选择了通过几道相同题型的讲解,同时对比,让学生明白余数都比除数小,我觉得这样比单纯的告知结果效果好一些。
在学习竖式计算时,其实课前我很迷糊,不知道应该如何将竖式的知识准确有效的教给学生,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也在集体备课时讨论了这个问题,后来回家我也在网上找了优秀老师的课例视频,看过之后稍微有些明白了,主要的重点就是学生对竖式运算的把握以及竖式各部分名称。课上我先带着学生复习了有余数除法的读法,还通过习题复习巩固了余数小于除数这一概念。然后通过自己示范竖式,将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告知学生,等到让学生自己摆竖式时,发现部分学生完全没懂,不知道如何下手。后来经过校长的指点,我发现我只顾着教他们竖式的摆法以及各部分名称,却忽略了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导致学生在听到提问时瞬间懵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改变了方法之后,结合教具以及实例去讲解,学生理解的效果更好了。
果然教学方法是特别重要的。以后在每节课前,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好学情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进行教学。
《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篇10
本学期我上了一节《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火柴梗,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火柴梗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火柴梗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火柴梗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因此,我在今后的将更加努力地搞好教学工作,使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在祖国的怀抱里》教学反思2023-08-11 07:16:59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数字5》2023-08-10 05:07:51
通用除夕祝福语汇总88条2023-08-18 22:20:45
《在祖国的怀抱里》教学反思2023-08-11 07:16:59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数字5》2023-08-10 05:07:51
部编版《珍珠鸟》教学反思(通用8篇)2023-08-09 17:41:54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8-14 13:03:4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8-09 21:40:3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11 07: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