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1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前一次是在三年级.当时,学生掌握得特别不好,特别是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有许多学生似懂非懂,短短四课时的内容,教学了近八课时,效果还是不够理想。在复习阶段,反复的炒冷饭,在放弃了几个差生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教学前几天,我一直都在担心,原有的知识储备经过一年的淡忘,很多学生也许已经没有印象,因此脑中一直在盘算,是不是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为学生重建必要的知识储备,尽可能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不巧的是,前面的计算教学每节课都是满满当当,没有留下丁点的时间复习,可新课总不能停着,还得按计划进行。
怀揣着打持久战的心情走进了课堂,利用课前短短的五分钟进行课前预热,情况出乎意料,不少孩子都还记着知识点,特别是当有学生提出1号点在起点的东北方向时,马上有学生提出起点在1号点的什么方向?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过去的各种知识点都被一一整理出来,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复习这一环节,引出了矛盾:同样是在东北方向,可物体的位置却不一样,如何描述呢?我将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孩子们的想法也不赖,有的指出:其中有一个点偏东,另一个点偏北,可又有孩子想到,偏北的点有很多,这种表述方法还是不够完善。这样,学生在一次一次追问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想出了可以用一个角度来表示。可问题接着又出现了,如:东偏北30度,又有学生认为是北偏东60度,两种方法,哪一种表述更准确呢?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有学生马上就想到:离哪个方向近,就选哪个;又有学生指出,哪个角小就选哪个……
这是《位置与方向》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是:一、让学生意识到表达一个物体具体位置的重要性;二、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的还不错,特别值得让我高兴的是确定物体具体位置方法的得出,主要依靠学生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教师只是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
不过,这一节课结束后,我没有走进所有学生,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这是因为我不敢走近他们,我害怕发现问题,因为我知道,虽然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不错,但并不表示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新知,特别是后面的内容越来越难,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到那时我只有面对,别无选择。
相对于第一学段学习的《位置与方向》,四年级内容的学习难度更大,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后,我发现学生无论是新知学习阶段还是复习阶段,掌握的情况要好的多,特别是第一学段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点,现在学生的认识要深刻的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想法是;在第一学段,虽然也有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知识点,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能接受这一知识的程度,以致于事倍功半,孩子们学得特别吃力,教师教得辛苦。可到了四年级,虽然只相隔一学年,但随着学生阅历的增长,接受能力的增强,已经达到可以接受这一知识的,因此可以用事半功倍。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2
学生早已积累了有关位置知识的感性经验,能通过一些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喜欢并学好这节课知识十分重要。在学生对定向运动有了了解之后,再进行例1的教学就非常轻松了。
在解决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当出现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只根据方向或距离其中一个条件时,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说才能更准确呢?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探索,进行实际操作,才能掌握这方面知识。我认为为学生创设实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认识方向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又是那样的抽象。
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了大量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例1的教学,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说一说自己面对的是哪个方向?(因为我们的教室是南、北向的,又刚好是早上,我让学生指着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东,让学生右转面向东。)“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又是什么方向呢?”我还来不及介绍,孩子们已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歌“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此时的我已无需多言……随后组织孩子们改变面对的方向,确定其余方向。整堂课学生是在的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3
本周结束了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有了前一年的教学经验,我对自己的教学又有的更深刻的反思。
我在一开始介绍方向时,主动让学生自己的寻找以前认识的主方向,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新授课的教学上,采取游戏的方式引入,利用座位的组、排找主人游戏过渡到利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地点,学生们能很快的接受,学习起来很轻松,只要稍加在确定角度的问题给予自然的指导,一节课就很好的能被学生掌握好。
相对位置的教学,我同样采取了利用位置做游戏的方式教学,利用“我在你的前面,你在我的后面”的模式套用到教学上,学生们也能很快的切换观测点的思维,并且能用相对的方向描述两个地点的相对位置,教学效果也不错。
对于以前学生们的难点动手作路线图,我采用合作的形式教学,小组合作完成一副线路图,这样学生们可以互相指导,都参加了思考与动手,再单独让他们完成路线图,这样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导,动手起来也会更好。
这次的方向与位置教学学的反映不错,学生们测试的结果也好了很多,看来每次相同的教学,步同的方法,都能带来新的创新,教学需要创新!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4
在设计本课教案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出发,选择了校园建筑及学校周边建筑为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加入到了课件中。既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还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相联系,让孩子能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
在课堂上,我借助课件引发矛盾冲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将课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既让学生们学会了相关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此外我还为学生合理的安排了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但是,尽管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但课后仍然感觉有很多不足,梳理之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在复习东南西北,并介绍校园环境的环节。学生说出“校门在教学楼的北面”,这时如果能提问:教学楼又在校门的什么方向呢?则既巩固了位置具有相对性这一知识点,同时也是为后面的教学进行了铺垫。
2、在描述正兴德茶庄所在方向时,可以考虑进一步强调东偏南和南偏东的区别,应该会更利于学生理解两种说法的不同。同时关于南偏东的夹角60°是如何得来的,也应该让学生简要做一说明。
3、在小结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时,虽然强调了方向和距离的重要性,但到底是先确定方向,还是先描述距离没有点透,估计会给个别学生造成一定的疑惑,此外,观测点作为重要的参照物,应该反复进行强调。
4、在描述建民里小学位置的练习中,可以考虑引导学生说出“西北45°方向”、“西偏北45°方向”、“北偏西45°方向”及“西北”等4种描述方法,当时我只是引导学生将答案确定为西北方向,至于原因没有进行深入剖析,事后想想错过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契机。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5
一年级第一单元中的方向与位置的关系,都是学生生活中常常遇见的问题。对上、下、前、后学生分的较清楚,方向感明确,但在区分左、右时,特别是找对面人的左右是一个难点,学生特别易混淆。课标中指出如果指出了图中人或参照物的左右,以图上人或物为标准,如果没有明确指出时,以观察者为标准。所以我总结的口诀是:对面的左右交叉分,学生相对分得还较清,在位置中说横行竖列,学生不易理解,我把它生活化,改为横排,竖组,横排学生很快就知道是从前向后数,第几个从左向右数;竖看第几组是从左向右数,而第几个又应从前向后数。位置的教学不在于简单说教,而应让学生置身于环境中,找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实实在在理解着学、理解着记。本我在上完后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编了一个儿歌作为知识总结,学生学得有兴趣,也很适合一年级同学。儿歌具体内容如下:
头在上,脚在下,面向前,背对后。
右手写字最灵巧,左手是我的好帮手。
上下楼梯靠右行,对面的左右交叉分。
横为行(排),从前数。竖为列(行),从左数。
位置方向分得请,人人夸我最聪明!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6
本周作为开学的第一周,学生的状态还不算很好,上课效率偏低,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大部分学生还沉浸在寒假的余温里,因此第一单元的内容我进行的比较慢,第一课在教学时主要是教学生能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行,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发现学生坐在教室里对方向辨别的并不好,反复练习后还是需要时间反应,我想也许和孩子们所处的环境有关,面对墙壁和教室本来就不正的方向,这些反倒成了学生认识方向的羁绊,这个实际存在的环境没有起到任何好的`作用,所以我把教室换成了整座教学楼,以校园为中心,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也比较好判断方向,北面是什么,南面是什么……学生们讨论的热火朝天,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经验带来的好处,生活的已有知识成了课堂的主角,学习也变的容易起来。
本单元的例三是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学生已经知道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我想这个内容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在不是正北正东的那个方向怎么描述呢?它是东北,相同的其他三个方向也是一样,但需要强调的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每个都指向无数个方向,而其他南北西东都是只一个方向,除此以外,东北和西南相对,东南和西北相对也都是比较好理解的,我想本课如果就这样结束学生所学到的只是知识性的位置与方向,我想继续深入的探讨,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楼在东南方向对不对呢?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对的,看我没有响应,部分学生改口说错了,但原因呢,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想起来,因为我没有说明中心,也就是说以校园为中心,教学楼确实是在东南方向,但以曲师大为中心的话教学楼在西南方,而已整个曲阜为中心的话,教学楼又在西北方,所以同一个位置的方向是变化的,这要看方向的中心是哪里,学生好像恍然大悟的样子,学习数学不正是要有这种辩证的灵活的思想吗!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7
通过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从作业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不少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方向感没有形成
这部分学生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确实存在着。比如:生活中的方向的界定他们一清二楚,他们知道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但是如果让他们利用这一点辨别身边的方向,可能一时还弄不清,但又不是完全不清楚,只要你稍稍提醒,他们能慢慢说出来。图上的方向也是出现了相同的问题,会说不会辨别,完成作业只能胡乱猜测。从以上问题不难发现,他们虽然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规定,但是不能完全理解,也不能灵活运用,总之一句话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方向感。如果要想让这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这部分知识,只能是一个一个手把手的教。仔细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自身的接受能力就比较差,抽象的知识不易被他们掌握(位置与方向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考虑比较多的还是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即符合大部分认知水平,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虽然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实在多少的教学实践上,至少我发现这一点我做不到,如果面向全体学生,就得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学生,其实这是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利益为前提的,这是不值得的。通常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只能放弃一部分学生,但并不是完全放弃,而是将这部分学生留到课外,以个别辅导的形式完成。
二、理解不到位
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小明的家在学校的东南方向,学生却认为小明的家在学校的西北方向;从图上可以明确看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西边,学生却说成是东边。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正好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仔细观察学生的结果,不难发现造成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如果要深入一步理解的话:出错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弄清楚到底谁是参照物。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教学中我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学生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去发现,这确实难为学生了,这可是教学中的一个不小的失误。不过,现在能及时发现这一点,还是有办法补救的。可惜的是,今天的练习课上我没有很好的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准确找到“参照物”的办法。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8
本单元要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践线图。认识八个方向和叙述路线知识学生掌握轻松、准确,但方向相对性知识出现困难,这与我的备课密不可分。
1、从生活入手。在认识方向教学中,利用太阳初升入手,先认识东,再认识其他方向,在巩固这一知识时,让学生到操场上实际走找一找四个方向和都有哪些建筑物。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为生活所用。
2、叙述路线。在描述路线教学中,采用语言描述和图示两种方法,但在做题中学生更倾向于图示。我便问学生为什么?学生理由图示更快,更准。从中我体会到学习方法的优化是学生自己在实际学习中总结出来的。教学中很多知识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发现。
3、相对性。这一知识是这一单元知识教学中失败的教学。备课与上课时对相对性进行口述训练,感觉学生接受很好。但教学中发现不会找参照物。反思一下,上课时应重点落在我参照物上,最后经过课后说一说参照物,又做一做练习,才将其知识掌握,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备课不备准难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不好,在难点突破上下功夫。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9
这学期的教学时间很紧张,16周就得结束功课,没有时间做练习,那就不能靠练习来实现扎实掌握知识。这对我倒是不小的考验。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学生更好的方法。教学如期进行到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到了空间想象和动手的单元。一到空间和动手操作,就到了重点中的难点。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方法运用于手上,这本身就是重点训练项目,其次知识点的琐碎,地图与实际生活的转化更是学生要突破的地方,更是能力培养的难点。不仅是我有肯骨头的教学感受,很多老师也觉得这部分的教学是事倍功半的。就拿“哪偏哪”来说,让孩子很有效的区分“东偏北”,还是“北偏东”就不容易。很多老师给我介绍了好方法,最常用的是运动法,就是要动态的想象角是如何移动形成的。我是很喜欢拿来主义的,随即就运用到教学中,但是实践出真知,真正在教学中运用起这个方法却发现差强人意,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倒是很容易理解“哪偏哪”的意义,但是做起题来,却频频出错,并没有收到期望的效果。为什么这样的方法我觉得已经很科学了,可学生就是老出错呢?我觉得这和学生做题的意志品质有关系,他们不愿意每道题都要想象一边。也和学生对角的认识是有关系。小学阶段认识的角是一个静态认识,就是两条边一个顶点,而不是由一条线段绕段点旋转形成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本身就没有和移动挂钩,那么用这种东移动到希,来解释东偏北,是否有认知上的障碍呢?理解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我改变了一下方法。
既然学生认识的角是静态的,那么我就试着给这两条边配上不同的名称,用来区分不同的“角色”,判断好每条边不同的角色再来描述。在两物体间形成的角度,无非就是两物体间的连线和正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形成这个角的两条边我给它固定上不同的名称,那条正方向的边叫做“主边”,而另一条边就叫“次边”。描述角度时就要从这个角的主边偏向另一边,另一边偏向哪就是哪,这样“哪偏哪”就是主边偏向次边。方法就是在名称上做了细化。这个孩子叫小红,那个孩子叫小明,无非就是给两条边起了名字而已。学生反而接受了这样的方法,这样的规定,做题时不容易出错。因为这样的特征很明显,文字上以“偏”字为标志,主边在前,次边再后,在图上,以十字坐标为标志,主边永远在十字坐标上,这样建立起的一一对应学生好接受,也好操作。出错就少了。教学时我越来越发现,有时候的概念和名称是该给学生细化的,这样的细化不会使知识难理解,反而使知识更明确更规范。数学不就是一个很规范的科学吗?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在细化概念上继续走下去。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10
刚刚接触到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感觉很抽象。因为平时我自己就不太会辨别方向,给别人指方向也只知道说向左或者向右,向左拐、向右拐,但在新课程培训中听了一节示范课之后,我又感觉这一单元的内容很有意思,不再那么深奥。在查阅了教学参考和教案辅导之后,我确定了教学思路:
1、设问引入,引起学生兴趣
“你知道什么是定向运动吗”然后讲述最近电视中经常播放的一个有关定向运动的节目:两个小组要一起出发到达指定目的地,但沿途必须经过某些站点,而且要从前一站点取得到下一站点的指示,直到终点,看那个小组的行动快,最先到达目的地,就是胜利者!从这个讲述中引出定向运动的概念:定向运动是一种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方向行进的体育活动。这项体育活动和我军官兵非常熟悉的军事训练科目“利用地图按方位角行进”非常相似。
(1)了解定向运动的产生。定向运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诞生于北欧。早年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阔而崎岖不平的土地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森林,其中还散布着无数的湖泊,城镇和村庄稀疏地点缀在其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常需要穿越人迹罕到的森林,行走在时隐时现弯弯曲曲的小道上,地图和指南针就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地图和指南针,稍不留神,就可能迷失在茫茫的林海中。
(2)定向运动的发展不少国家的军队发现,如果他们不具备在山林中辨别方向、选择道路和越野行进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军事任务,因此,军人不知不觉中成为开展定向运动的先驱。定向运动能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与定向运动自身的特点有关。它不仅对提高野外判定方向的能力及学习使用地图有好处,还能培养和锻炼人的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人的智力和体能水平。平民百姓也发现,这项运动不像其他体育项目那样需要在经费、器材等方面进行很大的投入有一个指南针和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展此项运动。
2、观察主题图,结合定向运动的知识,描述这个图中的场景,并想象自己在参加这场公园定向越野赛。小组内描述一下比赛路线,从而感受到这项运动中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并且思考如何确定个检查点的位置?
投影出示例1,确定八个方向,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描叙1号检查站的位置,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必须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小组经过讨论,得出两个答案:
①东偏北30。
②被偏东60。那么哪一种说法更合适呢?最后明确:两种结果都正确,在生活中一般先说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这样,1号检查点的方向说成“东偏北30。”比较合适。接着我一起讲解了例2,处理了课后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发现还要用到量角器,来量脚的度数。
经过讲解和联系后,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如果只是把学习位置与方向限制在课堂上,还是缺乏实践,不利于加深记忆。所以经过考虑,我决定把这个综合练习放到操场上进行,同学们一听到操场上做练习,立刻高兴得跳了起来。开始之前先要强调纪律,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后,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小红灯笼,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讲解游戏规则:一组负责藏灯笼,并在起始位置说出灯笼的方向与距离,二组按一组说出的方向和距离去寻找,找到之后一组再说出下一处隐藏点的位置,二组全部找到以后,还要说出回到起始点的方向与距离;然后轮换再做,其中我认为也比较重要的是,每组的组长要安排组员轮流说一次。经过这一次的练习,我发现在以后的学习里,只要是有“位置与方向”一类的题目,学生都特别有兴趣,而且掌握得很牢固。
经过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我感觉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实践于生活,学生是生动的个体,在合作活动中更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的潜力,通过互相补充,最后达到共同提高!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方差》教学反思2023-08-01 12:58:30
鸟岛的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8-13 00:06:22
美术学期末教学反思(精选8篇)2023-08-14 20:04:26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方差》教学反思2023-08-01 12:58:30
鸟岛的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8-13 00:06:22
美术学期末教学反思(精选8篇)2023-08-14 20:04:26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8-14 13:03:4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8-09 21:40:3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11 07: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