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1
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整除部分的难点,它抽象不易理解,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联系较小。在以往几轮的教学中,为达到让学生明白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的目的,我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于是今年我又进行了深入地探究,真的有所顿悟,一节课下来,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中,我感到许久未曾有过的轻松,多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课后,我把教学流程在脑子里又重新过了一遍,并与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解决问题的症结只有一点----让学生真正了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这两个数质因数的关系。为此,教学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时,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学生小组讨论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与18和30有什么关系,通过共同交流,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思维都停滞在最小公倍数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倍数的阶段上,于是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18=2×3×3,30=2×3×5,讨论交流要求的最小公倍数与18和30的质因数有没有关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因为学生已经知道最小公倍数是18的倍数,而18是2、3、3相乘得到的,所以有学生发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包含18的质因数2、3、3的乘积,同理也包含30的质因数2、3、5的乘积,接着提问:这6个质因数相乘后是最小公倍数吗?为什么?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公有质因数2、3重复乘了一次,这样得到的公倍数就不是最小的,要想最小,只须用2×3×3×2×3×5,即用公有质因数2、3乘各自独有质因数3、5就是最小公倍数。这样在老师的引导,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的专注探索中学生基本上理解了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思维得到了发展,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同时为后续的实际计算做好了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承认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并非否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能自发的形成,特别是抽象性较强的内容。任何创造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学习作为必要的基础。作为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启发和促进。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2
1、新教材中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要求较以往是大大的降低了。这里只要求学生用列举的方法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对一些特殊的数组能找到规律,寻求特殊的解法。
2、注意新教材中的数都很小,不复杂,要求找的最小公倍数不能超过100。
3、关于短除,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介绍的,因为学生学习时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如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要将这部分知识简单交代一下,不然学生无法理解,特别是理解这样做的道理,如若不然,学习只能是流于形式。关于教与不教的话题,我认为还是要教一教,给孩子一个一般的方法介绍,对他们今后学习有益。
4、我觉得因为数都比较小,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求法。如“大数翻翻法”就很好,其实求最大公因数也可以用“小数缩倍法”,即将小数依次除以1、2、3、4等,看是不是大数的因数,如果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3
一、联系实际理解数学。
教学前,我了解了学生在这节课前已有的知识背景,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汇报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在不断的交流汇报中,学生发现了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教师又让学生举实例进行验证。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中的较大数。再应用这一发现进行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比较、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组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在经历求的过程后,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汇报自己的想法,把被动的认知改成了主动探究。在教学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时,教师出示了求3和4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尝试后,小组讨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探索中,学生发现了新知识的特点,又在不断的比较中,知道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异同。就这样,在整理、归纳、交流的活动中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堂课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学生获取知识过程花的时间可能也要稍多一些,但是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面对那些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时,会自觉地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那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主动地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学过的一些方法来展示自己内部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清楚地体会到数学的内部联系,而且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到“数学化”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他们获得对数学的`正确认识。
在学会了基本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找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练习了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每个小组的验证得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现了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求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初步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四、存在不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1、过渡语的使用教师进行了精心设计,但对于课堂教学没多大的激励作用,应用朴实的语言。
2、“说一说”的内容没必要让学生讨论,应让学生充分说,展示灵活的思路。
3、“议一议”的内容时间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地讨论。
4、教师课堂应注意语言的精炼,如5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45,师问:为什么?这样问不合适。应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本节课的遗憾就是。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对“剪成同样长短的跳绳,不能有剩余跳绳”这个句子理解出现偏差,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感受到了他们思维的碰撞,教学目标也因此而有效达成。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4
新课标教材对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给出了三、四种不同方法。有分别写出各自倍数,再从中找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先写出某一个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依次判断它们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利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有部分学生在校外培训时学习的简单快捷的短除法。这么多的方法,作为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优化。但哪种更优呢?我认为真正适合孩子们,最快捷又最容易理解的最小公倍数求法应该是:先依次写出较大数的倍数,然后从小到大判断它们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
为什么这种方法最优?
1、快捷。因为当最小公倍数较小(即在100以内)时,用这种方法可以仅仅通过口算就快速求出结果。
2、易懂。用上述方法找最小公倍数,与概念一脉相承,比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更利于学生理解。
什么促使我反思?
以前教五年级的学生时,我发现学生普遍喜欢用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虽然,多次建议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会使计算数据相对较小,可仍旧无效。原因何在?与学生交流后才得知:无论是用第一种列举法找,还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都需要找草稿,太麻烦。如果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在通分中完全用不上绝对是教学的失败。失败在哪里,麻烦如何解决?经过反思,我发现原来方法并非最优。
本次教学我并未教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当然也没有教短除法,推荐学生用先依次写出较大数的倍数,然后从小到大判断它们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的方法,效果很好。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5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大数是小数的倍数,一种是两个数是互质数,还有一种是既不是互质数也不是倍数关系。
对于第三种情况,新课标的要求是用列举的方法一一列举出两个数所有的倍数,再找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这样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好理解,但是,实际教学是有部分学生不好掌握,所以就补充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效果还是不错。在用短除法的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在前面有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也是用短除法来求的,短除法的方法应该是一致的,重点也是让学生判断是不是除到末尾的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了,书本上说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我觉得这样的说明未必太简单了,怎么把这些乘起来就是最小公倍数了呢?其实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深入的进行探讨,所有的除数就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所有的商就是不公有的因数,12=2×3×2,30=2×3×2×5这两个数共有的因数是2、3不公有的因数是2、5,所以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3×2×5=60。
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理解的更加深透。另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互质的两个数判断不是很熟悉。对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没有灵活应用。
通过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众怒难犯倍数。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6
一、精心研究,创新备课。
1、说“公”。只要与“公”有关的词语都可以说。然后简要分析“公”字所代表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思考前面是否学过与“公”字有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借机引入本课课题: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说说自己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3、创设情境,先让学生独立发现“春”字剪纸中的数学信息,再进一步思考如何把这种规格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并思考这些正方形展板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4、铺正方形纸板。每个小组发放一套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代替“春”字剪纸进行探究。看能否在6张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纸板上正好铺满。
5、现场汇总各小组探究情况。能按照长方形长或宽正好排满的用“Y”表示,不能正好排满的用“N”表示。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找出为何有的额正好铺满,有的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
6、认识公倍数。我们发现这样的小长方形能正好铺满边长是6厘米、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样的长方形来铺,还能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呢?体会解决此类问题不必每次都摆卡片。
7、用列举法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解决问题中渗透短除法。体会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短除法可以找出任意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9、让学生认识的找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可以根据最小公倍数推算出其他公倍数。
10、课下整理公倍数与公因数的区别与联系学习资料卡。在对比中清晰认知这两个知识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环环相扣,细腻授课。
上课开始后,设计思路的前两步进展非常顺利。到了第三步时,学生开始出现困惑的表现,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学生真实状态。不然一开始就让学生感觉很简单,对他们思维深度的开发力度就不够。
在接下来的学生动手操作中,进展很不顺利。由于发放给他们的卡片只能满足横铺和竖铺一侧的数量。无法实现真正的密铺。我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铺一侧而推理出能否正好铺满。结果对一些同学来说比较抽象。他们把手中的长方形卡片铺在一起,到是得到了正方形,但只是铺在正方形纸板的一个角上。无法确定是否可以正好密铺整个正方形纸板。
于是,我告诉他们,如果你想不出其他办法,可以向老师申请备用卡片。结果没有一个小组申请。看来他们也是不想服输。然后我借机介绍了一个成功小组的做法,其他小组受到这一启发,可谓茅塞顿开。不一会就顺利完成了操作探究。唯一比较遗憾的是由于一开始操作不成功,再思考办法,然后根据受到的启发进行改正,耽误了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后面一小部分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的第5步—第7步进展非常顺利。毕竟同学们的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产生很多我们不可小觑的想法。而且精确而富有深度。
三、课后反思,着眼未来。
通过40分钟的上课过程,我为孩子们的成功探究感到开心,为他们充实的收获而喜悦,为没有完成所有的教学设计而遗憾。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除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外,还要考虑到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有动手探究的实践经验。然后将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施。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争当一名研究型教师。不管成功与否,要敢于迈出打造创新、务实、高效课堂的第一步。让自己和学生的思想永远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这才是一个数学老师所应追求的。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7
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充分体现这一新课程理念。上课开始我设计了一个互动游戏:
1.让学生按号数先进行报数。
2.请号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站到教室左边。号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站到教室的右边。(并把对应的号数填到黑板上)
3.为什么12号、24号、36号和48号两边都要站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此为数学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获得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的直接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有效性
我在设计练习题时,先按书中的内容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一些综合性练习题,以适当重复来控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设计练习内容的难易程度都有,必做题起点稍低,让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正确辅导,一次次地去获得作业练习的成功;选做题有一定难度,对差生不做要求,可让优生产生兴趣尽力去完成,做到“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中游赶得上、下游丢不了”,真正让全班学生练中有乐、练有所获。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8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让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始,创设了生活中的事例,要求用公倍数来求的,这样我把新知找4和6的公倍数融入到学生喜欢的生活中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新知,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
因此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了求两数的公因数只有1的情况下,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两数是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你是怎么想的?一系列开放的数学问题,每个问题都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在高度的思维状态下,调动大量的原有知识参与新知识的构建。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16 19:07:01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1则2023-07-31 23:53:29
《穷人》教学反思范文2023-08-07 17:40:07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16 19:07:01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1则2023-07-31 23:53:29
《穷人》教学反思范文2023-08-07 17:40:07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8-14 13:03:4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8-09 21:40:3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11 07: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