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精选体育教学计划合集七篇

更新时间:2023-08-03 10:35:55 来源:高考在线

体育教学计划 篇1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将学生有限的体育课上好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不过在我这么年的中,凭借我上的还是不错的,。虽然经验主义害死人,但是经验在很多下是很有用的。过去一个我的工作很顺利,学生都通过了体育测试,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这个学期,我想在上个学期的前提下,更好的将学生的体质提高。我制定了具体针对的工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新课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调体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突出作用;重在提高质量,“三个面向”,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树立“第一”的思想,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好,并形成坚持的和终身体育意识,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坚持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方向,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精神、坚强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2、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把学校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真贯彻体育工作条例,落实新课标精神。力争使我校体育工作进入校行列。

  4、重视体育工作,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开发体育方面的校本课程,重点培育优势,如乒乓球。发展学生兴趣、和特长。

  5、加强学校体育基本功的工作,围绕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水平。

  三、建立健全机制

  一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校长、教导处、主管领导、完小负责人、体育教师、这样的工作体系。校长负责全面的领导工作。教导处主管领导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全面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小负责人负责本校体育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体育教师、班主任负责各自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召开专门研究学校体育工作每月组织体育教师召开研讨会,研究体育工作,对上月工作进行,找出不足及出现的问题,全体教师协商,拿出解决。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

  三加强体育教研1、加强理论,工作研究,提高工作效率,使付出与成绩成正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全员参与进行教研活动,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体育教学计划 篇2

  送走冬的萧瑟,引来春的希望,在新春二月的脚步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一个充满着无限生机的学期。在这个学期里,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们实验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取更大了成绩,现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自我认识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 , 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以前 , 我缺乏对《规范》的学习 , 只知道埋头工作 , 我总是希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 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个人愿望相去甚远 , 因而会急于求成 , 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或行为。虽然我的动机是良好的 , 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却违反了师德。因此,我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规范》中的各项内容,让《规范》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这 才能保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偏离方向,不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

  二、决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中既有教师本人的品德,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坚持做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自己克服。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注重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我将积极响应组长的号召,积极参与体育教研活动,在教研组中积极讨论训练心德,积极参加各类优质课的评比,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快乐活动日拓展课的提高。上好每周体育课,和组内教师要开展多听课、多评课活动,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我还要继续加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深入学习《教育学》、《运动学》、《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另外,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四、注重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本着教育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稳定整个社会的宗旨和敬业、爱生、奉献的原则,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体育教学计划 篇3

  -----德胜屯完小 为更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工作,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培养高素质的体尖人才,树立教育、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在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的领导下并结合体育组老师的教学特点,制订本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标准》,了解当前教育方向,抓准《新课程标准》中的重难点,力争做到学有所获,教有所得。每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业务,学好《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写好教案,上好课,耐心辅导学生,做到面对全体学生,教好书。

  二、抓好学生第二课堂的体育训练活动,为参加下一届铜仁市碧江区运会做好选拔人才并训练的准备。本学期根据我校学生参加的铜仁市碧江区于xxxx年8月8日举行的第二届区运动会的失利,体育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集体研究,广泛探讨,集思广益,改进教学及训练方法,采用现代训练手段,今年我校校委会规定,要提前挖掘下一届参加运动会的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并提前两年开始训练,教练员可以由体育教师担任,也可由班主任担任,如果其带来的运动员在下一届运动会中获奖,则按我校规定的奖金及证书发放给所带的教练员,以便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

  三、本学期我校要增加体育特色活动项目,定其为“武术”。武术活动将设在大课间操的后面,由体育教研组组长余天海负责,具体安排请见我校体育特色活动方案。

  四、本学期还将开展好以下活动:

  (1)继续加强校广播操的训练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2)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3)继续营造规范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促进全体学生和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4)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

  (5)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保健常识教育等。

  五、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9月份 : 1、开展落实“阳光体育”活动,教师每天坚持1h的篮球体育活动;学生每天坚持1h的跑步、体操、篮球或其他体育项目的活动。

  2、整理体育器材室,清点体育器材。

  3、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学校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4、清理场地,器材造册登记,及完善体育器材管理方法细则。

  5、抓好广播操的动作要领规范教学。

  6、本月拟定好我校体育特色文化“武术”的方案及进程计划 10月份 :

  2、抓好教学常规课,落实体育特色文化课。(由带领本班的体育教师教授选定的武术内容)

  3、建立快乐、体验、合作、成长的教学模式 。

  4、体育公开教学课

  11月份:

  1、体育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组内互相听课。

  2、抓好体育教学常规课。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保健常识教育。

  4、组织学生趣味性活动比赛。

  12月份:

  1、《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整理及上报。

  2、做好体育教学成绩测评及登记评价。 元月份:

  1、进行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及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2、体育器材登记造册。

  德胜屯完小体育教研组

  xxxx.8.27

体育教学计划 篇4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己尽快

  入了角色,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体育课开展得有条有理,使学生创新的学习方式有所进展,特制定了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及首要任务。 首要任务如下:

  1) 抓好七年级新生的广播体操,尽快让新生熟悉初中的体育课,

  2) 做好《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上报工作

  3) 为了参加全县举办的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做好准备,选好运动员,制定好训练计划,有针对性项目训练,争取拿到好的名次。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体育阶段,培养的目标。中学体育教材,以及我校体育器材,场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学习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保健知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身体

  的习惯。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培养学生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 学习田径、体操、技巧、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巧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3、 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顽强,拼搏、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备课,上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2、开展好班级的体育活动,班与班进行,短区接力赛、立定跳远、跳绳、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的比赛。3、写课后反思,心得,总结等理论。 四、具体安排:

  1、抓好七、八年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的提高。(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中长跑、短跑等)。2、充分利用好早操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

  3、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练习,建立互帮,互学,相互鼓励地共同进步的团体。

  4、对学困生,要有耐心,爱心和关心,交流和谈心。鼓励,大家都来关心的方式。激励他学习。充分激发他向上的欲望。5、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出新目标,新要求。 五、教学措施:

  1、逐步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习兴趣。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2、要用体育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遵守纪律,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优良作风。

  3、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向上

体育教学计划 篇5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强调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依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可能性来塑造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可通过培养体育教师积极的教学改革意识、促进体育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控制感、改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减缓教学改革对体育教师所带来的社会压力等措施来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改革行为的转变。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改革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可观察的外显的教学活动方式[1]。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点转变角色,落脚点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2],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强调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依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可能性来塑造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体育教师通过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来达成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但现有研究更多的关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2],较少涉及理论的研究。而已有的研究证实,相关理论的涉入有利于实践的整合。因此,需要结合实践予以理论上的提升[3]。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主要通过对个体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信念的改变来促进个体意图和行为的改变[4]。因此,本文拟对计划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其基本假定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启示。

  1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

  计划行为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Fishbein的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ofMultiattributeAttitude,TMA),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后来Fish-bein和Ajzen发展了该理论,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该理论由于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Ajzen在1985年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并于1991年完善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5,6],具体见图1。

  1.1关键概念的界定

  行为意图是指个人想要从事某项行为的倾向程度,即个人所欲从事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几率。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意图是预测行为的最佳变量。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在进行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主要强调重要他人及社会对该行为的认识对个体造成的压力。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准备采取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可控程度,它取决于三个因素:能力、资源和机会。行为态度个体对某个特定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该行为的好恶。

  1.2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

  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1)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受行为意向和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当实际控制资源充分时,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2)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可以作为实际控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3)个体的行为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或者团体的支持越大,知觉控制越强,个体的行为意向就越强;(4)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相当少量的行为信念能被获取,这些可获取的信念叫突显信念,他们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知觉控制的认知和情绪基础;(5)个人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如人格、智力、经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通过行为信念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并最终影响行为意向和行为;(6)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可从概念上区分开,但有时他们可能拥有共同的信念基础,因此他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

  2计划行为理论对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启示

  教师教学行为属于非个体意志完全控制行为,也即要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不仅需要考虑到教师的行为意向,还需要考虑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相关教学实践的机会以及所拥有的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同时这些条件或者制约因素之间能够产生联动效应,以更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但是下面各部分为了叙述的针对性和清晰性,主要是从某一个因素的角度进行具体阐述。

  2.1体育教师的意图和感知行为控制对教学行为转变的启示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意图是影响行为的一个重要因子,如果体育教师愿意改变教学行为(即有了改变的动机),其会更愿意去尝试、并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促进行为的发生。前提是体育教师能够决定教学行为是否转变,并能够执行转变行为。林崇德等人指出理解教师的观念结构对于改进职业准备和教师实践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7]。因而,一个对教学改革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参与动机的教师是不会会努力的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并在执行改革任务的过程中积极的完善自我,更好的促进改革行为的发生。教师对于教学实践行为的理解是价值选择的基本方式,而且会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认知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如果社会宏观条件有利于教学改革,学校能够提供改革的客观条件,教师自身的人际关系越融洽,教师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改革行为中来[8]。因而,我们可以断定在其它主客观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越积极,教师的体育教学改革行为越积极。教师的教学改革行为控制感也是影响教学行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子,也即如果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的控制教学改革行为(如可以自己设定教学的进程并努力修订过程中的问题),教师会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实,控制感与行为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面对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境,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对教学产生作用时,才会付出努力,才会在面对问题的情境中,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回避问题[9]。感知行为控制对个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大量的研究证实,如果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行为[10],同时会对该行为有更多的准备和计划,在执行该行为的过程中花费更多的努力,也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11-13]。还会依据改革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质水平的提升和改革目标的达成。而感觉自己无法有效控制教学行为会导致挫败感的产生,以及不良教学行为的出现[10]。要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行为,让其感觉到自身是能够有效的控制教学的过程能够促进教学行为改变的发生。对教学改革行为的可控性感知还受到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自身的技能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运动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且是体育课程的载体和途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最重要的目标也是为了技能的学习,试想如果没有技能作为载体,学生为何选择体育活动[14],而且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是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重要途径[15]。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的最大差异体现在体育教学不仅需要运用概念,命题等语言进行逻辑说明,同时也需要运动技能来作为课堂的支撑。体育教学的改革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则对教师自身的技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具备相应的运动技能之后才会更愿意参与到体育改革过程中以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客观条件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程需要在室外进行,对场地和场地设施有较高的要求。但我国场地和器材设施调查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职中、大学等都存在着场地设施不够的现状[16,17]。对于某些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而言,如果学校不能提供有效的场地和措施,不仅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进而延缓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因此,为了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改革行为的实施,有必要从学校层面的场地设施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来促进其参与改革意愿的转变,进而促进其教学改革行为。

  2.2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教学行为转变的启示

  体育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态度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改革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建构,对教学行为起着一种准备作用,一般情境下,有什么样的教学态度就会引发什么样的教学行为[2]。如果教师能够对学校、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有认同感,那么他们就愿意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吃苦,并愿意承受各种压力和负担。同时对教学有积极态度的个体会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进而能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教学行为。王慧琳(20xx)也指出,如果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测试的结果持有积极的态度,会更多的利用体质测试的结果来改善自己的教学[18]。体育教师的主观规范也即体育教师在执行改革行为过程中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体育教学改革中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整合都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合作与配合,如果团体或重要他人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愿望不积极,教学行为的改变会受到较多的阻力,进而限制到改革行为的产生。另一个方面是我国教师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估教师成绩的重要指标[19],一旦改革的结果无法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就会收到众多的批评和指责,而改革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对于改革可能获得的效益无法给出准确的判定,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对失败的后果所造成社会影响的考虑也会制约改革行为的选择。

  3结论

  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教育实践的贯彻执行有着重要的价值。而计划行为理论为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培养体育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动机和意图,改善体育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控制感和信心是有效促进体育教师执行教学改革行为的关键。改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改革所持有的态度,并从学校和社会层面减缓教学改革对体育教师身心所造成的压力是有效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改革行为执行的重要方面。

  作者:陈国俅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体育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的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之间的整合。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进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体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本课内容是在开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活动兴趣开发的一项新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与课外辅助资料的有机整合。通过对学生参与过的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并结合学生生活环境,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会创编体育活动方案的同时向家庭和社区积极宣传,运用课程知识,使教材内容向社会纵深辐射。

  三、学生分析

  参与本课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与创造能力以及收集信息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与参与意识。所以本课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本课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开发—体育活动》课题中的一次阶段性理论课,属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创新,是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趋向以及通过对学生课后体育锻炼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并结合新课标精神在突出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尝试。由于课的内容上让学生从平时喜欢参与的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中提取精华,设计更新的适宜参与的内容。因此,无论从设计活动本身,还是设计出的活动方案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也是易于向家庭、社区的纵深辐射进行推广的。同时其成果将成为我校校本教材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采用合作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本课是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二次理论课,通过师生相互构建课程内容,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提出、分析问题后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国际互连网来解决问题。即要为那些受时间、场地、器材影响的人们设计体育锻炼方案,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最后设计制作活动方案,都体现了探究性和研究性的一个学习过程。将课堂学习和创作成果通过相互的交流及课后的实践来不断完善,并且其成果可以为家庭、社区或者自己体育锻炼带来方便和好处,并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通过整个研究学习过程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三)采用了新颖的组织形式和新的教学手段

  本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节交互式体育理论课。本课采用人机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方式突破了固定的、死板的教学格局和单一评价机制。教师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制作了校园内部网,设立了健康知识、我的健身活动、体育活动方案集、友情连接等8个栏目,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具有选择化、多元化、自主化。教学过程中一组一机(一组两人),采用随机分组、自由组合、自创活动方案、自由选择活动方案来体验、自主评价等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合作性。而教师只是一名引导者,以导为主。同时对各组设计的方案设立了评价机制,让学生在网络评价表上进行自评和互评。在活动体验和评价阶段将课推向高潮,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教案

  年级:七年级 人数:50人 授课教师:钟福碧

  教材 体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课的类型 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学习内容 掌握体育游戏方案的设计方法与途径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育游戏活动方案的设计方法与途径。

  2.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养成充分运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学会信息综合与创新

  难点 创造新的体育活动方案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与意图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的使用

  一、导入(2分钟)

  通过音乐舞蹈调动学习情绪,引出对主题的理解及问卷调查表

  带领学生随《健康歌》音乐跳起来

  二、现场做体育锻炼的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4分钟)

  通过学生将所做的调查结果的选择,师生共同分析:目前人们体育锻炼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现状的方案,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入下一阶段的自主学习

  三、明确学习任务(2分钟)

  了解查阅资料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制作方案的原则与途径,小组进行分工,明确任务:为四种人群设计活动方案

  四、合作、探究性学习(8分钟)

  让学生带着任务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信息,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五、研究、创造性学习(10分钟)

  加工信息,创设方案通过对信息的加工,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或者结合实践进行自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六、展示、体验体育活动方案(10分钟)

  学生展示小组活动方案后,邀请现场的师生共同参与、体验该组设计的活动方案,为评价奠定基础

  七、评价(3分钟)

  通过现场的展示与体验后,全体同学或老师在网上对该小组的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

  八、小结(1分钟)

  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点题。欢迎学生进入留言簿交流 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对主题的理解及问卷调查

体育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发展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目的要求

  使学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共同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三、主要措施

  1.坚持教育与趣味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快乐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开展好走和跑的教学、游戏的教学等多种教学,避免枯燥。

  3.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体育安全事故。加强宣传营造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师生对健康的关注。

  4.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希望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大家一起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