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为抓好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七年级(2)、(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了解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三、具体教学措施: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在教学中必须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
2、在课堂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3、设计好的开头尽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以“练”为主。
4、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利用晚自修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向先进看齐,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
6、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但同时又不死板,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7、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8、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做好知识的衔接及章元过关工作。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四、教学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3)班有62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读懂学生,真正做到备好课,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吃得了”。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6、利用家长联系本和校讯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家长们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7、对于作业进行一系列积极的两种评价,如正确率和书写整洁度都做评价,全对的学生批改的日期上方得大五角星,如果作业有错的学生,等订正后在批改的日期下方得个五角星。
六、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略)
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好玩”和“总复习”六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比例: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4个课题。
(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欣赏与设计”4个课题。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4个课题。
(五)数学好玩:包括“绘制校园平面图”、“神奇的带子”、“可爱的小猫”3个课题。
(六)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比例尺。
3、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5、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问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3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五、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训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
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5、改变观念,增强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7课时
2、比例7课时
3、图形的运动7课时
4、正比例和反比例7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总复习数与代数15课时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9课时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5课时
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15课时
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 创设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1、让学生画圆、描述、交流,得出圆的第一定义:
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记作⊙O,读作“圆O”.
2、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圆的第二定义.
从旧知识中发现新问题
观察:
共性:这些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
想一想:在平面内还有到O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它们构成什么图形?
(1) 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的长r);
(2) 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圆上.
定义2: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三: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怎样?(学生自主完成得出结论)
如果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
点在圆上d=r;
点在圆内d
点在圆外d>r.
“数”“形”
二、 例题分析,变式练习
练习: 已知⊙O的半径为5cm,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6cm时,点A在⊙O________;当OP=10cm时,点A在⊙O________;当OP=18cm时,点A在⊙O___________.
例1 求证:矩形的四个顶点在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
已知(略)
求证(略)
分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C,OB=OD;AC=BD
OA=OC=OB=OD
要证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的圆上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OA=OC,OB=OD;AC=BD
∴ OA=OC=OB=OD
∴ 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
符号“”的应用(要求学生了解)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C=OB=OD
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
小结:要证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可以证明这几个点与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
问题拓展研究:我们所研究过的基本图形中(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哪些图形的顶点在同一个圆上.(让学生探讨)
练习1 求证:菱形各边的中点在同一个圆上.
(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A层自主完成)
练习2 设AB=3cm,画图说明具有下列性质的点的集合是怎样的图形.
(1)和点A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
(2)和点B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
(3)和点A,B的距离都等于2cm的点的集合;
(4)和点A,B的距离都小于2cm的点的集合;(A层自主完成)
三、 课堂小结
问: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
(1)主要学习了圆的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在用点的集合定义圆时,必须注意应具备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3)注重对数学能力的培养
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又新接手了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我深感自己的任务艰巨,加上个人的原因,我有点力不从心。与以往相比每个班学生数较少,两个班共77人。从整体来看,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不太扎实,特别是部分学生成绩优秀, 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教学措施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七、优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
2、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3、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4、鼓励学生质疑
5、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
6、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
八、学困生帮扶措施
1、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后进生的辅导。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
3、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同桌的优势,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4、和后进生谈心,从思想上树立信心,思想指导行动,进行自我转化、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5、注重方法,加倍关爱,使师生间保持默契的情感交流;扬长避短,挖掘、表扬和鼓励其闪光点,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严格要求。
九、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二)、位置(2课时)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圆(8课时)
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 (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的七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依照教导处的
一、教学指导
结合20xx版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
二、学生情况分析介绍:
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大部分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三、本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共包含以下5章,第一章有理数主要内容分两个部分,一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教学中应从主观到抽象逐次推进二是有理数的运算。特别是三级混合运算,也应逐次推进且应多练,学好本章为今后的数学学习起奠基作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是现实生活中的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用代数式简明准确地表示出来,是以后数学知识的基础。列代数式中不少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应注意逐步推进。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方程是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最简单的多元方程组,教科书按照“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探究数学模型的解—回到实际问题解决”。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重要载体。第四章直线和角本章是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关系。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
四、全书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了解开方和乘方是互为逆运算,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1、认真构建“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我们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我们要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优化
2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飞跃,怎样帮助学生慢慢过渡是一个难点,从细小的问题、每一个小知识点出发结合小学知识融汇到初中的知识中去,从而使学生很快接受知识。
3。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学生的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梯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为学生确立的学习标准目标细化,使学生能很快达到,既能掌握知识又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
4、
5、继续实行课前预习的模式。课前五分钟每个班的课代表把上一节课涉及到的典型题目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而且也能做到尽快把学生从课间拉回到上课的状态,并力求把学生中新方法新思维挖掘出来。
6、实行独学,对学,群学的帮扶活动,由好学生带动一个差一点的学生,从知识、作业、学习习惯等各方面互帮互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准备大量的、难度不同的习题备用,备课以个人独立钻研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广泛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点和精华,完善自己的备课达到精益求精。
2、上课时要严格按照“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步骤进行教学,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到差生,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精选作业,根据不同程度学生,布置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分层教学、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要有批语,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要保证后进生的进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特别是
七、积极参加校本研修和教研工作
充分利用每周的“学科教研活动日”和集体备课,加强理论学习研讨,提高理论实效,交流学习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23-08-03 09:32:38
六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23-08-15 07:17:50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春季教学计划2023-08-18 01:12:10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23-08-03 09:32:38
六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23-08-15 07:17:50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春季教学计划2023-08-18 01:12:10
地理老师年度教学工作计划2023-08-03 20:24:34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023-08-17 06:41:37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学计划2023-08-09 04: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