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教学计划模板六篇

更新时间:2023-08-18 00:49:04 来源:高考在线

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

  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

  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

  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自觉性,特别是从七(6)班转入七(1)班的学生,学习态度极差。

  另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五、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树立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六、主要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2、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进度: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二月三月份:第一、二单元

  四月份:第二单元

  五月份:第三单元

  六月份:第四单元

  七月份:复习迎考

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思想品德复习,主要任务就是备战中考、冲刺中考,对于教学来讲就是要做好最后的复习准备工作,为使本校政治的复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中考打基础的指导方针来制定计划,实施教学,系统复习,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融技巧、方法、思想于一体,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第三轮的专题和时事政治复习中掌握时政题的答法。在第四轮综合复习中,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全面掌握,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最后,做好辅导,确保20xx年中考政治取得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届很多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比较差,需要老师的监督。具体有以下几点:

  1、本届学生的整体水平较上届强一些,纪律状况也好一些,但是优生人数偏少。

  2、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在应用多本书的.知识解答同一道大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3、学生对政治材料分析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较差,不能用所学知识点来完整全面的回答,得不全分。因为是毕业班,时间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课堂容量较大,练习的综合性难度加强。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快慢班的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

  三、复习目标要求

  1、要紧扣中考这个中心,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教育性与时代性,复习指导的实施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和命题方向。

  2、以学生为本,复习备考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复习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加强对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加强课本知识系统教学,争取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整理疏导,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进而构成立体知识系统。

  4、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在复习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分层布置作业,争取合格率和优秀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教学具体措施:

  1、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拓宽思路,总结反思。让学生学会学习

  2、平时提些有新意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课堂上经常关注他们的听课情况,鼓励他们向优秀学生学习,以至于他们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具体措施

  1、落实新课改精神,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新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2、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虚心学习,多听同学科相关教师的意见。

  3、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

  4、制定计划,系统复习,直面中考。

  第一轮复习了(XX年XX月中旬——XX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面”,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做到一边复习课本内容,一边进行中低档题的考试训练。

  第二轮复习(3月下旬——4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 专题”,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强化训练,大约30天左右的时间。目标是强化能力训练,也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这一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并加强考感,在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前面复习情况,反思、整理思路,寻求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系起来,做好充分准备,直面中考。

  (一)、结束新课(20xx年XX月中旬前,已完成) (二)、复习6——10课(20xx年XX月底之前,已完成)

  (三)、第一轮复习(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正在进行)

  第一轮复习,本轮复习采用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能灵活运用地解决实际问题。一班和二班用《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三班四班用初四的《资源与评价》。

  这一轮复习要“过三关”。

  (1)记忆关。必须做到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使其系统化。

  (2)基本方法关。传授学生解题技巧和做题规律。

  (3)基本技能关。复习目标要明确,讲和练做到有的放矢。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四)、时事政治(六月底之前,按月份整理,穿插于平时复习之中讲专题时政)

  关注时政,准确联系政治观点。

  要结合社会中的热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判断,连接所学政治观点加以解决,学会抓住时政中关键字、词、句所传达出的相关信息点,才可能做到准确把握、运用得当。所以,我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时政能力。

  (五)、第二轮复习(4月15日前)

  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第三轮复习(五月底前)

  第三轮就是 “专题复习”。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即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间是从第九周开始,估计使用三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取时政热点问题,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务必确保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不在时事政治题中丢分。

  (七)、第四轮复习(中考前)

  第四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意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对于模拟训练,课选做几套中考题,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最后再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学生的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记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保证。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吻合。

  六、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七年级上下册复习

  第三、四周:八年级上下册复习

  第五、六周:九年级复习

  第七、八周:专题复习(一)

  第九、十周:专题复习(二)

  第十一—————十五周:综合复习

  第十六—————十八周:模拟考试

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进度(9月1日~1月9日)

  第一周(9.1~9.12):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化学研究什么,化学使生活更美好,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周(9.8~9.12):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

  第三周(9.15~9.19):元素是构成地球万物的基石,元素符号,化学语言。

  第四周(9.22~9.26):人类赖以生成的空气,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性质。

  第五周(9.29~10.3):运动会和国庆节

  第六周(10.6~10.10):月考,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相对原子质量及式量,人类离不开氧气,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化学反应。

  第七周(10.13~10.17):怎样得到氧气,化学式,物质的量。,

  第八周(10.20~10.24):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第九周(10.27~10.31):期中复习及考试

  第十周(11.3~11.7):试卷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及配平

  第十一周(11.10~11.14)天然水和水资源,水的组成,水的特性。

  第十二周(11.17~11.21):分散体系,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度。

  第十三周(11.24~11.28):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溶液的组成和溶液质量分数。

  第十四周(12.1~12.5):溶液的酸、碱性和PH,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常见的酸溶液和碱溶液。

  第十五周(12.8~12.12):燃烧的条件,灭火与防火,燃料的充分燃烧。

  第十六周(12.15~12.19):碳,同素异形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十七周(12.22~12.26):石灰石,钟乳石,常见的有机物,化学燃料。

  第十八周(12.29~1.2):复习与练习。

  第十九周(1.5~1.9):期终复习与考试。

  二、教学计划

  1、第一章时间安排四周,第二章时间安排四周半,第三章安排时间四周,第四章安排时间三周。

  2、每一章的每一节都安排一套有关“基本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练习,供学生自检和提高。

  3、开学至期中考试之间、期中考试至期末考试之间均安排一次月考。

  三、教学要求

  1、备课组各位教师均要参照上述教学进度,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制定或调整各班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全校化学教学的有序进行。

  2、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能力要提高。

  3、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以次来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4、要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因为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要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觉等,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5、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

  6、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有关活动

  1、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共同探讨二期课改中所碰到的问题。

  2、积极参加与罗星中学的校际教师的二期课改研讨活动。

  3、各位教师相互勉励,取长补短,主动、积极参与各级公开课的教学活动及论文的撰写。

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既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发展新知。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手脑并用,踏实细心地做好每一个实验。

  首先,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观察和实验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切实做好各种实验,使实验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技讲座,修理或自制教具等。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验,在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即弄清实验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知道实验原理。

  第三,要知道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四,要知道该实验如何做,要测量及记录什么。

  实验时,首先要对器材进行检查,了解仪器的用法;其次,要回组装器材;第三,要能按步骤操作。

  实验结束时,要让学生清点实验器材,并放回原处,完成实验作业。

  全书共安排6个分组实验以及许多演示实验和实践性问题。其中大多数实验器材易得,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通过做本学期的实验,使学生能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测量,归纳出客观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和思维能力。

  二:本学期学生分组实验安排

  第二周 2.25---2.28 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大小的因素

  第三周 3.3----3.7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四周 3.10---3.14 探究熔断丝熔断的原因

  第六周 3.24---3.28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

  第八周 4.7----4.11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第九周 4.14---4.18 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教学计划 篇5

  一、教学内容分

  “从生物圈到细胞”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开端,是对初中生物学习向高中阶段迈进的重要环节,他既要以初中生物学知识为基础,又必须体现高中生物学习的特点,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必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本节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细胞?二是从微观到宏观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如何组成的?对于这两个问题,教材并没有给出完整的答案,而是首先通过学生在出生已经熟悉的许多实例,这需要学生对这些已知现象的分析和总结来获得答案。旨在训练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知识总结能力。

  本节内容在知识体系上体现了对知识认知的过程:原有认知——产生认知冲突——建立新的认知。因此,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在教学中,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对原有知识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采取以问题为线索,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式,各个击破,来达到对知识的总结并提高认识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物的学习主要注重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缺乏对产生现象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结果的深入分析,学生对问题的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较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有关细胞的结构、病毒的结构和繁殖、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以及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可以达成我们的学习目标。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设计思路如下: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说出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种类生物的生命系统的层次 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探讨不同生物种类的生命系统层次结构

  五、教学重点 1、说出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种类生物的生命系统的层次 2、形成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六、教学难点 1、形成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尝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七、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会议并总结初中学过的知识,目的是建立起初高中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平稳过渡。以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导入新课,但是采用FLASH视屏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对病毒的了解同时也成为解决“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细胞”打下基础。

  结合课本,将“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细胞”分解为几个问题,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最后通过总结来解决这个问题。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学生自我总结即可完成,关键是如何结合学生初中学习的动植物生理结构的知识来加以引用。解决如P6”思考与讨论“第一题之类的问题。这里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同时通过学习,应该让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命的基础,同时细胞又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学生初中知识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引导学生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

  教师不只是把问题甩给学生,而是对问题进行处理,分解为一系列的较为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来解决问题。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 篇6

  一、现状分析:

  优点:本班幼儿接触的语言活动类型有:童话故事、听说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诗歌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并且爱说、喜欢说,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缺点:本班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同伴和老师交流时喜欢插嘴,部分幼儿的词汇量较局限。

  二、教学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能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习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2)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习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3)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画面。

  (5)能仔细观察图书画面的有关细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读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三、具体措施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加强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联系。

  (6)教师要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榜样。

  (7)教师作为幼儿的实际对象对幼儿语言进行指导。

  (8)教师要为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如提供良好的语言范例;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活动材料;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行为作出积极反馈,增进其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