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集合十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15 07:43:08 来源:高考在线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用适当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尊重“自然之道”的启发。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之道”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适当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向导的话,从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揭题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自然之道。大家事先预习过吗?读过课文吗?读过一遍的请举手;读过三遍以上的请举手。

  2.知道“道”是什么意思吗?“自然之道”呢?

  二、初读梳理。

  1.初步读文,学习词语。

  请同学们再读读全文,尽可能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这几个词你能读正确吗?

  加拉巴哥岛 巢穴 踌躇 结伴而出 侦察 颓丧

  你自己在读课文过程中,还觉得哪些词不容易读好,提出来。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梳理人物: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和物?

  适时板书:我们 向导 幼龟 食肉鸟

  A.“向导”是什么人?这个向导可不是一般的向导。

  B.我和七个同伴,简称“我”们;我们也不是一般的游客,我们来加拉巴哥岛旅游的目的是什么?

  C.幼龟,先是一只,后是一群,成百上千只。

  D.嘲鸫、海鸥、鲣鸟,它们有一个总名称,叫做食肉鸟。

  (2)串说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如果你觉得有困难,老师给你一点帮助。(你可以这样想:我们去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了什么情景?我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过渡:课文写了“我”和同伴本想救助幼龟反而伤害了它。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们救助那只幼龟?(3、4节)

  三、理解“救幼龟”

  1.(出示句子)(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出,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来。)

  (1)“踌躇不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再联系上文想一想,课文怎么写它“踌躇不前”?理解“探、欲出又止”。

  (2)再读这段话,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幼龟。

  (3)它的小心谨慎是有原因的,你能从上下文中找到依据吗?

  2.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所以“我”们——

  我们都很焦急,可是向导却说——出示句子: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1)练读句子,体会“紧张与焦急”,理解“若无其事”。

  (2)对比着读,体会对比的表达效果。

  (3)读到这里,你读出了什么疑问?

  (要点把握:向导为什么那么冷淡?向导说的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

  四、续学第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说说: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 ,其他的幼龟就 ;现在,那只幼龟没有回到巢穴,其他幼龟 ,于是 ,结果 。

  2.讨论争辩:如果我们不去帮助那只幼龟,情况会怎么样呢?你的课文依据是什么?

  3.练习并小结:

  (1)我和同伴们看到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心想:

  (2)所以,向导说——再读向导说的话。你明白“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五、巩固练习。

  1.复习词语。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鱼贯而出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极不情愿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1)读读,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你明白了?

  (2)把词语放回课文中,边划边读。

  2.填空作业。

  出示,并准备作业纸:我们去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嘲鸫啄小海龟,向导却( ),我们很生气,责怪向导( )。向导在我们的要求下把幼龟抱向大海。不久,成百上千的幼龟从巢中( ),( )爬向大海。我们很快明白,自己干了一件( )的蠢事。尽管大家全力补救,累得( ),那些食肉鸟还是吃得饱饱的,叫声( )。

  第二课时

  一、过渡:

  那只小海龟得救了,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是作者在后面的课文里却写道:“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自己默读剩下的课文段落。

  二、学习课文6-8段。

  1、首先来回答: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说,注意表达的顺序。

  说到侦察兵时,教师出示句子: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小幼龟从巢穴里鱼贯而出——从这些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幼龟的多,都争着向外爬)怎么读?

  老师问学生:你就是巢穴里的一只小幼龟,你来告诉大家,你们为什么要争先恐后的爬出来?

  (我们派出去的侦查兵没有回来,他肯定看到外面没有危险,而是匆匆忙忙地去大海了。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会返回巢穴中的。)

  这说明了向导抱走了小海龟是给了后面的小海龟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这个错误的信息使成百上千的小幼龟提前出了巢穴,接着又导致了什么后果呢?

  学生接着谈一谈。

  2、老师:数十只小幼龟已经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这些小幼龟被食肉鸟们吃掉时,又是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来展开想象,选出其中一种情况写一写,看谁写的具体形象。

  引导学生看书中插图,想象当时情景。

  一只幼龟正兴奋地向前爬着,它正在美滋滋地想:“我就要见到我亲爱的妈妈啦!忽然一只鲣鸟飞快地俯冲下来,使劲地啄它的头。小幼龟被这样的突然袭击吓坏了,它本能地把头和四肢缩进了壳里。那只鲣鸟并没有放弃对幼龟的袭击,它用又尖又长的嘴朝着幼龟的壳里使劲地啄,几下子就把幼龟的头啄得血淋淋的。一会儿,小幼龟变得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觉,四肢无力地伸出了龟壳。鲣鸟津津有味地把幼龟吃了下去。

  一只幼龟看到同伴都向前爬去,它也加快了脚步,可就在这时——

  一只幼龟便向前爬着,边想回头招呼自己的同伴,可是它还没有张开口,就——

  一只幼龟正低着头奋力地向前爬着,忽然听见同伴一声惨叫,它还没有回过神来,就——

  一只幼龟刚刚把脑袋伸出巢穴,想追赶同伴,可就在这时——

  一只幼龟经过奋力地爬行,终于到达了海边,它激动地想:“我终于可以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了。”突然——

  ……

  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

  3、老师:我们亲眼目睹了这样凄惨的场景,感到了震惊,急忙学着向导的做法在海滩上营救着小海龟,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这已经无济于事了,对小幼龟的弥补也是谨小慎微的。所以——

  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1)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老师:食肉鸟们因为吃了无数的小幼龟而高兴地叫着,但是活下来的小海龟这时候会怎样想?它们会对我们说什么呢?

  采访学生:你会说什么?

  假如你就是那只小小的侦察兵,你在大海里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是不是应该为我们救了你而感到高兴呢?

  老师总结:我们好心却做了这愚不可及的蠢事,并没有得到幼龟们的感谢,所以——出示句子:

  我和同伴慢慢地走在沙滩上。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比较句子,体会“悲叹”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加上“悲叹”好在哪里?(能体现出向导极度悲伤难过的心理。)根本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向导为什么会如此悲伤?(非常自责、后悔——幼龟的灾难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师:再次读这个句子,感受向导的悲伤之情。指读、齐读。

  师小结:看来向导既不是没有同情心,也不是想让饥饿的食肉鸟有口饭吃,他对幼龟的生活习性还是很了解的,也知道这种做法可能会给幼龟带来危险,但迫于游人的压力而又不得不做。当然,也许他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后果会那么严重。

  三、谈感悟、谈启示。

  同学们,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相信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可能出现的回答: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做决定或指挥;人不要自作聪明,要知道,有很多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好,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板书:遵循)

  四、布置作业: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就是人们破坏了自然规律,发生的后果总是事与愿违,都是有哪些呢?我们课下调查一下,下节课交流。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理解“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

  (1)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2)自读表演,理解内容;

  (3)品词品句,积累感悟。

  3、情感和态度:

  (1)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2)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

  1、读题目,想一想,“道”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题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本课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幼龟进入大海,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其自我保护的方法,而“我们”却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们”做了件什么事?

  2、请你浏览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概括“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第三至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感受。

  思考:

  (1)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为什么?

  (2)向导怎么说,怎么做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2、小组交流,提出疑问。

  3、汇报交流。

  (1)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

  ①看见探头幼龟遇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

  (指导朗读,读出危险及焦急的心情。)

  原因是爱护幼龟,担心它受伤害,但不懂它入海的基本规律。

  ②不顾向导的劝阻,执意要向导把幼龟抱进大海。

  (读出急切的心情。)

  原因是急切地、不顾一切地想救幼龟,丝毫没有从动物的自身规律去思考。

  (2)联系下文,你知道幼龟入海的规律了吗?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由焦急变为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轻声读,体会“我们”震惊的心情。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幼龟,你会怎么想?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假如你就是这些食肉鸟,又会想些什么?

  ⑶看到一只只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就努力和向导一起想挽救这些绿龟,尽管我们气喘吁吁来回奔跑,但悲剧还是发生了,十多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4)汇报向导说的和做的。

  ①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谈理解

  ②向导在“见死不救”的呼喊中,不情愿地把幼龟抱进大海。

  黑板出示“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学生谈对重点词的理解,发表对向导做法的看法。

  ③假如你就是那位向导,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急切想就小海龟的人讲清原因呢?

  4、朗读第八自然段,体会主题。

  (1)“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致海龟收到巨大上海,令“我们”震惊。“我们”极力去就海龟,但是“我们”的内心仍是悔恨至极。读第八自然段,从哪儿看出“我们”的心情?

  (2)黄昏海边的美丽自然景色和食肉鸟响彻云霄的欢快叫声像是一种讽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内心会想些什么?

  (3)向导由“若无其事”到“极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么样?

  把“悲叹”换个词,向导为什么悲叹?你能读出悲叹的语气吗?

  (4)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5.介绍原文

  本文入选课本后,结尾一句话省略了。出示课文的结尾句: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四、拓展延伸,内化“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我们对自然之道不解和违背亲手导致了一些幼龟被害的惨剧。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曾经学习过,记得吗?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3、你愿意更多地了解自然吗?那就赶快行动吧!

  4、默读综合性学习要求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悟,综合性学习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第一课时

  一、阅读本“单元导读”,说说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内容,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板书:自然之道】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初读课文,大声朗读,把句子读顺读通。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利用字典或者工具书来学习并且理解字词。

  3、【出示课件】有关生字词,如下: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可以叫学生形象表演词语比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4、默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

  5、【课文范读课件】注意朗读节奏、字音、语气等。

  6、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学生纠错。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7、汇报:你读了本课读懂了什么?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离家“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演中理解。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名学生扮演幼龟,戴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师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理解词语的意思。书写比较“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表演,范写“啄”字。

  (2)请同学们找出第四自然段的表示感情或者表情的词语。

  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

  自由朗读此段,注意老师范读,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各自的表情,练读,模仿读,比赛读。最后分角色读,师采访“向导”的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1)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汇报

  4、比较句子: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异同?

  (1)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2)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和联系上下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才是“愚不可及”。

  【板书:好心——蠢事】范写“愚蠢”,写出反义词:聪明。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1、回顾本节内容。

  2、自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3、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好心------蠢事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欲出又止”、“踌躇”、“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历练语言;

  3、利用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的情感冲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层次地感悟自然之道。

  教学重点: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基础上,通过朗读、劝说、想象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进而感悟“自然之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师:(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果让食肉鸟()。“我们”()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

  二、切己体察,揣摩“自然之道

  三、1、师: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后悔不已,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上岛,去看个究竟。

  3、当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看到了什么事?(嘲鸫啄幼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看到的事情。

  ①现在老师请一位学生来扮演幼龟,(出示课件)一位同学来帮他配音。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一会儿请你们来当小评委,评评这两个同学的表现。随机让学生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②采访幼龟: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③、幼龟踌躇不前,欲出又止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④、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幕。

  ⑤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全班齐读。

  4、感情朗读人物的不同反应

  (1)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我和同伴、生物学家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课件出示:“我和同伴紧张地??呼喊。

  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指名读,男女生读)

  (2)老师当向导,学生当同伴再读。

  5、说话练习

  假如你们也在场,听到向导说的这句话,你们心里会怎么想,会怎样对向导呼喊?

  (1)师引读:在大家无知而又激烈的逼迫下,(课件出示)向导(大家读)极不情愿地??飞走了。理解:极不情愿、颓丧

  1、 三、直面惨状,感同“自然之道”

  师:嘲鸫颓丧地飞走了,我们救了一只可爱的小幼龟(板书:救了一只好事),我和同伴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你们赞同吗?

  2、 (课件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 请同学们自由读5-8自然段,说说我们蠢在哪里?

  3、 课件出示画面:(群龟被食)

  4、 指名回答。

  ①理解“鱼贯而出”。

  ②想象说话: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时,他们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5、 师小结:救了一只,害了一群(板书)我们真是愚不可及!

  6、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我们怎么补救的?

  7、 找出我们救小海龟的动词,说说你的体会。

  8、 小结:今后在写作文中,描写比较紧张的场面时,也可以用上一连串的动词,使作文更生动。

  9、 虽然我们做了补救,但于事无补,此时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心里会想些什么:

  10、 难怪向导会发出悲叹:??

  ①悲叹能不能改为感叹呢?

  ②指名读,齐读。

  四、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读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惨痛的结局。这3个自然段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复杂的感情。好好读读,读出我们的悔恨、痛苦

  2、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之前说的那句话(出示向导的话,齐读)还会指责他吗?现在你该如何体会“自然之道”的含义?

  3、你想给人类怎样的忠告?

  五、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六、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救了一只好事

  愚不可及

  害了一群坏事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5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师:同学们,请看着提示写出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纠正书写)

  2、师:(出示一段内容)选择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用归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像这样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出主要内容。

  二、换位思考,把书放进心里。

  (一)学生自主学习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

  (1)理解“愚不可及”的意思。

  (2)如果我们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

  2、师: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你们如果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当时的情景,哪些行为让你们觉得愚不可及?

  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出幼龟的犹豫,其实它正在侦查情况,而我们却不知道。

  师:请你们再仔细读一读这段话,你还能读懂什么?

  (1)从“欲出又止、踌躇不前、探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幼龟的机警、小心、谨慎。

  A、幼龟出的是为了什么?“止”呢?

  B、词语辨析:“探出”和“伸出”

  C、学生表演幼龟的动作

  师小结:看来幼龟是多么会保护自己,多么神奇啊!

  (2)从“啄、拉”感受到嘲鸫的凶狠。

  (3)朗读体验。

  3、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看出我们这些游客是愚不可及的。

  (1)理解若无其事的意思 。为什么会若无其事?

  (2)指导朗读:读出向导的漠然

  (3)划出文中我们和向导的态度的词语。

  (4)指导朗读。

  4、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大家发挥想象,写一写你看到的场景吧!最好能用上积累的四字词语。

  师小结:的确惨不忍睹啊!

  5、向导和我们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把描写向导和我们的动作的词语划出来

  A、(摘下、放进、抓起、奔跑。)

  B、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心情十分焦急)

  C、指导朗读。

  6、(1) 出示句子: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若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决策,幼龟们就不会白白送死了。)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比较句子: 师:你读出了什么不同?向导的心里会是怎样的自责?

  (没有抵住舆论压力,没有坚持到底,没有胆量与错误的观点相对抗。)

  三、回归“道”,提升文本理解。

  1、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这“道”不是我们第一节理解的简单的“规律”概念化的两字,而是——。(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2、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3、出示美国作者伯罗蒙塞尔创作的《自然之道》原文的结尾

  四、布置作业。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

  律。

  【学情分析】

  同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妙,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同学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同学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外表。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同学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同学学会理性地考虑,进而引导同学

  维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因此,要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同学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

  培养同学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同学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协助同学形成正确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

  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⑴ 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

  ⑵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⑶ 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俺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见大屏幕)

  神态 语言

  俺们

  向导

  2、向导和“俺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

  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

  4、扮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

  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5、感悟启示:

  假如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

  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大家。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身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俺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俺们:假如不依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发生与俺们

  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

  自然的惩办的事例?

  例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俺们”救一只幼龟 误导众幼龟 →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充满生机它是人类的老师,它给我们许多启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发生在大自然的真实故事。

  1、(出示课题),请看课题,一起来读读!

  2、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大胆的来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学生发表认识,教师不置可否)引导“道”是规律。

  二、初读课文,感知“自然之道”

  1、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

  2、检查预习

  加拉巴哥岛 筑巢孵化 踌躇不前 嘲鸫 颓丧 响彻云霄 等词

  三、切己体察,揣摩“自然之道”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 请同学们自由读1、2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了解绿龟,相机出示资料。

  (3) 出示嘲鸫啄幼龟图,文中是怎样描写幼龟的呢?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先自读3—4自然段。

  2、当你置身于岛上,看到嘲鸫啄食海龟这一幕,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难受,着急,紧张)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4、出示画面及文字研读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你们看,这就是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5、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突然”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来读?

  “啄”

  “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谁来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

  6、感情朗读人物的不同反应

  (1)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他们会怎样话劝求向导的呢?

  (3)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任何干扰,嘲鸫和幼龟之间的故事将如何发展?请你根据课文的有关语句,展开想像的翅膀,描述你想像的情景。

  四、谈话总结,感慨“自然之道”

  是啊,多么智慧,多么勇敢的海龟,本来它们可以顺利地实现入海计划,可是由于我们的出现,我们的干涉,这一巢的幼龟就完全改变了命运。我们下节课再去面对我们不忍面对的惨状。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8

  共案部分

  课题:自然之道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情感目标: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自主预习:

  提练主线: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问题预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

  1.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随机板书:游客、向导)

  2.理清线索。

  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

  3.学习词语

  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

  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三、学习“救幼龟”

  1.“踌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谁的?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踌躇不前”?(欲出又止)

  2.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

  3.自由读第4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 (1)游人:紧张(2)向导:极不情愿

  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四、自学“伤害幼龟”

  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意料。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5至8自然段,这四个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发你深刻的感受,请你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一点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读书,批注。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搭石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320、花的勇气(第一教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五、小争辩。

  1.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①读

  ②这句放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多媒体出示)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正方:赞同反方:反对

  六、启示。

  1.现在让我们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学了这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2.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出示图片)

  3.谁还知道这们的例子?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板书:

  自然之道

  游人:紧张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极不情愿——悲叹……

  “救”害!

  个案部分

  一、素养训练

  二、合作探究

  协作学习,深入探究

  (一)围绕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提示:1.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把相关段落读一读。2.找出重点词语、句子,从中读懂了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3.把答案发布到论坛上,准备小组汇报的形式。

  (二)汇报

  1.“ 救幼龟”部分

  ①小组练习,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

  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

  ②相机出示句子: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搭石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320、花的勇气(第一教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伤害幼龟”部分

  ①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相机理解“鱼贯而出”。

  ②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③理解“我”和同伴此时的心情: “天啊!”同伴( )地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也( )地说:“( )。”

  ④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至海龟受到巨大伤害,令我们震惊,我们极力去救海龟,但我们内心仍是悔恨至极,读第八自然段,从哪儿看出我的心情?

  ⑤我们的内心会想什么?(无知,好心办坏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把事办糟,自然现象神秘莫测,不知道就不能乱加修改。)

  出示句子: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由若无其事到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么样?(悲叹)把悲叹换成感叹行不行?悲(为小龟的惨死)叹(人类的无知,强行改变规律,应受责罚)

  三、拓展延伸

  四.课后反思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搭石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320、花的勇气(第一教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④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①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①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②出示词语,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③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④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师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

  2、 板书课题,齐读

  3、 理解“道”都有哪些意思?在“自然之道”里又表示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

  1、 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学会用多种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 段意合并法 ②摘录语段法 ③要素归纳法……

  3、课文中谈到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是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找出来读一读

  4、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蠢事呢?默读3-5段

  三、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1、 从哪儿看出来这是一只侦察龟呢?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来……是否安全)

  “欲出又止”是什么意思?幼龟为什么欲出又止呢?

  你能找出与之相近的词语吗?(踌躇不前)

  2、 就是这样一直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的幼龟,不但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引起了超鸫的注意力,当看到朝鸫要吃掉幼龟时,我和同伴的心情如何?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我和同伴紧张地……)

  3、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看似好心的我们,其实却在做着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的愚不可及呢?

  (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若无其事”是指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面对我们的紧张,焦急,向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文中的自然之道又是指的什么呢?

  4、 既然向导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龟群,可是他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

  5、 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只侦察龟,却武断地让向导去救它,向导的若无其事没有取得我们的信任,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深入探究,感悟意境

  1、 然后愚不可及的事远远不止这些,师范读5、6自然段

  2、 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① 幼龟成群结队地爬行在这一大段无遮无拦的的沙滩上,想象小幼龟们此时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② 当看到如此多的美食时,食肉鸟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你就是之前的那只朝鸫,你想说些什么?

  3、 想象画面:食肉鸟一改之前颓丧的心情,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的心情如何?同伴们的心情呢?向导的心情呢?

  齐读:(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4、 思考:把“悲叹”换成“感叹”行吗?为什么?

  5、 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课堂拓展,训练说话

  1、 我们的好心却办了一件坏事,课文学到这你想说些什么呢?

  2、 对于向导的行为,你有什么自己的意见呢?你觉得向导这样做对吗?

  3、 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

  4、师总结

  这就是自然之道,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这是自然之道,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这是自然之道,老虎圈养便失 去野性这是自然之道,温室难育参天大树这是自然之道,人类自身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便是人类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万物靠大地孕育,靠阳光雨露滋生,我们呼吸的每一口气,喝的每一滴水无不取自于自然,所以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共存。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

  1、生字新词。

  2、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因此,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

  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⑴ 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

  ⑵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⑶ 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见大屏幕)

  神态 语言 我们 向导

  2、向导和“我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

  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

  4、表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5、感悟启示:

  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大家。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事例?

  例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我们”救一只幼龟 误导众幼龟 →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2

  一、导入新课

  一、课前交流

  1. 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若没条件制作课件,可出示一些图文资料),让学生陶醉其中。展示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造成的不同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 引入,解题:同学们,大自然神奇美丽、充满生机。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板书课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自然规律。)大自然的规律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这就是我们要共同探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义,整体感知

  (一)出示小黑板上的自读要求。

  1. 轻声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音节,多念几遍,把生字念会了,再往下念。

  2. 勾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应该积累的四字词语(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这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思。

  3.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全文(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默读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自主思考:海龟是怎样遇难的?小组内相互交流。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三)检查自读情况。

  1. 教师对易出错的字形、字音:“穴”、“吁”、“伫”、“肴”进行指导。

  2. 学生汇报海龟遇难的经过,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补充、指导。

  三、精读课文第1~5段,交流阅读体会

  1. 教师给学生介绍资料:加拉巴哥岛。

  2. 抽一名学生范读第1、第2段,其余思考:“我们”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幼龟要进入大海所面临的危险是什么?

  3. 学生交流汇报。(要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幼龟生存所面临的危机:它们除了容易被食肉鸟吃掉外,还有就是它们与成年海龟体重的悬殊—不及1%。)

  4. 过渡:那天“我们”上岛的时候,快到黄昏了。“我们”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我们”看到了什么?请大家齐读第3段。(学生齐读。)

  5.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欲出又止”、“踯躅不前”、“突兀”、“企图”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 面对这惊险的一幕,“我们”是什么态度?向导是什么态度?你认为谁的态度是正确的?请大家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7. 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们”“紧张”、“焦急”、“不能见死不救”和向导“见惯不惊”、“若无其事”、“极不情愿”的不同表情态度及原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

  8. 分角色读“我们”和向导的话(第4段),齐读第5段。

  四、精读课文第6~12段,体会文章情感,获得思想启迪

  1. 引读第6段:向导抱走幼龟不久—(生读:“成群的幼龟……愚不可及的蠢事。”)

  2. 针对第7段的内容组织讨论: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对于作者的分析,你有疑问吗?(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分析原因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能对作者的分析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产生问题到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3. 指导朗读,可分组读第6~8段,齐读第9段。要指导学生读出震惊的语气。

  4. 过渡:为了弥补“我们”的错误,“我们”是怎样做的?

  5. 自读第10段,边读边想象沙滩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我们”拼命地救幼龟,数十只食肉鸟争先恐后地抢食这些没有反抗能力的幼龟,幼龟也在拼命地往海里爬。想一想应该怎样读。抽生读,评价后再读。

  6.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滩上的寂然静止和“我们”心情的不平静。大家都在反思自己关爱小动物的善举怎么会造成这样的恶果,都不说话,终于,向导忍不住了,发出了他的悲叹。齐读向导发出的悲叹。

  7. 如果你们就是作者和旅行的同伴,听到向导发出的悲叹,你们会想些什么?请说说吧。

  8. 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自作聪明”、“走向反面”,并联系上文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们”救下第一只出巢的幼龟是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的自作聪明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与“我们”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大多数幼龟葬身鸟腹。这段话是作者从这件事中总结的教训,它告诉我们:人类虽然是自然界中最聪明的生灵,但人类做事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仅从人类自身的主观愿望出发,不遵循客观规律,即使是好心,也会带来恶果。背诵这两句话,记住教训。

  五、延伸与拓展

  1.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因为好心而办的傻事,教师相机指导。

  2. 教师介绍资料:动物的相生相克。

  3. 师生交流从电视栏目“人与自然”、“动物寻奇”、“探索与发现”看到的一些内容。(如果学生不太了解,教师要推荐学生多看这些电视栏目或相关的书籍。)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3

  一、感悟“蠢事”,理清脉络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令作者如此后悔呢,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件怎样的事。

  (作者他们救了一只幼龟而害了许多只幼龟。)

  概括板书“救龟”──“害龟”。

  “救龟”与“害龟”分别是哪几段?(3~4,5~8)

  二、抓关键词,学习“救龟”(3~4)

  读读第三段,你觉得这一段里值得你积累的词语有哪些?(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找到这两句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用你的动作来说明这两个词的意思。(指名表演)

  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幼龟非常谨慎,写出了“侦查”之意。)

  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幼龟很谨慎,你知道是哪个么?(突然,说明其动作快。)

  齐读第三段。

  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啊,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啊,咱们来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找找游人和向导不同反应的词语。

  1、游人:紧张 焦急 呼喊

  2、向导: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冷淡

  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齐读第四段,读出游人和向导不同的态度。

  三、体会句子,学习“害龟”(5~8)

  自由读5~7段,划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感受。

  汇报,哪些句子给你的感受最深?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指名读5~7段──生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名读──全班读

  【板书】

  自然之道

  救 害

  游人:紧张 焦急 呼喊── 震惊 悔恨

  向导:冷淡 极不情愿 ── 悲叹……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4

  《自然之道》3~5自然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抓住两条线进行切入,一条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各自情感。让学生在词语归类中明确文中各个角色的态度,并亲自演读,体会心情,并由此归结出疑问,为什么各自所持态度会有如此反差,进而引出第二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句子(①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学生的自独自悟和相互交流初步理解“自然之道”,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无知,好心却办了蠢事。

  【设计目标】

  1、情感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初步理解自然之道。

  【设计过程】

  一、出示词语归类题目

  探出欲出又止突然啄焦急紧张冷淡

  极不情愿鱼贯而出结伴而出侦察踌躇不前

  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拉到

  幼龟──(探出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

  我们──(焦急紧张)

  向导──(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

  嘲鸫──(突然啄拉到)

  1、读课文3~5自然段,请找一找上述词语并归类:

  ⑴学生交流汇报,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上述归类。

  ⑵生自由挑选句子(可以是“幼龟”“我们”“向导”“嘲鸫”的相关句子)朗读,自读自悟,体会以上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情。

  ⑶生返回表演朗读上述分类词语,(可男女读,分组读,个别比赛读)师指导评价(幼龟:表演理解起先小绿龟的机警、谨慎,后来感受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的心情。我们:当幼龟遭到袭击时紧张担心的心情。向导:冷淡,与我们形成强烈的对比。嘲鸫:看到美食,急切捕猎的心情)

  2,再次朗读3~5自然段,提出疑问:

  ⑴为什么向导的态度那么冷淡、极不情愿,并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

  ①自读自悟,初步感受“自然之道”,幼龟出巢侦察,嘲鸫捕食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冷淡若无其事也是出于自然之道,幼龟得到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是因为得到了错误的信心,我们违反了自然之道……

  ②各生交流,初步理解。

  ⑵我们干了怎样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①读文交流,同桌互说。

  ②全班交流(有了以上基础,生基本能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出于对小幼龟的同情,我们却违背的自然之道……)

  3、再次朗读3~5段,体会各种情感,感悟“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5

  1.教学本文,可以参考下面的教学思路:

  (1)自由朗读,自主预习。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布置学生自读自学。如,把课文读两三遍,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认识生字,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2)了解学情,确定目标。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是否正确、流利,让学生汇报已读懂的内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3)突出重点,精读研讨;一个重点是交流大家的阅读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主要是结合具体语境交流;另一个重点是交流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这要结合全文交流,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要加以引导。最终学生要明确做事情要遵循“自然之道”。(4)回顾小结,启动综合性学习活动。

  2.要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本文,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得特别简练,学生能说出大致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概括的能力,直至最终做到所概括的内容正确、语言简练。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

  3.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也清晰地展现出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发展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发展到发出十分难过的悲叹。两者对太平洋绿龟习性的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导致了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做法与感情的不同。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要结合上下文,采用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重点体会“向导”的话语与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具体说来,就是要抓住第4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中向导的话,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细细体味,“悲叹”比“感叹”表现的感情更强烈,更突出了向导伤心难过的心情。其实,向导的态度、做法也是一个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的引发点,可以引起课堂的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4.本课生字词较多,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方法。“侦、嘲、蠢、彻”的声母都是翘舌音,“吁(xū)”不要读成“yū”,“幼”要和“幻”区别开,“啄”不要少写一点。必要时,教师要范写难写的生字。课文中生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查字词典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理解,不要照搬词典意思。

  5.关于“综合性学习”。

  本课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目的是提示教师此次综合性学习应从本课的教学为开始,及早进行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把综合性学习贯穿全组的学习的始终。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把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观察大自然,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并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组织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是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明确任务与方法,落实小组分工与活动安排等。可以根据学习提示自主确定某一活动方式:观察大自然探究发现(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动手实验、进行小发明等。其次,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时调控指导。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交流、召集小组长汇报活动进程、与课文学习有机结合、适时小结(如学生的奇思妙想、灵感火花,教师表扬典型的人或事,提出注意事项)、与家长和任课教师及时沟通等方式调控,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活动心态,应用多种方法去发现与探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侧重组织某项活动,把活动抓扎实。

  这次综合性学习,重点在于使学生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并从中获得启示,要注意与三年级下册第二组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有所区别。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这两种思路进行:一是直接去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熟悉的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二是联系生活经验与阅读积累,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把观察、思考、查资料、提出创意,乃至动手实验紧密结合起来。

  《自然之道》A、B案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

  抄写:

  ①生字新词。

  ②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A案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①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①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②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③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④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①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③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③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④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⑤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①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②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③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④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⑤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⑥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①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②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①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②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③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④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