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2023清明节由来和风俗简短

更新时间:2023-08-14 12:03:09 来源:高考在线

清明节的由来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王位,就出现了宫斗剧中最常见的一幕,利用手段逼迫太子申生自杀。申生有个弟弟叫重耳,为了躲避灾祸。逃出了往过,流亡他乡。流亡的过程艰难困苦,一个没有金钱和权力的王子怎能留的住臣子,大多数臣子都陆续离开,各奔东西了。只有几个人忠心耿耿,其中有一人,名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的快要呜呼哀哉的时候,介子推将腿上的肉割下来一块给重耳烤着吃,救下重耳。十九年后,历经磨难,重耳回国做了君王,就是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昔日与他患难的大臣大加分赏,唯独忘了割肉救他的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想起昔日旧事,心中有愧,就让人去请介子推来朝接受赏赐。可是差人去了多次,介子推就是不来(搁我我也生气)。晋文公只好自己亲自前往(是不是觉得真有情义啊?你错了,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千万人之上的人做事的风格)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发现介子推不愿意见他早已带着年迈的老母亲去了绵山(在今天的山西)。晋文公派兵上山搜寻,没有结果。就在这时候也不知哪个聪明绝顶的二货给晋文公提了个建议说:“我们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火势一起介子推定会定会从这里出来”。晋文公竟然也听了。

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发火一起,当时也没有武警消防,整整烧了三天多,大火灭了以后,也没有看到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在一个烧焦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已经没有了任何生还的迹象。晋文公安葬介子推母子,发现介子推生后有个柳树树洞,洞里有片衣襟,上面写了一首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痛心疾首,为了纪念介子推,将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了祠堂,放火烧山的这一天也只吃寒食,并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上山祭拜介子推,发现那颗柳树已经重新漫开枝叶,晋文公将柳树取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风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鬼节”。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北方清明节还有哪些风俗

一、扫墓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首要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工作,我们习惯把扫墓叫上坟。土坟就是对逝者进行悼念和追思的一项活动,上坟是祭祖活动也是一种孝道文化的传承,父母在世时孝敬,父母去逝了也不能忘记,这本身就是一种孝文化,几千年来在一直传承。清明节政府组织还会组织扫墓活动,打扫烈士陵园,祭奠英烈,不忘英烈,也是一种历史教育。

二、插柳条

在北方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上要插上柳条,小孩子也会用柳条编个帽子戴上以示吉祥,这也是北方的一个清明习俗。

三、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北方地区的一种习俗,有些地方还会组织风筝节,把风筝放在天上,以示放走霉运,有驱邪的意思,希望风筝飞上蓝天带来吉祥和好运。

四、踏青

在北方地区,人们在清明节有着踏青的习俗,因为北方气温较低,一般是在清明节时气温才稳定,这时草木开始吐绿,春光明媚,是郊游的好时节。

五、植树

在北方地区,清明时节雨水开始增多,气温回升,春潮萌动,适合栽树,这时候小树苗容易成活,所以在清明节植树也是一种风俗。

六、吃寒食

另据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误杀了他的忠臣介子推,为了纪念介子推,就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要求这一天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寒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