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关于六国论中三个近义词的运用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17 12:20:12 来源:高考在线

关于六国论中三个近义词的运用分析

  《六国论》中三个近义词的运用

  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详细地分析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文章在论述六国破灭时,有三个以“灭”为主体语素构成的近义词,分别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我们分析这三个词语,有利于清楚地认识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利于体味作者的用词精当特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这三个句子是:

  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⑶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破灭”“迁灭”“革灭”三个近义词,都有灭亡的意思,但由于语素不同,语义也有些微的差异。

  “破灭”一词是个并列结构。其中的“破”:《说文》“石碎也”。《玉篇》“离解也”。可见多指事物的败坏或离解,而有破败的意思。而造成事物的“破”,可能由于外部原因,也可能由于本身因素,或者内外结合使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战国时的六国破败灭亡,其原因就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条件秦国的武力所致,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所遭成。作者在《六国论》的开头用“破灭”一词,来描述六国的破败灭亡,就是从六国的整体历史事实来写的,所以说是准确的恰当的。因“破灭”的原因包括着“兵不利,战不善”,更包括着“弊在赂秦”等。

  “迁灭”是个限制结构的词。“迁”意:《尔雅·释诂》“徒也。”《玉篇》反注“徒,迁也。”迁,一般指住处的'移动。而移动的原因,或主动的改变,或被动的改变。总之,陈述的是一件事情的经过,因此也就具有了慢慢地随着改变的意思。六国中的齐国灭亡,据史记载:一、齐不助五国而势孤,二、秦加兵,齐被迫而降,齐王被迁徙“饿而死”,齐也随之而改变灭亡。所以说,“迁灭”一词来反映这一现实也是恰如其分的。

  “革灭”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限制结构词。“革”的本意是兽皮冶去其毛。在古代做甲胄“以皮革为之”(孔颖达语)。因而“革”有了甲胄、铠甲意。《史记·礼书》有“坚革利兵”语中的“革”即铠甲意。以及后来又有了代指兵车的意思,“革者兵车也”(司马贞语)。在《六国论》中“革灭”的意思是用武力消灭,“革”有代指士兵及引申代指战争意。秦灭六国,事实上主要靠“攻取”、用武威慑。苏洵用“革灭”一词来陈述这一历史事实,也是相当精练而又准确的。

  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苏洵在《六国论》中对三个不同的历史事实,用三个不同的近义词语来陈述表达,精当准确,恰到好处。从选词造句上,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苏洵真不愧为宋时的古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