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2023年份公务员申论知识产权热点剖析

更新时间:2023-08-05 06:28:38 来源:高考在线

公务员申论知识产权热点剖析

背景链接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种侵权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产权纠纷案件要依法甄别纠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2021年2月,*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这是“两办”印发的第一个专门面向知识产权审判的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目标和重点措施,夯实了知识产权司法事业的理论、制度和组织基础,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事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对于全面加快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出台背景 原因分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对创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如何强化?司法是保护知识产权最有效、最根本、最权威的手段,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激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利器。这是由司法本质属性和知识产权保护规律所共同决定的,同时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意见》的出台正是基于此。一方面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稳定性和导向性,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效性和全面性,切实满足权利人的正当保护需求。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过去几年,知识产权保护的很多案件,让人记忆犹新。比如企业间的商标争议案、由此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等等。这些案件的妥善审理,明确了法律标准和行为准则,彰显激励和保护创新的鲜明态度,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指引。从2013年至2017年,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取得长足进步,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各类案件813564件,审结781257件,在法官数量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审结案件数和结案率大幅上升,再审率和改判发回重审率双双下降,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更加明显。

同时,也要看到,知识产权维权领域长期存在的“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等问题虽有缓解,但在现有法律规则和体制框架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已成为当前制约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瓶颈。

申论复习技巧

首先,要积淀丰富的热点背景知识,养成看报纸、读热点的习惯。

看报不仅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放松方式,可以把大脑从高强度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在学习之余,利用手机客户端或者电脑浏览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关注社会各界尤其政府的表态和行动,多角度思考热点,思考政府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么做,对热点做有益的思考,并借助互联网来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培养自己对热点的分析能力和敏感性。社会热点积淀无疑是提高这种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热点积累,多角度地思考、分析热点,提高自己的热点敏感度。

其次,还要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

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取得成功的捷径,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就会走弯路,走错路,尤其在申论复习过程中,对于申论材料的正确解读是做好申论题目的重中之重,一旦材料解读错误,那么想拿高分就难比登天,所以在申论复习过程中,更加重视方法的正确性,只有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材料解读和思维训练,才能培养起正确的申论思维,形成正确的做题方法,最终获得成功。

申论复习资料

第一,透析近年公考命题规律,掌握申论答题基本原则及技巧。自2001年以来,公务员录用考试已历经了近二十个年头,考试制度日臻完备,总体呈现稳中有变的特征。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材料阅读量较为稳定,但有适度增加。

材料字数稳定在六、七千字左右。比如:2020年都为6000字左右,2019年则为6900字左右,2018年为7000字左右。材料则数在五至九则左右。

二、题目数量和基本题型较为稳定,题目数量一般为四道大题,但部分试题中一道大题会分为两个小问题。一般而言,最后一道大题为大作文,前面三道题目,有一道公文写作类题,出现在第二题或者第三题中,另两道基本上从概括题、分析题和对策题选择其一单独为题或选择其二组合成一题。

三、题型设置呈反模板化趋势,得分难度加大,但答题技巧仍可以不变应未变。针对近年来各大培训机构的专门辅导课程,为了选择真正具备公务员基本工作能力的考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公务员录用考试具备反模板化倾向,题型设置综合化趋势明显,并出现写宣传手册、编者等新的题目设置。然而只要考生们掌握了正确运用了每种题型的作答原则、步骤及方法,就能够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建议考生充分利用电子媒介和纸质报刊,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取向,积累各类规范表达,同时学习专家学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在利用这些资料时,考生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部分考生对这些材料存有偏见,不愿学习这些资料,如:部分考生认为《新闻联播》等节目里面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闻联播》等节目是从宏观的角度反映国内外形势的电视类节目,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政治性、宏观性,不太可能像地方性访谈类节目具备平民化、趣味化、细节化特点,作为有志成为未来公务员的考生们,务必要摆正心态,克服新闻联播“大、空、假”这类错误的消极观点。

二、部分考生并不完全了解学习这些资料的目的,不会利用这些资料到我们的申论考试实战当中去,在此,希望考生们明白我们利用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从中领会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难题,学习其中的官方语言,剖析专家的合理化意见,并在观后认真分析下这一政府挖掘出其实质、找出其背景、分析出原因,提出具体的对策。

三、部分考生觉得上述部分资料用词较为官方、生涩,虽有心背诵,但记忆起来较为枯燥、困难。建议考生应该可以结合自己喜爱的多种方式记忆,比如可以采取“鹦鹉学舌”法,即在听到或看到比较好的句子可以学着多说几遍;也也可以利用“录音复听法”,即利用电子设备把自己朗诵出来的官方语言录制下来,反复听,这样会在潜滋暗长中提高我们的申论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