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二

更新时间:2023-08-13 20:20:17 来源:高考在线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下列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

A.“兼爱”“非攻”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仁政” 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3.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张骞出使西域 B.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C.甘英到达波斯湾 D.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4.我国古代历史上,许多统治者在位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下列局面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汉武帝大一统 D.光武中兴

5.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

A.戏曲艺术 B.诗歌艺术 C.绘画艺术 D.书法艺术

6.热播电视剧《隋唐英雄传》是一部以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综合改编的古装侠义电视剧。该剧中两个王朝的相同点是( )。

①前者灭亡和后者建立在同一年 ②定都在同一城市

③选官都采取了科举制 ④都是外戚夺权建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转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对外贸易繁盛,转为以海路为主

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清统治者认为对少数民族应“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政府( )。

A.设立军机处 B.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收复台湾 D.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9.洪秀全将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 )。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理想国度 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

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 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

10.1860年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其中条约“加开为商埠”之地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天津

11.“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邓世昌 D.李秀成

1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推翻君主制度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13.“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护国战争

14.*主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在抗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有( )。

①东北抗日联军 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③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深圳是中国区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拓荒者,浦东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雄安新区将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这三个区域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改革的试验区 B.都促进了沿海的开发

C.都是近代开放的口岸 D.都推动了京津冀发展

16.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包括12集内容,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17.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最终使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这一盛世局面实现于( )。

A.公元1世纪 B.公元2世纪 C.公元前1世纪 D.公元前2世纪

18.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的自编剧本中的一段剧情,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这次“最奇异的远航”指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C.“三角贸易”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20.追求民主与法制贯穿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下列展现了这一历史线索的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C.《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独立宣言》

D.《独立宣言》——《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21.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这段话表明( )。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

C.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

D.工场手工业始终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22.“二战后,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些国家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上述材料说明( )。

A.国际*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B.资本主义制度比*制度优越

C.改革对于解决东欧国家的社会危机没有任何作用

D.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23.口述史料主要指经过口传或为后人记录成为史料的民间传说、歌谣、历史人物讲话以及访问调查的原始资料。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下放失旧闻”即口述史料

B.口述史料是《史记》撰写的主要依据

C.司马迁对口述史料持怀疑态度

D.司马迁对口述史料进行了考证提炼

24.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是( )。

A.李大钊的《史学要论》

B.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C.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

D.翦伯赞的《中国史纲》

25.刘老师在讲宋代历史设计了一个活动:“我是北宋开封的一个富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我的生意越做越红。我在开封开了一家很大的瓷器铺子,后来又开了绸缎铺子、炼铁铺。”刘老师采取了( )。

A.倒叙式教学方法 B.对话式教学方法 C.情景式教学方法 D.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十一届的内容及意义。(10分)

27.简述开发和利用历史见证人资源的步骤。(10分)

28.简述中学教学中选取史料的标准。(10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为特定目的而设的一些常设机构,它们是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形。进入20世纪之后,国际组织开始获得真正的发展,国际组织也从最初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组织开始向一般性和政治性组织扩展。二战结束时建立的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49—1971年,中国很少参与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性组织;二是1972—1989年,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对国际组织的参与还是比较有限的;三是1989年至今,中国开始深入参与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王逸舟将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概括为“从拒绝到承认、从扮演一般性角色到争取重要位置、从比较注重国内需求到更加兼顾国际形象”的曲折过程。

——摘编自宋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组织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各阶段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发展的期待。(12分)

30.下面是某教师讲授大化改新的教学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导入

教师指“亚洲封建时代”的地图,请学生关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教师说明日本的自然特点:它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二)介绍背景

教师结合小字内容,向学生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

(三)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勾画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四)启发思考

启发学生回忆并思考,日本大化改新与中国的隋唐治经济制度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完成表格。

(五)教师小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课后思考:从日本的这段历史中,你们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1)你觉得该老师的做法有什么优点和问题?(11分)

(2)请你给出改进建议。(5分)

31.(16分)某教师针对“十一届后农村生活的变迁”设计了如下调查活动:

活动目标:以家庭或者村庄为单位,调查十一届后的变迁,感受这次大会在社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1)调查形式:按照就近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成3个小组进行活动。

(2)调查内容:物质生活、土地利用、风俗习惯等。

(3)调查方式:访谈长辈,发放调查问卷,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资料。

活动建议:

(1)根据小组预先拟定的提纲,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农村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活动。

(2)注意搜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为调查报告准备准确、翔实、生动的内容,

(3)小组同学分工协作,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4)在全班甚至是全校进行成果分享、展示。

请对上述调查活动进行评析,并对有待改善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22分)

32.(22分)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课文摘录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惨重,只剩下三万多人。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敌人已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重镇遵义。

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条件

1.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相应科目的笔试,成绩合格且在2年有效期内。报考面试的类别和科目必须与报考笔试的类别和科目一致。

4.学历要求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专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5.考区选择

“中职专业课”和“中职实习指导”统一安排在武汉考区华中师范大学考点面试,请报考以上学段类别的考生选择武汉考区报名,面试当天需自带所学专业教材。

“日语(初级中学)”、“俄语(初级中学)”、“日语(高级中学)”、“俄语(高级中学)”四个科目统一安排在武汉考区面试,请报考以上科目的考生选择武汉考区报名。

在校学生: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在校学生报考本次面试,应提前了解所在学校寒假放假时间及安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凭学校出具的在校学籍证明或学信网上的学籍报告,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考区报考,也可选择在户籍所在地考区或居住证申领地考区报考。

社会考生:社会考生可选择在户籍所在地考区(神农架林区户籍的考生请选择十堰考区)或居住证申领地考区报考。

居住证必须为原件,且在有效期以内。办理证明或办理回执不能作为报名依据。

在湖北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各学段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在内地(大陆)居住所在地考区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内地(大陆)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考试所在地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现役军人:部队驻地在我省的现役军人,可在驻地考区报考。

符合报考条件的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在校师范生必须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考区”进行报名;华中师范大学非师范生不得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考区”报名,否则报名无效。有关报名及其他问题请咨询华中师范大学,咨询电话027-67863325。

6.小学面试科目中,“小学社会”调整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初级中学面试科目中,“思想品德(初级中学)”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初级中学)”。考试科目名称调整后,在新的考试大纲颁布之前原科目考试大纲仍然适用,考生已通过且在有效期内的科目成绩仍然有效。已参加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考生,面试科目名称、考试合格证明中相应有关信息以及教师资格认定任教学科名称将使用调整后的名称。

7.2012年及以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8.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符合免试认定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考点整理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所以教师要遵循相关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如顺序性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分阶段进行教育、不平衡性要求抓关键期、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等。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发展有一个过程,学生是在不断进步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相信学生能够进步;反面例子为否认、怀疑学生的进步,放弃后进生。要求教师为学生发掘潜能创造条件和机会。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容易犯错,所以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正确引导,即进行容错教育;反面例子为斥责学生的过错。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是学习、娱乐多种角色为一体,教师不可将学生视为考试的工具和知识的容器。要求教师不仅将学生视为肩负学习任务的人,也看做知情结合有血有肉的孩子,不可“去人性化”看待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自身有独特性,要求教师要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兴趣特长;反面例子为教师同一标准化评价学生、扼杀学生的特长。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应学会耐心倾听、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不是橡皮泥,教师不可随意按捏。学生有主观能动性,有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而非强制要求。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尊重学生意见并且多采取启发式教学;反面例子:教师灌输、填鸭式教育。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享有权利,且承担义务和责任,所以教师不应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

总结:学生观识记口诀:“两独一发”,“发展的人能(潜能)旅(规律)程(发展过程中)”,“完整独特差异大”,“客观存在,学责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