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冬至传说故事

更新时间:2023-08-03 19:22:27 来源:高考在线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时间一般都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3篇关于冬至的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冬至传说故事一:

  在祖国的南方,特别是福建地区,冬至的食俗是包汤团吃,而莆仙地区的冬至还有一个习俗,即冬至第二天早上天没亮时,要把做好的圆子粘到自家的门窗框上。莆仙地区不叫糯米汤圆为元宵,而叫做“圆子”,或叫做“粿子”,还把冬至称为“团圆节”。

  关于“团圆节”的来历,相传古时兴化府里有个寡妇叫余莲香,丈夫早逝,她独自种田采草编织斗笠抚养儿子元元读书。元元二十岁中了状元,当官时因政务繁忙,不得闲回家省亲,于是将一半薪俸叫家丁张二送回给母亲。可是,张二好酒嗜赌,丢了银两,每次都说假话骗元元。

  某日,皇帝问起元元的家世,为其母亲莲香的气节所感动,下旨赐元元为母亲建造“贞节坊”。元元领旨回家,十分高兴。但在家三年不知儿子音讯的莲香,以为儿子忘了母子之情。心中生气,躲进深山。

  元元回到家乡,才知张二误事,便进山找母亲。那时冬天已到,山上的野果野菜没了,元元便用糯米做成山果模样,煮熟后粘在山顶树上,让母亲采食。一天,元元顺路把丸子从山顶粘到厝前,想引她回家。冬至这天,母亲采到厝(cuò 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 )前,元元把张二误事的经过告诉母亲,母子尽释前嫌,相聚而泣。故事代代相沿,于是便有了冬至日吃汤团,过“团圆节”的说法。

  冬至传说故事二:

  福建平潭人把冬至叫“冬节”,也叫“孝母节”。传说古时有一山民,进深山砍柴,被一种叫禽母的野兽掳去。禽母通人性知情欲,强迫山民与其成亲并怀孕生下一男孩。山民乘禽母外出摘野果时,抱着小男孩逃出了深山,回到了家里,给儿子取名天赐。山民也没有再娶妻,一心一意把天赐抚养长大,送其上学。天赐见其他小孩都有母亲接送,其父只说其母外出远门未归。

  转眼天赐就到了18岁,高中秀才,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封官进爵,衣锦还乡,欲报母生之情,父养之恩,与父再提见母之事、父亲如实相告,劝天赐放弃寻母之念。

  天赐左右为难,身为进士、朝廷命官,怎能认一野兽为母?母有生我之情、又怎能不认母亲呢?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一定要把母亲寻找回来,天赐主意已定,便问其父如何才能找到母亲,父说其母爱吃野生猴柿(一种小野果),只要采几筐猴柿从村庄一直撒到其母住的洞口,其母肯定会一路捡拾猴柿到村庄。天赐一一照办。第二天傍晚,禽母一路捡猴柿到了村口,被埋伏在此的卫兵抓住。禽母认出山民,怒目圆睁,龇牙咧嘴。天赐上前叩拜母亲,禽母口不能说,但心里知道这个就是她的儿子,十分欢喜,放声大笑不止,年老心衰,喜极而终,这一天正是冬至。天赐为纪念母亲,在每年的冬至都做形似猴柿的小丸子,供奉祭拜其母,后人效仿成俗。

  平潭人过冬至的习俗正是沿袭于这个传说。一是祭拜祖先,二是吃冬至米时(即咸米时)。搓米时时还挺讲究的,要准备一堆红桔子、一副红筷子,放在簸箕里,再在簸箕边缘插上“孩官人”(即泥塑的小孩像),然后才能开始搓米时,一种是有包馅的咸米时,一种是无包馅的染成红色的米时仔,煮熟后是用来粘在两边门楹上的。这个寓意就是来自上面的传说,因为染红的米时仔很像天赐母亲禽母爱吃的猴柿,把它粘在门楹上,让禽母的灵魂能够找到家,表达了深深的孝母之意。

  冬至传说故事三:

  台湾地区相传冬至是牛的生日,这有个相当有趣的传说。从前有个木匠叫墨斗公,在他所住的村子里,土壤十分肥沃。农夫们只要将稻籽撒在田里,就可以坐下来静待收成了。因此这些庄稼人整天闲着没事,聚集在墨斗公的木匠店里天南地北的聊天。

  墨斗公被他们吵得无法静下心来工作。于是就交代他的徒弟拿一包经他施过法的锯木屑,每天早上抓一小撮撒到农夫的田里去。这些锯木屑只要一撒到田里就会变成杂草。

  墨斗公的本来的意思是要农夫们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天天下田锄草。不料这个徒弟嫌天天撒太麻烦,就一口气将整个锯木屑都倒光了。于是,所有的田里都长了茂密的杂草,稻子反而枯萎殆尽,急得农夫们叫苦连天。

  墨斗公眼看徒弟闯下大祸,就罚他变成一头牛,来帮助农夫除草。墨斗公的徒弟变成牛后,惰性依然不变。主人要他耕田,牠就想出许多推托之词:「今天我太累了」、「今天我感冒了」或是说「你还不喂我吃东西,我怎么替你工作?」。牠甚至和主人约定,耕田时每走一趟就要喂牠吃红龟粿或汤圆等食物,否则牠就要罢耕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