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背诵受益无穷-美文阅读
人,只要活着,就要动脑筋想,张开嘴说,拿起笔写。想什么,怎样想,有个内容和思路的问题;同样,说和写也有个材料和条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解决得比较好,光靠自己拍脑袋不行,得向前人、旁人虚心学习。一切从零开始,既没必要,也不可能。
就拿遣词造句来说,不能因为狼比狗坏就把“狐群狗党”说成“狐群狼党”,你不能胡编乱造;“说相声”不能说成“讲相声”,“说”和“讲”虽是同义词,你不能乱搭配。老舍由师范毕业当了小学校长以后,对母亲说:“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从有关描写看来,他母亲没有回答他的话,只留下一串串的眼泪。这一情景怎么表达?老舍在《我的母亲》中是这样写的:“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读来觉得简洁、真切、生动。你要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水平,非向别人学习不可。
怎样学习?光看不行,非读不可;光读不行,还得靠背,通过背把它记熟记牢,把别人想的内容和思路,说与写的材料和条理一一印入自己的心田,在不知不觉中流向你的舌头和笔头。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读再读反复读,自然就背熟了。“万卷”,是极言其多,并不是非九千九百九十九卷加一卷不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是三百首,也无非是讲要多“熟读”一些。总之,会背的诗文得有一定的数量,太多,时间不够;太少,如雨落大海,起不了什么作用。当然,背的一定得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如此,才会真正受益。
背诵,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件“苦事”。为了完成任务,往往死记硬背,像挤牙膏一样,想一句背一句,甚至想一个字背一个字,结结巴巴,不但原文的情味在他的背诵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背过很快就会忘记得干干净净。这样背书,益处不大。背书应当自然成诵,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书上的文句都是我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语似的,书上的意思都是从我自己心里生发出来一般。只有自然成诵,才能把书上的`营养真正化为自己的血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值得背诵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自然成诵的过程就是不断体验名家名篇思想感情的过程,不断领悟名家名篇语言魅力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变得“文质兼美”的过程。自然成诵的名家名篇多了,你的思想境界、语言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背诵,除了多读、熟读,固然没有什么“秘诀”;但也不可不讲究方法。其一,先求理解,懂了就比较容易背。不懂就背,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在背之前,文意、段意、句意、词意应当有个较为准确、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全文的脉络、结构和一些关键性语句及其上下文之间的关系都得了然于胸。像朱自清的《春》第二自然段开头的“一切”概括下文所描写的山、水、太阳、小草、树木等等,懂得了“一切”的所指,下面的文句就比较容易背。又如最后三个自然段,由“娃娃”而“小姑娘”而“健壮的青年”,春天就像这样在“生长”着,懂得了作者的这一思路,比死记硬背要快要好。其二,必须读对。字音、句读、语气、句调等如果读得不对,即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你背熟的也是错的东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其三,不能心急,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一段一段地背;一段之中,要一句一句地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如操之过急,反而容易忘记。试背的时候,如果背不下去了,不要马上翻课本,要反复追忆,实在想不起了,再看,就会记得更牢。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讲的方法都是辅助性的,最要紧、最根本的还是多读、熟读,不是为了背而去读,而是一遍又一遍用“心”去读。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用“心”去读,读它七八十遍甚至上百遍,最后你即使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背诵,书上的语句也能从你口中顺顺畅畅地倾泻而出。这样,当你说话、写作时,你所背文章中语词、句式就会自然而然地涌向你的舌头和笔头,你的所思所感也会逐渐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实际上,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宋代朱熹就特别强调“自然诵”。
问:“书如何读?”曰:“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
工夫自熟中出。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
“熟”须是“十分烂熟”“烂泥酱熟”,为此,“读书者须将此身葬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从而进入进“不忍舍去”的“悦”的境界。古人还强调“记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遍数究竟多少?他未作规定,只是说“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一般地说,看和读都是由读物的言语形式通向它的思想内容的途径,读从言,和看不一样,必须发出声音,默读、阅读是后起之义。读把无声文字还原为有声语言,在这还原过程中就有可能比看更容易、更快捷、更全面地把握它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进入它的情感状态、精神世界。当然,只有“熟读”“背得”才能把书中的营养化为自身的血肉,将所知化为所有,使其附着、渗透于自己的心理结构。
读书背书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但少年却是最佳时期,因为这时记性特好,背下来的书到老都不会忘记。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直到暮年还每天读书抄书,但是他说:“随抄随记随忘记,偏记儿时读过书”。著名作家、诗人邵燕祥在回忆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文章中写道:“年纪大了,记忆力日衰。但早年记诵的一些断章警句,还时时浮上心头。我因为背书不原意出声,记得不牢,吃亏不少。……背诵,不仅有助于理解、领会,对于音调铿锵的诗文,这更是整体审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吧?”巴金说他少年时熟读《古文观止》,“这两百多篇文章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茅盾在年轻时能够流畅地背诵整部《红楼梦》,这于他后来的写作确实大有裨益。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大串。我们当然不必像茅盾那样把整部《红楼梦》都背出来,但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将使我们终生受益,这一点确实是无庸置疑的。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说话有说话的技巧美文2023-08-04 13:43:32
上梁往事美文2023-08-09 17:23:18
我不会让你父母消停的美文2023-08-08 08:37:39
说话有说话的技巧美文2023-08-04 13:43:32
上梁往事美文2023-08-09 17:23:18
我不会让你父母消停的美文2023-08-08 08:37:39
我愿给你举世的温柔美文欣赏2023-08-16 04:25:33
美文欣赏:中彩那天2023-08-08 18:16:47
飘自比利牛斯的圣歌美文2023-08-02 21: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