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建构主义中的英美文学

更新时间:2023-08-17 16:50:32 来源:高考在线

建构主义中的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教学多从知识、技能分解中,来帮助学生构建自我认知与理解,其遵循“刺激-反应”条件反射理论,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导向者,也是知识的权威者,学生的认知是建立在控制刺激与预测行为效果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弊端性。梳理英美文学课程内容,文学教学以外部研究为主要方式,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文艺理论等板块,教师时常陷入主流式的作品研析与探讨,尤其是在理论讲授上,空谈倾向突出,缺乏对作品、作家及其创作背景、社会现实等有机部分的独立探讨。从文学研究实践来看,对于英美文学教学中断章取义现象,更多的是从社会批判层面来进行定格,忽视作品本身所追寻的道德教义,更难以从作品的文学性、时代性、艺术性、审美性上,帮助学生建树独特的认知体验,以致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作品往往被贴上相同的标签。

  一、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观及意义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其理论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客观表征基础上,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又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知识在个体建构过程中,并非一味地消化吸收,而是与知识互动的过程。同时,一个经验世界不是单一地发现客观现实,更要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自主性。知识建构的意义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知识的意义是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条件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实施者,要从知识本身呈现上,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而非依赖于教师的说教。当学生自己在阅读、聆听、鉴赏中获得自己的解释时,知识便形成了。如在英美文学鉴赏教学上,将死板的条框扣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妨碍了学生自我对文学作品的自主思维,也消磨了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好奇与向往,陷入枯燥、机械的教学模式中而不能自拔。再者,从英美文学教学方式来看,教师的个人表演肩负着时代评介、作家评介、文学常识评介、作品内涵挖掘与作品意象评介的重任,教师的角色无情的剥夺了学生的自主交流权利。以文学史为例,从文学文本到读者的研究,一部作品并非是由一个读者来阅读,而是不同时代下不同读者的共同审视,因此在文本评判中,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在学生的感受上,不能听命于文学学术权威的导向,要从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上来增强学生的意识觉醒。

  二、建构主义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从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纲要来看,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诱导学生的创造力,并非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建构主义教学观,更能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1)多角度的探究英美文学史料及文艺理论

  英美文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上是以具体文学史料、文艺理论及文学作品的解读为主,对于学生来说,其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导致课时较长,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析能力却无法获得提升。这一模式注重对社会文化共性的理解,而忽视对文学作品及作家所处背景的分析,从而陷入知识机械记忆的定论中。阿诺德·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中提出“所有的艺术都是受社会制约的,但并非所有的艺术问题都可以从社会学中加以界定”。对于英美文学,同样学生不仅要学习文本的历史意义、审美趣味,还要从作品的评价与反思中,养成正确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观,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来建树知识形成理解和看法。可见,对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知识和经验固然重要,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则有所欠缺。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不能单纯的从文学史料、文艺理论上来灌输知识,更要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研析与探讨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探究文学作品的内在涵义。

  同时,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随机通达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学生自主方式来获得知识,形成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多方面的理解与认知。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学生不用单纯的探讨文艺理论,而是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自我解读中,多视角来探索文学作品的不同表达,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以《大白鲸》为例,从社会学视角来审视主人公亚哈统帅的“裴廓德号”,似乎是美国社会的缩影,但从原型批判视角,小说的叙事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急剧发展进程。另外,《圣经》中对于伊沙梅尔原本为流浪者,将捕鲸作为了结生命的一种方式,亚哈因不服上帝的安排,使其成为刚愎自用、报复心强的人,与大白鲸的对抗却被解释为人与自然的抗争。可见,对于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应该从具体的作品所处的时代情境中来把握文学脉络,帮助学生从独立分析文本中获得审美情趣。

  (2)强调以学来代替传统的以教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对学生主体的认知性,而对于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教师是课堂架构的组织者,其重心是教,而非学生的学。因此,利用建构主义,来鼓励学生从自我亲身体验和阅读中,来感受文学世界的真实性,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来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养成。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观,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确设定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将时间和主动性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中来建构知识空间。如在课堂教学上,对于学生能够看懂的、读懂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作者生平等,不再赘述,而是由学生自己从阅读中来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研读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逐步树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后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当然,对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应用,要从知识点的分解上,善于从概念框架的解读中,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运用学习方法,尤其是在英美文学教学上,不能消极的被动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介入来呈现知识架构,促进学生从中提升自我学习力。学生的“学”要取代教师的“教”,教师的角色要进行转换,学生的地位要给予尊重,要明确教学组织中微观细节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要从基本概念、学习策略导入中,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从英美文学教学中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当然,对于文学传统及文学术语等概念的理解,教师也应该从讲解方式上,通过对比与图表方式,结合文学作品的渗透来加深学生对之理解。

  三、结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讲授者,更多的是从知识的启发,学生认知理念的转变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明确建构主义的理论价值,要积极从自我教学实践中,来设定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必要的,那些是可以由学生自主获得的。对于课堂构建,不能单纯从学生视角来粗暴的扼杀学生的想法,而应该通过对课堂的开放,从师生平等对话与教学互动中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