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更新时间:2023-08-08 12:00:09 来源:高考在线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词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与李后主李煜、李白并称“词家三李”,与辛弃疾合称为“济南二安”,她就是婉约派词风的代表人物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父李格非是著名学者,受知于苏轼。其母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能诗能文。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小小年纪就才华显露,能诗词、善书画、通音乐,多才多艺。十八岁时嫁给了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两人感情至笃。明城精通金石考古,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鉴赏书画,夫妻和睦美满。靖康之变,战乱中夫妻携金石古书南下,后丈夫又病死,携带的文物也损失殆尽。李清照孤身一人辗转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生活颠沛流离、凄苦不堪。

  一、李清照词的表现内容

  李清照的词大多与其生活境遇有直接关联,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写词多描写她在少女、少妇的生活,比如《如梦令》、《点绛唇》等表现了她少女生活的活泼、天真甚至有点淘气的情意。婚后的少妇生活同样洋溢着温馨的气息,虽不免也有夫妻分离之苦,但不过是淡淡的愁思和感伤。如《一剪梅》、《醉花阴》:写丈夫外出,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词中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李清照的词均是本人内心情愫的自然流露,比那些“男人而作闺字”的作品更细腻、真切。从靖康元年起,是李清照的后期,她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此时的作品主要表达的个人的不幸遭遇,词风也从前期的妍丽、清新变为缠绵凄凉沉哀入骨,如《永遇乐》等。李清照曾在《词论》中主张词要协律、要典雅、有风致。而《词论》是宋人最早的一篇论词专文。

  二、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她的词自成一家,被后人誉为“易安体”。有很多作品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其特点:

  1.李清照词多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细腻、自然、真实

  如《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首小令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暮春的一个早晨,女主人和侍女关于花事问答的普通生活图景。寥寥数语,女主人公惜花的心情被曲折而传神地表达出来。再如《永遇乐》:“如今憔悴,风寰雾鬓,怕见夜间出去”。此处用洗练简洁的白描,活现出忧患余生的`那种形容憔悴,鬓发散乱,神情慵懒的形象,此形象与昔日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李清照词常用比喻,并且新奇、新颖而贴切

  如《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处将人和黄花相比,自然、新颖,从菊花独放、作者独居、菊花瘦和人弱这些相似点,把人和物连续起来,读起来感觉自然形象。菊花以幽雅高洁为品,正好和作者精神上有相同之处:时值重阳,黄昏菊花更显憔悴,借本地风光写“人比黄花瘦”,既新奇又可见其形,亦能传其神。以此句来写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恰到好处。试想:人比黄花还瘦,可见其相思之深,时间之长,茶饭不思、坐卧不宁。再如《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浮起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把“愁”这种内心情绪物质化,用船载不动来比喻其愁绪之沉重。这是词人在诗歌语言上的一大创新,独具特色。

  3. 李清照词善于运用叠词来加强语气,渲染气氛

  如《声声慢》可堪称其典范之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首句即用了十四个叠词,后又用了“点点滴滴”四个叠词,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这一连串的叠词加强了词的节奏感,起到了急促、铿锵的艺术效果。这前后共用的十四个叠词,从人物动作到周围环境,又从环境深入到人物心境,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词人晚年孤独凄清的处境和凄惨愁苦的心境,营造出浓重的抒情气氛。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大量生动确切的叠词,意图在于加强感情的宣泄而毫无造作之感,可称一绝。

  4. 李清照词还惯用对比手法,以表现词人情绪上的巨大反差

  如《永遇乐》其原题为《元宵》,写元宵节的今夕盛衰之感。表现节日的氛围和词人情绪之间的巨大反差,深深透出了忧愁余生的惆怅、愁苦之情。这里有个人情绪与节日氛围、昔日元宵与今日元宵的对比,其目的在于更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同样是过元宵节,但往昔作者是与丈夫同游、欢喜惬意、氛围和谐;而今日作者是孤身一人、凄凉惨淡,心中非但没有过节的喜悦,有的却只是满腔的惆怅与无奈。回忆当初、今夕相比更觉孤苦无依、百无聊赖、愁肠百转。所以此时的词人完全与节日的气氛脱节,完全是个局外人。这充分显示出对比手法的深刻用意和突出作用。

  5. 李清照词常运用侧面、点染之笔来塑造自我形象,颇具特色

  如《醉花阴》一词,词中虽未着一字作容貌、服饰的自我描绘,但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上篇的“昼永夜长”是虚――写感情是侧写笔法,下篇的“东篱把酒”渐实――情中有态,笔转正,以上可谓“染”。“人比黄花瘦”则是实笔,正写人,仪态形象尽现,这可谓“点”。但是这一正笔、点笔又是实中有虚,不是描形,而是意念暗示,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6. 李清照词另有一特色就是感情的宣泄具有含蓄与直率相结合,相得益彰

  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首句之“风吹花落”不是从正面描写,只着笔于“风停花尽”的后果。“风住尘香”四字正由于未正面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但以“花已尽”点明,使人从含蓄中体会到丰富的感情内涵。且先说风住,再说尘香,而花已尽,这样一句三折,可见细腻蕴藉。由于花落春去,情景不堪,故“日晚梳头”。三、四句一转而为放笔直书,说明悲苦的情由在于“物是人非”,而且并非是百无聊赖的伤春悲秋,而是国家之变,身世之痛,故而“事事休”,自然就“欲语泪先流”。

  7. 李清照词的一大亮点是善于运用浅近、清新语句,创造一些新词且意蕴恰当、创意出奇,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无人可比。如《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绿肥红瘦”前人从未有过,但读起来让人既浅显易懂,又生动形象,十分逼真,耐人寻味。这充分体现出李清照对语言的创造能力和驾驭能力。

  8. 李清照的词一向是音律协调、典雅风致

  词人曾批评苏轼词“往往不协音律”又“长短不葺”,批评柳永词“词语尘下”,不够典雅。而李清照每词均押韵角,读起来必音律协调,声声和韵,清新雅致。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第一、二、六、七、八句均押韵角“ou”,第三、四句均押韵角“iu”。《武陵春》中第一三、四句均押韵角“ou”。《点绛唇》中第一、二、四句均押韵角“ou”。《一剪梅》中第一、三、四、五句均押韵角“ou”。《醉花阴》中第一、二、三、四句全押韵角“ou”。《永遇乐》中第二、三、四、六、七句均押韵角“ü”,第一、五句均押韵角“u”。《如梦令》中第一、二句押韵角“iu”,第一句上半句和第四句押韵角“ou”。《声声慢》上半部分四句全押韵角“i”。从上述例子能看出李清照词可谓句句有韵,甚至一韵到底,音韵和谐,均具有韵律美,令人回味无穷。

  李清照词情真意切,缠绵婉转,令人动容动情。她被后人视为婉约派的正宗。清代王士�说:“婉约以易安为崇,豪放惟幼安称首”。沈谦也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李清照以她杰出的创作成就,取得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许多词人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