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土木系毕业实习报告

更新时间:2023-08-03 16:05:53 来源:高考在线

  土木系毕业实习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毕业实习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组织和安排的,旨在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认识和能力,调整学习与工作关系的转化,尽快融入工作环境的一次社会工作实践。这次实习在20xx学年的下学期第三、四个周,主要的对象是220多名在校的20xx届土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

  二.毕业实习的目的

  是为了使我们对前面三年半所学课程有一个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更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对建筑工程建设和设计过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毕业实习是从理论到实操之间的过渡,为后面的毕业设计做准备。

  通过毕业实习,使我们了解建筑工程从立项、报建到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基本建设程序,明确其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建筑设计从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几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了解各个设计阶段的特点、主要内容、重点及其成果;

  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的三个方面: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以及它们的各自范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性和相互关联性;重点了解实际工作中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重点、难点,与其它专业设计(建筑、电气、给排水等)之间如何协调工作;了解结构设计与建筑施工的关联互动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熟悉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绘图程序和绘图要求,熟练阅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其他相关配套图纸。从而对所学专业及以后的工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了解。

  为此,20xx年3月12日——20xx年3月23日,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两个周的毕业设计实习。作为毕业设计前的一次全面的实习,对于我们总结大学所学的所有专业知识以及后期的毕业设计工作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是对整个大学四年的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梳理和融混,是对不同课程知识的一次综合利用。

  第一次让我们最真实的体会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深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次实习过程中,有建筑、结构、施工的老师还有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全程中给予指导。

  让我们在真实的建筑世界里去发现课本里的点点滴滴,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经验。并且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锻炼我们调查研究的能力。让我们的设计工作更加顺利,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美实用,为我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

  短暂的毕业实习很快便结束了,在这次毕业实习过程中,我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在实习工地的工人师傅、工程师的帮助下,我对实习过程出现的专业知识困惑和问题,虚心向他们请教和学习,通过这次实习,我收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从建筑工人师傅老前辈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下面是我的一些了解及心得体会。

  (一)、建筑参观:

  实习的两周中,我们去参观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老校区)、山东建筑大学及济南大学等驻济高校富有特色的校园和济南奥体中心、省体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下面简单介绍以上大学校园及体育场馆富有特色的建筑物。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位于长清大学城大学路中段北侧,与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隔路相望。进入工艺美术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红色建筑——美术展览馆。该建筑通体呈暗红色,一端是圆台型,犹如一座暗堡。进入后内部空间巨大,采光效果极好,适合举办大型美术展览活动。与美术

  馆相连的是图书馆。该建筑呈圆弧形,建筑总长150米左右,共有四层。其中间部分为一过街天桥结构相连,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其中的几根斜柱造型奇特,令人啧啧称奇。图书馆左侧是一座弧形教室结构。该建筑一面是教室一面是看台,空间利用空间合理,造型优美。美术馆、图书馆、教学楼连成一个完美的半圆形,造型特别,匠心独运,令人印象深刻。

  与工艺美院的现代派建筑不同的是山东师范大学老校区的古朴风格。进入山东师范大学首先看到的便是高高耸立的毛主席像。该塑像高16米,姿态伟岸,形象庄严,一种敬畏与肃穆感油然而生。山师老校的建筑多为古朴的暗色调。布置结构也不同于工艺美院的圆形,而是传统的对称式,和谐庄严。

  山东建筑大学的建筑布局与建筑风格介于两者之间。整体呈对称式,而主体建筑呈圆弧形。尤以其气势磅礴的图书馆为代表。山建图书馆通体红色,背靠青山,面临广场,居高临下,气势恢宏。该图书馆采用了两个四分之一圆弧拼接而成,中间以天桥相连。天桥下有漂亮的喷泉。

  我们所参观学校的图书馆及教学楼多为框架结构。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但是框架结构也有一定的缺点。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

  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二)近年来关于教学楼研究历史现状:

  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它不可能不经过历史更新与换代过程。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

  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迎来了继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的又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意味着智力资源的开发正在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知识的生产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幅度不断加大,各种民间实体也把投资目标转向高等院校。这使得高校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型学校的兴建和现有学校的改造和建设的新形势,学校的管理者和设计师对我国学校的校园规划

  和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反思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有许多学校均建于计划经济时期,多数校园的建筑布局按学科、院系“小而全”的封闭体系设置,建筑的密度较大而容积率低,教室和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工程技术管网设施复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空间上的割裂和孤立,使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不利于现代大学强调人际交往、学科交流的发展模式。而在这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学校有限的土地资源日益显其珍贵。教育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促使新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满足这些变化和要求,是摆在教育决策者和设计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任务。

  所以,学校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应朝集约化方向发展,使有限的资源,如资料、信息、设施等,为全校所共用这符合市场经济简约、高效和便捷的要求。校园集约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

  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院校建筑发展的趋势。

  一是集约化的教育建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集约化是指“城市建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通过综合组织生活功能和复合空间设计,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模式”。

  在校园的建筑规划上,将有限的校园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使建筑空间呈现聚集效应,以聚集空间结构形成集约化的建筑布局。高校教育建筑的集约化体现在功能组织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功能组织的集约化是指在区分各系部或教育环节的各项功能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综合组织教学功能,从而将它们通过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机结合成建筑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

  如将各系部的公共教学部分和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把特殊实验室和教师科研相结合,与公共部分有所区别。又如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延续性,如上自习和信息查询,可以将教室和信息中心综合设计。空间结构的集约化包括空间功能的集合与空间配置的简约,具有下述特点:

  空间有序化,通过基于,提高效益建筑空间组织的秩序原理来建立有序的空间体系,才能实现教育建筑多种功能并存于一体;"空间层次化,集约化教学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空间设计中应包含从公共到私密不同等级的完整的空间系列。空间层次化和明确的归属感可以提高场所的可识别性,加强使用者的自豪感;

  空间弹性化,建筑空间结构必须具有弹性,体现在基础技术设施的完善和建筑物结构系统及房间分隔的通用性,以适应灵活变化的要求;空间复合化,封闭的积层式与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相结合,统筹考虑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空间创造,使之趋向于立体化、开放化。

  二是集约化的建筑新类型—教育建筑综合体。大城市综合开发对建筑功能提出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成为当代城市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趋向。它既要满足人们对城市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的高度需求,又要讲求高效、

  多能、低耗的综合效益。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出现了一种建筑新类型———建筑综合体。建筑综合体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又称综合体建筑。

  其基本形式有:单体式(即只有一栋建筑)和组群式(含有多个建筑)。单体式综合体可以是各层之间的使用功能不同,也可以是一层内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组群式建筑综合体是完整的建筑群,各建筑群之间互为多种性质及功能的复合。

  建筑综合体是对传统建筑类型和功能单元的叠合重组以实现多种功能交叉、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综合体内部多种功能间相互协调平衡、相互激发使得建筑更加能动地发挥其职能和功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它可提供比普通建筑更多的服务内容,为更多的对象服务,使环境产生巨大聚合力。集约化教学模式使在校园规划设计方面将具有相同功能和相近属性的建筑适度聚集而形成组团格局,或者因用地紧张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单元聚集一体,构成一种新型综合体———教育建筑综合体。

  (三)、抗震方面的问题:

  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第 6.0.8条中规定:“教育建筑中,人数较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第 6.0.8条中规定:

  “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

  而设防类别的划分是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针对乙类建筑,要求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方面,一般情况下,当抗震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但是尚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对于此类建筑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2) 低层建筑结构类型的选取除了常用的砖混结构外,框架结构被广泛采用。

  而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平面布局的规整性。换而言之,仅仅通过结构专业自身的工作尚不能完全设计出抗震性能优良的建筑物。

  四、实习总结:     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一次学习机会。本次实习,虽然时间较短,但基本达到了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完善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重目的。通过毕业实习,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同时我体验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苦性,通过实习,让我在社会中磨练了下自己,也锻炼了下意志力,训练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

  在实习工程中,我了解了土木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了解了结构设计的新动向和新方法,了解了有关的施工技术。对将来的工作或是学习,这都是很有帮助很有意义的过程。当然,我还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自己的短处,面对缺陷,我会取长补短,汲取教训,从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得来说在实习期间,很辛苦,更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明白,在今后的工作终还会遇到许多新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会带给我新的体验和体会。因此,我坚信:只要用心发掘,勇敢地尝试,就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和启发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更多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

  土木系毕业实习报告(二)

  3月开始,土木工程专业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毕业实习。

  这次实习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贯通整个本科四年所有专业知识,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点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联起来,第一次让我们最真实的体会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深造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这次实习过程中,建筑、结构、施工的老师还有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全程中给予指导,带领我们从实际工程中去认识书本知识的现实存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经验。

  这次实习期一共五天:结构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

  实习的工程项目有:XXXX办公楼、XXXXXXXX枢纽、XXXX学院新校区、XX大学XX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和学院综合楼、XX大学建筑馆

  结 构

  一、结构选型

  本次实习工程项目多为多层结构。对于多层结构而言,在XX地区,采用框架结构既能满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对而言经济性好,因此结构形式多选框架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结构选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有机结合。框架结构易于形成较大的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墙则可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以减少结构在风荷载或侧向地震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二、结构布置

  1、平面布置

  结构的平面布置是指在结构平面图上布置柱和墙的位置以及楼盖的传力方式。从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结构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尽可能靠近,以减小结构的扭转反应。

  XX地区主要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因此建筑物是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在这次实习中,所有的建筑平面都并不规整,不满足平面布置的要求。但是结构设计者通过灵活的设缝和柱网的布置,将不规则的建筑平面分割成多个规则的平面,从而使各个单独的分体系满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区设缝应为防震缝,平面形状复杂时,用防震缝划分成较规则、简单的单元。但对高层结构宜尽可能不设缝。

  2、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的要求是:结构沿竖向(铅直方向)应尽可能均匀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

  匀。由于本次参观的工程项目都属于多层建筑,因此在竖向布置上的要求体现得并不多。

  三、基础设计

  任何建筑物都建在地层上,因此,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等级、建筑布置和上部结构类型,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和地基岩土条件,结合施工条件以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

  本次实习中各工程采用的基础形式,既有柱下独立基础(浅基础)又有桩基础(深基础)。以XX市XX办公楼项目为例:该项目处于XX江畔,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位较高,并根据综合评价,采用承台桩基础最为适宜。

  XXXXXXXX枢纽的一幢配套用房也采用了桩基础的形式。但与前者不同的是这里的桩直接与地基梁连在一起,取消了承台,二者类似柱与梁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础形式的选择和组合,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四、柱网的布置

  柱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柱网的布置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功能和力学性能有这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优良的柱网布置能够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柱网布置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4、方便施工。

  五、承重框架的布置

  柱网确定后,用梁把柱连起来,即形成框架结构。梁柱刚接构成双向梁柱抗测体系。一般情况下柱在两个方向均应有梁拉结,故应在房屋纵横向均应布置框架梁。因此,实际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但为计算简便起见,可把实际框架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即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

  横向框架--由建筑物短方向的'梁柱组成。

  纵向框架--由建筑物长方向的梁柱构成。

  两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的水平荷载。对于楼面竖向荷载,可由横向框架承受,也可由纵向框架承受或纵、横向共同承受。根据楼面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可将框架的承重体系分为三种:

  (1)横向框架承重体系: 横向框架跨数往往较少,有利于增加横向房屋抗侧移刚度;纵向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建筑筑的通风采光。

  (2)纵向框架承重体系:适用于大空间房屋,净空高度较大,房屋布置灵活。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体系: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较好。

  施 工

  大三暑期学校已经安排了我们进行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土木工程施工实习。在那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施工方法,技术、质量和安全控制进行学习。而本次施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配合毕业设计当中的施工设计,因此,我们的实习重点是放在施工组织设计上的。

  一、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配套投产,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投产先后顺序,都要服从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规划和安排。安排各单位工程开竣工期限,满足配套投产;

  ②确定重点,保证进度;

  ③建设总进度一定要留有适当的余地;

  ④重视施工准备,有预见地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工程开工的前头;

  ⑤选择有效的施工方法,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⑥充分利用正式工程,节省暂设工程的开支;

  ⑦施工总平面图的总体布置和施工组织总设计规划应协调一致、互为补充。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施工条件设计(或称施工组织基本概况);

  2、施工组织总设计;

  3、各个建筑物等单位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在确定工程施工目标工期基础上,根据相应完成的工程量,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起止时间和施工工艺衔接关系以及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种技术物资的供应所优质的具体策划和统筹安排。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协调好施工时间和配置关系,是施工进度计划贯彻实施的首要条件。

  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的基本要求

  1、保证拟建施工项目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努力缩短施工工期。

  2、保证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尽量组织流水搭接、连线、均衡施工,减少现场工作面的停歇和窝工现象。

  3、尽可能的节约施工费用,在合理范围内,尽量缩小施工现场各种临时设施的规模。

  4、合理安排机械化施工,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

  5、合理组织施工,努力减少因组织安排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时间损失和资源浪费。

  6、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平面布置

  1、施工平面布置的意义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指导现场文明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否则,施工场地布置不合理会造成施工秩序的混乱。一个项目的施工场地要容纳上百人上千上万的队伍进行施工,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难免会互相干扰,再加上施工场地布置得不明确或考虑不周到。

  施工过程中就有可能占用其他队伍的施工场地,影响其他队伍施工,就会产生纠纷。许多材料、机械需要存放,进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时如欠全面考虑,就可能出现存放位置占用了建筑物的设计位置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施工进度而增加施工成本。由于施工场地布置粗糙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并容易发生触电、失火、水淹等危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施工场地的布置。

  2、施工平面布置的作用

  1)确定生产要素的空间位置。

  2)项目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互不干扰做到有秩序的进行施工。

  3)可使施工所需各种资源及服务设施,相互间有效的组合和安全运行。

  4)减少场内物、料的二次搬运费、降低施工成本。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现场平面管理的依据,现场调度指挥标准。

  3、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区域平面布置的一种简明图解形式,用以表示在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为施工服务的临时性的生产、行政和生活用房、机械设备、塔吊轨道、室内和露天仓库、道路(铁路)、给排水管线、电力和热力网及其他管线的相对平面位置。

  建 筑

  我所要做的设计是三段式:建筑、结构、施工三个部分都要自己完成。其中建筑设计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平常了解到的也就是进行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划分。但是到底如何设计,如何进行划分,我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建筑实习是在我校比较有特点的建筑馆进行的。这座建筑馆算是建筑系最原始最真实的一个教材,整个建筑融合了建筑设计的许多要点,当然在实习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它的缺点。所  以它是我们进行建筑实习的最佳对象。

  实习所了解到的要点

  一、入口设计

  建筑物的入口既要满足客观的结构构成,又要产生主观性质的情感的美学意义,但是最重要的是满足功能要求。

  比如建筑馆门口的大踏步设计。它具有以下功能:

  1、人员集散地

  2、解决高差

  3、入口造势要求

  二、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应根据初步确定的房屋平、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关系作为设计基础。

  1、应反映出建筑的性格,即建筑的使用性质

  2、应反映内部空间及其组织情况

  3、应反映自然条件和民族特点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