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关于师说说课稿三篇

更新时间:2023-08-09 13:56:02 来源:高考在线

师说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的阅读鉴赏侧重于“思考与领悟”,“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侧重于“领悟”的过程与方法(如“提要钩玄”、“质疑解难”、“融会贯通”等)。这篇课文是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赞扬了主人公烛之武是怎样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篇文章除了描写外交辞令,还有叙事的描写,是一篇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优秀散文作品。

  2、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到学习中

  3、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读懂课文,并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结合新课标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左传》的基本概况及其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活用词和特殊文言句式,并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体会主人公高超的语言艺术。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将生死置之度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立为以下三个:

  1、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常见文中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分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和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5、教学难点:

  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因此我将教学难点确立为分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二.说教法和说学法:

  1、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三课时,利用多媒体视频,春秋形势图和录音朗诵的教学教具。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养成培养自主学习的技巧。通过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整理“分类式笔记”,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领悟语言内涵,采用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并背诵课文;在探究烛之武说辩技巧上采用诵读品味法、圈点批注法、比较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文本对话法。

  三、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品味法、圈点批注法、比较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文本对话法来感悟烛之武高潮的游说艺术。)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1)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善辩口才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口才真的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实例么?(邹忌与齐威王、周恩来访华时,美国记者问了一些侮辱中国的问题,看看周恩来怎么巧妙回答的1、“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2、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我们美国人都仰着头走路,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低着头走路呢?”这一提问不怀好意,周恩来借题发挥,要让他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便哈哈大笑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美国人走下坡路,当然是仰着头走。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要低着头走。”在场的人听罢,无不佩服周恩来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

  我们今天记叙来领略一下烛之武是怎样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退敌军的。下面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2)学生自主复述故事情节,检查复习第一课时的基本文言文知识。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根据标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读书(烛之武为什么退?怎么退?退的结果?),读后讨论。结合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1、细读悟理,精读悟情。

  (1)整体层次: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四个环节)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学生自主学习)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秦晋围郑)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临危受命)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研读悟学法)(智退秦师)

  <1>重点阅读第三段,对人物语言进行圈点批注。引导学生从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入手,记下自己的感悟。抓住关键词语,作好圈点钩划。(自由地读,深入地读,感悟作品语言的魅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交流批注,感悟语言的魅力:请某位学生来谈谈自己喜欢的语言部分:好在哪里?怎么点评的?其他学生认真地听,并选取觉得合理的作好旁批。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朗读,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站在秦国立场上,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

  说明亡郑利晋,存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④“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至“将焉取之”

  从历史说到现实,挑拨两国的关系,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后必进犯秦国。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3)烛之武说退秦师,但又使秦伯留下杞子、逢孙、杨孙戍郑,这是否是“引狼入室”?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朗读--提问--讨论)(晋师撤离)

  (2)研读感悟,拓展解析。

  根据学生自己的解读,初步感悟了说辞的魅力。引导学生看看古人的评点,增加对说辞艺术的掌握。(清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3)学习小结,认识升华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的说辞里,烛之武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等角度来游说秦伯,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化险为夷,赞扬了烛之武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四、总结迁移,练习演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1、假设你看见一位老人往赣江倾倒污水,请结合主题,用恰当的话对老人进行一番劝说

  师:如果是你,要达到劝说的目的又要不失礼貌,不伤害老人的自尊,应该怎么说?请同学们想一想,讨论一下表达的时候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劝说一下这个老大爷。

  2、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这段评价霍英东先生一生的话。请补写语段开头的中心句。(要求不超过30字)

  他爱国至诚、爱港至深,坚持真理、爱憎分明,不畏邪恶、光明磊落,是爱国爱港的杰出代表;他面对逆境勇于拼搏,锲而不舍终至成功的传奇奋斗人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写照;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无私奉献,是服务社会的楷模;他为人谦厚,处事低调,生活俭朴,胸襟品格令人敬佩。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融为一体,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参考答案:霍英东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3、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______,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6.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亟请于武公亟:多次

  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都:大概

  c.蔓难图也图:对付

  d.国不堪贰贰:从属二主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所以不喜欢庄公。

  b.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太叔。

  c.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人,势力虽大,反会崩溃。

  d.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

  10.填空:

  多行不义,

  11.翻译下面三句话。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②厚将得众

  ③公伐诸鄢

  五、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受人以鱼”转向自主的“授人以渔”,学生的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了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探究和研究的认知过程。是新理念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在课堂上,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犹如一份微型教学设计,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人物情节性格、形象

  (郑)危在旦夕

  烛之武→临危受命忠义

  →夜缒而出勇敢

  →智说秦伯机智

  (郑)转危为安

师说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从与学生初次见面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根据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学生学诗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学诗方法,科学组织划分小组角色,营造组际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自己定,小组自己组,任务自己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实践当中。实现了方法的巩固,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师深入学习组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进程或走向。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汇报,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合作能力的提高。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通过多形式的读书实践,激发学生的想像,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通过小练笔《假如我能去西湖》,唤起学生的认知,提高语文素养。

师说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芭蕾基训在舞蹈练习者必不可少的一课,它在舞蹈表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练习芭蕾基训,可以加强舞蹈特长生的身体柔韧性和体能,塑造肌肉力量和腰背的平衡。芭蕾基训以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为特点,经过“开、绷、直、立”的严格要求,逐渐让学生形成挺拔、均匀、完美的体态,在意念与感觉的延伸中,使气质得到培养。对完成舞蹈作品,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是每一个学习舞蹈的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学生分析

  对于我们学校的舞蹈特长生来讲,她们其中很多人并没有收到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简单的舞蹈也许可以完成,但是更加专业和稍高难度的舞蹈却只能让她们望而兴叹。芭蕾基训因为它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是每一个学习舞蹈的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因为它可以训练舞者们的身体肌肉及素质能力,以及一些细节,例如脚背、外开、膝盖、延伸感等训练。所以,我们的学生想要成为好的舞者,或为了自己理想的舞蹈梦想,都要认真、踏实的学习芭蕾基训这一门课程。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完整的芭蕾集训课,它分为把上、把下、手位、旋转和跳跃练习。因此教师在教授每一个动作组合时,要做到亲自示范、讲解细致。在教授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讲清楚练习的重点和要

  点,避免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拉伤韧带或受伤。还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记忆和练习动作组合,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四、教学方法

  在舞蹈界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舞蹈如果音乐选的好,那它就成功了一半!在课堂上也是如此,每个舞蹈组合我都选用了旋律优美,适合这个组合动作节奏的音乐。用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是激发起学生学习古典舞身韵组合第一步。组合动作学习我采用的是口传身授,教师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细致和动作讲解,学生才能够由初步的模仿发展到自我表现力的延伸。

  五、教学过程

  1、基本功软、开度训练:基本功练习是舞蹈所有课程的基础。所以在进行芭蕾基训之前,必须让学生有基本功热身运动,主要让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动,既为后面的芭蕾基训练习打下基础,又可以减少训练受伤的可能性。

  2、学习组合:组合学习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教授的过程是将动作分解开来,直至每个动作学生都完全掌握后,再合音乐练习。组合分为把上、把下、跳跃三大部分。把上共有10个组合,分别是:1、Battement tendu ;2、Plie;3、Battement tendu;4、Battement tendu jete;5、Battement tendu jete;6、Rond de jambe par terre;

  7、Battement fondu;8、Battement Frappe;9、Adagio;10、Grond battement jete。把下分为动作组合和跳跃组合,共13个组合:1、Port de bras;2、Tendu (五位)+ jete;3、Pirouette 斜线转;4、

  Adagio;5、Grand battement jete + 单一 A la seconde;小跳组合6、Saut;7、Assemble;8、Jete中跳组合9、 Echappe;10、Sissonne fondu + failli assemble;11、Grand jete;12、Jete passe;13、Saute + Port de bras。

  3、分组练习:在集体学会组合以后,把学生分为二组进行练习。一是可以让教师的注意范围缩小,更精确的看到每个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二是可以让学生们互相观摩学习,自我完善。

  4、背向练习:长期对着镜子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而且眼睛盯着镜子看也容易造成动作不到位、不规范的缺点。所以在课堂中设置这一环节,让学生脱离镜子,真正做到无干扰、投入用心的完成每个组合。

  5、行礼下课、布置作业:总结这堂课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规范学生的课堂习惯,培养她们的舞蹈修养,提高她们学习舞蹈自信心。作业布置以督促她们课后进行自我练习,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