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范文1
【教学目的】 通过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讲解,使学生得到一种较简单的、较现实的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
1.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念; 2.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能运用此定义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地应用排列、组合知识,是顺利求出等可能事件概率的重要方法。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 ,如果事件A包含m个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2.等可能事件A的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试验中出现的结果个数n必须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是相等的。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提问 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800C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③实数的绝对值不小于零;是不可能事件的有 A.②B. ① C. ①②D. ③
2.下面事件中:①连续掷一枚硬币,两次都出现正面朝上;②异性电荷,相互吸引;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C结冰。是随机事件的有 A. ②B. ③ C. ① D.②③ 3.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①“当x∈R时,sinx+cosx≤1”是必然事件; ②“当x∈R时,sinx+cosx≤1”是不可能然事件; ③“当x∈R时,sinx+cosx<2”是随机事件; ④“当x∈R时,sinx+cosx<2”是必然事件
; 3.某人进行打靶练习,共射击10次,其中有2次击中10环,有3次击中9环,有4次击中8环,有1次未中靶,试计算此人中靶的频率,假设此人射击1次,问中靶的概率大约是多少? 4.上抛一个刻着1、2、3、4、5、6字样的正六面体方块出现字样为“3”的事件的概率是多少?出现字样为“0”的事件的概率为多少?上抛一个刻着六个面都是“P”字样的正方体方块出现字样为“P”的事件的概率为多少?
二、 新课引入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这种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比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出来的概率,有更简便的运算过程;有更现实的计算方法。这一节课程的学习,对有关排列、组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三、 进行新课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 例如,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正面向上,反面向上。由于硬币是均匀的,可以认为出现这两种结果的可能发生是相等的。即可以认为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2,出现“反面向上”的概率也是1/2。这与前面表1中提供的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又如抛掷一个骰子,它落地时向上的数的可能是情形1,2,3,4,5,6之一。即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可以认为这6种结果出现的可能发生都相等,即出现每一种结果的概率都是1/6。这种分析与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现在进一步问: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 由于向上的数是3,6这2种情形之一出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一事件(记作事件A)发生。因此事件A的概率P(A)=2/6=1/3 定义1 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的概率都是 。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亦可表示为P(A)= 。
四、 课堂举例:
【例题1】有10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6个,二等品3个,三等品1个.从中任取1个,取到各个杯子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于是从10个杯子中任取1个,共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又由于其中有6个一等品,从这10个杯子中取到一等品的结果有6种。因此,可以认为取到一等品的概率是 。同理,可以认为取到二等品的概率是3/10,取到三等品的概率是 。这和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例题2】从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记作事件A),那么不论抽到哪一张都是机会均等的,也就是等可能性的,不论抽到哪一张花色是红心的牌(记作事件B)也都是等可能性的;又不论抽到哪一张印有“A”字样的牌(记作事件C)也都是等可能性的。所以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 =1,P(B)= = ,P(C)= = 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n个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这n个结果就是集合I的n个元素。各基本事件均对应于集合I的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包含m个结果的事件A对应于I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A.因此从集合的角度看,事件A的概率是子集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与集合I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I))的比值。即P(A)= = 例如,上面掷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一事件A的概率P(A)= = =
【例3】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计算: (1)两枚都出现正面的概率; (2)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的概率。 分析:抛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这两种结果。因而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可根据乘法原理得出。由于硬币是均匀的,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在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中,两枚都出现正面这一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是可以知道的,从而可以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同样,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这一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是可以知。道的,从而也可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 解:由乘法原理,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2×2=4种,且这4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 (1)记“抛掷两枚硬币,都出现正面”为事件A,那么在上面4种结果中,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1种,因此事件A的概率 P(A)=1/4 答:两枚都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4。 (2)记“抛掷两枚硬币,一枚出观正面、一枚出现反面”为事件B。那么事件B包含的结果有2种,因此事件B的概率 P(B)=2/4=1/2 答: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的概率是1/2。
【例4】在100件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计算: (1)2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 (2)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 (3)1件是合格品、1件是次品的概率。 分析:从100件产品中任取2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就是从、100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由于是任意抽取,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由于在所有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取到2件合格品的结果数,就是从95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取到2件次品的结果数,就是从5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取到1件合格品、1件次品的结果数,就是从95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的组合数与从5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的组合数的积,从而可以分别得到所求各个事件的概率。
解:
(1)从100件产品中任取2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 种,且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在 种结果中,取到2件合格品的结果有 种。记“任取2件,都是’合格品”为事件A,那么事件A的概率 P(A)= / =893/990 答:2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为893/990
(2)记“任取2件,都是次品”为事件B。由于在 种结果中,取到2件次品的结果有C52种,事件B的概率 P(B)= / =1/495 答: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为1/495
(3)记“任取2件,1件是合格品、I件是次品”为C。由于在 种结果中,取到1件合格品、l件次品的结果有 种,事件C的概率 P(C)= / =19/198 答:1件是合格品、1件是次品的概率为19/198
【例5】某号码锁有6个拨盘,每个拨盘上有从0到9共十个数字,当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某一个六位数字号码(开锁号码)时,锁才能打开。如果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号码锁每个拨盘上的数字,从0到9共有十个。6个拨盘上的各一个数字排在—起,就是一个六位数字号码。根据乘法原理,这种号码共有10的6次方个。由于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时采用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开锁号码只有一个,从而可以求出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 解:号码锁每个拨盘上的数字有10种可能的取法。根据乘法原理,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的六位数字号码共有10的6次方个。又试开时采用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都相等,且开锁号码只有一个,所以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 P=1/1000000 答: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1/1000000
五、课堂小结:用本节课的观点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时,首先对于在试验中出现的结果的可能性认为是相等的;其次是对于通过一个比值的计算来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并不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试验。因此,从方法上来说这一节课所提到的方法,要比上一节所提到的方法简便得多,并且更具有实用价值。
六、课堂练习 1.(口答)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毫米。从中任取1根,取到长度超过30毫米的纤维的概率是多少?
2.在10支铅笔中,有8支正品和2支副品。从中任取2支,恰好都取到正品的概率是多少?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20页习题10.5第2――-6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范文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时复习的是可能性这部分内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并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要求学生借助生活中的问题,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大小,再进www.unjs.com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原则。
1.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随机现象。
教材114页5题是对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分组活动后,把游戏结果填在表格中,通过观察、统计游戏结果,体会游戏活动的随机性,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和游戏的`公平性。
2.内容充实、训练扎实、应用求实。
本节课涉及了“石头、剪子、布”“抛硬币”“转盘实验”等游戏,让学生能有意识地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归类,活动安排上有老师提出可质疑问题、学生修改方案、学生自主设计游戏规则等内容,多方位训练学生,力求学生在学习后具备随机观念,从而能明智地应付变化和不确定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硬币 转盘 学生准备 两枚硬币 转盘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复习可能性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表示下列事件。 ①太阳从西边升起。( ) ②其他星球上有外星人。( ) ③人一定会死的。( )
④三十岁的爸爸妈妈变成一岁的小宝宝。( ) ⑤世界上350个人是同一天的生日。( )
⑥天空中飘过一片云彩,马上就会下雨。( ) ⑦去商场的人,都买了商品。( ) 2.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同桌玩5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赢的可能性大?
(2)(出示表格)怎样把两人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记录下来?(有序地罗列)结果怎样?
(3)课件出示教材117页12题。
师:小红和小明在玩抛硬币的游戏,他们的游戏规则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两枚硬币抛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以下四种情况,如下表。
? 小红和小明获胜的可能性都是4?2,所以游戏规则公平。
??3.可能性的大小。
课件出示教材117页11题,两个转盘,指针停到那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停到那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小?
先引导学生分别观察两个转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解答问题。
4.盒子中有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红色球4个,蓝色球10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的可能性大?
教师小结: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少,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问题,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值,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规则。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布置作业
请你设计一个游戏方案,并且使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
可能 (不确定)??
?不可能?
?(完全确定)
??一定?
数量多(所占的区域大)?可能性大 数量少(所占的区域小)?可能性小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范文3
一、统计的基础知识
1、统计调查的两种基本形式: 普查:对调查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部分进行调查;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的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
2、各 1(x1+x2+ +xn)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 平均数:对于n个数,我们把x,x, ,x12n基n
础 数; 统 中位数:几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时,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是最中间两个计
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 量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方差:S2=1?(x1-)2+(x2-)2+ +(xn-)2?,其中n为样本容量,为样本??n
标准差:S,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
3、 频数:将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该小组的频数; 频
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数
的 频数
★ 频数和频率的基本关系式:频率 = —————— 分样本容量 布
与 各小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样本容量,各小组频率的总和等于1;
应 扇形统计图:圆表示总体,扇形表示部分,统计图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每用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60°×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平均数;
会填写频数分布表,会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
二、概率的基础知识
必然事件: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1、确定事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
2、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http://www.unjs.com 3、概率:某件事情
A发生的可能性称为这件事情的概率,记为P(A);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
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总数 P(A) = ———————————————— 所有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
运用列举法(常用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
注:对于两种情况时,需注意第二种情况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
例:①袋子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2个,取出一个球后再取出一个球, ????
1 10
②袋子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2个,取出一个球后放回,再取出..求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P =
一个球,求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P =
考点一、平均数 (3分)
1、平均数的概念 4 25
(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1,x2, ,xn,那么,x=
的平均数,x读作“x拔”。
(2)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1(x1+x2+ +xn)叫做这n个数nx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 fk=n),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x=x1f1+x2f2+ xkfk,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 ,fk叫做权。 n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
当所给数据x1,x2, ,xn,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x=
(2)加权平均数法:
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x=1(x1+x2+ +xn) nx1f1+x2f2+ xkfk,其中n
f1+f2+ fk=n。
(3)新数据法:
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x=x'+a。
其中,常数a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x'1=x1-a,x'2=x2-a,?,x'n=xn-a。x'=1(x'1+x'2+ +x'n)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x1,x2, ,xn,叫做原数据,n
x'1,x'2, ,x'n,叫做新数据)。
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4分)
1、总体
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
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样本平均数
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6、总体平均数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考点三、众数、中位数 (3~5分)
1、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考点四、方差 (3分)
1、方差的概念
在一组数据x1,x2, ,x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表示,即 2
1s2=[(x1-x)2+(x2-x)2+ +(xn-x)2] n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1s2=[(x1-x)2+(x2-x)2+ +(xn-x)2] n
(2)简化计算公式(Ⅰ):
2122s2=[(x12+x2+ +xn)-nx] n
21222[(x1+x2+ +xn)]-x n2也可写成s=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Ⅱ):
2122s2=[(x'1+x'2+ +x')-nx'] 2nn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得到一组新数据x'1=x1-a,x'2=x2-a,?,x'n=xn-a,那么,s2=2122[(x'1+x'2+ +x')]-x' 2nn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4)新数据法:
原数据x1,x2, ,xn,的方差与新数据x'1=x1-a,x'2=x2-a,?,x'n=xn-a的方差相等,也就是说,根据方差的基本公式,求得x'1,x'2, ,x'n,的方差就等于原数据的方差。
3、标准差
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s=s2=1[(x1-x)2+(x2-x)2+ +(xn-x)2] n
考点五、频率分布 (6分)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考点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3分)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考点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分)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考点八、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5~6分)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m
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的概率p,可记为P(A)=P
考点九、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3分)
1、确定事件概率
(1)当A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A)=1
(2)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0 1概率的值
不可能发生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考点十、古典概型 (3分)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 n
考点十一、列表法求概率 (10分)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考点十二、树状图法求概率 (10分)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2、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考点十三、利用频率估计概率(8分)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3、随机数
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来开展统计工作。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据称为随机数。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体会当有些事物成对出现时用这种复式统计图来表现时的便利和优点。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
1、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数量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
下面是对某地区几年来城乡人口数量的调查情况。
课件出示:统计表
问:这是什么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学生自主观察统计表,并请学生对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
指名回答,让学生认识一下两点:
①、这是一张复式统计表
②、表中的数据反映了某地区1985年~2000年城镇乡村人口的数量
二、分析数据、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绘制单式的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吗?
让学生根据城乡人口统计表完成P99中的两张统计图完成后,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两个学生的结果。(教师课件出示)
问:想一想,如果要把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数量绘制到一张统计图上,并且在这个统计图中我们仍然能够清楚的看到城镇和乡村的人数,你准备怎样画?
三、自主探索、建构新知
(1)、自主探索
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预设一:在城镇的基础上再往上画乡村。
教师引导:对于这种方法你们有意见吗?能一眼看出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数量吗?
预设二:如果学生一下说出了城镇画在左边,乡村画在右边。
师:谁听懂了他的方法再来说一说?多请几个学生来说一说。
预设三:如果学生说不出,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单式统计图。
教师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统计图,它们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相同:横轴上的年份和纵轴上的人数都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相同的年份,不同的人数。
引导:那我们可以怎么样来把城镇和乡村人数合并在一张表格中呢?
(2)合作交流
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班级里展示(实物投影),请学生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根据学生的绘制情况提出质疑:
质疑一:师:这两条,哪条是城镇,哪条是乡村啊?别人怎么能看清楚 呢?
质疑二:只有我们知道不同的颜色表示的是不同地方,那其他看图的人能明白吗?
在讨论中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制作的统计图。
再一次的'展示学生的作品。
(教师多媒体展示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画统计图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统计图的名称、横轴上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纵轴上的数量和单位以及图例
(3)教师小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新内容(板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象这样,对两个或几个数据进行统计而制成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仔细观察,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复式统计图描述的内容比单式条形统计图多,复式统计图能把相关的两种数量或多种数量在同一个统计图中表达出来。复式统计图还有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的类别。
从这幅复式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发现以下几点:
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的总数逐年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化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课堂练习:
1、多媒体出示做一做
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第1、第2、第3,3个小题。
第4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通过调查收集数据,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
2、完成练习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范文5
一、基本概念
1.描述统计。
通过调查、试验获得大量数据,用归组、制表、绘图等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反映其分布特征的方法,如:小学数学中的制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都是描述统计。另外计算集中量所反映的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如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总数、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也属于描述统计的范围。其目的是将大量零散的、杂乱无序的数字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简缩、概括,使事物的全貌及其分布特征清晰、明确地显现出来。
2.概率的统计定义。
人们在抛掷一枚硬币时,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事先是不能确定的,但是当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地抛掷同一枚均匀硬币时,就会发现“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的次数大约各占总抛掷次数的:左右。这里的“大量重复”是指多少次呢?历史上不少统计学家,例如皮尔逊等人作过成千上万次抛掷硬币的试验,其试验记录如下:
可以看出,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出现正面的频率波动越来越小,频率在0.5这个定值附近摆动的性质是出现正面这一现象的内在必然性规律的表现,0.5恰恰就是刻画出现正面可能性大小的数值,0.5就是抛掷硬币时出现正面的概率。这就是概率统计定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也给出了在实际问题中估算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可将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例如100粒种子平均来说大约有90粒种子发芽,则我们说种子的发芽率为90%;
某类产品平均每1000件产品中大约有10件废品,则我们说该产品的废品率为1%。在小学数学中用概率的统计定义,一般求得的是概率的近似值,特别是次数不够大时,这个概率的近似值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例如:某地区30年来的10月6日的天气记录里有25次是秋高气爽、晴空万里,问下一年的10月6日是晴天的概率是多少?
因为前30年出现晴天的频率为0.83,所以概率大约是0.83。
3.概率的古典定义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三篇2023-08-04 05:31:12
九年级上册中秋节见闻作文600字范文五篇2023-08-16 10:54:11
企业简单求职简历电子版五篇2023-08-07 16:33:14
最新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3-08-10 19:00:01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投影文案2023-08-07 07:31:26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教案文案2023-08-15 18:36:51
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最新例文2023-08-08 22:23:05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2023-08-03 02:14:11
最新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模板2023-08-05 17: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