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例文

更新时间:2023-08-13 02:07:44 来源:高考在线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2021例文1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认识两种时间概念:

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板书:8时、8小时 )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

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

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板书:钟面时间—时 )

而8小时,是从8:00开始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

(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结束,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 在钟面旁加以区分)

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

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

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

(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

(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实物投影反馈)

板书:11-7=4(小时)

11:00-7:00=4(小时)

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 为什么?

(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

2、王师傅上午7:30上班,中午11:00吃饭,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时间?

(1)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说说怎样计算:要求的是什么时间?(经过时间)还能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吗?你是怎么减的?

教师借助0—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

7:30——10:30 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

7:30——11:30 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

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

11:00(10:60)-7:30=3小时30分

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 :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示图,补充银行营业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1)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

说说所标内容是什么意思?尝试练习

(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的?

(3)比较得出结果

师结: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若两个时间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若两个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时间先化成24时记时法,再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经过时间只要怎样计算?该注意什么?(单位;下午时间转化成24时记时法;退1作60来计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2021例文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 ……

下午2时 六一剧场

下午4时 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 ……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

晚上7时 新闻联播

……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

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

7:00——7:30 吃早饭

7:30——8:00 做家务

8:00——9:00 做作业

9:00——11:00 到新华书店购书

11:00——11:20 吃中饭

11:20——11:40 饭后休息

11:40——12:40 午睡

12:40——13:00 在家休息片刻

13:00——14:30 游泳馆游泳

14:30——15:20 看电视

┈┈

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

1)整时 —— 整时

2)几时几分 —— 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

3)几时几分 —— 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

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

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

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16-14=2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

有两种思路:例14:30——15:20 看电视

(1)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算从15时到15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

(2)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30分是1小时,15时30分与15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

三、练习:

1、节目预报表

(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

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

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

四、小结:(略)

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16-14 = 2 口答:播放了2小时。

想: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15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2021例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年份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重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猜生日

2、导入利用学生的生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观察、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图片师:大家一起看看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候?(出示主题图,播放课件第2张到第5张。)

A、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B、谁也无法忘记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中国赢了!”“北京赢了!”一刹那间,就如一个喜炮炸响了,撼人心魄的欢呼声淹没了天安门广场所有的一切。

2、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呀?

师:记住这些有意义的日子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时间单位?

生:年、月、日。

3、认识年历卡

师:那么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里有一张2003的年历卡,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年历卡,然后在小组内完成下面的几个问题。(课件逐一出示问题)

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4、学生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的操作和板书)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1天)

4月、6月、9月、11月(30天)

二月(28天)365天

小结:同学观察的很认真,回答的也非常完整。像这样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作“大月”,一年中有几个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作“小月”,一年中有几个小月?(继续完善板书)

大月:1、3、5、7、8、10、12月(31天)

小月:4、6、9、11月(30天)

5、对比今年的年历,让学生去发现大月和小月中的月份是否一样。

6、探索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师: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又快又牢固的记住哪个月有多少天?

生:老师,我们可以用拳头来记住。

师:喔,这真是个好办法,请你到前面尝试数出各月。

师:你真是了不起,告诉了大家一个这么好的办法,同学们要注意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师:我们跟着电脑博士再来记一遍。(播放课件第8张)

师:谁能用儿歌的形式教给大家记住大月?

生: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播放课件第9张,全班同学齐读一遍)

师:谢谢你告诉大家一个这么好的方法,在这两种方法中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牢固。

师:记好了吗?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听好了,游戏的方法是:老师来报月份,若是大月请男生起立,若是小月请女生起立,准备好了吗?下面开始:(教师所报月份依次如下:1月、4月、3月、6月、5月、9月、7月、10月、2月。)(适当提问为什么要起立?)

强调:二月是个特殊月。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找出你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

2、我会填

(1)一年有()个大月,有()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月()日。

3、我是小法官

(1)13个月就是一年零3个月。()

(2)每年只有2、4、6、8、11月是小月()

(3)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儿童节了。()

(4)4月12日是星期三,4月19日也是星期三。()

四、制作月历

老师搜集到了些月历的图片大家来欣赏一下,欣赏之后,那么制作月历需要什么条件?学生说说。(知道上个月是星期几,要制作月份共有多少天?)

课堂总结:

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2021例文4

一、教学内容:

77页例1。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初步体会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观察讨论、游戏活动等发挥学生尝试自主探究的能力,培

养他们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践与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思品教育,培

养学生爱科学,珍惜时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重点:

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及特殊二月的区分

五、教学准备:

1、日历一本

2、每人备好年历卡,2003年——2006年,月天数填写表一份

3、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幻灯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生:“日历”。

师: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日历每天都要撕去一张纸到了年底只剩下日历皮了”。

生:“日历有三百多页纸,每过一天就要脱衣服一件。”

师出示“一本日历”观察。

师:“日历上都记载着什么?”

生:“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观察2012年历,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识?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生:四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3、师:应该先研究哪个问题?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

师:为什么?

生:知道了一个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

生:用一个月的天数乘上12就会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

师:观察我们已备好的年历卡,然后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在已备好的表里。(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写自己的表格)

4、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一组交流发现规律,指名发言。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2021例文5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已经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教材选用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生分析

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时间。

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和初步会判断平年或闰年。

根据以上分析和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及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模式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使自主探究的方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方法与手段

①应用媒体整合,突破教学难点。

②采用课前准备、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提示课题。

1、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课伊始,以激动人心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照片,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了一些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自豪的的瞬间。你们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让学生说画面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最后定格在三幅画面。让学生找这里在记录事件发生时用了哪些时间单位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年月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立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一:观察年历,回答问题。

1、合作学习阶段:

为了有效的学习新知,我放手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使课堂教学的起点对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然后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观察年历,并回答问题。如:“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等,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课堂变成了同学们畅所欲言的地方。

2、交流成果阶段:

(1)这一阶段是课堂的重中之重,学生要把自己通过查找、总结、合作学习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出示课件)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并板书:

①一年都有12个月。1、3、5、7、8、10、12每个月都有31天。我们把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

②4、6、9、11每个月有30天。我们把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

③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突出2月份这个特殊月。

7个大月和4个小月再加上2月正好是12个月,(板书12个月)。

这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日,在年历上圈出来,加强学生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每一个学生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发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

(2)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怎样把每个月的天数很快地记下来?我先让学生思考,再小组讨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推荐巧记年月日。(课件出示)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认识大月小月,并掌握各月天数的目标)

(3)教学到这,我考虑到小学生天生好动这一特点,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老师报月份大月请男生起立,是小月的请女生起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使知识得升华。)

探究活动二:探究平年或闰年。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二月的天数不一样,那么2月份的天数有什么规律吗?出示1993-2004年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四年一闰的问题。课件演示:闰年来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排列规律,通过多媒体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平闰年的判断方法的理解,记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这时我设计了巩固练习:判断1949、2001、2008、1900年都是什么年?引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知识。

最后是知识拓展计算平年、闰年的全年天数。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很重要,由于计算年份不同,学生有两种不同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三)拓展应用,开发智力

整个练习的设计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基本练习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练习是一个猜生日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了解一些必要的社会知识和重大节日。

(四)总结归纳,落实主旨。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节课又要过去了,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反馈,而且重视了情感的培养,从而起到了知情共融的良好效果。)

五、板书设计: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30天)

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六、教学反思:

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2、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