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沈从文《边城》速读

更新时间:2023-08-10 09:06:17 来源:高考在线

沈从文《边城》速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

  沈从文《边城》速读

  一、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古代文物研究专家。原名沈岳焕。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苗族。小时候深受当地从军习俗的影响,1918年高小毕业后即从军随当地土著部队颠沛流荡于湘、川、黔、鄂四省边境地区,当地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储备了丰富的生活源泉。后来在军中担任文书等职务。1922年,作者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进步思潮的影响,离开军队只身来到北京。1924年起在北京的《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并与胡也频、丁玲共同编辑出版过《红黑》杂志,同时与新月派的作家胡适、徐志摩等人有较多接触。1931年在青岛大学教“小说习作”课,先后发表了《月下小景》《八骏图》《从文自传》等颇具特色的作品。1934年起在北京和天津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写文章批评海派文人,从而引起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文坛“海派”与“京派”之争,沈从文也因此被视为京派人物的中坚力量。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沈从文连续发表了《边城》《三三》《雨后》《丈夫》等以家乡湘西风情为背景的小说及《湘行散记》《湘西》等散文集,震动了当时的文坛,从而也奠定了沈从文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南下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小说习作”课程,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在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长河》等。1957年后放弃文学写作活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工作,从事中国古代文物和服饰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方面的学术著作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一股“沈从文热”。

  沈从文于1988年在北京逝世。

  二、故事梗概

  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叫傩送,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与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相遇,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也是两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

  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愿让她自己做主。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到了城里,人们却告诉他:原来老大坐船下滩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也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老船夫操心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耐不住而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三、主题思想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边城》通过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赞美了边城人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四、人物形象

  1.纯洁、自然、善良的湘西少女翠翠

  翠翠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她是一个兼有自然美、人性美的人物。她心地纯洁,没有沾染一丝市俗鄙陋的习气,活泼得像“一只小兽物”;她忠于爱情,直到爷爷去世,她还操着渡船等候情人归来;她和爷爷一样宽厚讲义气。

  这是沈从文笔下最美好的人物形象之一,与其小说《三三》中的三三、《长河》中的夭夭一起,共同建构了一组湘西少女的系列。   2.豪爽、朴实、热心、忠于职守、重义轻利的老船夫

  提起渡船,无人不知那个豪爽老人。从文中人们对老人的熟悉和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尊敬。甚至他去买东西,“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

  祖孙俩生活拮据,可老船夫却“不爱钱”,似乎与钱有仇般,处处与钱为难。实际上,爷爷有着传统的边城人思想,以不爱钱为荣。文中反复描写“推钱”的场景,读来就如生活中发生的事儿般真实。小说对此类场景津津乐道,可见作者对这种风情的喜爱。人人以情义为重,以不要钱为荣,这便是作者念念不忘的风土人情。

  五、艺术特色

  1.小说充满了意境美和诗意美

  《边城》中的故事情节是淡化的,作者更侧重于用一种近于诗体和散文体的语言来表达。而这种语言又是近乎天然,具有一种空灵清新的风格。如下面一段语言的描写:

  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种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也渐渐宏大。两山深翠逼人。竹篁中,有黄鸟和竹雀、杜鹃鸣叫。翠翠感觉着,望着,听着,同时也思索着……

  这段语言几近白描,并没有用过多的修饰语,却让人看到作者驾驭语言的深湛功力。

  2.小说具有风俗美和风景美

  《边城》里不仅具有动人的爱情故事,还有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湘西民俗风情描绘。在这里,有湘西人过端午节划龙舟的热闹场面,他们把绘有朱红线条的龙船划得来去如飞,个个生龙活虎;也有男青年求婚时在姑娘面前唱山歌的习俗,尤其描写了这个深受古楚文化浸润之地把节日娱乐和宗教仪式融为一体的民俗传统。这些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表现内容。

  3.心理描写细致入微、逼真传神

  例如对翠翠刚刚萌发爱情时的娇羞、腼腆、遐想的心理描写,可谓细致入微而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后来当得知第一个来她家提亲的却是老大天保时,“翠翠弄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地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这里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少女的惊愕和极度失望、掩饰的心理过程,让人难以忘怀。

  六、重点篇章

  《边城》的结构十分精巧。这是一部中篇,由二十一章组成,恰似由各个乐部共鸣所组成的一部交响曲,内在的连贯是十分紧密的,然而拆开来看又可单独组成一个个精美的故事,很好地体现了沈从文追求小说结构匀称的美学主张。尤其是小说的结尾,具有蕴藉含蓄、回味无穷的美妙,十分耐人咀嚼,让人感到一种忧伤、缺憾的美: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是结束了,然而作者却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忧郁的氛围中,和翠翠一起在思念,在等待……

  原文:

  二十一

  大清早,帮忙的人从城里拿了绳索杠子赶来了。

  老船夫的白木小棺材,为六个人抬着到那个倾圮了的塔后山岨上去埋葬时,船总顺顺,马兵,翠翠,老道士,黄狗皆跟在后面。到了预先掘就的方阱边,老道士照规矩先跳下去,把一点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阱中四隅及中央,又烧了一点纸钱,爬出阱时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肂。翠翠哑着喉咙干号,伏在棺木上不起身。经马兵用力把她拉开,方能移动棺木。一会儿,那棺木便下了阱,拉去绳子,调整了方向,被新土掩盖了,翠翠还坐在地上呜咽。老道士要回城去替人做斋,过渡走了。船总把一切事托给老马兵,也赶回城去了。帮忙的皆到溪边去洗手,家中各人还有各人的事,且知道这家人的情形,不便再叨扰,也不再惊动主人,过渡回家去了。于是碧溪岨便只剩下三个人,一个是翠翠,一个是老马兵,一个是由船总家派来暂时帮忙照料渡船的秃头陈四四。黄狗因被那秃头打了一石头,对于那秃头仿佛很不高兴,尽是轻轻地吠着。

  到了下午,翠翠同老马兵商量,要老马兵回城去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再回碧溪岨来陪她。老马兵回转碧溪岨时,秃头陈四四被打发回城去了。

  翠翠仍然自己同黄狗来弄渡船,让老马兵坐在溪岸高崖上玩,或嘶着个老喉咙唱歌给她听。

  过三天后船总来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翠翠却想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即刻进城。只请船总过城里衙门去为说句话,许杨马兵暂时同她住住,船总顺顺答应了这件事,就走了。

  杨马兵既是个上五十岁了的人,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祖父高一筹,加之凡事特别关心,做事又勤快又干净,因此同翠翠住下来,使翠翠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过渡时有人问及可怜的祖父,黄昏时想起祖父,皆使翠翠心酸,觉得十分凄凉。但这分凄凉日子过久一点,也就渐渐淡薄些了。两人每日在黄昏中同晚上,坐在门前溪边高崖上,谈点那个躺在湿土里可怜祖父的旧事,有许多是翠翠先前所不知道的,说来便更使翠翠心中柔和。又说到翠翠的父亲,那个又要爱情又惜名誉的军人,在当时按照绿营军勇的装束,如何使女孩子动心。又说到翠翠的母亲,如何善于唱歌,而且所唱的那些歌在当时如何流行。

  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不再坐江山,平常人还消说!杨马兵想起自己年轻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不理会,到如今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

  因为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以及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作为二老的媳妇。但二老人既在辰州,先就莫提这件事,且搬过河街去住,等二老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马兵以为这件事得问翠翠。回来时,把顺顺的意思向翠翠说过后,又为翠翠出主张,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不好,还是不如在碧溪岨等,等到二老驾船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

  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

  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除了城中营管,税局以及各商号各平民捐了些钱以外,各大寨子也有人拿册子去捐钱。为了这塔成就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尽每个人来积德造福,尽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因此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中部锯了一口,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过渡人一看老船夫不见了,翠翠辫子上扎了白线,就明白那老的已作完了自己分上的工作,安安静静躺到土坑里去了,必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就摸出钱来塞到竹筒中去。“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保平安。”翠翠明白那些捐钱人的意思,心里酸酸的,忙把身子背过去拉船。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七、阅读检测

  1. 下列关于《边城》的描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边城》中天保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爱上翠翠后托人去提亲;傩送豪放豁达,聪明而多情,爱上翠翠后,主动向爷爷表明心迹。

  B.《边城》不仅塑造了个性自然美好的人物形象,还描述了典型的湘西自然风景和社会风俗。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茶峒河街别具一格的吊脚楼,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成为文学史上永恒的美丽。

  C.《边城》中,天保死后,顺顺逼迫傩送接受中寨王团总家的陪嫁碾坊,傩送因此出走下桃源。

  D.《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

  E.《边城》中茶峒的民风虽然淳朴,但也渐渐受到了外面世界重利轻义的影响,山民们议论碾坊,都认为碾坊当然胜过渡船,这也影响了船总顺顺的看法。

  2. 请你简述《边城》中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

  3. 关于《边城》的主旨,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结合作品具体内容阐发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