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歌曲
引导语:王之涣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古诗新唱可以让小朋友们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更加熟练的记住这首诗,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新唱之《登鹳雀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黄河边上。
2.尽:落下。
3.欲:想。
4.穷:尽。
5.更:再。
【今译】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名句赏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是一个日落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诗的前两句一写天空,一写河流,有静有动,从大处写起,笔笔入神,真是景象壮阔,气势不凡。诗写到这里,虽只两句,似乎笔力已尽。谁想作者却又翻空出奇,把读者带入更高的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并不满足于对眼前景物的流连,还想探究更远的景色,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拓展
篇一:登鹳雀楼读后感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今天,我读了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写大自然的景色,是诗人登高望远后,看到眼前美丽的大自然,有感而发。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太阳慢慢落下山,黄河朝着东海奔流而去。想要把千里的风景都看到,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读这首诗,我第一次知道平时我们说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是来自哪里。爸爸告诉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一种人生境界。我不懂,但我知道,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不断努力,不为眼前的成绩而骄傲,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更上一层楼,才能看到更美丽的景色;只有更上一层楼,才能有更丰富多彩的生活。
新的学期到来了,我要像诗里写的那样,认真听讲,好好学习,让成绩更上一层楼。
篇二:登鹳雀楼读后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喜欢古诗,因为古诗中短短几句话就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或激发人们昂扬的斗志。今天,当我读起《登鹳雀楼》这首诗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太阳缓缓的落下山去,黄河奔腾着流入大海。如果你想看到更远处的景色,就要站到更高的地方去。尤其是最后两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当作励志的佳句而广为传颂,时时刻刻的激励着每一个人。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记得有一次,姥爷带我去“白朴公园”登文笔塔,起先登到第一层的平台,我可以看到整个公园秀丽的`景色。可是我发现停留在第一层的人并不多,人们都蜂拥着往第二层爬。我也随着人流来到了楼梯口,看到长长的楼梯盘旋而上,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人,而且又立又陡,我想这样爬上去一定很累吧,于是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这时姥爷在一旁鼓励我说:“既然这么多人都往上爬,上面的景色一定更美,你不想去看看吗”我正犹豫中,姥爷就推着我往上爬了。终于,我气喘吁吁的来到了第二层。站在围栏边放眼四望,县城的美景尽收眼底,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每一条街道都看得一清二楚。远处是蜿蜒曲折的黄河和连绵起伏的群山。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好像也离我们更近了。让人感觉心旷神怡。这时姥爷发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慨。是啊,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攀登,才能看到更美的景色。
这首诗不仅在生活中激励着我,在学习中也时时鼓舞着我。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突然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因为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就自己拿出《全解》查找了起来,果然在上面找到了同类型的题,上面还有详细的解答过程。认真读了几遍后,我的思路豁然开朗,不一会儿我就完成了这道难题。为了加深记忆,我又把同类型的题做了几道。这使我明白了在学习的征途中也像攀登高峰一样,会遇到不少困难,但只要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这些困难都会一 一克服,从而让我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上更上一层楼。
这首古诗不仅让我欣赏到了优美的景色,更激发了我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我希望大家都来读懂它。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登鹳雀楼》赏析及考点针对训练题2023-08-13 11:09:20
《答谢中书书》微课教学设计2023-08-14 00:51:30
答谢中书书的作文300字八篇2023-08-18 13:56:03
《登鹳雀楼》赏析及考点针对训练题2023-08-13 11:09:20
《答谢中书书》微课教学设计2023-08-14 00:51:30
答谢中书书的作文300字八篇2023-08-18 13:56:03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6 15:32:1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04 02:52:49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8 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