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诗歌中形成了独特的特点。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格调
“忧患”贯穿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始终,渗透文学与文化的各个方面,是最主要的表现主题之一,不管喜怒哀乐,“忧患”都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它始终是贯穿在中国文人字里行间中的一根明线,织成了中国文学的五彩纷呈。
中国古代诗歌以忧患始终,对国家的忧虑,对百姓的同情,对人生的关切,都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精神和格调。最早的“忧患”出现在《周易》中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使书中也充满了忧患的智慧:“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诗经》的千古诗篇到贾谊《吊屈原赋》的悲愤抑郁,再到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忧生嗟叹,“忧患”无不如影随形地伴着他们从过去走向现在,并将这种影响持续下去。
二、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情怀,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他目睹了唐代由盛而衰,经历了自己从“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的年轻到“忧端齐终南, 濒洞不可掇”的终老,从开始对个人功名的追求实现到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这一主题贯穿了杜甫的一生。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思想内容深沉凝重,表现手法曲折迂回,语言声律抑扬顿挫,这背后是他那颗兼济天下的柔软的内心。这条“忧患”的线不仅贯穿始终,范围也很广。他为自己的前途、全家的生活和友人的安危而忧虑,但这并非生活的全部,正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由此及彼,由大到小,都是杜甫心之所系。他的视线能够跳出自己,投向更加广阔的现实,这是他超越前人被后人所铭记的原因。
“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中千重万叠,堪比山海的忧愁让人揪心。杜甫坚守温柔敦厚的诗教,但此时,也忍不住大声呼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百姓,怀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深厚的感情溢于言表。饮酒时“忧国只细倾”、题画时“时危惨淡来悲风”、观舞时“风尘倾洞昏王室”,正如南宋文学家周紫芝所说“少陵有句皆忧国”。
最能代表杜甫的“三吏”“三别”中“忧患”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安史之乱,兵事不息,烽火连绵,民不聊生。他在兵荒马乱之际离开洛阳返回华州,路上看见处在战乱中的人们是如何的水深火热,悲苦不堪,到处都是可歌可泣、可悲可恨的场景。诗中呈现的就像是真实的新闻纪实和感人的报道评论,他用不同的镜头和角度去记录他看到的、听到的、问到的种种活生生的现实,只有这样的现实才能刺痛观众心灵最深处的防线,让观众为之动容。
不同的人物、事件和境遇,但他们的不幸却都是相似的。《石壕吏》中“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的凄苦与悲凉;《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的无奈与悲愤;《新婚别》一个“暮婚晨告别”,一个“沉痛迫中肠”;《垂老别》“子孙阵亡尽”的老人却也不得不“长揖别上官”的悲苦;《无家别》看到“家乡既荡尽”后“远近理亦齐”无家可别的无奈与苦楚……每一幅画面都像一面镜子,还原了安史之乱后的真实面貌。杜甫用自己特有的镜头记录了安史之乱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书写百姓的苦难;他用广阔的视角频繁地写时事,提供了比事件本身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使得他的感情和这些画面彼此交融,呈现在了字里行间。
三、杜甫忧患意识的根源
忧患意识不是发自杜甫,是在先民之初就与生俱来的。上古时期自然环境险恶,在先民心灵深处投下了阴影,从而使神话萌生出一种本能的忧患意识,神农、鲧、禹身上都折射出由于肩负历史使命而承载的压抑和忧患。这种忧患意识, 在历史进程中沉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深层。
《诗经》和《楚辞》进一步奠定了忧患主题的里程碑,为后来诗歌和文学发展奠定了基调。春秋战国的孔孟继承了这样的基础,认为忧患重要并且必要,提出了“生于忧患”,并产生了更深刻和广泛的影响。杜甫认同并遵循儒家思想体系中以家国为忧的精神,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与自身处境,这种影响的渗透对他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他的人格理想追求里。杜甫以“仁”为安身立命之本, 以儒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将儒家对人格的追求融入了自己毕生的理想。杜甫的人格理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他的一生, 始终和苍生、社稷的命运紧紧相连。虽然他没有屈原的坚定执着, 也没有李白的潇洒飘逸,但他遵守儒学先贤,用“浩歌弥激烈”表示对儒家之道的坚持。在病重虚弱时,仍不忘以“仁”要求自己,心系百姓,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仁而爱人。不仅如此,他更希望用“仁”来鼓励和要求别人,“公若登台辅, 临危莫爱身”,希望他的朋友们能推行仁政,“上请减兵甲, 下请安井田”。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他将古圣先贤的意识贯穿到诗中, 这些都反映了他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不断追求。
“忧患”贯穿着杜甫诗歌的始终,随着他生活的不断变化,将“时、世、生、死、人、民、进、退、家、己”构成了这一主题的内涵,从大到小,相互交融,使得杜甫诗歌的内容变得丰富和真实。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浅析杜甫的悲苦2023-08-14 16:38:48
杜甫《江汉》诗歌鉴赏2023-08-10 15:36:03
杜甫《佳人》诗词鉴赏2023-08-12 12:40:28
浅析杜甫的悲苦2023-08-14 16:38:48
杜甫《江汉》诗歌鉴赏2023-08-10 15:36:03
杜甫《佳人》诗词鉴赏2023-08-12 12:40:28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6 15:32:1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04 02:52:49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8 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