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07 23:02:33 来源:高考在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的内容。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教法学法:

  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把茅屋图片、杜甫头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屏幕显示出来。伴随解说词:这几间茅草屋,虽然简陋,却牵系一个诗人的家庭冷暖;这个诗人是谁?(杜甫)我们曾学过《杜甫诗三首》,请回忆一下杜甫的基本情况。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先由学生介绍,互相补充,老师再重点强调)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吟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同时把握诗行的节奏及韵律。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学生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文中意象的作用。

  四、研读赏析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⑴学生分成若干组合,互相提问诗中的词语,理解、把握词义。

  ⑵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口述课文大意。

  ⑶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2.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长夜沾湿) 期盼大厦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⑴请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⑵读第二节,思考:

  群童为何抱茅?

  ⑶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⑷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六、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七、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