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赤壁杜牧优秀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3-08-15 13:02:02 来源:高考在线

  【课文呈现】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课堂实录】

  《赤壁》课堂实录

  授课:梅洪建

  时间:2013年4月30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甘肃省庄浪县紫荆中学

  授课对象:紫荆中学初二某班

  听课对象:庄浪县骨干语文教师

  活动名称:“新理念、新课标、新课堂”高效课堂教学“名师讲堂”观摩研讨会

  课前闲谈

  师:大家见到陌生人紧张不?

  生:(不语)

  师:我是紧张的,在你们的地盘啊。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你们是地头蛇,我可不是强龙。我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啊……

  生:不会吧,你是老师啊?

  师:真的,不信你摸摸。(躲避状)不让你占我便宜!一分钟高达75次呢!

  生:(哄堂大笑)

  上课过程

  师:请大家看今天讲课的标题——(出示课件):

  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学习杜牧《赤壁》

  请同学们齐读——

  生:(读)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学习杜牧《赤壁》

  师:声音整齐洪亮,谢谢你们。但我不相信你们能将这首诗读好。有没有哪位想试试?

  生1:(朗诵)赤壁,杜牧,折戟(jī)/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声音洪亮,舒缓有致)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2:折戟,他读成了一声,应该是三声。我觉得他读得非常好,有点古人之风。

  师:你觉得他读得好?我不认为。如果按照一般的诗歌他读得绝对是好,但就这首来说,我觉得他读得不好。请大家看课件,齐读一下(出示课件)

  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

  师:沈德潜可是清代著名的诗论专家,他都对这首诗疑惑,我们就能这么轻易读懂吗?

  生:(安静一片)

  师:放心,跟我混,肯定能解开这个谜。首先,我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这首诗,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来。

  生:(读,然后安静寻找)

  生3:周瑜-东风=铜雀锁二乔(老师同时板书)

  师:谢谢你。你觉得杜牧对周瑜是什么感情?

  生3:有点不屑,如果没有东风这个有利条件,结果肯定是失败。

  师:你能用不屑的语气读读这两句吗?

  生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师:太好了,太好了,这个不屑的味儿出来了。而不是一开始读的断句和重音了。大家再来齐读这首诗,读出不屑的味儿来。

  生:(齐读)

  师:谁能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法算式出来?

  生4:周瑜=铜雀锁二乔+东风

  生6:讲不通啊这个?

  生7:我也觉得。

  师:我说的是推论出一个加法,不是简单的将刚才的算式移位。大家再读读后两句,想想,可以相互交流的。

  生:(读,交流,两分钟后)

  生8:我知道了。周瑜+东风=二乔留吴。(老师同时板书)

  师:有了“东风”这个条件,就是周瑜的功成名就啊。这首诗是首绝句,绝句一般是前两句写景或者叙事,后两句抒情或议论。那么杜牧通过咏这段历史,对了,这是一首咏史诗,就是借历史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诗,作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情呢?

  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师:呵呵,大家都很消极嘛,我们能不能来点正能量?“东风”和“锁二乔/二乔留吴”分别指什么?

  生9:“东风”指有利条件、机遇等。“二乔”她们指的是成功或者失败。

  师:嗯,那么如果将刚才的算式换算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算式?

  生9:杜牧-机遇=壮志难酬;杜牧+机遇=大展身手。

  师:漂亮,如果把杜牧直接换成“我”,那么算式就成了:

  我-机遇=壮志难酬;我+机遇=大展身手

  现在大家明白杜牧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情感了吗?

  生10:不是我不能成功,而是我缺乏机遇。

  生11:给我机遇,我一定能够成功。

  师:刚才两个同学的回答有什么区别?

  生12:一个是负能量,一个是正能量。

  师:很好嘛!我们看问题就是要看正面,不要去消极地看问题。这首诗总有人说是写了杜牧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难道我们学习这首诗就是为了知道这点吗?不是!

  生13:(打断老师的话)只要给我一个机遇,我就能还你一份轰轰烈烈。

  师:这才是真男人!请大家齐读大屏幕:(课件展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世称樊川先生,唐京兆万年人。出身诗书之家的他十分希望能够施展平生才学,为改变晚唐的局势出力献策。然而,他却处于藩镇割据,吐蕃(bó)、回纥(hè)入侵、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晚期,他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然而,济世情怀总使他的心不甘寂寞,总是在失望中怀有一份希望,渴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

  师:这就是杜牧,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一个满腹才华在失望中永怀希望的人。我也希望每个同学,多发现生活中的正能量,少一些阴霾,多一些阳光。这也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

  (课件出示)抑郁中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

  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个比较题(出示课件)

  常规思维,下面几个比较题的答案应是如何选

  1.一首咏史诗诗,重大还是小事件入手好?

  2.一篇文章事件叙述之后,直接曲折抒情好?

  3.对重大历史事件描写评论,庄重还是浮薄些好?

  生14:应该是: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

  师:是的,这也就是沈德潜不理解的原因,就这么一首诗杜牧的思维恰恰相反,他是

  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

  现在我们再来齐读本诗,然后请同学们具体谈谈杜牧的小与大,直与曲,庄重与浮薄。

  生:(齐读)

  生15:杜牧没有直接写赤壁之战如何重要,也没有写战争如何激烈,而是从一个小小的戟入手,而且还是一个折断的折。但这个折戟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场战争虽然远去了,却活生生地在我们面前,改变了一些咏史诗写重要事件的模式。

  师:真好!

  生16:在表面对周瑜的评价中,隐含的是自己的抱负,这种侧面写作的方法,打破了常规思维。我觉得避免了直白的浅薄。

  师:“我觉得”三个字用得真谦虚。

  生17:杜牧将十分庄重的历史融于春闺柔情中,显得不很庄重,但却也不给人轻薄之感,反而让人更容易接受。我觉得这就是杜牧的高明之处。

  师:你也用了“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修养!是的,大家回答非常好。沈德潜不理解为什么这首诗会成为好诗,我们理解了。(出示课件),请读:

  勇闯新路,打破常规,给人新颖别致的感觉,这是杜牧诗歌的另一特点:清新

  师:我们着重欣赏品析了诗歌的后两句,现在我们再来用连加的方法品析诗歌的前两句。请大家看看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

  生18:折戟、沙、铁、磨洗、认前朝。

  生19:“铁”其实还是“折戟”啊!

  生18:呵呵,是的,我不是按照诗句的.顺序来说的嘛!

  师:嘛!我们庄浪普通话真好听。现在我请大家根据我标示来读读这两句诗,看能读出来什么感觉?(出示课件)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生:(齐读)

  师:(出示课件)再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生20:我读出了作者极力想知道这个折戟背后故事的心情,很想很想。

  生21:我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非常急迫。

  生22: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睁大眼睛观察然后歪着脑袋思考的样子。

  生23: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爬在沙滩上带着放大镜研究来研究去的样子。

  师:大家的回答很精彩,而且能够将当时的情景还原得活生生的。现在我们将这些事、物连加,你能想象出作者“认前朝”想认的是什么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出示课件)折戟+沙+磨洗+认前朝=?

  生24:就是认出了这个折戟是前朝的东西啊!

  生25:老师既然这么提问,恐怕就没那么简单。

  师:呵呵,你会揣摩老师的心理了,这种学习态度不好哟。大家可以结合我们所讲过的后两句的内容,思考一下“认前朝”是什么意思?

  生26:哈哈,老师,我明白了,他是想确认这个“前朝”是哪朝,这个“折戟”是哪朝的东西?

  师:结合后两句哟!

  生26:我知道了,作者这么认真地磨洗,认真地趴在哪里思考,就是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使这个东西留了下来,它蕴含着怎样的一种力量?

  师:天呐,牛人一个!这或许就是杜牧想要寻找的东西吧?是什么呢?他找到了吗?

  生:(恍然大悟状)

  生27:找到了,那就是机遇。

  生28:不是,不可能机遇让这个东西留下来了。

  生29:是一种自信的力量,是一种你给我机遇我就还你一份轰轰烈烈的自信。

  师:精彩,我们同学确实厉害!(出示课件)读!

  “折戟”,含蕴了惊心动魄的厮杀,“沉沙”让我们想起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漫漫沉沙,淹没了多少英雄豪杰,沉没了多少动人往事,凝聚了多少沧桑岁月、融入了多少感慨怅惘。多少往事已随风,但物依然。在折戟的“铁未销”里,我们看到了一种韧性,一种坚持,一种岁月摧残不了、沉沙销蚀不尽的东西。作者细心地磨洗,细致地辨认“前朝”。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努力地扒开岁月的沉沙,寻找着什么。到底作者执意地要从前朝找回什么呢?那种韧性,那种岁月销蚀不了的力量又是什么呢?

  生:(齐读)

  师:这种力量就是自信,也就是我们从这首诗中寻找的正能量!现在,大家能理解这些事、物与全诗的关系了吗?

  生30:铺垫。

  生31:准备了一种力量。

  师:详细说一下。

  生31:作者对一个小小的折戟都如此用力地研究,如此迫切地想知道背后的力量,就是为揭示这种“正能量”准备力量的。

  师:谢谢你,帮助了我。在诗歌里,这种“准备力量”叫蓄势。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杜牧诗歌的清新、俊逸的特点,明白了蓄势的魅力,明白了这首诗真正的魅力,更从诗歌中汲取了生命的能量。寂寞当中你不应该悲哀,要时刻做好准备,机遇一旦来临,你将是那个能建大功立大业的人。

  现在请大家结合今天所学,再来齐读这首诗。

  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师:最后,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用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机会一旦来临,你一定能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感谢同学们的倾情配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