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高中归园田居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16 15:35:30 来源:高考在线

高中归园田居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把握形象,欣赏诗歌结构美、画面美。

  3、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情感,把握形象,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解题,明确层次思路,把握结构美;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诵读录音、背景音乐。

  教学设想:

  学习《归园田居(其一)》,思考到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才半个学期,刚刚学完的必修一仅涉及一单元的现代新诗,结合必修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故确立学习本文目标定位——继续激发兴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潜力。拟打算透过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到达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理念: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初中时咱们学过了他的《桃花源记》。

  这天,咱们要学习的是他的一首五言诗《归园田居(其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简介作者、背景:

  师:咱们常常说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陶渊明呢?

  1、学生自己介绍,教师相机补充。那个同学主动来回答?

  相关资料: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陶少年时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父亲早逝,家世没落,家境贫寒。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之后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这时他41岁。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他的诗歌对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和唐代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又名:潜字:元亮

  籍贯:浔阳柴桑人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后世称誉:“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教师补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当天,他就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这样,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后终老田园,不再出仕。

  师: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弃官归田,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没有关系呢?

  2、补充东晋时代背景。

  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

  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

  陶渊明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师:了解了陶渊明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面,让我们一齐走进他的《归园田居(其一)》,感受那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领略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吧。先请一同学来朗读。

  三、整体感知:

  1、请一生朗读。(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二/三拍)

  2、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再听老师配乐朗诵,小声跟读。觉得还行就给点掌声。老师也需要鼓励吗。

  4、请同学自主学习诗文句意,互相质疑,师释疑。强调学生注意注释。

  补充注释:(1)适:适应,迎合。(2)尘网:尘世的罗网,指仕途。意谓仕途有如罗网一样,使人不得自由。(3)故渊:鱼儿原先生活的深水潭。(4)拙:愚拙。(5)方:旁之意。(6)荫:遮盖。(7)罗:排列。(8)尘杂:尘俗杂事,主要指过去官场的案牍和应酬一类的琐事。(9)虚室:虚空闲静的居室,比喻没有人事滋扰明净洞澈的心境。(10)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四、解题,明确层次思路,把握结构美:

  1、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其一)》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

  学生明确:"归"字

  师:也就是说“归”字是文章的题眼。那么我们就围绕“归”字来解读这首诗歌。

  2、提问:请问诗人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之间能够互相讨论,用原文回答:

  讨论交流后明确:

  (1)、从何而归?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思考: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厌恶。

  思考:还有哪一个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中的“误”字,既写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情。

  (2)、为何归来?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思考:“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陶渊明的本性怎样?

  明确:热爱田园生活,对于世俗官场的周旋逢迎、尔虞我诈难以适应。

  思考:“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用到了什么修辞?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比喻和拟人,实际上诗人是以“羁鸟”和“池鱼”来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个性是“恋和思,旧和故”都用得十分好,表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情绪的是哪一句?

  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欣喜。

  3、明确结构美。诗的开头四句和结尾四句,互相呼应,中间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承上启下,关联过渡。首尾记叙抒情,中间写景抒情。整首诗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自然。

  五、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

  1、请大家边联想、想像,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归去后”是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学生分成8个小组讨论、交流后代表发言。

  老师参考点评:从写景的角度看,前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天地: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此刻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即白描,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写出田园生活的纯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也写出了景色的幽美。

  后四句是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动静结合,更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

  师小结:这八句话,诗人用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面,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在那里,不仅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构成鲜明的比较。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证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3、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

  清新自然,祥和安谧,闲适恬淡,宁静幽美

  六、理解情感,把握形象:

  先请全班同学有感情的齐读全诗并思考:

  1、我们常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你从诗中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清高孤傲、与世不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向往田园、淡泊名利

  2、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七、课堂小结:

  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洁身自好、甘于清贫,向往田园、淡泊名利。他以琴书为乐,以菊花为友,为我们树起了一块人格的丰碑,让后人永世传诵。

  前些天,去参观学习尚卿乡“尤俊农耕文化园”,我又更深刻地体会了陶渊明的高洁情操,让我们把敬意送给这样的一个人:

  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因为他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诗意的人生。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归园田居(其一)》,下一堂课检查。

  2、课外合作探究: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400字左右。

  要结合归园田居组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写在周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