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金刚经》与《道德经》异同

更新时间:2023-08-18 15:09:42 来源:高考在线

《金刚经》与《道德经》异同

  《金刚经》对中国禅宗具有核心影响力,在本心论、开悟论、境界论这三大层面上,《金刚经》与禅韵诗情交相辉映。以下是《金刚经》与《道德经》异同,一起来看一下吧。

  老子著《道德经》只有五千字,字字珠玑,言简意丰,若按佛家的观念来说,就是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无穷义。也就是说,根据具体情况,其文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即所谓“当机说法”。但其大体宗旨是不变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中国传统经典里面,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道德经》了。古人写书,一求精简,二无断句,这样就给读者留下无穷的解读空间了。近几年来,人们对《道德经》的不同版本和不同断句颇感兴趣,又有深入的研究,大大地开拓了读者的思维视野。不同的断句,有不同的解读,文意大体都能说得通,因而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鸣气象,但有时也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窠臼。

  《道德经》的文字组合,大有《易经》八卦组合一样奇妙。八卦有正卦(本卦),还可变(变卦)、可互(互卦)、可综(综卦)、可错(错),卦爻的组合不同,卦象就不同,当然意义也就不同了,但每一卦都是有意义的。《道德经》也是这样,它的变化组合体现在断句方面。如,《道德经》的第一句,流行的版本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另外有版本的断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版本把“常”字写成“恒”字)这句话断句不同,表述就不同了,而意思各有其妙。​

  “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道”的不可思议性,如同佛家所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即语言,“心行”即思维,我们人类的语言和思维是一种工具,是有界限、有范围的,而“道”的本质是无法用思维去揣度、研究的,是无法用语言去精确描述的。这对于我们常人来说,太玄了,不好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就容易理解多了。我们可以从“可”和“非”二字为切入点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哲理。“道可”,代表事物的正面,道非,代表事物的反面(相对面),有正有反,事物都有相对的两面,这才是宇宙的常态(真相)。比如,有阴,必有阳;有男人,必有女人;有物质,必有反物质(暗物质);有美就有丑;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这启示我们不必偏执于一面;同时也启迪我们的思维,要向事物的对面思考问题,可开创一片新天地。同时,"道可,道非,常道”更深一层含义,就是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即知道事物的现象有正有反,有好有坏……但要明白正反、好坏是相对的,不要被这些现象所迷惑,这样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真相,就不会“心为物役”,人生就会处在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型,与佛家《金刚经》里面的“三断论”惊人相似。如,“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如来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本相”;“如来说第一波罗密,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金刚经》里这“三段论”的句型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来自于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点明事物的一切形相(现象)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暂时性的`显现,是虚妄的。面对种种事物(现象),了知它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要被它迷惑,心无所执,以此为切入点,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真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与“道可,道非,常道”,何其相似!

  “名可,名非,常名”,亦如此。如,佛家最重视的一个名号(概念)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但这只是一个名号而已,不能执着于名号而丢弃其本质。《金刚经》说:“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的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莘提。’”这段话正可拿来阐释“名可,名非,常名”。​

  由上述可知,《道德经》与《金刚经》确实有惊人的一致之处。这就是“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例证。

  古今中外的圣哲以及一切人,生于世上,都有自觉或不自觉地追寻事物真相的天性。不管是哲学家、科学家、文艺家还是一般民众,都在不断探究事物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从而更好地生活。只有认识事物的真相,才能采取最恰当的方式和态度去生活。不管是《道德经》还是《金刚经》,这些人类的智慧经典,都是在引导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事物的真相,如何更好地生存生活。

  拓展阅读:《金刚经》最精华的十句话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不再需要了,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背的非法呢?

  4、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谓的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上,世间皆是佛法……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

  5、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该无任何执著的升起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著、对众生的执著、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9、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对于所做的福报功德,不应因贪求而升起执取之心。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并不需要。

  1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众生本具的如来本性,不停住于任何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离一切分别妄念,即是如来清净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