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金刚经》功德与用途

更新时间:2023-08-06 22:22:21 来源:高考在线

《金刚经》功德与用途

  《金刚经》中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极妙的解释。下面是《金刚经》功德与用途,欢迎借鉴阅读。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说:“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 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着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不可思议 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 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到好处。

  “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 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土。所以受持金刚 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 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既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

  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大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 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 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

  那么,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七宝”简单的说,就是金银珍宝。“布 施”就是帮助他人。“七宝布施”是拿金银珍宝来帮助他人。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三千大 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 说:“很大,世尊。”佛又说:倘若另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有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七宝去帮助别 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像了,可是这还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已。

  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 来,这么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大不大呀?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希望各位听到这里,不要怀疑不信,心即狂乱,因为佛是不说谎话的。各位请想一想,佛如果将 福德说得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又何必骗我们?所以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非常大的。

  不仅如上所说,在金刚经的最后一段,佛用无量阿僧祇世界来比较。“阿僧祇”是印度梵文“无数”之意。换句话说,是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

  佛在金刚经里又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做大菩萨的时候,有一位佛名叫“燃灯佛”。他在燃灯佛的时代,八万四千亿那由他的佛,他一一供养,没有漏失过一 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么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么多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

  各位听到这里,千万不要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就是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肯相信,而错失一良机,所以在金刚经里,非常恳切地说:“须菩提!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以他自己亲证的经验,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是这么大,他殷切地希望我们这些后世凡夫,能用最小的精 力,获得最大的福德,不要浪费宝贵难得的人身,不要走修行的冤枉路,所以一再的强调金刚经的福报功德。其实金刚经的福德,还不止如此哩!佛又以用身命来布 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做一比较。

  佛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中午又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晚上也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如此不断地 布施了八千万忆劫,而他所得到的功德,还不及另外一个人,他一听到金刚经,就生起信心,并且相信金刚经的道理所得的功德多,更何况他相信了。之后又能书 写,能念,能受持,能为他人解释。所以佛做了一个结论,他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 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着行相的教理,可是佛在金刚经中,这样一再强调受持解说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我希望各位能细心体会其中的含义。

  在这里,诚心诚意的再贡献各位一点意见,在多生多劫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种下很多善因,今世才会投生为人,而且能看得懂、听得懂中文的金刚经。鸠 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中文金刚经,流畅美丽,我看过数种英文的译本,但都不及中译本的好。换句话说,各位实在太幸运了,就如同开经偈中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一 样,有这么好的机缘在一起研究金刚经,希望各位能好好珍惜,不要错失良好机缘。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到了相当的成就之后,往往会体验出业障的重要。无始以来,多生多世,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不然是不会投生为人的,但也难免积了很多的罪业,这种往昔所造的恶业,尤其是结怨的怨业,往往会在紧要的关头来障碍我们。

  从前有一位老居士,他修净土修得很不错,在他临终时,大家在旁为他助念,他也很欢喜,说他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此时,忽然“呯!”的一 声!门应声而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跑进来,这就是他的姨太太。这个女子哭啼着:“老爷子!您怎么可以走!您走了我靠什么人过活啊!您不能走啊!”经这么 一叫,这位老居士双眼一白,脸上现出很难看,狠痛苦的样子,阿弥陀佛不见了,西方净土也不见了,这就是业障现前,前世的业在这紧要关头现出来了。

  造业要受报,往往受报的时候,就会障碍我们,不但是障碍修行,也可以障碍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如何能消罪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佛教里有很多消业障的方法,如拜大悲忏、拜八十八佛等。在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金刚经,如果受他人批评、侮辱、辱骂,或者生病、破财等,这些 都是先世的恶业,原本应该投生到恶道去的,现在因为受持金刚经,恶业取消,重报轻受,所以念金刚经有这样的无边功德。上面经中这句“若为人轻贱”,“为人 轻贱”这句话含义很广,例如:凡是被人侮辱、被人打骂、生病,或者有不愉快、不如意的事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这种不如意或不愉 快的事,就要记得这句话的含义。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恶道”就是三恶道,也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简而言之,就是此人过去的罪业,本应投生在恶道中,现在因受持金刚经,或者为 人解释金刚经的不可思议功德,而将他应该投生至恶道的罪业消灭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大德解释为“重罪轻报”,重的罪可以消,轻的业当然更可以消了。一 个人,如果过去的罪障能消得愈多,不但来生会更好,就是现世的生活情况都会改善的。所以就这一点来研究,如果有人能精进地念金刚经,研究金刚经,为人解说 金刚经,不论是一句两句或是很短的一段经文,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是可以将他要成熟的重罪消灭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有一部份罪障往往表现在为人轻侮,或者 不如意。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各位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要将欺侮你的人,或是要加害于你的人,视如帮你消灭重罪的朋友或善知识,甚至是恩人。

  拓展阅读:念金刚经的方法

  六祖听人念金刚经而发心,因此就成了一代祖师,而且以后他的说法,没有超越金刚经,他是在诠释而且弘扬金刚经。六祖坛经可以说都是金刚经的批注。念不念金刚经因人而异,我曾经讲过念金刚经的方法,金刚经跟别的经不同,它是佛法的本体经,是本体佛、法身佛的经。我坦白说:法身佛念这个经,念这个经就成法身佛,法身佛的`修持法门是最高级的。中国从唐代六祖以后,大家都非常尊崇金刚经。金刚经能避邪、解冤、灭罪,功德很大,因为法身无边,所以功德无量。但是念金刚经就不要有分别心,不要说如是我闻──我听说事情是这样……不要念一句想一句解释它的意思。你从如是我闻,念到信受奉行,然后把经一合,看看心态改变了没有?这个是念金刚经的方法。如果你念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也这样念,那就完全错误了,同样是佛经,为什么有两个极端呢?那是因为对症下药,有的人吃这种药,有的人需要吃那种药。总而言之,佛是大医王,是大法王,他是对症下药,你是什么心态,他跟你说什么法门。

  金刚经经典名句

  1、在你的整个存在里面有很多连锁,千千万万条线互相交织在一起,你变成一团糟,你必须慢慢地去理出每一条线,你必须来到每一条线的终点,一旦你达到了终点,那个连锁就会从你的存在消失,你的担子就减少了。 ----奥修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个是最出名的四偈。

  意思是:

  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都如梦如幻,如水中的汽泡,如镜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如同闪电一般,瞬息即逝,对于一切事物,都应这样看待。 ----罗什

  3、真理并不是新的,真理就是你的本质,你必须变觉知,并不是你必须变得更博学多闻,事实上,你变得越博学多闻,你就越不觉知,你越认为你知道,你就越被无知所覆盖。 ----奥修

  4、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5、事实上,在表面上你跟全部是分开的,事实上,在表面上你是孤独的,因为你跟全部分开。在深处,当你消失,在你和全部之间就没有区分。全部就是一,你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单独存在。 ----奥修

  6、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不是属于爱就是属于静心,它们都只是片断的,不是全然的。我给你们全然的宗教,我不选择。 比方说,佛陀选择静心,他给你对静心的爱,而不是其它的爱,他只教你要单独,完全单独,其它没有,那是好的,那对于已经厌倦世界的人来讲是非常好的。 ----奥修

  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

  8、我不是叫你不要做瑜伽的练习,它们对身体是有益的,我不是叫你不要做静心,它们非常好,而且具有洗涤作用,但是不要认为说籍着瑜伽和静心,你就可以制造神,神是无法被制造的,但是你将会被净化,然后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让神来发生。 ----奥修

  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10、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11、应无所往,而生其心。

  1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释迦牟尼佛

  13、这是佛陀最伟大的洞见之一,其它没有一个宗教有达到那样的高度,其它所有的宗教都停留在某些自我的观念里,不管它们是多么地精炼、多么地神圣、多么地具有美德,某些自我的概念都还保留着。你或许称之为自己,你或许称之为灵魂,佛陀对它非常非常清楚——你最深的核心是由空无所组成的,没有自我。 ----奥修

  14、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15、一个人必须到达一个没有什么东西可看的点。当没有什么东西可看,那个看者也消失了,那是必须记住的点,它很难去了解。 ----奥修

  16、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7、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8、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3、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4、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25、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26、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27、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28、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9、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3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2、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33、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4、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7、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3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39、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40、不取于相,如如不动。